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500000012

第12章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1)

曾国藩识人、用人方面都很有成就。所谓“识人”就是知人,“用人”也就是善任。郭嵩焘为他作墓志铭,说他“以美化教育人材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俞樾称他“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左宗棠则为他写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而据《清史稿》记载,曾国藩“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从这些评价中不难看出,说曾国藩“识人用人皆有成”一点也不为过。

其实作为领导,真的只需做好“识人用人”这四个字就够了,其他都不是你的事。可是现在如果你在台湾当“交通部长”,别人还会质询你“台湾最快的火车是什么?”你还得回答,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我当“交通部长”,不管谁质询我台湾最快的火车是什么,我肯定会说:“这个问题请你问‘铁路局长’,那是他的事。”但是没有人敢说这种话,因为我们现在的标准、原则就不对,所以乱成一团。你如果说这种话,社会就会批评你失职,你不亲民,你推卸责任,等等。职位那么高的官员,却要整天管这些芝麻大的小事情,那大事谁来管呢?就没有人管了。标准一乱,整个社会是上不了轨道的,所以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要把观念转变过来。

一个老板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场子做大,让每个人都有升迁的希望;第二,让跟自己的人都有饭吃。这就够了,其他没有你的事。每个人都有份,这个份就是责任,大家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你该做的你就去做,你不该做的就给别人做。

什么叫“有成”?千万记住,为公家做事做出成就的才能叫有成。古往今来都是一心为公的人才会留名,而为私的人,往往很快就被遗忘了。人活一世,大都希望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真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第一节)识人:曾国藩一绝

任何一位伟大的人物都会有受争议的地方,因为见仁见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样。如果每一个人都说你是坏人,那你一定是坏人,可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说你是好人,你就不一定是好人。后面这句话是很重要的。什么叫好人?就是坏人一定要说你坏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好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把你当敌人,那就表示你大概没有什么分量,你如果有一点分量,就一定会有人把你当敌人。因此如果有人批评你,你也不必太介意。

对于曾国藩,有很多有争论的地方。可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一部分,是大家都一致认同和敬佩的,那就是他的眼睛很厉害,他看人很准。一个人怎么样,将来会怎么样,他都能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叫什么?这叫识人的功夫。要知道,要想炼成这个功夫,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曾国藩有三大乐

曾国藩说他本人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很多当领导的人会出于私心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愿提拔人才,或者至多把提拔人才、培养人才当作自己的职责或责任来履行,很少有人能有自愿提拔和培养人才的觉悟,更别说把它当成一大乐趣了。这其中的差距与具体原因,在此我们就不多加赘述了。我们这里着重要关注的是,从客观角度来讲,为何要知人?为何要识人?

1.制胜根本在人

曾国藩说:“制胜之根本,在人才不在器。”“器”就是指设备、机器或者方法、过程。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现在“重器不重人”,整天都在谈什么研发、材料、方法、制度,就是不讲人,根本完全本末倒置了。曾国藩深深感觉到,要做一番事业,单打独斗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打拼。所以他知道,人才是很重要的。

2.先识别后培养

“要培育人才,必先识别人才。”曾国藩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活不活得久,“如果活不久还栽培他干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叫投入与产出不相符。不能太短命,可以说是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甚至产出大于投入的基本前提与保证。但是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这个人值不值得培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人是不是一只“潜力股”。这个人身上必须要有能让你下决心在他身上“下注”或者投入的特质,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最后得不偿失了。

3.识人乃臣之责

为国识拔人才是大臣的责任。老实说,光这句话,就值得我们现代人琢磨很久。现在很多领导,如果他不打压人才,不埋没人才,就谢天谢地了。不怕人才提拔上来之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并出于一片公心诚心举荐,甚至还悉心培育,这就需要非凡的度量和胸怀。曾国藩既然会把“宏奖人才,诱人日进”视为君子一乐,就说明他的气度是真的,不是装出来的,更不是勉强的,而是完全自愿和发自内心的。

4.识人才能用人

只有先识人,然后才能用人,因为用错人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千错万错都没有用错人严重。机器坏了还可以修,可以换,可是人一旦出问题,就会非常麻烦,并不是更换所能解决的。人是善变的,尤其人心更难捉摸,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变,所以你必须要知道该怎样防范,怎样诱导。在这一点上,历史上最为高明的,唐太宗可以算一位。唐太宗身边有两个重要的灵魂人物,一个叫房玄龄,一个叫杜如晦。一个姓房,一个姓杜,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防堵”吗?事先要预防,事后呢?事情一旦发生了就要马上围堵,不能让它再继续坏下去。

我们如果将诸葛亮和曾国藩作一下比较,就会很清楚地知道曾国藩比诸葛亮更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曾国藩培养出了很多人才,而诸葛亮却没有。诸葛亮临终的时候,阿斗派人去问他:“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他说了两个人之后,等来人再问时,“不答,众人一看,已去”。因为他“遍观诸将,无人可授”,最后只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是曾国藩就截然不同,他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当时响当当的人才大部分都是他推荐的,李鸿章、胡林翼、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哪个不是他培养的?甚至左连宗棠也是他推荐的。他一看到一个人,经大致考察之后觉得可以,就会毫不保留地加以推荐,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国识别和培养栋梁之才,最终成就了中兴大业。

二、识人哪有那么难

那么,曾国藩是通过哪些途径,使用哪些方法学会识人的呢?总的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识人务必要先修己。曾国藩如若没有早年长时间的扎实积淀,没有常年的进德修业,提高自身修养与境界,那他断不会具备为时人乃至后人所称颂的识人用人、知人善任的上层功夫。

