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00000014

第14章 农村经济研究会(1)

1933年是吴觉农36岁“六六”大顺之年,但他并没有顺水淌船,而在必要时他还逆水行舟,这一年,在艰险的条件下,他和以陈翰笙为首的一批思想进步的同志一起组成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在吴先清避居吴家的时候,她带来了一个朋友,名叫顾淑型,她为人落落大方,见多识广,陈宣昭与她谈得很投机,俩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顾是早年留美学生,后在莫斯科任共产国际和中山大学的翻译,她是陈翰笙的妻子。

说也凑巧,在差不多同时,吴觉农由蔡叔厚介绍认识了一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就是陈翰笙。初次见面陈翰笙就给了吴觉农极深的印象。这位操着一口无锡口音、毕业于美国波莫纳大学、曾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名学者和吴觉农同庚,只大两个月(在作者写本书时,陈翰笙还在世,已106岁),当时日本正准备侵占东三省,陈一开始就抨击国民党的反共政策和不抵抗主义。吴觉农并不知道他面前坐有是一个共产党人,只知道他们俩人的政治立场十分一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久,陈翰笙就提出了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设想,吴觉农立刻就投入这件新事业中。从那以后,他们坚定不移地保持了六十多年的友谊,直到生命的尽头。而吴觉农也正是在这一组织中,接识了王寅生、孙冶方、钱俊瑞、薛暮桥,刘瑞生、秦柳方等进步青年和中共地下党员的,这时,一个正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名叫吴大琨的进步青年,还不到二十岁,就在冯和法的介绍下认识了吴觉农,多年以后,他们二人演绎了一段生死之谊。这些年轻人和吴觉农几乎都保持了一生的友情,在吴觉农的茶学生涯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但都是深刻的印记。

说起来也很巧,1931年,吴觉农工作事业中的两件大事,都和蔡元培父子有关。吴觉农那一年的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参与了当时由蔡元培领导的中央研究院社会活动组工作。如果说,到商检局去是在蔡无忌的直接领导下的话,那么到中央研究院社会组工作,那就是在蔡元培的邀请之下了。

蔡元培是在国民党四、一二政变之后,对蒋介石政府发生根本怀疑的,因此,四、一二政变整整一年之后,也就是在1928年4月,他辞掉了自己几乎在国民党极其政府中的所有职务,就举家迁到了上海,做了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决心在自己的晚年,专心从事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见到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当时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的陈翰笙。蔡元培看到他非常高兴,力邀他到中央研究院来工作。到1929年春天,陈翰笙就到了中央研究院的社会科学研究所。正是在陈翰笙的一手努力下,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

在此有必要把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之所以在那个时代成立的背景作一叙述。

中国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农民因为再也无法在土地下生活,不得不离乡背井,大量逃亡,而国民党政府又一直在进行着所谓的剿匪,兵差,徭役,苛捐杂税,把农村搞得民匮财尽,满目苍荑。

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理想中国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对天下发出自己的天问,此时也不例外。全国就在这样的时候,相继兴起了不少乡村建设的团体。例如,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办了个平民教育促进会;黄炎培在江苏徐公桥办了个实验区;伍廷在广西办农垦实验区,胡治威在浙江兰溪办实验县。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办乡村建设研究院。

不仅知识分子的个体在纷纷研究农村,当时不少的教育团体,社会组织、政府部分,也纷纷拿农村问题开刀,以期解决中国的危机。其中上海银行在长江流域办合作社,江西省财政厅长文群办了四省农民银行,甚至CC派的重要骨干肖铮也办了一个地政学会。

这一切有关农村经济研究的活动,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以后成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孙晓村。当时在杭州教书的孙晓村还只有26岁,他与同样年轻的后来成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吴大琨一起合写几篇关于农村经济的文章,因此引起了陈翰笙的注意,写信来约他商讨。这样1932年秋天,陈翰笙到杭州时,孙晓村就去拜访了他,从此建立了亦师亦友的终生的友谊。

陈翰笙的工作很扎实,他第一步的入手,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来得出第一手的数据材料,从而证实中国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以及中国革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他还在那个时候认识到,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造成社会的基础结构,这是真正的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而中国大部分的生产关系是属于农村的,因此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社会学组的第一步工作,就拿中国农村作为研究对象。

从1929年开始,陈翰笙组织了一个四十多人的调查组,开始对中国农村的现状进行调查。

1933年,陈翰笙推荐孙晓村到新成立的农村复兴委员会工作,任专员,开始了对中国农村现状的进一步调查。然而,在农村调查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以陈翰笙为首的,包括薛暮桥、钱俊瑞、孙冶方、秦柳方、张锡昌等一派,主张对农户进行分类,按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来分。另有一派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代表,主张以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和雇农来分。陈翰笙这一派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武装的,他们坚持认为用自耕农的概念,抹杀了阶级斗争,掩盖了剥削本质。

两派观点吵得誓不两立,而当时的研究院总干事傅斯年并不赞成陈翰笙的理论,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也就出现了诸多不顺。陈翰笙觉得自己在中央研究院是没法呆下去了,就于是年坚决辞职,到上海开始筹备成立农村经济研究会。

陈翰笙的这个举动,得到了吴觉农的坚定地支持,也得到了孙晓村的倾力追随。吴觉农正是在这个时候与同是浙江老乡的差不多比自己小十岁的孙晓村相识。农村经济研究会就这样成立了,陈翰笙当选为主席,这个主席一直当到1951年该会解散。吴觉农担任了该会的副理事长,1934年后陈翰笙在国外期间,这个主席就由吴觉农代理,薛暮桥为行政负责人。在陈翰笙周围团结起了一批思想进步的学生和追随者,如薛暮桥、钱俊瑞、孙冶方、骆耕漠、王寅生、秦柳方、张锡昌、许涤新、陈洪进、徐雪寒等人,还有赞成陈翰笙观点的千家驹、孙晓村、冯和法、吴大琨等。

