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700000030

第30章 阴错阳差(3)

大器早成且夫唱妇随,本就是一幅人生难得的风景,但似乎流经他家乡的泸河,是一条反叛之河,喝了这河水长大的罗隆基是这样,后面将写到的彭文应是这样,他也是这样,从自己的风景画里钻出来,披坚执锐,呼啸向前,从几乎导致《新月》关门的《从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其后接踵而至的《救亡两大政策》、《对于训政与党政的意见》、《我为什么主张宪政》,到他创办一个便被查封一个的刊物《主张与批评》、《自由言论》……无不以笔去横扫社会这一幅被国民党作践得不堪入目的画布--“中华民国不是国民党的寄生物,反之,国民党倒是中华民国的寄生物。国民党消灭,中华民国不一定消灭。中华民国消灭,国民党必然消灭,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并且像国民党近几年的干法,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压迫人民,党高于国,有党无国,即使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推翻国民党的政权,也未尝不是拥护中华民国之一办法。”

“生在这种无法无天的国家,不说我们没有权参加政治,连我们说话也不自由,出版也不自由,集会也不自由,结社也不自由,信仰也不自由……这是鬼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

“老实说,我不否认我是一个爱国者,我是一个拥护中国的存在者……但我不认为国家本身是目的,我坚决反对国家被一个人或少数人所操纵……我要国家,我爱国家,我要的是政治平等的国家,我爱的是经济平等的国家。我没有政党,但是我要为我的理想奋斗。抱如是的国家观:‘人呼我为牛,则应之为牛;呼我为马,则应之为马’。”

读了以上的文字,我们便能说:如果此时的上海滩上,鲁迅的杂文是毛泽东所说的“匕首”与“投枪”,那么王造时的这些弥漫着浓浓火药味的政论,便几近飞毛腿导弹了,很为朝野上下所瞩目。到了他而立之年当上了“七君子”中最年轻的“君子”,每每出庭他喜怒笑骂皆成文章,令法官瞠目结舌,让听众伏天饮冰,以致于当时国统区的知识分子,纷纷以一睹他的丰采为荣。

当一个明星总要付出什么代价,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历来最具政治性却又最忌讳政治明星的国度,他的一个个教职被拒聘,改行作律师,事务所又门可罗雀。如同他的胃在粗茶淡饭里蠕动,他的脑袋也在鬼火般幽蓝的准星间摇动:不断有包着子弹、小炸弹的恐吓信寄来。他的名字列在一张“格杀勿论”的56人的黑名单上,名单上被刺杀的第一人便是民权保障同盟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先生。建国初期,上海市公安部门曾逮捕一个姓徐的反革命分子,此人在1934年与另两名特务,潜伏在王家住的极司非尔路(今愚园路)中振坊附近,他们领受的旨命便是伺机除去王造时……

这颗政治明星何以渐渐暗淡了呢?

一个主要原因是,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除互相保持中立外,还彼此确认两国各自对外蒙古和满洲国的权利。在抗日战争最艰苦也最残酷的年代,斯大林却从侧面给中国的腮帮子上狠狠地来了一拳。一些共产党人吞下了这颗被击碎的牙齿,犹如尽管眼波幽怨却痴心不改的弃妇,仍编织斯大林的“英明”苏联是击退世界范围内法西斯主义浊流的主力,为了扳倒希特勒这只穷凶极恶的龙头,眼下苏联不能腹背受敌。

作为全国救国会的领袖人物,却吞不下这颗牙齿,他们要吐出来,以一泄中国人民的义愤。

救国会公推王造时起草一封致斯大林的公开信,经张申府审查后,由沙千里抄写一式两份,分别交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和国民党中宣部长王世杰。在此信上签名的有沈均儒、章乃器、史良、李公朴、沙千里、张申府、刘清扬、胡子婴和王造时共九人。

王造时始终不清楚这封信竟成了一片薄薄的核辐射物质,十几年间一直在向他的命运作默默地投射。新中国成立后,“七君子”里,除邹韬奋1944年死于癌症,李公朴两年后壮烈牺牲于昆明,其他四人陆续由上海调往北京:沈均儒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章乃器任粮食部部长,沙千里任商业部部长,史良任司法部部长。

论学识、胆识和影响均不在四人之下的他,却被投闲置散,虽挂了两个虚名: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委员,但实际上失业在家,穷困却不潦倒。在他的遗稿里,关于这一时期有这样两句话,“我从来没有向人讨过什么事情。我对党也不肯当做自己的亲人看待,有苦宁愿自作自受,特别是自以为是被冷漠,更不愿表示靠拢……”

