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8300000014

第14章 文学之钟(1)

文学是一只长翅膀的鸟儿

的确,文学是一只长翅膀的鸟儿,要能够飞进人的心灵里去!

第一次说这个话是什么时间记不真切了,反正是在为一家报纸写的文章里。其间还引用了《逍遥游》里的一段名句:“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发表,编辑打来电话说:“写得真好!”

第二次是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记者也是诗人。诗人听了说了一句颇具专业性的语言:太富有诗意了!

接下就是台北了。那是在走过大半个台湾岛,终于在台北落下脚儿,带着一团热热暖暖的亲情,与十几位台湾知名作家会聚一堂时。那天要求每个人都说几句话。我就说了那一句。说过,台湾老作家司马中原隔着大半个会议厅,扬着手臂喊过一句说:“好!赞成!”

至此,这句话好像成了我的发明。然而仔细想想禁不住好笑起来:谁、什么时候说过文学不是一只长翅膀的鸟儿?谁、什么时候说过文学不要或不应该飞进人的心灵里去?

屈原说过吗?他的《离骚》、《九歌》经天纬地、汪洋恣肆,显然没有可能。

李白说过吗?他的《庐山谣》和《将进酒》骑鲸跨海、激越澎湃,当然不会。

曹雪芹说过吗?他的《红楼梦》起自于青梗峰下的一块顽石,了却于云游八荒的一个疯和尚,没有翅膀想得出来吗?

毛泽东说过吗?他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和“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吞虹吐日、浪漫无边,又岂止是一只长了翅膀的鸟儿比拟得了的!

那么是谁说过?总得应该有人说过才对呀!

雨果没有可能,一部《巴黎圣母院》已经飞遍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

莎士比亚当然不会,《奥瑟罗》、《李尔王》、《罗米欧与朱丽叶》从十七世纪翱翔至今,天知道滋润了多少心灵。

旦丁越发可笑,如果没有翅膀他的《神曲》岂不早就跌落凡尘,变成遭人唾弃的膺品。

马尔克斯同样荒唐,《百年孤独》中那些魔幻现实主义的描写,诡谲奇拔,如同天外之笔……

如此,答案只能到现实中找了。

金钱文学、马屁文学、时尚文学、垃圾文学、没有几个人看得懂的文学和根本算不上文学的文学……汗牛充栋、触目皆是;

私人写作、沙龙写作、身体写作、奶头写作、下半身写作……纷至沓来、惊世骇俗;

大史诗、大部头、大哲理、大境界、大新潮、大探索……让人一看脑袋就大,血压就要升高;

小圈子、小帮派、坐山为王、坐地分脏、党同伐异、枪打出头鸟……让人唯恐避之不及、逃之不能;

电视、网络、广告、小报……铺天盖地、如潮似涌,占据了几乎所有时间和空间,文学面对的早已不是饥不择食的人群,而是相当挑剔和不信任的目光了;

更重要的还是翅膀呢?我们还有翅膀吗?如果还有,我们的翅膀还能够飞翔吗?还具有穿云破雾和翻越重重关隘,飞进人们心灵的力量吗?

力量!绝对重要的是力量!足以穿越尘埃和屏障的力量!足以打开人们心灵、飞进人们心灵的力量!足以在人们心灵中占据一席之地,乃至于成长、生发的力量!真正美的、纯粹和纯洁的、文学的力量,是理应无坚不摧和超越一切的啊!

一部《西游记》从人间写到天上,从海底写到阴世,从凡人写到神仙,从佛祖写到妖魔,其想象之丰富形象之生动,可谓出神入化空前绝后。这样的作品如果不能飞进人们心灵,在人们心灵中萦绕缠绵,才是怪事呢!

一部《静静的顿河》尤其是第一部,写出了那样富有特色和魅力的生活和场景、人物和性格、爱情和搏杀,这样的作品如果不能征服读者,开创社会主义国家文学作品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挂冠的先河,才是难以理喻的吧!

一部《斯巴达克思》写的是奴隶英雄,表达的却是人类平等、自由的祈愿,更加那超越阶级、社会、战争又与阶级、社会、战争命运相关的爱情纠葛,有谁能够不让读者去读,才是需要花费一点心思的哩!

