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0700000033

第33章

新石器时代,先民出三峡而漫游,到现在的武汉地区,这既在情理之中,也并不困难。较之上游的丛山峻岭,这里水也宽阔地也广大,渔猎农耕皆宜。已有的考古发掘又告诉我们,古人类的地理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环境与气候,他们有大体的方向却没有既定的目标。每到一地往往会先安顿下来生活一段时间,然后还可以猜想的是这些漫游者中,有的继续漫游,有的却不想再走得更远了,那时候人类极自由,分离是生活的一部分,早晨出去采集或捞鱼的人,晚上不见了,那就是说他们又走了,漫游而去,路上另有寻赤壁-琴台-神农架觅了。

此种猜想,至少可以部分地回答,长江某一个时期古文化的覆盖面为什么会如此之广。

历史在不经意间,挂上了石铸石刀之类器物的徽章;漫游者于无所谓希望和失望的游荡中,撒播了文化的种子。

因发掘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的屈家岭文化,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东起大别山,西至三峡,北到豫西南,南到洞庭湖,是大溪文化的延伸3如果笔者没有理解错,那么此种延伸不仅具有时间的意义,同时还包括了人事代谢。

大溪文化从川东、三峡、鄂西漫游而来,到达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作为直接继承,是因为古人类的相沿相传,应无疑义。写到这里,我们当可看见漫游者已经不是早先只是手执一根木棍了,他们手握石器,肩扛担挑大约还不可能。从木棍到简单石器,到有意打制的石器,人类的脚步已经涉过至少两个时代了。

屈家岭文化的早期遗存,以石斧、石镑和穿孔的石铲为主要代表,经过磨制,比较粗糖,可是在石铲上穿孔却是精心的,不仅仅意识是精心的,工序也是精心的,这也说明人类对器物的创造,是一点一滴从局部开始而不断改进的。旧石器之成为新石器,是从一孔一刃开始,而不是在一个早晨更新换代的。出土的陶器有灰色、灰白、橙黄和红色等几种,灰与灰白色最少。江汉平原上的先人对彩色似乎早有兴趣,这和阳光充沛、气候热烈有没有关系还很难说。器物中有小鼎、三足陶碟、圈足碗等。陶器表面经过打磨,但素面较多。朱绘黑陶是墨黑的器表以鲜亮朱色绘出双股绞索纹、菱形格纹、平行弦纹。彩陶则于器表施红白二色,再绘各种条纹,其中的网纹、圆点纹、弧线三角表明,其时人类对线条的把握或者想像,已经相当可观。

晚期屈家岭文化遗存中,磨光石器明显增多,锛、斧开始小型化,穿孔更为普遍,还有打制而成的双肩石锄,建筑遗迹的红烧土中有稻谷印痕。而在屈家岭遗址的500多平方米烧土中,拌进了密集成层的稻谷壳,为粳稻,与现在长江流域的稻种相近。

彩陶纺轮是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物,它表明了长江中游纺织业的开始。而纺轮大多为扁薄、中小型,还有个别体积较大、更重一些的陶纺轮与石纺轮的同时出现,又很可能与纺线的粗细有关。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的纺线已经不是单一而是有粗有细的了。古人类不仅劳动,而且把劳动当作艺术,纺轮的制作可以证明这一点:纺轮施橙黄色陶衣,在单面及周边绘红褐色彩纹,主要图案为三至五组等分圆面的平行短线纹、卵点纹、同心圆纹、连续螺旋纹。图案以圆孔为中心,布局匀称。

薄胎彩陶碗、杯和圈足壶是屈家岭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为细泥黄陶,有彩衣彩纹。彩陶上陶衣多重复,几色兼施,浓淡相间,着色和彩纹有渗透和印染的格调。

用今天的话说,屈家岭彩陶很有现代艺术感,不过是从地底下发掘出来的,时隔几千年。这是一种悖论,远古的是现代的,那么今曰之所谓现代呢?