担任理事的有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冯和法、张稼夫、张锡昌、王寅生与孙晓村等人,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中国党内党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这些同气相投的知识分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绝对的脚踏实地。所以组织一旦成立,很快就决定先办一个刊物,就叫《中国农村》。出版刊物,登记时要有正当职业的人,研究会便推荐孙晓村和冯和法二人出面当了出版发行人。那时办刊物也方便,他们二人到了国民党内政部登记注册,第二年,1934年,杂志就被批准办起来了。《中国农村》的核心成员都进入了吴觉农的交往密切的圈子,成为他终生的知已和同志。无论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都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吴觉农同薛暮桥合译的苏联的《农业经济学》(从日文转译),正是那一时期出版的中国最早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的一部著作。

没想到《中国农村》月刊出版后,对当时的中国青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响之大的根本原因是,杂志中文章的宗旨是耕者有其田。它通过实地调查的资料,揭露中国农村种种贫穷、饥饿,流离失所的惨痛事实,批判简单的改良主义,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制度,改变土地所有权,使土地归农民所有。这个“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无疑是与当时苏区的土地革命遥相响应的,敢在蒋介石统治的辖区内办起这样的杂志,这也算是吃了豹子胆。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时的《中国农村》月刊发行量增长很快,各地青年纷纷来信,表示愿意做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会友。

经过几年的茶界实践,吴觉农深感到自己有必要亲自去考察世界各国茶园产地的销茶情况并参考,比较和吸取他人技术的优点,而商检局也确实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走出去深入了解世界茶业总面貌的机会。1934年秋天到第二年的11月,整整一年之间,吴觉农受实业部委派,先后到了印度、锡兰,印度尼西来、英国、法国、苏联和日本等国进行考察。

纵观吴觉农一生中,这一年的考察,也算是吴觉农茶学生涯中的黄金时代了。以往,吴觉农虽然在中国农学会担任核心人物,但自从他1922年从日本归国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国。

这一次长达一年的考察,对吴觉农的茶学生涯而言,实在是太致关重要了。因为考察的项目,主要是对产茶国的生产和销售措施及茶叶的国际市场状况进行较为详尽的了解。一年来的考察,不但证实了吴觉农以往对华茶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认识是准确的,而且还让他看到了把先进技术引入中国的可能性。他看到了这样一个现像,那就是除了苏联外,这些国家的茶业都是私人性质的。然而,国家依然投入了大量的支持。因此,他深深地感觉到,没有国家的支持,靠个人的力量小大小闹,点点滴滴的做,终究也是做不了什么大事情,改变不了中国茶业的根本面貌的。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热门推荐
  • 鸿蒙之使

    鸿蒙之使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洪荒仙侠,圣人不是最强,鸿钧天道道祖也是枉然;至上苍天如何突破道尊,成就破灭天和永恒天的结合不朽境界……
  • 盗墓笔记:搜宝奇兵

    盗墓笔记:搜宝奇兵

    出身矿山世家的韩风在清早听到了自家矿山发生灾难的消息,父亲葬身在矿山之中,而死难矿工的家属受到有心人的挑唆而前来闹事。在混乱中一些杀手打伤了韩风,老管家福伯竟然暴露出雄厚的实力,带着韩风远遁千里……
  • 婚厚溺爱

    婚厚溺爱

    蔚恬墨望着坐在旁边,双脚放在方向盘,一脸轻松的男人,她不知道自己是该露出笑脸,还是该露出苦逼的脸。这个男人是蔚恬墨的姑妈介绍的,只是蔚恬墨已经不知道这是自己和徐承允分手后,家里面介绍的第几个人了。但今天算是遇上了极品,连咖啡钱都省了,在蔚恬墨家楼下,接了蔚恬墨后就说在车上聊天。X市的8月恰好是三伏天,外面是烈烈的红日,车子里面压抑的开着空调也觉得异常的不舒服。 ……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选择和放弃就像同胞兄弟一样如影随形。选择是人生路上的航标,学会选择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只有量力而行的选择才能到达理想的港湾;放弃是人生的隧道,舍得放弃是顾全大局,超然洒脱,只有简单从容的放弃才能左右逢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庶女的生存法则

    庶女的生存法则

    本文系纯正种田文,就是家长里短的事儿。系架空,历史参照明朝中前期。现代女生活在古代,想要在内宅里生存,可不是喝两首曲子,剽窃几句诗就可以傲啸群英。想要在内宅里生存,别以为穿越女就厉害无边了,还是先乖乖学习了古代生存技巧再说吧。好不容易在古代混了个熟脸,也积了些“人脉”,也费了些周折订了门不上不下的亲事,原以为三品家的庶女混到这模样已算不错了,也不会再丢现代女的面子,就在这时候,命运又来捉弄她……
  • 诡案罪2

    诡案罪2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青阳小学命案”“‘长江小姐’选手被害案”“微博私奔命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扎纸匠

    扎纸匠

    扎彩匠,扎鬼纸,扎来鬼纸祭阴阳。扎纸匠,说通俗点就是纸扎手艺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灵屋纸马之类的。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古时五花八门中,七门调说的就是这种扎纸的人。对于这行,很多人认为扎出来的纸人纸马等物,只是卖与办丧事的人家。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就错了,因为白天做的是办丧事生人的生意,到了晚上,做的可就是死人的生意。而我所要讲的,就是我做扎纸匠那些年见闻到的那些奇闻怪事……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