登陆注册
1832700000009

第9章 一九五六(1)

权力之争总要因地因时,总有低潮、高潮和间歇,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压力。由此,总带有韬晦与心机的痕迹;文化形态上的冲突,则是本能的,经常性地表现于一抬手、一投足之间的排斥。在影响力方面,前者波及最厉害的是中国的权力中枢,而后者犹如两团巨大的各带正负电子的乌云相撞,引起了中国土地和山河的震荡……

我想,刘少奇能不时感到自己身上由毛泽东投射过来的第三只眼睛;而周恩来心头,永远有一片挥之不去的毛泽东的浓重阴影。

早在1936年,埃德加·斯诺在他那次著名的延安之行里,便有了对毛、周泾渭分明的印象--“毛是活动家,原动力,创始者,是交替运用突然袭击、紧张和松弛而取得成就的策略大师。他不安于长时期的稳定,而且对变化的速度从不满足,但他是重实际的,能够以极大的耐心分阶段地达到目标。

“周喜欢具体执行一项计划(毛则对这种工作感到厌烦),而且问题越复杂越好。我们便能体察在“文革”中,周恩来对刘少奇的遭际既有同情、又感某种解脱的微妙心境……

也不因为毛泽东与周恩来心存芥蒂,前者对后者便像对刘少奇一样,面孔日渐秋风黑云,手中日渐剑拔弩张。周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核心,把不切实际的东西丢掉,并且没有四张王牌决不冒险赌博。当革命的钟摆达到平稳之点时,周的工作最为精采。他是建筑师,不是诗人。”(《斯诺在中国》)斯诺的印象大抵是准确的。不过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另一个则是不为任何教条所束缚、只为幻想与心潮所逐拥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现实主义者周恩来,毛泽东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此作了某些修正:也许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远不如他早年希冀的那般圣洁、辉煌,也许是暮色愈来愈逼近他生命的窗口,他日益沉溺于自己心灵里那个虚幻、还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世界。他也日益变得像个反复无常的孩子,刚刚还想搭所房子,积木搭到一半,一气推了,又想搭个别的什么东西……

让我们回到1956年。

这一年4月,父亲是比利时人、母亲是华人、自己加入了英国籍的作家韩素音女士,自1949年底以后第一次来到中国。1941年在重庆她访问过周恩来,这次来中国,她准备了许多问题要采访周恩来,其中一半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分子、言论自由以及民主党派参加政府的可能性。6月25日,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在自己的家里接受了她的采访。韩素音注意到:

十五年之后,周看上去并不显老。他的目光炯炯有神,浑身上下焕发着乐观和自信。在以后的十九年里,我又见到他十几次,并与他进行了九次长谈。但是只有一次我看见他像1956年6月那样兴高采烈,简直有点欣喜若狂了。那一次就是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之后。(《周恩来与他的世纪1898--1988》)

这是一次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被韩素音女士称之为“改变了我的一生”的采访,从此,周恩来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学者,她对周恩来保持了终身的友谊与景仰。

在这里,我们与其去注意周恩来说了些什么,不如去研究有着良好修养的他,为什么会在这时表现出他毕生罕见的“兴高采烈”,乃至“有点欣喜若狂”?

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不会有自己的私敌,他也不会去醉心于一己的私利。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这时“革命的钟摆”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平稳之点,周恩来可以走出心中的那片阴影,去从事“建筑师”的“精采的工作”,并醉心于脚手架上日日攀升的共和国……

那么,1956年,在中国,在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呢?

在1956年,对毛泽东来说,由他发动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严重受挫,大概是令他第一件气馁的事情。

也许是因为毛泽东毕生对工业不熟悉,只熟悉打仗、意识形态和农业,也许是因为他对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渐渐感到了失望,他的目光又再度投向了农民。似乎他想以广袤的原野为战场,后者便成了周恩来的盟友。但这又不意味着,毛泽东缺少对周恩来银针般的警惕。毛、刘均来自湖南的农村,再打上一个“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然后以社会主义的生机勃勃的农村,去包围正被法理型苏联管理模式压抑得透不过气来、还被它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城市,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来……

毛泽东太了解农民,中国革命的胜利正在于一开始便抓住了农民的根本要求--土地问题。他又太不了解自己的父老乡亲:犹如一个男人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一过门,丈夫和老子,他就一块儿给当了;农民一旦土地分到了手,他们的经济要求和民主要求便一起给解决了。除了希冀自然界的风调雨顺和行政权力的不横加干涉,他们不会再要求什么东西。

从此,土地将掏空他们的汗水、心血,他们的智慧、狡黠,他们的黎明与夕照,以及能走动路的全部日子。他们则在土地上一茬茬耕耘天伦的和谐有序,一回回播种发家致富的强烈冲动和欲望。如同无法想象地下没有巢穴的虎豹,天上没有窝垒的燕子,他们也无法想象失去自己土地的农民。

土地对于农民,意味着真理、荣誉,意味着家庭的维系、子子孙孙繁衍下去的根基,还意味着一部大百科全书。这部百科全书从来没有社会主义的烫金封面,也从来不被集体生产所装订,都注意到了建国后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时起时伏的斗争,里面记载的只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小私有观念和狭隘心理,以及对小私有制和小生产方式侵犯的种种抗拒……