屈家岭的房屋,一般为长方形地面建筑。住房的最大特色是里外套间两房共走一门而通往户外。这是古建筑技艺的进步,更有意思的还在于反映了家庭组成关系的变化,老人、夫妇与孩子或者别种类型的分室而居,都说明居住已经不仅仅是居住。

屈家岭丧葬习俗,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较少,有的墓葬中随葬一具猪头骨。未成年人用瓮棺葬或两罐相扣,或在罐口上盖一碗、盆之类的陶器作为葬具。

农业是屈家岭人的主要生产活动,水稻种植已经很普遍,另有捕鱼业、制陶业,纺织也已开始进人屈家岭人的生活。屈家岭文化遗存中,还发现了象征男性生殖器的陶祖。

石家河文化,分布在江汉地区,除发现地湖北天门县石家河镇外,还有房县七里河,郧县青龙泉,当阳及松滋等地,年代与中原的龙山文化大体相当。

石家河文化中的稻作农业发达,从工具器物判断,渔猎和畜牧也占相当比重,砂质与泥质灰陶为主的陶器朴素大方,有少量黑陶和棕灰陶。石家河的住房建筑颇有特色,有方形和圆形两种。

武昌放鹰台是屈家岭文化重要遗址之一,它的石斧、彩陶,仿佛能使我们想到,在遥远的史前3000年的风雨晨昏中,长江之滨的先民就已经叩响未来的江城之门,描画三镇风貌了。

春秋战国时,这里为楚地,武昌一带名“鄂渚”,汉阳一带名“夏浦”,今日武汉尚留有古琴台等多处楚文化遗存。屈原在今日武汉附近被流放过,其踪迹可考。《涉江》写道:“乘鄂渚而反顾兮,欽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哀郢》:“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等等诗句中,均能听见长江涛声,古镇旧韵。

秦灭楚,今武汉之地属南郡。汉代,属江夏。至汉末三国,魏、蜀、吴拥兵鼎立,这里既得长江水利之便,又能锁扼水陆交通,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一部真实的历史剧的大舞台之所在。曹魏力克江北,孙吴据守江南,西蜀则既联吴抗魏,又与东吴明争暗斗,百余年间计谋用尽风波起伏,是为三国之争,然后又成为《三国演义》。武汉一带,遍布三国遗迹,蛇山有黄鹤楼,龟山有鲁肃墓和关羽洗马口,江中有因祢衡《鹦鹉赋》而得名的鹦鹉洲……

武汉三镇的逐渐兴盛,已在唐宋了,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到南宋,三镇繁华,如陆游在《入蜀记》所说,“市邑雄富,列肆繁错”,“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

明代成化(公元1465至1487年)初年,汉水下游改道,将原为一体的汉口、汉阳分为两处,汉口从一片芦洲上崛起,成为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齐名的四大名镇之一:湖北汉口镇。

汉水最后造就了武汉三镇。

汉水,长江中游左岸支流,源出陕西省宁强县秦岭南麓,东南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不远千里从武汉市注人长江,长1577公里,是万里长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居各支流之冠,跨甘、陕、川、豫、鄂5省。北以秦岭、外方山和伏牛山与黄河流域分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分界;西南以大巴山、荆山和嘉陵江、沮漳河相邻。河源至丹江口为上游,长925公里,为盆地峡谷相间河段,汉水被束缚在陡峻河谷之中,其间有汉中盆地,峡谷段水流湍急。丹江口至钟祥县为中游,长270公里,丘陵河谷盆地。钟祥以下为下游,摆动于江汉平原,河床坡降很小,大堤束水,河道窄狭,汛期又为长江洪水顶托,泄洪不畅,极易决堤泛滥(资料数据引自《长江大辞典》,武汉出版社汉江流域受东南季风影响,每年5月至10月的降雨占全年总量的7570,7月至9月为暴雨多发期,有的年份10月份也会突降倾盆大雨,形成大洪水。流域径流充沛,丹江口多年平均流量380亿立方米,碾盘山(皇庄站)为517亿立方米。1964年,碾盘山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29100立方米,1935年高达每秒45000立方米。

长江与汉水的不期而遇,本身便可看作是高山流水觅知音。而在龟山西麓、月湖之滨的古琴台上,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及其《高山流水》曲,却诉说着知音不知何在之苦。

相传,楚国郢都有好琴者名伯牙,跟成连学琴,三年,揉、拨、弹均能自如,却不知如何体会乐曲的深意精神,而使弦上有情。伯牙跟成连驾舟出海寻师,被抛在蓬莱山脚下,成连不知何往,周围一片汪洋。涛声之中,伯牙却有所悟,天地本色精神所在,心灵倘能在大自然中得到净化,琴声便舍去浮华嘈杂,心颤而弦颤,心动而弦动,如是,伯牙技艺日精。

