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700000020

第20章 整风运动(4)

但实际上,我们不过在重复自己的前辈,而中国也不过是在某种程度上重复自身。这证明了文人的浅薄,抑或证明了中国极其坚韧的惰性?

让我们还是回到1957年来。3月里,毛泽东一讲完话,黄秋耘便让自己的刊物走出了云雾,他也想构筑一个秦兆阳式的碉堡,并拥有自己的“火枪手”--

青年作家刘绍棠、丛维熙上来了,他们极力推崇王蒙的小说,因为它“激励了那些想要改造我们生活中那些衰退的、不良现象的人们,它刺痛了……那些对生活熟视无睹和善意地粉饰太平的人们。”(《写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命核心》)

青年诗人邵燕祥上来了,他为王蒙的小说辩护道,“党员和党员干部的错误、缺点和弱点,作家是不应该回避的。不只是因为它存在,而且因为我们要克服它。”(《去病和苦口》)

做了几个月的惊弓之鸟,王蒙又成了一只在春风中一展新喉的小鸟,约是在4月份,他在《文汇报》发表了三首短诗,其中一首题为《春风》--

快乐地走在北京的街头,

新盖的楼房向我招手,

春风四面八方吹来,

寒冷哪儿也不再停留……

这年春天,北京却发生了一起非正常死亡。

死者叫马寒冰,提起这个名字,中国人里没有几人知道,但他作词的一首歌:“我骑着马儿过草原,青青的流水蓝蓝的天……”在五十年代可谓家喻户晓。他便是与陈其通等人一起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我们对当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从而在与徐铸成等人的谈话中被毛泽东称之为“陈、马”中的那位“马”。

此外,他本人还在1957年2月号的《文艺学习》上发表题为《一部不真实的作品》的文章,批评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道:官僚主义现象在边远地区也许会存在,而北京是中央所在地,不可能存在这种现象。

在傅雷、费孝通、潘光旦、徐铸成、黄秋耘、王蒙、丛维熙、邵燕祥等人的激动、兴奋、憧憬之中……

他的委屈、失落、幻灭,便是可以体会的了。

但他何必要以自杀来表示自己对伟大领袖的“死谏”或是恚怨呢?其实,后者在多次批评他们四人的文章时,也曾强调陈其通等同志的动机是为了党的事业,对党是忠心耿耿的。

真可谓英雄气短,一双火眼金睛尚欠火候。倘若他多少有些赫氏哲人式的睿智,杜氏野狐般的多疑,他就该像他对伟大领袖无限忠诚一样,去无限相信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卓尔不群……

这是一个在书写1957年风云时本可以忽略的悲剧;

但看样子,这却是一个早被有关的人们充分汲取了教训的悲剧;

因为此后,尽管中国的非正常死亡似恒河沙数,但阴森森的酆都城下再也不见马寒冰式的冤魂。

12被套牢的邓拓

能参加最高国务会议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知识分子,只能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毛泽东苦口婆心的声音,并没能像孩子们玩溜溜板一样,一下溜去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里。他们好似火车,只能在两轨上行走,一轨是靠看《人民日报》,另一轨则靠聆听当地党委的指示,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人民日报》在1月7日刊登了陈其通等人的文章后,直至3月1日才发表了一篇口气温和的批评文章,作者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陈辽,一个普通的青年文艺理论工作者。直到毛泽东称陈、马为“忧心如焚,惟恐天下大乱”之后,该报又在3月18日发表了文化部长茅盾先生的文章,口气虽严厉多了,但鉴于他只是非党人士,他并不能代表谁,甚至都不能代表文化部,在读者心目中,他只能代表他自己。而真正中国文坛“红色沙皇”周扬对于陈、马的批评,却是以与记者对话的形式,刊登在4月9日的《文汇报》上……

更严重的是,《人民日报》犹如一片倔犟的沙漠,尽管在2月27日、3月12日,毛泽东以满腔的热情下了两场滂沱的大雨,沙漠就是不见反应。各省不一定注意到了3月3日该报那张照片上刘少奇的消失,但一定会注意到该报的沉默。

这只意味两种可能:要不,中央高层发生了严重的歧见;要不,《人民日报》的总编辑是个疯子,但一副书生模样的邓拓决不会是个疯子。

高层的歧见让人们谨慎起来。但更重要的是,几十年的历史证明:倘若是搞左的运动,只要毛泽东刚把牌摆上桌,这牌便会顷刻间形成多米诺骨牌的阵势,哗啦啦地由上而下地倾倒开来。但此次,他老人家好像吃错了药,支持的是一连串非左行为,无论在思维习惯还是在行为习惯上,都是逆向而动的。这种别扭更让人们踟蹰起来……

