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700000031

第31章 欲望与救赎(12)

而阿三,一个美丽多才、富于风情的年轻女画家,从爱上比尔开始走入一种悲剧氛围。她爱比尔,比尔离开了她;马克爱她,马克也离开了她。她把画画当作一种出路,马克彻底否定了她的画。生命是永恒的,她却只是比尔的一个情趣点缀,马克的一个梦想,只是他们的瞬间。阿三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却让人感觉似在一个鬼气森森的古老传说里,一个幽灵似的人物。虽然华衣美服,也曾风光于上流社会,但灵魂深处却似长满了青苔的古井,花木掩映,却掩不住那一份挥之不去的悲怆和苍凉。作者冷静的安排了阿三的堕落,好像那是一个必然的去处,在宾馆里拉外国人,直至进劳教所。

两个女人都是过着这种非娼非妓,非妻非妾的生活,成为悲剧的女主角。王琦瑶因钱而走进李主任的爱丽丝公寓,阿三因爱而幽闭在华泾村的菊农家里。李主任死,比尔走,两个女人有着同样的孤独和痛苦:漫长无涯的等待,数着影子磨时间的孤独。王琦瑶最后把感情寄托在一个比她小四十多岁的老克腊身上,甚至把连女儿都不知道的金条送给小情人以示讨好,“美人迟暮”至此有了鲜明的概念。阿三在失去爱之后找不到自己了,在宾馆里拉客,用性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用浮面的灯红酒绿,富贵豪华来寻找寄托。

王琦瑶和阿三都体现了王安忆的一种哲学观,正如她在《香港的情与爱》的卷首语中所写,“一个人面对着世界,可以与大家携起手,并起肩,共同战斗。而他面对着自己的内心,却是孤独的,外人无法给予一点援助,先行者无法一点启明,全靠自己去奋斗,去摸索,这是一场永恒的战争,无论人类的文明走到哪一个阶段,都难摆脱,甚至越演越烈。”这种孤独在这两部作品里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与社会的分离。王琦瑶是弄堂的女儿,曾当过上海小姐,但她只是作为社会的点缀被成功地塞了进去,一夜辉煌之后便与十里洋场断了联系,当了李主任的“爱丽丝”之后更是与世隔绝了,她唯一知道的,等待的,可依赖的就是李主任。李主任死后,王琦瑶重回弄堂,当上一个为人打针的护士,仍然是与世隔绝的,外面改天换地的斗争与她无关,“外面的大世界正在发生大事情,和这炉边的小天地无关,这小天地是在世界的边角上,或者缝隙里,互相被遗忘,倒也是安全。窗外飘着雪,屋里有一炉火,是什么样的良宵美景啊!”直到社会又发生了变化,八十年代中叶的王琦瑶却与老克腊一起反复回味着往日的繁华,“一个是回忆,一个是憧憬,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有时会忘了现实,还以为梦想是真。”终其一生,王琦瑶被隔绝在社会之外。阿三则是自我放逐,她打退学报告,租住在少有人住的老公寓里,虽曾有一短时间出入女作家沙龙,一度以先锋画派立足画坛,但都是转瞬即逝的。即便是出入宾馆拉客,她也是“白做”,这与妓女的职业形象相去甚远,与社会相去甚远,难怪连“阳春面”这样的女人也会笑话她。她是另一个王琦瑶在现代社会里迷失了自己,见逐于社会之外。

人与人的分离。王琦瑶曾有过闺阁时代的朋友蒋丽莉,却因程先生而失去了朋友。从根本上而言,蒋丽莉将王琦瑶当成好朋友,还让她住进家里,王琦瑶却在心里引以为耻,只把蒋丽莉当成一个可以出入各种宴会的籍口。程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深爱着王琦瑶,王琦瑶却只把他当作了一个万一没有退路时候的底。她与任何人都是隔离的,亲而不近,后来与严师母,与女儿,与张小红都是如此。康明逊是她的一段真爱,这爱却有着伤痛的结局,老克腊被她当作最后的寄托,她却因老克腊而被杀。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爱情,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王琦瑶确实太孤独了一点。阿三也是如此,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工作,先是把比尔当作生命来爱,比尔弃她而去在,再抓住一个马克作希望,马克也离开了她,于是,她就如同自己居住的那所老房子,积满灰尘和蛛网,垃圾,方便面袋飘得满屋都是。阿三逃出去,想在那些玫瑰花、酒店、外国人中找到一些希望和光明,结局只能是更深的失望。