岂料韬奋先生的一句话,真成了他日后的谶语:王博士屡有做官的机会,但是因为忠实于他自己的主张,不肯随便迁就,宁愿过清苦的生活,行其心之所安……(《韬奋文集》第三卷第127页)直到1951年下半年,他才有了生活的饭碗,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先生邀请他来复旦任教。直到1957年年初,在与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刘述周的一次谈话里,他才得知在统战部的保险箱里,历史被作了整容手术:那封信不仅仅是他执笔,还是他根据国民党的意旨、并领了国民党的钱,事先写好后,再逼迫救国会的领袖们签名的。

当时他的情绪异常激动:好在自己没有死,倘若死了的话,这经过整容的历史就得放进他的棺材里,岂不毁了一世清白?刘述周劝他趁即将要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机会,同各方面谈谈,讲讲清楚就好了。

3月21日晚,他和史良、胡愈之、千家驹、闵刚侯等人到沈均儒家中聚餐,席间,他提出了此事,心情依然难以平静。众人像是有些难堪,仿佛由于某种难以言说的阴影的存在,如同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何等洒脱,已渐成记忆中的吉光片羽;彼此在铁窗烈火里所凝成的手足般的情谊,也一点点地变了味……当他们的小车风驰电掣地经过大街时,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或是一次,想起要过问一下路面上王造时这张被扔弃的冰棍纸?

史良说,好了好了,不要再说了,衡老(沈均儒)听到此事就痛心。这是政治上的一个错误,但当初是我们大家一起做的,由我们大家一起负责任,不该由你单独承担责任。在座的也纷纷劝王造时想开点,反正这事已过去了多少年,现在也终于说清楚了……

事情反映到了周恩来那里。

六天后的晚上,周恩来设便宴款待了王造时。总理耐心地倾听了他的不白之冤后,当即表示要根据他的才能、以及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重新安排他的工作,并问他是否愿意进京工作,他表示愿意慎重考虑。总理还流露出解放后救国会的解散是一个错误,作为一个民主党派,中央有再恢复起它的意图……

他感觉周恩来深谋远虑,不但要恢复自己的历史原样,还要借此恢复救国会冲锋陷阵的那个全民火热抗战年代的原样。如果说在沈均儒家宴里出来,他还心存芥蒂的话,此时,他“多年来私衷的闷惑,为之豁然一爽”。此后,他便恍若一只被除去锈斑、又被注上润滑油的铣刀,欢快地旋转在整风的机床上……

其实,鉴于他解放后的处境,深居简出的他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尽管这“铣刀”充盈着新生般的激情,可能够在党的身上“铣”下来的意见也寥若晨星。他只在上海市委的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一点自己对搞好教育事业的看法,在上海法学界座谈会上提出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程序的建议。似乎反右斗争一来,被当成绞索将他吊上政治绞刑架的,还是这年3月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一次题为《我们的民主生活一定日趋丰富美满》的发言。

3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刊载了这篇发言,并配发了他发言时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他的笑容灿烂得好似九月怒放的雏菊,这是他走出“保险箱”后的第一次灿烂,又是他走上“绞刑架”前的最后一次灿烂。

发言中,他如是说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道理,大家当然懂得,实行却不太容易。拿一个或许是不伦不类的比喻来说,做唐太宗固然不易,做魏征更难。做唐太宗的非有高度的政治修养,难得虚怀若谷;做魏征的非对人民的事业有高度的忠诚,更易忧谗畏讥。我想,现在党内各级干部中像唐太宗的可能很多,党外像魏征的倒嫌其少……

陈仁炳,湖北武昌人。

出身于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家庭,其父陈崇贵,是一位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相当影响的牧师,常年在世界各地传道布教。他又是一位爱国的牧师,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不但自己由法国回到祖国,而且将陈仁炳在法国上学的小弟、在美国念书的二弟、三弟,一并带回国内。周恩来对他颇为礼遇,将其由上海调来北京,安排宽敞、体面的住所,在会见西方友好人士时,多次邀请他夫妇作陪,并担任翻译。

1932年,陈仁炳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同年赴美国自费留学。四年里,先后获得南加里福尼亚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和密西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武昌华中大学,正值抗战全面爆发,他与共产党员刘基平等人组织了抗日教育研究会,这个主要以他的家为活动据点的民间抗日团体,熏陶了不少热血青年去投奔大别山里的新四军。