中国的亿万农民在一片冲天的火海里烧毁了地主的地契,并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证之后,未等收上几茬庄稼,便发现怀里的土地证扑簌簌响了,恍若有了艳遇的鸟儿要飞了。因为小农经济是一种相当脆弱的经济力量,缺乏对天灾人祸的承受力和抵抗力,少数贫苦农民要求组织起来,通过互助合作以克服生产上的困难和防止经济上的破产。对于贫苦农民的这一要求,共产党理应给予支持和扶植。可局部的要求被视为普遍的愿望,中国农村的上空,很快有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驱“鸟”运动。

在浙江省,1954年才有农业生产合作社3800个,第二年便发展到55000个,一下子膨胀了十五倍!由于合作化运动的盲进,造成农村人心浮动,干群关系紧张,更严重的是,自1954年年底以来,农村出现了“农民大量杀猪、宰牛,不热心积肥,却大抵忽略了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或隐或现的冲突。我们将会看到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三角关系:

在变幻莫测、风诡云谲、几乎从未消停的党内斗争中,不积极准备春耕,生产情绪不高”等情况……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紧急指示,认为以上情况,“实质上是农民群众,主要是中农群众对于党和政府在农村中的若干措施表示不满的一种警告。”对此,中央指示除了适当减轻粮食征购任务外,应把农村合作化的步骤再放慢一些,以缓和当前农村紧张情况,安定农民的紧张情绪。几天以后,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也说道: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否则生产力会起来暴动,当前农民杀猪宰牛就是生产力起来暴动。”

3月25日,中央农村工作部在请示毛泽东同意后,向浙江省委发出电报,建议浙江对合作社数量分别地区实行压缩,有条件巩固的必须加以巩固,无条件巩固的,应主动有领导地转回互助组或单干经营,能够巩固多少算多少,不要勉强维持虚假成绩。中央农村工作部并与中央第二办公室共同派人到浙江了解情况,最重要的是两人都是忠诚的理想主义者,帮助省委整顿农业社。结果,农业社由53114个,收缩到37507个,入社农户由占总农户的30%退到18.6%。加上其他省收缩共约5000个,全国总计缩减合作社两万个左右。

大约可以说毛、刘之间隐隐存在权力之争的影子,而毛、周之间表现的则多是文化形态的冲突。

仅仅几个月之后,毛泽东将这令人毛骨悚然的“生产力的暴动”弃之于脑后。他看到的是农民,正在自己的一部历经岁月变迁、已经发黄、脱页的百科全书上,印上社会主义的烫金封面,并以当年“红米饭,南瓜汤,金丝被,软又香”、一起过军事共产主义生活的激情,在殷殷翘首集体生产的装订机给它装订成册。两人虽如阴阳相克,又如阴阳相依,由此便能理解在“文革”的惊涛骇浪里,刘少奇为什么死于非命,周恩来多少回如履薄冰却得以善终。他的心理误差还使他多看到一个0,即全国被缩减的合作社不是两万个,而是二十万个……

7月下旬,毛泽东在全国省市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报告里,他一改自己上半年赞成过的缩减方针,以全国被一刀砍去二十万个合作社为由,对当时主持中央农村工作部的邓子恢、陈正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其口气之愤慨,言辞之激烈,6“上帝”打道回府

在1956年,讽喻之辛辣,与会者无不感到震惊。毛泽东又找回了那种个人魅力型领袖的感觉,他是一个扭转乾坤的大智大勇者,既能发现和唤起群众的巨大热情,又能征伐阻挡潮流的机会主义者。

他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和按语里写道,广大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可我们许多领导干部却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顽症,对于这种积极性一概看不见,“他们是瞎子,在他们面前出现的只是一片黑暗”,这些人思想上极其顽固保守,行动上则像个“小脚女人”,但是一经领袖的巨掌将他们从前进的道路上一把掀开,1955年上半年还是“那样的乌烟瘴气,阴霾满天”,下半年“完全变了样,成了另外一种气候”,“高潮”出现了:

千万户农民抛弃世世代代熟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入合作社,走上一条新的集体生产的道路,这是大海的怒涛,两人的家乡仅隔着一座大山,一切妖魔鬼怪都被冲走了,“想要阻挡潮流的机会主义者虽然几乎到处都有,潮流总是阻挡不住的,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地前进,把一切绊脚石抛在自己后头”……

如同将千万农户怀着痛苦和敬畏的心情,在不敢当“妖魔鬼怪”、“小脚女人”及“绊脚石”的各级干部铁了心地驱赶下,勉强地带着小块的土地和不多的生产资料涌进合作社,被视为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毛泽东又将从鹭鸶腿上好容易割下来的一点点商品经济,视为“资本主义思想泛滥”,在《严重的教训》一文里,他列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人做贩鸡生意,“拿一百元买鸡一百二十只”,如此几乎白送的价钱,恰恰证明当时商品的流通几近一条鱼要在墙壁里游泳;