伯牙在晋国做了大夫,曾出使楚国。归程时顺水而东,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驶到汉阳江口,突然风浪大作,停舟暂避。稍顷,风浪平息,月上中天。伯牙于江上望月,再焚香抚琴,以抒大江明月之怀。心驰神往间,忽然琴弦崩断,伯牙大惊。此时却有樵夫钟子期从草莽中跳出来,声称自己并非盗贼,因打柴遇雨,暂避片刻,为琴声所吸引。伯牙礼请钟子期上船,对钟子期说:“你既能听琴,可知这张琴的来历?”钟子期笑而答道:“大人奏瑶池之乐,故名瑶琴。乃伏羲氏以树中佳木梧桐所制,其树也,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取上段叩之,其声太轻,取下段叩之,其声太浊,惟中段之声清浊相济。浸水中七十二天,选良辰凿之为琴,初有琴弦五根,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应音律宫商角徵羽。壳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太平。后周文王被囚,为伤吊伯邑考,添弦一根为文弦;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又添一根为武弦。此琴因而又名文武七弦琴。”伯牙再以琴音考问。先弹志在髙山曲,钟子期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再弹一曲志在流水,钟子期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江河!”知音也,伯牙与钟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天明而别,约定明年此日再见于此。一年后,伯牙如期来到汉阳,钟子期巳亡过百日。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死前嘱咐,坟筑江边,生不能见,虽九泉之下一诺而不忘,以听伯牙之琴。伯牙悲从中来,于钟子期坟前奏《高山流水》曲,奏毕,断琴弦,碎瑶琴一再无知音,何必拥琴!这是一个教人心碎的故事,在《吕氏春秋》与《列子》中均有记载,楚国是长江流域华夏诸邦中的音乐之邦,而史书可查的三位司乐之官均为钟姓。《荀子》记“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也许更让历史惊叹的,是伯牙把一个永远的慨叹托付给了浩荡长江一知音何在?

古琴台的位置,典籍所记各不相同,有说在泰山的,有说在嘉兴海盐的,《琴台记略》说:“大凡古人游咏之处,后人往往附会为湖山增色,非独子期事然也。”伯牙、钟子期均为楚人,楚国当时音律惊世,古琴台应在楚地无疑。《汉阳县志》称:“古琴台亦名伯牙台,一名碎琴山,在龟山尾,相传钟子期听琴于此。又县西五十里马鞍山集贤村,相传是钟子期故居。”有学者认为,今汉水之滨一名叫琴断口的小镇,应是当年伯牙、子期相见之地。大约古琴台在马鞍山江边钟子期坟台的山地上。“后来琴台又从马鞍山一带迁到龟山脚下,月湖之滨,是因为原来的小镇常发洪水,道路不便”(《中国山水文化大观》,段宝林、江溶主编现在的琴台是1957年修葺过的,门前辟有琴台路,连接长江大桥和江汉桥。

古琴台碑刻中时间最早的是岭南宋湘题壁诗。

宋湘,曾任湖北督粮道,道光六年游琴台,欲题诗,却无笔,于是束竹叶代笔饱蘸浓墨奔放挥毫:

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至于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崔颢笔下“芳草萋萋鹦鹉洲”,如今安在哉?

真正的鹦鹉洲因汉末才子祢衡作《鹦鹉赋》而得名,位于武昌前面江中,《水经注》称:“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有江水右迤,谓之释渚……下通樊口水。”《太平寰宇记》说:“鹦鹉洲在大江中,与汉阳县分界。后汉,黄祖为汉阳太守,祖长子射大会宾客,有献鹦鹉于此洲,故得名。”从《后汉书》得知,当时鹦鹉洲便略具规模,已是人们踏青看春、迎宾送别之地。到唐宋沙洲涨成宽约400米长约5里的狭长小岛,有芦滩野鸟渔人及浣衣之女。