人与自我的分离。王琦瑶在成为上海小姐那天起就失去了自我,她既不再是弄堂的女儿,也不是上流社会的真金,只好走进爱丽丝当一只幽闭的金丝雀。虽然自认为是“得实惠的里子”,但终究只是别人生活的“边角料”,只是金钱与性交易中的一件物品。后来她成为弄堂里的市民,身边走过不少男子,因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也只是被动的相与。直到八十年代时,她的人活在现代,心却在昔日的繁华里,与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畸恋,正是一种人格分离状态。而阿三,从认识比尔那天开始,便有了与自我的矛盾。对人生的不确定,无法把握,对爱情的深深绝望,古代悲剧一样的悲怆感自始至终笼罩在她的心,她无力自拔,活在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之中,做了一个心灵的漂泊者,无所依傍,无可停歇。不是生活抛弃了她,而是她抛弃了生活,成为自我隔绝的个体。

三重分离发生之后,人既在身外失去了归依,又在同类身上失去了寄托(友情、亲情、爱情),同时又在自己身上不能栖居,于是便只有沉溺于物质之中。

如果说,王琦瑶还是王安忆比较宽厚的一笔,写出了家常味儿的温馨与人情味儿,那么阿三则是一座孤岛,在这个世界上无可逃遁又无可归依,作者只好匆匆收笔,让阿三逃出劳教所,睡在一家农户猪栏旁,手里摸着一颗处女蛋,潸然泪下。此时阿三的处境和她的想法都显得有些轻飘和不知所云。恐怕是作者自己也很难处理的吧。王安忆是一个悲剧情绪极浓的女作家,这种个体的与世隔绝正是悲剧情结的一种体现。

读完张爱玲的小说再来读王安忆的这两部作品,总疑心二者之间有什么渊源。特别是那一种凄伤宛转的氛围。两个人同时写出了支离破碎的人生,写出了爱与美的毁灭,写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一种彻骨的孤独。然而读完了王安忆的小说再读张爱玲,又不觉沉进了红楼梦的虚幻缥缈,优雅感伤中去了。人物的打扮,家具的样式,语言举止都是旧时的,都能见着华丽与衰败,梦逝前的无助。《沉香屑:第一炉香》写葛薇龙沦落风尘的时候,极尽细笔缓笔,琐碎而又精巧,串在一根细长的线上,奇诡的语言天才意味悠长。给人的感觉是,如同一大捧繁丽的鲜花突然间花碎叶散,坠落到泥泞中,说不出的惋惜。

如果把二人做一个比较的话:王安忆的写作有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从《小鲍庄》到《长恨歌》,是经验和笔法逐步积累,不断更新的过程。更注重技巧。正如她自己所说:“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写作技巧的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她也未能例外。张爱玲从一起笔就是最好的,无论语言、结构、情节,似乎一个字都改不得。她最优秀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二十五岁之前完成的,后来写的反而要逊色许多。她没有累积过程,故而显得干净、凝练,引人入胜。

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都有一种女性的妖娆,一种媚。然而,张爱玲的小说是媚在骨子里的,她从故事接近高潮处入手,下笔就是故事,然后渐涌波涛,一潮迭一潮,重在对话、情节,重在对故事灵魂的塑造。而王安忆媚在语言,一连串华丽绚烂的比喻、对比,一层一层地揭开人物命运,让读者慢慢去体悟,慢慢去了解,慢慢回味,非常舒服、熨贴,仿佛一口好茶,饮过之后良久,那茶味儿又自喉间泛上来的齿颊生香,别具一番风情。

曾以《隐形伴侣》、《情爱画廊》等一部部作品轰动文坛的女作家张抗抗,在2002年6月推出《作女》。这一部以时代新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探访作女们的隐秘心灵,叙述语言唯美精致,使作品焕发出一咏三叹的艺术魅力,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者题记说“本书献给‘她世纪’”,而书的封底这样写道“本书故事背景新锐、深厚,是为‘她世纪’留存的一本‘作女’档案”,可见张抗抗是立志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来写作这本书的。

1、我“作”故我在:作女群像的塑造

所谓“作女”,是指那些不安于平静的生活,总渴望新鲜和刺激,以不断折腾自己为乐趣的女性。她们把“作”看作一个褒义词,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目标的代称。卓尔和她的朋友们阿不、DD、A小姐、B小姐、C小姐、夏娃等是“作女”的代表。35岁的卓尔,就一直在“作”不满意丈夫刘博的四平八稳,作掉了婚姻;为了去南极,甚至幻想用“性引诱”使老板就范--辞退她以拿到一笔钱,因为她如果主动辞职会什么也拿不到,最后用“恶劣”的表现使杂志社辞退了她,而此时去南极的名额已满,她白白作掉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好工作……