武汉沦陷后,他领着28位、内有原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夏之秋、著名电影演员项等人的爱国学生,在流亡新加坡途中组成了“武汉合唱团”,在短时间里突击练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流亡三部曲》、《打回老家去》、《焦土抗战》、《歌八百壮士》、《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等抗日歌曲,并排练了曹禺名著《雷雨》和另一出自编的话剧《逃亡到星洲》。该团在新加坡连演三个多月、场场爆满之后,又到马来西亚五、六个城市巡回义演。

每到一地,无不观众如潮如涌,每场演出之前,陈仁炳都要发表亡国之恨、救国之情犹如这岛国椰风一样火辣辣的演讲。演出完后,广大侨胞慷慨解囊,支援国内抗战。除捐献现金的,还有不少女侨胞,当场纷纷摘下自己身上心爱的首饰钻戒,其气氛之热烈,场面之动人,常常不由得使陈仁炳和夏之秋热泪盈眶,双双在台前跪下,以代表国内抗敌将士和受难同胞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仅在马来西亚,合唱团便通过侨会向国内汇去了捐款、票款,共计国币二千多万元,这一数目相当于当年马来西亚所有侨胞平均每月捐输的四倍多,和当年世界五大洲华侨平均每月捐输的一倍多。

1940年秋,陈仁炳回到祖国。曾任重庆广播电台总编辑,又任财政部秘书等职,在重庆他为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堕落所震惊,由此拒绝参加国民党,回到教育界。先后为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社会学系主任和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院长,并经周新民、李文宜介绍,加入了民盟。以后又参加了进步教授们组成的上海市大学教授联谊会(简称“大教联”),担任了“大教联”干事;同时,还协助创办中共地下党直接领导的《展望》杂志,并担任该杂志社副社长。

青年是他心中的太阳,犹如风餐露宿的流亡途中,他和合唱团的同学们一起含辛茹苦,一块引吭高歌;这时在他所在的学校,凡有学生从事爱国民主运动,便总能在青年们敬仰的目光里看到他清癯、不息的身影,从青年们火热的胸膛上听到他撞击的金石之声:

“目前大势所趋,政治上也有个一江春水向东流,那就是流向民主,流向自由,流向人民的意志所向。我们广大青年,广大人民,要求吃饭、要求和平、要求自由、要求民主,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1948年5月,上海高校学生在交通大学举行抗议美国扶助日本军国主义的集会,规模大得约有一万五千人参加。国民党当局自然格外青睐,几乎在掠过校园内外的空气里也布满了猎犬似的眼睛。原本答应上台讲话的几个教授,突然陨石般消失了,他没有消失,却在那里消失自己身上通讯录等一切能牵扯上别人的东西。待“消失”完毕后,在全场山呼海啸似的掌声中,他走上了主席台,即席发表了一番痛快淋漓的演讲。

他被安排从后门离开会场,此后他便与大门无缘了,总在东躲西藏,几乎没有一天能在家里吃上一顿饱饭,睡上一个好觉。就在这样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他还担任了上海民盟支部宣传委员、解放工作委员会成员,直至次年4月,他被军统特务机关列上暗害名单,他才转移去南京,并协助当地民盟组织,为迎接解放南京做了大量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陈仁炳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并担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兼市政协政法委员会副主任,还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陈仁炳在鸣放期间的主要言论,发表在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的小组会上。1957年6月9日的《解放日报》在冠以显著标题《陈仁炳对共产党整风有不同意见》,和用黑体字排出、并经过精心处理的内容提要下,刊载了他的发言--我还有这么一个感觉,这几天所听到的鸣和放,恐怕还只是上海各个角落应该鸣和放的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上面的盖子还没有揭开?是不是还有的人在那里压制批评、遮盖错误?希望领导上普遍地去检查一下。我听到很多同志对于搞好这次整风抱有充分的信心,就感到兴奋,可是在听到另外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反映……我就感觉到非常沉重、难过。

汉朝有个人叫贾谊,贾谊曾经向当时的皇帝上了一篇文章,叫《治安策》。拿今天的话来说,他里面谈的都是当时社会内部的矛盾问题。贾谊把他的材料排了个队,哪几桩是令人痛苦的,哪几桩是令人流涕的,哪几桩是令人长叹息的,又有哪几桩是叫人感觉很不合理的。今天,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本质上应该完全不是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我在听大会发言的时候,也不知不觉地在把我听见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那里排队,我不敢一定说有叫人痛哭流涕的事情,但是至少令我们长叹息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古时候,有个商鞅树木立信的故事。我向党提出,在整风的过程中最好在不太晚的阶段里,把群众认为有显著错误的人物挑几个出来,进行有效地、公道地教育和处理。这对于打消群众的顾虑,比发几篇《解放日报》社论还更有说服力……