一部《飘》反映的是南方奴隶主阶级在南北战争中的痛苦经历,却能够让北方的人们、世界的人们爱不释手;一部《奇异的蒙古马》写的是马,读者从中感受到的则是浓烈的民族、祖国、家乡的情怀。除了艺术的亲和力、感染力,还能有更好的解释吗?

可今天我们的《西游记》在哪儿?《静静的顿河》在哪儿?《斯巴达克思》在哪儿?《飘》和《奇异的蒙古马》在哪儿?

怨谁呢?如果说三十年前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禁区、雷区、陷阱、泥沼,限制了作家的脚步和想象力。则今天禁区、雷区在哪儿?陷阱、泥沼在哪儿?我们的脚步为什么还如此蹒跚?我们的想象力为什么还如此委糜?

如果说三十年前许多观念、意识、思想、体制束缚了作家的思维和创造力,则今天那些观念、意识在哪儿?思想、体制在哪儿?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为什么依旧没有得到自由、酣畅地挥扬?

如果说三十年前生活的单调枯燥,文化交流的逼仄拘谨,影响了作家的选择和表现力。则今天有谁能够说生活不斑驳绚烂、风情万种?有谁能够说文化交流的渠道不通畅、内容不丰富?我们的选择和表现力,为什么还是没有开放出足以让世人惊撼和赞叹的花朵?

作家平庸作品怎么会不平庸呢!

作家不长出翅膀,作品怎么会长出翅膀来呢!

一部平庸和没长翅膀的作品,怎么会穿越时空、浮燥、隔膜、差异和许许多多关口隘道,飞进人们心灵中呢!

一部飞不进人们心灵的作品,怎么会设想在读者中留下温馨和瑰丽、激越和奔腾、回味和思索、悲伤和奋勇、凄惋和豪迈!又怎么奢望作家的名字也会像雨果和曹雪芹、巴尔扎克和罗贯中、罗曼罗兰和蒲松龄、海明威和鲁迅、卡彭铁尔和茅盾那样被人们长久地记忆和传诵!而让作品和名字长留人间,恰恰是亘古至今,作家们共同和最高的心愿与理想啊!

在经过了不算短的人生和文学思考之后,我知道那一切的答案,那最最重要和深刻的答案都在我们自己--自己!

的确,文学是长翅膀的鸟儿,是要能够飞进人的心灵里去的!

2004,7。

心仪泰山

四年前,当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消息传来时,我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了“心仪泰山神钟江汉”八个大字。那里有对已有作品和成绩的思考,更有对于未来的期许和瞻盼。泰山之高,傲世凌云,其险峻,其雄伟,其磅礴,千百年来不知为多少人们所折服和倾倒;江汉之阔,接地连天,其浩瀚,其悠长,其一泻千里、雷霆万钧的气势和神采,赢得了古往今来数不尽的惊叹和赞誉。人生在世,与天地原本一体,不羡泰山则难得泰山之高,不慕江汉则难得江汉之长。这是一个境界和层次,为人如此,为文亦是如此。

这里说的泰山当然指的是古今中外文学的高峰。我赞叹莎士比亚、雨果的瑰丽雄奇,赞叹罗贯中、曹雪琴的大笔如椽;我为《静静的顿河》、《斯巴达克思》、《飘》那样的作品激动不已,也为《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奇异的蒙古马》等拍案叫绝。文学从来都是长着翅膀的,有的“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有的“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有的盘旋贯通,能够一直飞进人的心里,在千千万万人的心灵里开出芬芳艳丽的花朵,有的却注定昙花一现,或者永远在荒野中与顽石杂草为伴。

现在,据说已经很少有人愿意面对文学的高峰了,我却不行。这或许真的与得过茅盾文学奖有关?或许真的算是一种过时了的“文学失恋症”?而我却只能是我,文学的高峰永远是我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在挂着“布衣暖,淡羹香,诗书滋味长”的条幅的书房里,在熙熙攘攘、乌烟瘴气的马路上,在或者花红草绿或者碧波万倾的原野和大海上,我不时地在想,在想……那想的最多的当然还是作为一个以写作为业、为生的“作家”,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生出有如垂天之云、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双翅?什么时候我们的作品,才能真正飞进人们的心田,开出四时不败、千秋芬芳的花朵?