她的那些女朋友也个个能作。阿不买了一块荒地,种了大片玉米养了许多狗,只为她闲时可以坐那儿看看星星;A小姐人称月光女神--月月挣下的钱月月花光,为了看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离开了好工作;DD把亲朋好友集资的一千多万,投入股票市场,又以前夫留下的别墅为抵押,贷款几百万投资一家网络公司,谁知股票市场一落千丈,网络公司似漏钱的黑洞,债主银行纷纷讨债,作掉了自己的生命……不计后果得失,只为当时一念之想或短时间的快感或者说激情,是她们的写照,而且,“如今‘作女’已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一簇簇一团团成片成片的灌木林,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精神群体。”

在“作女”队伍里,不再有温良贤淑的相夫教子、勤劳持家的主妇形象。虽然作女们走出来一个个明艳亮丽,衣着优雅时尚,她们不断放弃已有的工作和爱情,不断有新的开始。对她们而言,不断改变才是生活的方式。她们有恋人的热情和浪漫,有情妇性感的外形和旺盛的欲望,但她们不要当老婆的贤惠和勤劳,她们为自己而活。男人在她们面前是低声下气的:芦荟烧得一手好菜,对女性温柔体贴,老乔一心巴望着卓尔的爱,连潇洒傲气的郑达磊也不得不接受卓尔的女上位,并在三分钟就蔫了。

2、对词语的有意识颠覆

张抗抗有意识地颠覆了许多词语,这些词语的原有内涵是男性赋予的,带有浓重的男权文化色彩。作者在对其重读中赋予其现代意义,也加强了本书的女权主义色彩。

“作”。那么,什么是“作”呢?作者在京城的方言里专门找了一个字,用来形容这类女人,念平声,意指那些不安分守纪、自不量力、任性而天生爱折腾的女人。按作家的理解,“作”是女人与自己的较量,是一场看不见对手而且永无休止的心灵战争。“作”是一种创意的实现,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活,使自己的人生有声有色。“作”是一种运动,它呈现出女人身体波浪般的曲线,因为女人的气力不够,她们要顶开头上那块几千年沉积的盖板,只能一下一下地拱动,拱动成为作必要的姿势。“一个女人作的动力是从她身体深处爆发出来的,是欲望无法实现的焦虑。”“作是女人解放的标志,女人的天地越作越广阔,只有作着,女人才能感觉自己蓬勃的生命。”张抗抗用她一贯的雄辩把她对作女的理性思考融会进了作品之中。

“爱情”。张抗抗笔下的作女们是没有爱情的,她们不肯把自己圈进家里,不肯结婚,即使结了婚也会想方设法地离婚。小说中穿插了许多关于翡翠鸟的描写文字,每段结尾都有这样一句“不,这个城市没有翡翠鸟,在北方,卓尔再也没有见过它们。”这些美丽灵巧、恩爱有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鸟中精灵象征着什么呢?爱情?理想中自由的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与一个不知名的人的一夜欢梦,与世隔绝的美,燃起的篝火、烤鱼……一切自然本真,朴素而又奢华的享受,卓尔拒绝留下任何联系,怕破坏完美的感觉。而现实中只有利用和浮躁的作。

“我要你”。卓尔对森林中那位观鸟人说过,酒醉后对芦荟说过,“这句被男人说了千年,从来属于男人专用的话语,从她嘴里蹦了出来。为什么只能是他们要,而我不能要呢?”这种反叛性的思维主宰了她的性生活。她会因为丈夫不经允许与她发生性关系而恼怒;她会在芦荟想要时奋然挣脱“你怎么不问问我想不想要呢?”她会选择老乔这样的性伙伴,在饿了馋了去找他,称之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自己的身体。陶桃流落南方时,选择与一个广东老板的情人关系,男人供她生活和在一所金融大学里读书,“人的任何部位和器官都属于自己,所以一个女人当然有权支配自己的身体,无论出售还是出租。”话是卓尔说的,陶桃是这样做的。女人除了自己的美丽身体外就没有别的吗?卓尔说还有,“比如头脑”。