今天在不少的大学、中学、机关、医院、企业里,确实有这么一种类型的党员同志,你说他故意把工作弄坏也是冤枉,他基本上是忠心耿耿的,但是沾染上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灰尘,他进来已经好几年了,可对于无论哪一层业务都不太去钻研。一句话,供给制或者变相的供给制害了他,使他变成一个思想懒汉。在社会主义社会下,一个党员再不努力一些,也没有失业的危险,或者反过来要连升三级也说不定。对于这样的同志,我们希望党加强教育,这对日益解决很多单位中的党群关系问题,肯定也有好处……

彭文应,又是一个江西“老表”。

同类推荐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热门推荐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 独宠迷糊小丫头:误陷花心恶男

    独宠迷糊小丫头:误陷花心恶男

    杀手世家的独生女终于可以分派任务了,可是第一次任务就是要暗杀一家跨国集团的总裁,听说这个总裁在亚洲有很神秘的背景。不过没关系,她喜欢挑战最强的!第一次去任务就失败,她被他啃得满身都是吻痕。再次在故障的电梯里,他双臂将她挡在身前。然后,他像猎人一样守候着她的光临,识穿了她的身份,并要胁她做他的女人。结果,她任务完成不了,拍拍屁股想一走了之。他拦在她面前,露出邪魅的笑,“等等,谁说你可以走了?……”
  • 绝品弃妃:王爷请自重

    绝品弃妃:王爷请自重

    重生之日,竟是夫君纳妾新婚之日。仕可忍孰不可忍,休夫,带上嫁妆远走高飞。半路遇贵人,岂料他竟是伪君子,想趁她之危,要挟以身相许。什么?弃妇你也要,不行,不行,本小姐没有老牛吃嫩草的习惯。什么?还要封妃,不行,不行,你这样做,会让本小姐认为你太没品了。惹不起,躲得起,走人。想走,先问过本王再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佣兵女皇:狂妃逆天

    至尊佣兵女皇:狂妃逆天

    嗜杀、无情、不败,她是叱诧特工界的第一特工,因利益谋夺惨遭设计杀害!一朝重生为幻影大陆第一佣兵世家的废物继承人,王者之路似乎命定了她势必要走!屠龙,御风,她用废材之身亦能轻松做到!魔道双修,她凭一己之力叱诧三界!闹魔君,戏俊王,服妖兽,炼神兵,且看狂妃如何傲视群雄,逆转天下!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狐凰,你娶我

    狐凰,你娶我

    早已失身的她无所谓的道,“王爷,我的贞洁是不能被辜负的。”回应她的是冷眼和无视;“王爷,你要死,我退你一把。”早已心死的她,无情的话语引得他湿了眼眶。“王爷,黄泉路上我等你。”早已看透红尘的她,纵身一跳,血染黄泉,泪洒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妖姬:红颜倾天下

    绝世妖姬:红颜倾天下

    她:相国之女,有倾城倾国绝色之姿,有惊世造国之才,却为了他甘愿隐藏一切,哪怕是背弃所有爱她的人。他:当朝一品大将军,掌握全国三分之二的兵权,却纵容他的小师妹打掉了他们的孩子。他:当朝太子,在她五岁那年就爱上了她,只一心娶她成为他的太子妃,唯一的妻,为了她可以倾尽所有,哪怕是国、是命。他:当朝最神秘莫测、最有财富的九王爷,世人不知道他的年龄,样貌,只知道他权势滔天。那么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谁能陪她畅游天下,谁又能阻止她成为那祸国倾天下的妖姬呢?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委婉但不忸怩,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奔放但不夸张,打开历史的卷轴,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 穆斯修高级学府

    穆斯修高级学府

    时间,真的可以让我们忘记彼此吗?枫叶闪过枫红爱恋,划过心伤的痕迹,你看见了吗?不是怨恨,不是仇视,仅仅默默的注视着你。一个游戏结束了,你还会记得我吗?我漫步着走过你的生命,一滩血迹混合着心脏的跳动,无声的爱情划上了心伤的句号。你,在哪里呢?我拥有了所有,而唯独没有你。过去,曾经。我们一起走过。现在,未来。只剩下了我们,而没有你。站在高层楼塔,俯瞰地下成千上万的人群,而他们中,没有你。燕,飞鸣过无数的夏天;蝉,知了了一整个夏日。夏日的悲寂,融化了冰激凌,死亡,铺天盖地…P:因为建立作品的时候出现了内容重复因此添加了一个灬的标点符号,原文名字《血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