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700000040

第40章 黄雀在后(6)

“共产党内的分裂派,右得无可再右的那些朋友们,你们听见炮声了吗?打中了你们的要害没有呢?你们是不愿意听我的话的,我已‘到了斯大林晚年’,又是‘专横独断’,不给你们‘自由’和‘民主’,又是‘好大喜功’、‘偏听偏信’……那么,好吧,请你们看看马克思和列宁怎样评论巴黎公社、列宁又是怎样评论俄国革命的情况吧……你们看见列宁怎样批判叛徒普列汉诺夫,批判那些‘资本家及其走狗’、‘垂死的资产阶级和依附于他们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猪狗们’吗?如未看见,请看一看,好吗……”

其实,比起彭德怀的信来,是毛泽东自己在庐山一个个愤海无涯、怒潮升腾的讲话和批示,好似连珠炮一样,“把个庐山几乎轰掉了一半”。下山没几天,他又兴潮难平地写了《关于诗的一封信》。信中说:

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全世界反华反共分子以及党内投机分子,里应外合一起猖狂进攻。我这两首诗也是答复那些王八蛋的……

他所说的两首诗是《七律·到韶山》和《七律·登庐山》,已被人祸折磨得许多地方饥民塞野、饿殍毙路的中国,在诗里则变得朝晖满目,葱茏一片……

我想,毛泽东在分别写到“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猪狗们”和“王八蛋”时,多半像便秘多日、在服用泻药后终于能一泻而下一样,有了一种全身通泰的快感……

他的震怒,以及他对彭德怀几近悍妇骂街似的羞辱,显然与他被“小资产阶级狂热性”这一词组刺痛有关。

1957年由整风而一转为反右,1959年庐山会议由纠正大跃进以来左的错误而一变为反右倾,从中我们是否能发现毛泽东心上存有这样一个颇有意思的恚怨:

在罗隆基这样喝过洋墨水、且学贯中西的大知识分子面前,他恼于被说成是“无产阶级的小知识分子”;

在彭德怀这样大老粗出身、且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人面前,他又耻于被看作是“小资产阶级”。

其实,依毛泽东“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丰功伟绩,尤其是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已有了“人间神”的效应之后,他本可以不必自卑。

有谁会去探询释迦牟尼是否有大学文凭,或是拥有博士、教授头衔?有谁会去考究摩西在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去寻找福地的途中,是否亲赴沙场、身先士卒?人们崇拜都崇拜不过来了,哪里还能从脑袋里抽出一根筋,去将他作常人一般的审视……

因为青年时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境遇,以及从来没有玩过枪的经历,毛泽东却似乎确确实实地在骨子里刻进了一种难以抹去的自卑。

人呵,即使像毛泽东这般自尊、自信与自豪可以垒出一座喜马拉雅山的人,也摆脱不掉某种深刻的自卑,由此对于人的复杂性,我们便有了无尽的感慨……

更让我们震悚的是,在解释历史事件的时候,无疑主要得从这一历史过程的矛盾互动中去寻找结论,但又不可忽视这一过程里沉浮于胸臆的重要人物们的心理因素,尤其是像毛泽东心头的这类恚怨。

它们宛如多年前战场上埋下的炸弹,无论鸡飞狗跳,雪压雨泼,它静静地躺在地下,好似成了一堆没有生命的钢铁;可倘若它感觉到了足够大的压力,全副生命的喷涌就在这一刻了,不仅能使触弹者灰飞烟灭,而且常常令举国山河失血,风云骤黑!

纵观毛泽东从1956年以来至反右前夜的心路历程,我们不胜扼腕唏嘘--

有革故鼎新的勇气,剑鞘里拔出来的却是一把遭农民文化锈蚀斑驳的旧剑;

有高屋建瓴的目光,但高屋又是小屋,小到只能由几只可人的鸟儿飞进飞出;

能悟宇宙,能察秋毫,却将知识分子的满腔热血当成打翻了可以再去买一瓶的红墨水;

能沐大喜,能浴大悲,旷世脱俗的巍巍身影里,竟也有一段鸡狗般锱铢计较的碎肠子……

当毛泽东决意作出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时,他无疑也深深地陷入了一个政治上的困境。

这个困境是--

他制造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信用差距……一方面,他作为能洞察一切的中国革命舵手的声望,由于整风运动,在党员中间受到了严重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反右运动,党外人士对他的真诚,至少是对他在中国共产党中的权威,产生了怀疑。(罗德里克《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倘若这是发生在别的国家,这样的政治家只能掩面而泣,辞职回家了。就是在中国,倘若发生别的人身上,他的政治前途也会被这宛如剪子锋利两翼的两个信用差距,给剪得一片残鳞碎甲。毛泽东却竭力要走出这个一踩下去泥巴便翻作浪的困境,而且竭力要不以弄脏自己“英明”的鞋子为代价:

5月15日以后,经毛泽东起草、或是经他看过后再发出的犹如雪片般应接不暇的党内文件,似乎无不在向全党表明,从双百方针的提出,到号召党外人士给党提意见,这都是为着“引蛇出洞”最后予以“聚而歼之”的战略假象运动;

事过几十年之后,当年直接参与其事的原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回忆道:

“6月7日,毛泽东主席找胡乔木和我到他家中谈话。当我们一起到他卧室时,发现没有其他人参加这次谈话。

我们刚坐下来,毛泽东主席就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报上登了卢郁文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说他收到匿名信,对他攻击、辱骂和恫吓。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动反击右派的好机会……

毛泽东主席说,这封恫吓信好就好在他攻击的是党外人士,而且是民革成员;好就好在它是匿名的,它不是某个有名有姓的人署名。当然署名也可以作为一股势力的代表,但不署名更可以使人们广泛地联想到一种倾向,一股势力。本来,这样的恫吓信在旧社会也为人所不齿,现在我们邀请党外人士帮助共产党整风,这样的恫吓信就显得很不寻常。过去几天,我就一直考虑什么时候抓住什么机会发动反击。现在机会来了,马上抓住它,用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发动反击右派的斗争。社论的题目是《这是为什么?》,在读者面前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来思考。虽然社论已经把我们的观点摆明了,但还是要让读者有个思想转弯的余地。鲁迅写文章常常就是这样,总是给读者留有余地……”(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始末》)

6月8日以后,毛泽东则通过他亲自起草、或是经他修定后再刊出的社论,丝毫不打嗝地告诉中国的知识分子,这里从来没有阴谋,只有阳谋,这是一条阳光下的真理--毒草只有让其出土,才能锄掉。牛鬼蛇神只有让其出笼,才能歼灭。

阶段不同了,言论转向了。在这急剧变化的时空之中,唯有他没有变化。他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那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他还是4月30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贤明君主……

天和地焊在了一起。

猫与鱼抱成了一团。

水挽着火的腰婆娑起舞。

麋鹿生下了漂亮的马驹。

你可以称这为天才的韬略,或者称其为韬略的天才,毛泽东硬是弥合了这两个本来不可调和的信用差距。

纵观建国后二十几年的历史,毛泽东常常是通过反右来走出左的死胡同。

他的威望是走出了,党的统一似乎暂时也达到了,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却一步步地逼近疯狂的动荡和空前的苦难。同时,犹如他总能由政治上的被动一跃而为主动一样,他也总能将当初主动地听了他话的党内党外的朋友们,栽进一个结结实实、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被动”!

将建国后的毛泽东视作戏剧舞台上的曹操,或视如将政治权术作为艺术来鉴赏的马基雅佛利,这有欠公允;

如上的评说他对“朋友”们的所作所为,是否也言辞过烈了呢?

23难以定位的心理因素

这一节,似乎与本书的主旨无关。但我劝读者,为了回答上面的疑问,并从中感受毛泽东身上的另一种我至今难以定位的心理因素,还是不妨读读它,也许你们将会给以定位。

一位曾担任过省级主要领导、记忆力惊人地好的老人,在一次聊天中告诉我--

1962年上半年,鉴于三年困难时期业已证明了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极度萎缩,毛泽东当面同意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经过一年多大量调查研究所形成的“三自一包”的新方案。于是,邓子恢在以后的两个月里,兴奋异常,到处游说。在中央党校就此作了一个报告,又去农机部作报告,在这两个报告里,他讲了两个观点:

一是在中国解决农民问题,搞合作化、人民公社早了一点。现在看来,还是得暂时把地让给农民自己去种,由农民自己作主,种什么,怎样种。二是中国的农业目前不能好高骛远,还得靠一根扁担两个屁股。即运输得靠挑担子,肥料得靠猪屁股、牛屁股……

8月6日,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中央工作会议。

当晚,毛泽东便召集大家讲话,一开口,风云突变:

同志们啊,现在党内、党外刮起了两股风呀,一股叫翻案风,一股叫单干风。翻案风是彭德怀刮起来的,翻什么案吗?我在郑州会议上不是说过了吗,全错全平,半错半平,不错不平。怎么还来搞翻案呢?翻案是不得人心的喔!还有一股风,是邓老刮起来的,叫单干风。他跑来跟我说,将土地分给农民,试试看嘛。中国的农民已经试了几千年,几千年都是单干的,要试验到什么时候?所以农村工作部不该叫农村工作部,有一个名字倒恰如其分,叫“破坏部”,专门干破坏的呀,我看把它撤了算了……