第二个人因为口袋里有了几个钱,“瞒着社里贩卖牲口”,未写具体数量,大约这数量写出来,也会让人觉得可怜;

第三个人是“把自己价值三百多元的好驴子卖掉,用一百二十元买了一条瘦牛,余下钱来搞商业投机”,区区这点亦农亦商的经济头脑,两人也就操着同一口乡音,就被拎出来示众,足以让今天坐着“奔驶”、“宝马”、动辄便谈上千万元大买卖的农民企业家们,自感若生逢彼时,自家的“罪恶”被枪毙二十回也够了……

对此,毛泽东的态度是明确的,即依靠行政手段和所谓思想教育的道德说教,像扑灭蝗虫一样去扑灭中国的田野里任何一点商品经济的残余,从而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此刻,犹如当年他在地平线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航船胜利的桅杆一样,他在该书序言里,充满豪情预言道:只需要一九五六年一个年头,就可以基本完成农业方面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再有三年到四年,即到一九五九年,或者一九六O年,就可以基本完成合作社由半社会主义到全社会主义的转变。

1956年1月10日至2月7日,第三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由于毛泽东骇然变色,批判合作化运动中的“右倾保守思想”被扩大到全国各条战线,在此氛围里,1956年工业产值、农业产量、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社会商业零售总额等控制数字,纷纷加码,一时间,并不因为毛泽东对刘少奇心怀戒备,方方面面“试与天公竟比高”,连体育界也在批“妖魔鬼怪”,决心在两三年内在若干项目上夺取世界冠军……

此会结束的次日,中南海里响起了另一个声音。

这是一个精明练达、老于世故的声音。如同“文革”中,它至少在来自全国各地的自命不凡的红卫兵面前,响起过100次以上,它称他们是“敢想、敢干的革命小将”,“在毛泽东思想的抚育下茁壮成长”,然后便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毛泽东思想。它也随主人晃动红宝书的手臂,喊道“向江青同志学习”、“向江青同志致敬”,实际上却在给江青激进味儿浓得似咖啡的话里兑上一杯杯水;眼下它也是这样,决不去和毛泽东威严的声音相撞,它声东击西,或是将毛的话照单接受过来,然后一点点“偷工减料”

这便是属于周恩来的声音。

在2月8日的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说:

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改造工作,不要光看到热火朝天的一面。热火朝天很好,但应小心谨慎。要多和快,还要好和省,要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不过一个是教条型的理想主义者,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现在各个专业会议提的计划数字都很大,请大家注意实事求是……

也在此时召开的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周恩来作政治报告,内称:

在扫除了右倾保守思想的障碍以后,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像潮水一样奔腾前进,超过了原有的预料。所以毛泽东主席说:“大约再有三年的时间,社会主义革命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现在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问题,是要把各项建设事业做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以适应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我们应该努力去做那些客观上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这样做,就要犯右倾保守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注意避免超越现实条件所许可的范围,不勉强去做那些客观上做不到的事情,否则就要犯盲目冒进的错误……

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它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明显地呼应着周恩来的声音--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热门推荐
  • 教你学健美操·瑜珈

    教你学健美操·瑜珈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盖世刀神

    盖世刀神

    屌丝穿越成为少年王爷,一朝踏上了修行之路,以刀为笔,书破万古江河!这是一个重新来过之人,以另一面,走出安乐谷,刀破九霄苍穹的故事!少年落难空慌张,众奴侮辱无奈何。一朝踏上武道路,叫那血染半边天。
  • 黑色智慧

    黑色智慧

    黑色智慧即潜智慧,潜智慧让你上下腾挪,见微知著。有的避凶险于旦夕之间,有的装疯卖傻,有的精明老道,有的与“敌”合作,有的跟“友”争夺,有的满脸堆笑,有的面露凶光,有的隐身遁行,有的大白天下……行走江湖,你需要黑色智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男儿国历险记

    男儿国历险记

    一个都市大龄单身女青年,突然间走进了另一个充满绝色帅哥的世界里,多少有点让人羡慕嫉妒恨!平日里被人不喜欢的一面,却得到了天生的解放与理解,让她有点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快感!到底她此次来所谓何事?这段时间让她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穿越成嫡女,却顶着扫把星的名头,人人厌恶,地位低下,只能在尼姑庵过活。回到伯爵府,一朝被软禁。施巧计,借东风,终突围。老太太不待见,哼,她也不稀罕。父母冷淡,终会让你们刮目相看。二婶步步紧逼,她下狠手,绝地大反击,让所有人都知道嫡女不容欺!堂姐挑唆,陷害。哈哈,恶人自有恶人磨,被退婚,被打板子,反受其害。婚事受挫,不要紧,自有良人上门求娶。大宅门里是非多,与人斗,其乐无穷。且看嫡女永芳,如何过上自在如意的生活。
  • 微风一息

    微风一息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英文爱藏:天使吻过那片海

    英文爱藏:天使吻过那片海

    《天使吻过那片海》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 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 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再配 合文章后附加的多功能、全方位巩固题型,更有助于理解并学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