祢衡正向着鹦鹉洲走来。

祢衡,字正平,今山东临邑人。“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22岁怀藏一刺(名片)欲择而投之,“至于刺字漫灭”也未找到值得拜访的人。惟孔融、杨修还算可以一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孔融爱其才,上书荐举,说祢衡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仇”。孔融在曹操面前时有称赞之后,曹操想见见祢衡到底是何等样人。祢衡托病不应,还出言不逊。曹操听说祢衡能击鼓,要他在宴会上表演,作鼓卒而当众羞辱之。按规定,在这盛宴礼仪之所挝鼓要换新衣,祢衡却穿旧衣而入,不卑有亢旁若无人击《渔阳三鼓》,其声慷慨,悲壮催人,宾客为之动容。曹操部下仍命祁衡更衣,祢衡当着曹操的面脱了个精光赤条,席上哗然。曹操不能羞辱祢衡而反被祢衡羞辱,恨不能绑出去斩首,却又怕落个“不能容人”的恶名,于是就把祢衡转而荐送刘表。曹操不能容,何况刘表,借刀杀人也。

祢衡不改其性,“侮慢于表”,刘表又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处。黄祖性烈暴躁,却还赏识祢衡。黄祖之子黄射为章陵太守,与祢衡也友善。一日黄射在鹦鹉洲大宴宾客,有献鹦鹉者,黄射请祢衡作赋。

祢衡文不加点一挥而就《鹦鹉赋》。

祢衡写鹦鹉“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虽同族于羽毛”,“焉比德于众禽”!后来落入罗网,人之所加也,“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纵然“闭以雕笼,翦其翅羽”,仍眷恋故地,向往自由,“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秋尽而冬至,寒风起萧瑟,鹦鹉以残躯发残音,“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鹦鹉之末是回想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并且于怨痛之余表示愿尽力侍奉君子。

祢衡淋漓写鹦鹉浇心中块垒也。

祢衡不是因写《鹦鹉赋》而被杀的,而是后来在一个公开场合与黄祖顶撞,被黄祖怒而杀之。杀人后据说黄祖又后悔,厚葬于祢衡作《鹦鹉赋》的江洲之上,时年26岁。从此无论这江洲曾经是否有过名字,人们都称之为鹦鹉洲了。

因为《鹦鹉赋》的流传和祢衡的被害,来江汉三镇的于黄鹤楼看“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后,必去鹦鹉洲。祢衡墓前,芳草丛生,祢衡无言,下自成蹊。为祢衡鸣不平的诗文代有佳作,如李白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或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到江夏怀祢衡,鹦鹉洲上百感交集,有诗句道:“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鵡洲。”另有一首《望鹦鹉洲悲祢衡》:“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祢衡写《鹦鹉赋》,结果便包含其中了:祢衡要成为鹦鹉洲。

长江流,汉水流,多少沙岛陷而复生,生而复陷,消消长长生生灭灭,世人独说鹦鹉洲。

鹦鹉洲在明末淹没。

鹦鹉洲又岂能淹没?

同类推荐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东方伯,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万古至尊

    万古至尊

    十大封号武帝之一,绝世古飞扬在天荡山脉陨落,于十五年后转世重生,化为天水国公子李云霄,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武道九重,十方神境,从此整个世界暴走!//火爆新书《天神诀》已发,欢迎大家捧场。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是一部明末拟话本小说集。每一卷为一篇,共三十四篇。内容涉及王朝兴衰、官场逢迎、将帅武功、士人际遇、民生疾苦及地方风俗等,作者演义前朝史事,抨击政治窳败,感慨世情冷暖,颇能反映当时知识阶层对民不聊生明末社会的认识和怀才不遇之情。
  • 豆浆·米糊·果蔬汁

    豆浆·米糊·果蔬汁

    养生豆浆、滋补米糊、健康果蔬汁,营养美味、制作简单,可强身健体、美肤养颜。《美食天下(第2辑):豆浆 米糊果蔬汁》让你学会在家自制天然饮品,让您每天健康多一点。
  • 无良家丁之爷您神武