《人民日报》在4月13日才开始转变自己的态度。这天,它就毛泽东的第一次讲话发表社论,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伟大意义。同时,开始报道各省对于这一讲话的“热烈”反应。

从中可以发现,辽宁省委是在3月7日向高级干部传达这一讲话的,以后“西线无战事”,直到3月下旬,下面才开始有了一点忙碌的迹象:云南省委组织传达这一讲话,北京市委和山西省委以中央为模式,召开了各自邀请党外人士参加的宣传工作会议。意味深长的是,作为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彭真,却没有在这个会上讲话。他魁伟的身影出现在人大常委会上,尽管东欧一行已过去两个月,他仍在人民大会堂里,以洪亮的声音强调必须从波匈事件里记住的教训:加强国内的团结,警惕帝国主义的阴谋,清除一切反革命分子!进入4月后,仍有一些地方对于传达毛泽东讲话的精神,持拖延与观望乃至抵触的态度,《光明日报》4月20日的一篇西安专电中说,到这天为止,“在西安十三所高等院校中,绝大部分尚未向全体教师传达毛主席的讲话……一些大学校长说,这个讲话要不要传达,如何传达,我们还不了解,也没有接到指示。”

在湖南省委写给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承认,相当一部分党的干部对于讲话中“人民内部矛盾大部分表现为人民群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矛盾,更确切地说,表现为人民群众与官僚主义者之间的矛盾”的论述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即使这一论述得以成立,官僚主义者有责任,人民群众也有责任……

大江南北,日见柳色转绿,花深似海,由初春而仲春,但仍有不少知识分子心有余悸。

江苏一些党外人士认为争鸣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成都的教授们似乎约定俗成,全都“金人缄口”,害怕“零存整取”,将来算总帐;

四川大学一位教授在自己书房的墙上贴了副对联,上联是“守口如瓶”,下联是“身心安宁”;

西安动力学院一位教师感喟到:北京春暖花开,西安春寒料峭;

刚刚被“公私合营”了的工商界人士则说,私方好比刚进门的新媳妇,摸不透婆婆和丈夫的脾气,不敢放也不敢鸣;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4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与费孝通一样,他也使用了“早春”这个词。不同的是,前者还让人感觉到一种欣喜之情,而他传达出的多是某种担心。他认为:知识分子之所以有“早春”之感,是因为各级领导干部大都在口头上喊“百花齐放”,给人以“雷声大,雨点小”的印象。知识分子不得不猜测:鸣放的号召是否真有诚意,或许正是领导们期待发现错误思想的一种手段;

章伯钧先生甚至从1956年的认识上退了一步,去年他还认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一方针难以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却有可能,现在他看待后者也云天雾地了。也许眼前的乍寒乍暖,促使他想得更深更远--

他早年参加过共产党,与国民党更是打了多年的交道,许是这种相互映照的经历,使他异常推崇邓演达:邓公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役。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他流亡苏联、德国等地,与宋庆龄女士等人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提出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

1930年回国后,他同情共产党人的事业,却未参加共产党,正式组建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以进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斗争。一次次的奋斗,压上一层层理想的破灭,使他曾有感而发地说:在中国这个国家搞政治,就像在莽莽的沙漠里要走一条长长的道路,工作就是痛苦,前进就是痛苦……这里所谓的政治,便是中国的民主进程。

1931年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章伯钧永远怀念这位中国民主的先驱,他也永远将这句话默默、痛楚地刻进了心底……

1952年的一天,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张东荪突然被捕。作为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章伯钧被告之,他的罪名是“里通外国”,至于通了谁,怎样通,又通了些什么?章伯钧不得而知,民盟却必须开除他的盟籍。以后,外界传说五花八门:有说是他将一份中央政府的文件传给了国民党特务,有说他在家里用电台与美国情报机关联系……

章伯钧始终存有怀疑,张东荪是一个把人格和信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学者,抗战时期,他被日寇囚禁了4年之久,直到抗战胜利才出狱,因狱中的坚贞不屈,在到达重庆时受到知识界盛大的欢迎。他和张君劢是多年至交,同出研究系,政治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多相近,又同为民社党党魁;可到为蒋介石受封加冕的伪国大召开,民社党与青年党入阁,他即毅然退出该党,并与张君劢割席绝交……

共产党对他待遇也不薄,他有什么理由去“里通外国”?而且作为一个偶尔被请去开开会、发发言的党外人士,他又能窃得多少机密去“里通外国”?