人站什么立场,就说什么话。我到济南,碰到许世友,许说火车一往南开,那声音叮叮哐哐,听起来就像“大有希望,大有希望……”火车一往北开,呼哧呼哧,听起来好似“一片黑暗,一片黑暗……”说一片黑暗的人是大有人在的。我们张家口的书记胡开明同志,他就跟邓老这一伙是一个观点。有这个观点的,在中央也大有人在。

次日,似秋风扫落叶,中央农村工作部的牌子便给摘了。

邓子恢,这位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者,随即被一条“右倾机会主义者”的绳索给高高地吊了起来,从此再未落地,直至1972年12月在北京心垒郁闷而死。

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彭德怀传》里,详细透露了1995年9月23日,即庐山会议过去整整六年之后,毛泽东与彭德怀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会面。

这次会议的表面背景是中央决定派彭德怀去四川任大三线副总指挥,而他坚持想去农村做调查研究工作,并就此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解铃还须系铃人”,毛泽东看过信后,当即决定次日找他谈话--

9月23日早七时半,彭德怀接到中南海毛泽东秘书打来的电话,说毛主席约他八时半前去谈话。彭德怀答:“主席习惯晚上工作,上午要休息,我晚上去吧。”秘书答:“叫你上午来就来吧!”彭德怀马上乘车前往,八点十五分到达颐年堂。毛泽东已在门口等候,看见彭德怀来到,远远就伸出了手。

彭德怀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的手,向和颜悦色、专门等候着他的毛泽东问好。

毛泽东注视着彭德怀黑瘦的面容,斑白的两鬓,似生伤感,说:“几年不见了,你显老了。”

彭德怀勉强笑答:“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咯。”

毛泽东笑了:“早在等着你,还没有睡觉,昨天下午接着你的信,也高兴得睡不着。”

毛泽东继续说:“你这个人有个犟脾气,几年也不写信,要写信就写八万言。今天还有少奇、小平、彭真等同志,等一会就来参加。周总理因去接西哈努克,故不能来,我们一起谈吧。”

那么严重的“翻案书”,被毛泽东一句话就化解为轻松了。

彭德怀说:“好!”然后,心平气和地向毛泽东解释了他向彭真、贾震等人谈过的不愿去三线、愿去农村的原因。

毛泽东说:“现在要建设大三线,准备战争,按比例西南投资最多,战略后方也特别重要,你去西南区是适当的。将来还可以带点兵去打仗,以便恢复名誉。”

彭德怀答:“搞工业是外行,完全无知,政治上也不好做工作。”

两个人在院子里边走边谈,彭德怀谈到在庐山会议上自己提出的三条保证:“不当反革命;不自杀;回乡生产,自食其力。”

毛泽东说:“后面两条我还记得,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毛泽东大海般的气度使彭德怀敬服。

八点四十分左右,刘少奇、邓小平、彭真先后来了。大家略事闲谈,转入正题。

毛泽东说:“彭德怀同志去三线也许会搞出名堂来。建立党的统一领导,成立三线总指挥部,李井泉为主。彭为副。还有程子华。”

彭德怀仍然未接受:“我搞工业是外行,时间紧迫,恐有所负,我想去边疆搞农业。”

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一起劝他说,搞工业大家都不懂,都在摸索。

毛泽东环视在座的人,斩钉截铁地说:“彭德怀同志去西南区,这是党的政策,如有人不同意,要他同我来谈。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衷心诚意的。”

毛泽东接着说:“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

然后,毛泽东谈起了往事:“在立三路线时,三军团的干部反对过赣江。彭说,要过赣江,一言为定,即过了赣江。在粉碎蒋介石的一、二、三次‘围剿’时,我们合作得很好。反革命的‘富田事变’,写出了三封挑拨离间的假信,送给朱德、彭德怀和黄公略三人,彭立即派人将此信送来,三军团前委会还开了会,发表宣言反对了‘富田事变’。反对张国焘分裂的斗争中,也是坚定的。解放战争在西北战场的成绩也是肯定的,那么一点军队打败国民党胡宗南等那样强大的军队,这件事使我经常想起来。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你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就要否定一切呢……”

毛泽东转头对坐在身旁的刘少奇说:“请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区的有关同志开一次会,把问题讲清楚。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来找我谈。”

谈话进行了五个半小时。毛泽东一夜之后,还没有休息,也没有吃早饭,留彭德怀和在座诸人共进午餐。饭后,毛泽东显得有些疲倦了。彭德怀依依不舍,起身向毛泽东和在座的同志告辞。