    无良家丁之爷您神武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坑,而且,都是为她苏安安准备。她苏安安,打小运气就差,可谓是差到了喝凉水会塞牙缝,放屁都能砸到脚后跟的地步。这不,好不容易得了医大奖学金,报了个旅行团。可在那繁华似锦,碧草如莹的风景游览区,她也能一脚踏空,掉进坑中,遭遇这传说中千万分之一机率的“穿越”——这也太坑了,是不是?【小气男呀腹黑男】“来人,将这个吃里爬外的奴才,给本将军杖毙。”“等,等等。”苏安安急直扑到某男身侧,抱住了他的大腿:“爷,不要,爷您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英明神武,胸怀若谷,豁达大度。刚刚那人,在您的跟前,我呸!那根本是连根草都不如!”众人狂抹汗!那位爷是谁,那可是当今的太子殿下!“你这是想让爷饶了你?”邪气的眯起了凤眸。“爷您英明!若是杖毙了小的,谁给您捶背敲腿,谁给您端茶倒水,还有谁能像小的这样忠心不二的伺侯您?”四周一片寂然。“说的有理!”某男却是在静默中轻轻的笑起:“只是你的忠心在哪?掏出来让本将军瞧瞧。”“……”【全城通缉】将军府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老嬷嬷急速跑来,跪倒在地:“将军,将军,不好啦,苏姑娘不愿意喝红花,逃跑了。”新郎官凤眸笑意凝结,沉声道:“来人,立刻封锁长安城,全城通缉。”通缉令一出,闪倒众人:本将军以百宝箱做要挟,命苏安安你七日速回将军府。否则,本将军就令人将箱子拆毁,将里面的金银尽数取出,打赏难民。【萌宝出击】“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吗?”萌宝在某女的暗示下,胖胖的小手极帅气的甩向了星空。“不会——”某男的笑容有些僵硬。“那我教你好吗?”“好啊!”迫不及待的点头,笑得很有爱。“twinkle,twinkle,littlestar……”“……”某男头顶一群乌鸦飞过!
  • 皇后,别跑

    皇后,别跑

    她又没有阴狠毒辣的心,穿越到这吃人的后宫,岂不是分分钟被人KO的命?拜托,老天爷,麻烦降个雷把她给劈回去吧!
  • 冷少总裁宠妻

    冷少总裁宠妻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这里没有激情的片段,也没有勾心斗角的场面,有的只是温馨浪漫。有的只是一个宠女人的男人和一个自卑的女人。他是冷氏集团的总裁,也是她眼中的“希哥哥”。他对其他人都是另眼相待,唯独对她宠爱有加。他从不对别人笑,就只是在她面前崭露笑容。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要离开自己呢?她是一个父亲离世,母亲不要的人,却有个“希哥哥”伴着她。她是个佣人的孩子,怎么可能配得上他这个总裁。她没有人疼,只是有“希哥哥”会疼她,宠她,可是她又怎么能承受呢?她要离开他,却努力打造匹配得上他的自己。感谢抬头让你吻为偶做的美丽的封面。此文每天在9:00——11:00之间更新,一天一更。如果想多更的话,请在下面留言,霏霏会考虑的。哈哈推荐朋友的文:晓臻:——梅冬——
  • 丑女殇

    丑女殇

    她一介丑女,丑陋不堪,却来历不凡:闻名天下的残红谷谷主是她师父,天下第一庄庄主、百剑山庄二少主、少侠挽剑一笑、快剑无影是她诸位师兄……她与塞北马场少主称兄道弟,与朱颜宫宫主谈姐论妹,与丐帮帮主称爷唤孙……天下第一采花大盗是她“情人”,魔教两位副教主是她的“守护者”……她天资愚笨,武艺平平,相貌更是惨不忍睹,为何会得到众位大人物的青睐?!又为何,江湖上的人一半对她求之若渴,一半却欲杀之而后快?!是谁,为她迎来新生?是谁,将她推向地狱?是谁,倾心与她?是谁,得她芳心?是谁,将她一片真心践踏?是谁,在她大婚之日掠她而去?最后又是谁,解了她这——丑女殇,让她——丑颜笑?!----此文非NP,非女尊,非女强!女主非常普通,普通到可能曾经是你,可能曾经是我!普通到就是一粒细砂,风过——无痕!只有读过她的人,可能会为她淡淡的心痛!此文剧情或悲,但结局会喜!默的其他文:《凤击九天》(新文)《魔王绝爱》《天降贼婆娘》《黑道世家的半路新娘》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六天魔道

    六天魔道

    乾坤致极,魔道纵横。残云天下,祸害苍生。六天问世,株妖除魔。六天前世原为佛主座下的弟子(六玄子),因人间妖魔猖獗,佛主便派其降世下凡,重生到大明王朝的罗氏宗族苦修法术,降妖伏魔魔,保人间安宁,数十年后,罗氏宗族却遭到妖魔的攻击,家破人亡,后六天便拜入北海王城的日月神宗门下,从此在踏上了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