茅盾文学奖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和台阶,可对于我,需要攀登和获取的东西却还在前面。

2002,6。

发自孔府的惊叹

孔府、孔庙、孔林既然是山东乃至全国的一大名胜,又有国际影响,参观参拜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少。算起来十多年里去过不下五六次了。印象最深的有三次。一次是七十年代中期,“三孔”还处于封闭状态,我以写与孔子有关的作品为由,经驻军领导机关介绍,特许参观了孔府内的珍宝馆和衍圣公藏书楼。另一次是陪同首都文化界一位朋友,在圣迹殿看了许多石碑石刻,其中兴趣最大、感触最深的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孔子为鲁司寇像》。据导游的同志说,这幅石刻像属孔家世代珍藏之宝,千百年来,孔府中供奉的各种孔子画像、塑像的形态神貌,无不以此为本、为据。画像上的孔子身着官服,头戴旒冠,气貌轩昂,只是眼漏睛,耳漏膜,鼻漏空,嘴漏齿。这“四漏”不仅离美男子和人们可空见贯的杰出人物的形象相去甚远,即是对于平常人也是相当忌讳的。孔子是“天下文官之主,历代帝王之师”,是“大成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可谓声名赫赫惊天动地,吴道子老先生就竟敢把他的见不大得人的真实形貌画出来刻出来,而做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子的后裔们,竟然也把这幅石刻像奉为珍宝,塑做金身,并公开展出,任随世人瞻仰评说,其胆其识着实让我惊叹了一番。联系到当前文艺创作中,尤其是反映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中许多成文不成文、人为非人为的种种禁忌顾虑,我很是感慨了一番。此后在不少场合,我都把这做为例子加以发挥,力主文学创作必须勇于直面生活、直面人生,追求高尔基所说的“惊人的真实、力量和美”。应该说那次孔府之行,对于我的创作观念的更新和后来的创作实践,是起了作用的。

时光倏忽逝去几年,没想今年夏天有关方面组织“专家”疗养,中间又有一个游览“三孔”的内容。因为是集体活动,想逃也逃不掉的,去时我便有意要对珍宝馆、藏书楼和吴道子的石刻像来上一番仔细考察。但事情并不遂心,我把这个意思一说,导游--一位周身喷溢着青春光彩的小姐立刻告诉说,珍宝馆因为丢失了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已经关闭多年;藏书楼由于特殊考虑,也只接待中央来的部长以上的领导人,我们这些人是只能断了想头的。那么石刻像呢?圣迹馆呢?倒是都在,并且每天在接待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可我们要游览的是“三孔”,时间总共只有几个小时,集团运动又不允许单兵作战,墨迹馆竟然稀里糊涂地给漏过去了。及至发现只剩下了纳憾的份儿。好在进入孔府后第一个去处就是孔子故宅,导游小姐介绍说这并不是孔子当年的真正住处,是经历朝历代一百多次重修重建的象征性建筑。而孔子的真正住宅只有三间茅屋,是在几十里之外的尼山。孔子出生时面如黑炭、丑陋不堪,其父视为不祥,弃之于山林。孔子是靠天上的老鹰喂食,地上的猛虎护卫才长大成人的。成人后尽管身高八尺作为惊人,“四陋”却是结结实实伴随了他的一生的。我问导游小姐,关于孔子的这段经历,是纯粹的民间传说呢还是有什么档案记载。导游小姐莞尔一笑,说:“我可只会照本宣科,孔府档案上记载着,书上和许多材料上也都这么写着呢。”

撒开鹰喂虎卫的说法不论,孔子与生俱来的黑且丑、贫且贱,以及由此而遭受了诸多冷落苦难,是无可置疑的了。而这又恰恰来自于圣人的家藏秘籍,来自于供游人随意翻阅评点的书刊。“为尊者隐,为亲者隐”、“家丑不可外扬”,这可是中国的国粹,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惟其如此,吴道子才足以让人惊叹,孔府档案和有关书刊的编写者、宣讲者们(包括导游小姐),也才足以让人惊叹。

看看我们今天的某些拜倒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的作家艺术家吧,看看我们今天的某些善于文过饰非的企业家或者什么家吧。有机会的话,我真希望大家都去看一看《孔子为鲁司寇像》,都去听一听孔府导游小姐的讲解。

1994,5。

陶然亭里莫“陶然”

北京有个陶然亭,可谓大名鼎鼎,心往神驰自非一日,几次晋京要去饱饱眼福,几次却都未能如愿。此次一下火车便拿定主意,非要领略领略陶然亭的风彩不可。那天公务之余,忙里偷闲,搭一辆公共汽车,不过一两个小时陶然亭竟然便出现到面前了。