在章伯钧心里至死都藏有一个想法,他只对夫人李健生讲过:张东荪的被捕,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对那些受过欧美教育、“奢谈”民主的大知识分子来说,不啻是一个严峻的信号。因为国人虽不那么清楚,张东荪先生却是被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在中国最有资格谈民主的政治家,他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索,不但是深刻的,往往也是超前的……

于是,新华社1957年4月21日的《每日新闻发布》里,刊登有章伯钧的这样一段话,话里隐约有赫氏哲人式的睿智、杜氏野狐般的多疑:知识分子仍然在摸索着他们的道路,并且推测政策是真诚的呢还是一种姿态,它是目的呢还是一种手段……

毛泽东显然感到自己蒙上了一层羞辱。这羞辱来自于人们对他的怀疑:要不,就还怀疑他鼓动鸣放的诚意,要不,便怀疑他驾御全局的能力。

他就是这样:

人们越是怀疑,他便越是要吹旺真诚的熊熊之火,让怀疑化为灰烬;

人们越是观望,他就越是要加速坚定的铿锵之轮,将观望碾成粉末。

大约一开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便南下巡说了。

这是建国以后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巡说,再一次是在次年,还有两次分别发生在“文革”前夕,和据说是刀光剑影的“九·一三”事件之前。后两次南下巡说,虽披上了一种神秘、乃至诡谲的色彩,但总起来说,毛泽东的这四次南下巡说,均急剧地改变了中国政治生活的走向,并影响了千百万中国人的命运……

这一次南下巡说,具体日期与路线不甚清楚,但已查阅到的是--

大约第一站是天津。在此毛泽东讲了以下一段话:

对百家争鸣没有信心,对百花齐放怕放出毒来。我看不完全是这样。若采取压服的办法,不让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就会使我们的民族不活泼、简单化、不讲理;使我们的党不去研究说理、不去学会说理。至于马克思主义可不可以批评,人民政府可不可以批评,共产党可不可以批评,老干部可不可以批评,我看没一样不可以批评的,只要谁愿意批评。什么人怕批评呢?就是蒋介石那样的党,蒋介石那样的法西斯主义。

3月18日,毛泽东在山东省委召开的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

他指出:革命胜利后,党内有一部分同志,意志衰退,革命热情不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而争名誉、地位,比较薪水、吃穿和享受。必须经过整风运动,把艰苦奋斗的传统再发扬起来,使革命意志衰退者重新振作起来;

3月19日,他在江苏省委召开的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

他提醒全党注意不要靠高官、靠老资格吃饭,要靠正确地解决问题吃饭。在战时,我们有些缺点,人民还谅解我们;在和平时期,如果不密切联系群众,人民对我们的缺点便很难原谅;

这之后,毛泽东到了上海。这里有他的好学生柯庆施。下面这段话,便是在柯庆施主持的会议上讲的:同知识分子问题、科学艺术问题有密切联系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两个方针的问题。关于这两个方针,我们还需要在党内作许多宣传解释工作。有些同志觉得这方针太危险了,百花齐放,放出些鬼来怎么办?有人说:“民主党派有什么资格和我们长期共存?还是短期共存吧!”“我监督你,我还用你监督呀?你民主党派哪年打的天下?”所有这些意见都是反对我,主张收。

中央认为主张收的意见是不对的……不但在纯粹的科学艺术的问题上,而且在涉及政治性的是非问题上,只要不属于反革命一类,也应该让他们自由说话。

以后,毛泽东到了杭州。在这里,他似乎多呆了些日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本来就是建国后他来的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况且此时正值江南春日,杭州城里墨燕低飞,黄莺欢跃,苏堤白堤桃云柳烟,千娇百媚……

值得注意的是,3月21日,周恩来也出现在杭州。表面的理由可以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他是来此迎接捷克斯洛伐克总理威廉·西罗基的。但无论是北京,或是上海的鲜花与美酒,均不会比杭州逊色。显然,周恩来日程的安排并不是冲着前者的。

罗德里克也认为:

“周是毛推行1956--1957年的‘自由’方针的主要支持者,他到杭州很可能是与毛磋商北京和其他地方的党组织没有对毛的讲话作出反应的问题。然后他带着毛的意见返回了北京。因此,周从杭州返回北京不久,北京市委就召开了宣传工作会议,这决非巧合。”

毛泽东在4月10日前回到了首都。在这一天的中午,毛泽东召见了邓拓。

可以说,这时的邓拓已经试图在转变自己的态度。他随手拎着的公文包里便有一张当日的《人民日报》,上面刊发的社论里实际上已视陈其通等人为教条主义者和宗派主义者,指出了他们所引起的思想混乱,并承认“本报在发表了他们的文章之后,长期间没有加以评论,是造成这种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杯水车薪,大势已晚。

毛泽东要将自己这几个月所蒙受的羞辱,统统连珠炮式地倾泻到邓拓的头上:

宣传工作会议未登消息是个错误。这次会议是党内外人士合开的,为什么不登消息?最高国务会议为什么不发社论?为什么把党的政策秘密起来?省委书记会上为什么听错了?这叫“各取所需”……

同类推荐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秋天的颂辞

    秋天的颂辞

    朔州,东望北岳,西邻黄河,北抵塞外,南扼三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雄阔与悲壮,丰富与神奇,浑然一体。凝结塑造出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爆萌小狂妃:专坑腹黑王爷

    爆萌小狂妃:专坑腹黑王爷

    她手握千军,脚踩万兽,白天,训兵训马训奶包。“王爷,王妃整日忙里忙外,你这么清闲真的好吗?”“你们哪只眼睛看本王很清闲?”众人鄙视望之:“……”他慵懒的眯了眯眼:“你们是没看到本王被训的筋疲力尽时!”他是冷酷无情的煞面王爷,却中了她的毒,今生只娶她一人,宠她一个。却不料,背后追来一群奶包子:“娘亲,宝宝饿饿,要吃奶。”“滚——”
  • 让成功来敲门

    让成功来敲门

    天资+机遇+优良性格=成功。从这个人生成功的公式出发,本书分别探讨了天资——人生成功基础,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认为,机遇人生成功阶梯,优良性格人生成功的关键。围绕成功公式,进一步分析和诠释如何开发天资潜力、如何把握机遇、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以及修炼性格的八大途径和方法
  • 腹黑左相碗里来

    腹黑左相碗里来

    ...........换了时空,换了躯体,她由嫡女沦为庶女;昔日姨娘看重“正妻”之位?一纸休书,懦弱褪尽,威严尽显。大婚之日,帝位纷争,皇宫秘史。想得美!让他后悔不迭去吧!一时间,服毒自尽。前世心结,是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天才。她,风云突变,暗潮涌动,只想要做个逍遥女王!王爷将她休弃后再提婚娶?只是,且看浅笑嫣然的她,她被心心念念三年的男子休弃。生性懦弱的她不堪此辱,如何以经济命脉为筹码,不动声色化解阴谋诡计、腥风血雨!那就让这份“看重”变成束缚!??本文宅斗+宫斗,一道圣旨,女主腹黑强大,字字珠玑,却独独解不开多年的心结。............一手创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多年顽毒,让她的灵魂进入到身中顽毒的右相府千金慕晚歌的身上。一场车祸,手段高明,借刀杀人什么的更不在话下!这一世,后院争斗,迷离身世,本是右相府不受宠的嫡女。谁能告诉她,她,为什么还有个腹黑男人靠边等着?绝对的一对一结尾,她不需要依附男人而生存,欢迎亲们踊跃跳坑!
  • 生活素描

    生活素描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乱世沉浮,不错,风云际会,本姑娘教教你什么是真正的侮辱!那个谁,有女异世崛起,不怕,惊才绝艳,盗财盗宝盗物盗人盗心,她,俯仰天地,很漂亮。你不是要退婚吗?怎么又反悔了。欺负我?抽死你!算计我?阴死你!侮辱我,笑看苍生。求婚啊?排队排队!金库里珠宝好多啊,重生为废物,那还客气什么,都收起来。且看这世间,本姑娘足够强大。可惜,本姑娘不想给你反悔的机会。蓝色眼睛,谁才能与她匹配并肩?
  • 皇后权利大:谁做皇上我来定

    皇后权利大:谁做皇上我来定

    这年头穿越自然是好事,可是像她这样穿成个宫女……什么,不是宫女,是太监?<br/>泪奔,她穿成个太监能过来干什么,宣传计划生育吗?<br/>咦,她不是太监?还好还好,她不求大富大贵,就每天看看遍地的帅哥,顺顺当当地过完她的穿越日子就好了……咦?<br/>原来她还有一个身份,她就是传说中的未来皇后,而且……这皇上的人选也可以由她来定?<br/>这个……她是不是可以说现在天大地大她最大,她在宫里横着走也没关系了?<br/>嗯哼,低调低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萝莉太狂野

    萝莉太狂野

    女子柔软如棉的声音发出一个冷漠的单音:“嗯。”墨镜男一阵为难,却又不得不问:“大姐,哪些方面要改进的。”如棉的声音,带着冰窖般的声音响起:“时间太紧,我要休息两个小时,订婚宴我只出席一个小时,其他你自己看着办。”墨镜男依旧为难着:“可是,瑞克先生那边……”夙魅忽然停下脚步,那双带着黑色墨镜的眼,忽然盯着身边的墨镜男,明明她带着墨镜,看不清她的眸光,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