回到吴家花园,彭德怀的心情还激动不已,立即提笔把和毛泽东的谈话追记下来。他感到毛泽东的谈话是诚恳的,支持他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态度是坚定的,他深受感动。在“文革”时期写的“交代材料”中,彭德怀提及此事,还写道:“主席谆谆教导使我终生难忘,去西南工作亦不便再拒绝了”……此次会面的真实背景却是--

同类推荐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寂寞绿卡

    寂寞绿卡

    ”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仙城之王

    仙城之王

    他从一座最弱小的仙村起步,手握神秘上古秘宝——古画卷轴。可在古画仙村里面种仙草、养仙兽,拥有百倍加速生长之效。他带领仙民,将众界亿万人妖灵鬼都踩在脚下,成为万众臣服的仙城之王。---本书对原仙侠题材进行一次深度创新,打造一个全新的“仙城流”,最经典的仙侠题材,最潮流的仙城流派!---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镯龙

    镯龙

    玉之灵,化仙成神,道之巅,举目沧桑梦醒时分,灵图开元百年前之灾,会否再次重演,一声龙吟,响彻诸界万天,一个平凡少年,继承何等荣光,血雨横流,能否心祭灵元,找寻那命中镯龙,当一切再归平静,他的故事又将如何书写?
  • 抢来的皇后

    抢来的皇后

    残暴而惨酷,毫无人性的乱世侫臣,挑起天下狼烟四起,百姓惨呼奔逃,不为王位,不为权贵,却只是为了满足他的杀虐!他在朝堂上仰天狂笑,谁敢或说一二?皇帝战栗着掩面而泣。红颜不笑强笑,纤腰舞得娇媚,素手执的是什么酒。一杯青酒下肚,他突然揽过她的腰,把酒哺入她的唇:“你要我死,我就死,可是我死也不会放过你!”轮回本当一切重新来过,为什么这孽情仍旧纠缠。她出身勋贵之门,又高高在上的皇后,他却成了平民中的贱民。那一天皇后亲自赈济饥民水粥为皇帝祈福,让他窥到了她的容颜,骨子里的暴戾突然被全部唤醒!他要她!为了她,他从军,将死人堆里一步步爬出来了,他成了人见人怕的“鬼将”,再一次成了人见人怕的侫臣,再入那金碧辉煌的九层高阙,含笑走进惊惶不安的她,眼里是势在必得的决心。他黜帝,霸后,夺政,她保帝,反击,护权。因为她是皇后,所以她必须要杀这个乱世之臣,可是面对他的一如始终的爱意,那负尽天下人也要爱她的勇气,让她如何下得了手?家国,天下,夫妻,帝后,君臣,一切的一切纠缠在爱恨中,何去何从?这冤孽,几时休!*******************************剧透:用力一挥,血光漫天,染红了那一天的白雪。她面色苍白,一步步走向皇帝,皇帝满意地看着她拖在地上的七尺青锋剑。“你杀了他?”她没有回答,木然地看着皇帝,咯啷一声,血剑坠地,她的泪水无声肆流。皇帝伸手向她:“过来,皇后。”*剧透,就是让你急个够!哈哈,桑陌不写悲剧哦!专訫独恋さ帮桑陌作了个视频,真是太感谢了!谢谢亲们的支持。谢谢给予票票的亲们。还有没给票票的亲们,如果觉得桑写得不好,你们要砸桑就砸吧,不过,最好是用你们的票票砸,猛砸,桑虽怕痛痛,不过,还是很开心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

    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结交有益的朋友是一门学问。做好生意赚大钱,交好朋友成大事。一个人缘好、会选择朋友并懂得维护好朋友关系的人,一个具有良好的经商心态并且有生意头脑的人,就能够把握和利用好各种场合,轻松交益友,顺利做成生意,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汇聚了众多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最终走向成功的卓越商人和知名企业家的经商经验和心得体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左手交朋友 右手做生意》循序渐进地向读者介绍了结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结交朋友、如何维护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如何把握好生意场上的感情投资等诸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在生意场上更好地结交朋友,成功做生意。
  •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本书收集了男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如善于交际懂得网织人际关系、敢于开拓创新、风度与魅力兼具等,并强调了如何改变、如何让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农门:18贤妻是枭雄

    重生农门:18贤妻是枭雄

    这世,她只是想给父母更好的生活,奈何总有麻烦找上门。人若犯我,天天鸡蛋里挑骨头,就休怪我无情,左手异能右手权势,还有军界太子爷在背后撑腰,丈夫移情,灭你没商量。他冷,却外冷内热“你的心是我的,身体也是我的,我不希望我的东西有丝毫损伤!”携手小三私生子登堂。她笑,前世,透着狡猾奸诈“你是我的,你全身上下所有东西都是我的,所以,公婆不喜,钱包上缴!”且看重生农女,如何步步惊心、登上巅峰,如何金钱权势、天赐良缘一手抓!【简介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