有论者这样评价:“作女们自己在经济、个性、情感等方面的独立,极端不安于现状的表现,以及勇于出击获取更多自我空间的行动,改写了传统女性的既有路线,她们不仅是温柔贤淑传统女性的对立面,更是中国传统秩序的反叛者,她们像斗士一样沉迷于肉体和精神的冒险,所以在世人眼里,她们是不折不扣的男权社会的搅局者。”我想这正是张抗抗想表达的。

3、《作女》中的女性意识

从封建帝制的解体就开始提妇女解放,五四时期的人们崇尚恋爱自由,然而从丁玲的《梦珂》和女作家萧红的亲身遭遇里,我们会悲凉地发现,女性追求婚姻自由的结果不是《伤逝》中子君的死亡,就是梦珂、萧红那样的身心俱伤,“非但不是一个解放的过程,而是一个从封建奴役走到资本主义性别奴役的过程,也是女性从男性所有物被一步步出卖为色情商品的过程。”建国后,妇女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时流行的说法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而且,大批妇女走向社会,与男人一起参加各种社会工作也成为事实。然而,千百年来,女人在男权社会里讨生活,依傍男人的历史,能因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在一朝一夕改变过来吗?谌容《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那样忙了事业忙家庭,两副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女人依旧处于被动的地位,被男人规范着,包括女人的衣着、工作、爱情、生活方式,这种被束缚、规范的生活状态,甚至是女人主动贡献的。

作女是不同的,比如卓尔,她一直试图反抗这些规范和束缚。有意让自己不加修饰;她酷爱运动,每周去登山,有自己的滑翔机……除了内心的激情,她可以什么也不要。小说的结尾,她卖掉了房子、车、滑翔机,漂走天涯了。这样的女性实际上已不同于以往的女性作家所书写的女性形象。她们适应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而生,是光怪陆离的都市造就的,她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聪明美貌,在这个都市的缝隙里游刃有余,女性的直觉和敏感帮助她们利用每一个到手的机会,她们甚至不择手段地制造机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她们能挣钱,所以不必要像传统女性那样仰男人鼻息生活。她们独立强悍,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穿梭于超市商场美容院健身房之间,生活得高贵从容。

同类推荐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她不过是三围标准了点,脸蛋漂亮了点,竟然被帅总裁相中,塞进车里拉回别墅……还,还逼她做他未来宝宝的妈咪?该死的老天爷,又给她上演人间悲剧,让她不得不签了这卖身契……
  • 丝绸之路(上册)

    丝绸之路(上册)

    大唐景龙四年六月,在甘州商道上,一棵棵稀疏的枯木被渐起的沙尘所迷蒙。只片刻工夫,面前便呈现出一种灾难将至的恐怖景象。透过风沙漫过的阵阵迷雾,有三支带着丝路韵味的大型驼队,伴随着风沙的呼啸声和悠扬的驼铃声,由远及近缓缓而来。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我们居然回去了

    我们居然回去了

    假如给你一个回到十年前的机会,你会做什么?跟错过的人表白?珍惜虚度的时光?买一注能够中大奖的彩票……男女主角(曹沃、米几何)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十分后悔当年因为对方而虚度年华放弃了努力奋斗的机会。每天害怕未来,沉迷过去。梦想着能回到过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然而当某一天他们真的回到了过去,一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就算未来没有人等你,至少此时此刻有人陪着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福尔摩斯探案集2:最后一案

    福尔摩斯探案集2:最后一案

    本书收录了《海军的协议》《黄脸人》《“格罗利亚司各特”号三桅帆船》《马尔斯格瑞夫礼典》《最后一案》等11篇著名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书中故事惊险刺激,情节引人入胜。11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诡异,或曲折离奇。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由福尔摩斯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击真相。可以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迷不可不读的推理佳作。
  • 重生之公主为王

    重生之公主为王

    恰逢邻国兵临城下趁火打劫,君长流被不靠谱的皇帝老爹废物利用,打包送去敌国和亲。和亲就和亲吧,就当为国捐躯了。谁知,嫁的皇帝老公洛轻恒是个奋发向上的有为青年,七年备战,一朝雄起,灭了她的祖国。重生了,君长流决定重新来过,珍爱生命,远离渣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超级黄金手

    超级黄金手

    珠宝公司实习员李阳在平安夜的救下了一个小男孩,随后被意外的提拔转正。惊心刺激的赌石,典雅高贵的青花瓷,清纯可爱的大学生,英姿飒爽的女警,美丽高傲的下属,获得了特殊能力的李阳开始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