入北门,一眼望去便知园子不大,与颐和园那种阔大、轩昂、豪华的皇家气派大相庭径。据介绍,陶然亭为清康熙三十四年所建,本是三间西厅,名字源于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公园是解放后新建的,属于人民政府的一件有口皆碑的政绩。

园内一侧竖着一副平面示意图,花花绿绿很是吸引人的样子,哪知趋前略一搭眼,便不觉为之愕然:小小园子,竟然将中国三大名湖--西湖、东湖、南湖--集于一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或许园中真有些大名堂?我不觉长了精神,直奔湖边而去。先看西湖,眉头皱了几皱;继看东湖,脑袋一步三摇;再看南湖,心中已不觉有些忿忿然起来。湖小且浅不说,水发黑(多亏并不发臭),名之为黑湖或许倒还贴切些。像这种山水园林,如果处在山乡泽国,压根儿算不得一棵葱,位于京华闹市区,身份自然也就非比寻常,这是得天时地利之先,别人即使不以为然,甚或耿耿于怀也说不出什么来。繁华京都车水马龙,世声喧杂尘嚣甚上,拂翠柳以临波,戏碧水以自愉,确有无限妙处;取一雅号、大名,或借用一天下名胜之名不仅在常理之中,也可应天下游人之心,助八方来客之兴。然而以区区几个水塘似的池湾便囊括天下三大名湖,尽掠天下美名,则令人只有哑然失笑的份儿。西湖之秀美有乎?无。东湖之壮阔有乎?无。南湖之幽胜有乎?无。如此,意在豪迈乎?狂放乎?戏虐乎?也许,也许……但,陶然亭给予我的最初和最后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笑--可笑而已!

由此我想到人和文学。一个人纵有包容天地之志,也不过是宇宙间的一粒尘埃,万物不会因其多、天地不会因其大。秦始皇为统一中国之第一人,不可谓不英武,不可谓不伟大,但刑天罚地,祭山拜海,留下的也不过是千古笑谈。一部文学作品,不要说是精短之作,即是大中型产品,又何倘可以包揽天下?不世名着《红楼梦》,写的也不过是四个家族(其中主要是贾姓家族)的兴衰败亡。设想地狱天堂,僧道儒法,古今中外,尽收一处;设想以一己之作尽收天下人之心,尽得天下人之愿,只能是狂想,狂想而己。眼大心空,贪多求全,漫天撒网,虚张声势,何如脚踏实地,执着如一,在别人不着意处和细小处多下些功夫,多收获些果实?如此可知,陶然亭之“陶然”非但不足称道,反倒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呢!

1994,5。

同类推荐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热门推荐
  • 所谓作家

    所谓作家

    ,显示出温和的幽默色彩;轻松好读。但又让人在笑过、叹过之后,这部小说讲的是一群作家、诗人、艺术家的故事,塑造了胡然、野风、徐晨、沈萍、小霞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成熟而独特,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红豆女的恋情

    红豆女的恋情

    从前有两个女孩,一个是美丽善良的土豆女,而另一个是长相难看而且心眼很坏的红豆女,红豆女总是想方设法的陷害土豆女。
  •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本书接续《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的故事。此时,傅红雪已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侠。他与雁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 认同的力量

    认同的力量

    高度认同,绝对跟从。认同,才能不断得到认可、赞同、肯定。本书力图通过认同唤醒职场人的“家意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随企业而动,行则自觉自律、自动自发、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达到与企业合二为一的高境界。
  • 逆天召唤:第一女暴君

    逆天召唤:第一女暴君

    经脉被废了就以为她是废物?逆天召唤,坑品保证,凌驾天下,某女暴君表示,暴君难做啊!已开新坑《暴君盛宠:冷宫弃妃》,欢迎跳坑。,故事发生在《逆天召唤:第一女暴君》五百年以后的故事,随身平底锅闯天下当绝艳风采,升级流爽文。求支持!已有完结文《修仙女配逆袭记》,她穿越异世,美男个个都想弄死她!
  • 恐怖空间

    恐怖空间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的恐惧折磨!死亡并不绝望,绝望的是明知徒劳的奋力挣扎!所有的负面情绪在这里你都将体会得到,进入到这里的人,只会存在一个想法,那则是活下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