1.勤读史书

“勤读”不是指一遍又一遍的读。你就算读到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有用。勤读的主要含义是要能举一反三。孔子收学生是没有地位高低、贫富贵贱这些门槛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教无类”。但是有一种人他是不要的,就是举一不能反三的人。这种人的特点就是教一样,就只知道一样,不能触类旁通。这样的人,孔子不教,这是他的标准与原则。

有很多人说中国人很重视历史,我不赞成。中华民族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我们并不是真正重视历史。我们很重视历史意识,但是我们不重视历史,很多人根本连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顺序都记不清。因为我们很清楚,历史大部分是假的,所以不能全信,不能过于听信历史书中的说法。但是历史里面蕴藏的道理却是真的,是不会变的。试问有几个人看过《三国志》?我想肯定没几个,我们大多数人宁可看《三国演义》,也不看《三国志》。《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前者为纪传体史学名着,取材精审,对史实加以认真考订和慎重选择,而后者则是历史小说,是对历史的戏说与演绎,偏重于揭示历史事实中所蕴藏的道理与启示。

曾国藩在大量阅读史书以及思考总结的过程中,懂得了很多关于识人用人的道理。

他发现古往今来有大作为的人,才智多半只发挥了三成,有七成没得以充分利用。究其原因,可以说其领导是最大的障碍。这句话很多领导是不爱听的,但事实上,领导成为下属做事情的绊脚石的情况非常多。因为领导的干预或阻碍,下属本来想做的,不敢做;本来要做的,不让做、不能做了。可是很多领导却并不这样觉得,甚至完全浑然不觉,而且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君子会变成小人,小人也能变成君子。所以曾国藩最后得出结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者,即为君子。”

“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要义。”如何选择助手?地缘、血缘、业缘都很重要,但也不能排斥外缘。湘军将帅多为湖南人,此为地缘。儿女亲家或门生故吏关系较深,此为血缘。同行业有共同目标者,即为业缘。

但是要想知人,一定要先知己。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没有办法知人的。知人难,知己则更加难上加难。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罩门(武术用语,练金钟罩、铁布衫一类外功的人,身上总会有一两处功夫练不到的地方),所以会很难完全了解自己,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必须努力克服的问题。

我讲中国式管理讲了这么多年,很多人就是完全不看,因为他们先入为主,认为“中国式”就是乱七八糟的。他们不看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关系,也没有谁强迫他们看。但是有些人什么都好,就是差一个“中国式”。

有一家公司,他们的老板非常好,他的下属知道他就缺“中国式”这部分的修养,所以再三跟我商量,问我能不能在他们有活动的时候过去,然后来个出其不意,和他们老板见一面,面对面地谈一谈。

还有一个人,刚从国外回来,担任着一个很重要的职务。他爸爸就跟他说:“你去跟曾教授谈一谈。”可是他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要跟我谈。我就知道他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问题: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他不懂。可是我跟他讲,他却完全听不进去,结果过了三个月又回美国去了。因为他完全按他自己的那一套在中国根本就行不通。他当副总,就把公文基本上都给批了,很少给总经理看,他自己心里想的是:“这是我的责任啊,我能批就批,减少你的负担这难道不好吗?”可是总经理心里想的却是:“我批公文已经批习惯了,结果你一来,连公文都不给我看了,是想把我架空吗?”所以就把他踢走了。可以这么说,凡是当老板当得很辛苦的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缺少“中国式”这一部分修养。

2.自省己过

曾国藩反省后对自己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要尽量使自己不急不躁,头脑始终保持清醒才能保持安静。心急如火,性烈如马,怎能识得了人呢?

“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气。”否则盛气凌人,就很容易招来祸患。前面说过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年轻气盛,骂过很多人,因而也就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后面有十年走得异常艰辛。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接下来这句话尤为重要。“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所以都败得很快。看到这里,大家都要自我检讨一下,如果你家很有钱,你就要小心,你的子弟千万不能骄,如果你官做得很大,那么你的子弟就一定不能傲,否则就很容易出事。因为骄傲、爱自夸的人通常都比较急功近利,自夸最后对自己不会有好处,骄傲自满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难。

“祸从口出,必须慎言”,几乎所有的祸患都是我们自己所说的话招来的,因此说话必须非常谨慎,无论行还是言,都需要三思。

“凡做一事,便要全副精神专注,首尾不懈。”专注是成功的必备品质,有专注,才会有效率。做事最忌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只有首尾不懈、一气呵成,才能快速达到目标。“人而无恒,终生一无所成。”理想、抱负,其实很多人都有。但是大部分人的梦想最终往往都化为了泡影,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恒心。笑到最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通常不是一开始最有优势的人,而往往是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但是要做到保持恒心、坚持不懈,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这也只能靠自己,别人是无能为力的。

“古来英杰,非有一种刚强之气,万不能成大事也。”君子最忌懦弱无刚。为人刚强倔强,做事有原则者,才易受人信赖。但又不可过刚,过于刚强就是刚愎自用了,而刚愎自用的人是不讨人喜欢,也难以有进步的。所以必须把握好这其中的度,尽量做到刚柔相济才行。

对人对事对物,为求更好的生存发展,都需要更多思虑。这里我不用“思考”,而用“思虑”。现代人都喜欢用思考,“考”跟“虑”有什么不同呢?考虑、考虑,“考”是没有心的,“虑”是有心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是难以成功的。

此外,还要学会忍耐,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并不是一味忍耐、无底线地忍耐,而是该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凡事都有限度,对于这点,自己要心中有数。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认识你的人,一种是不认识你的人。如果一个人认识你,他还看不起你,还不能接受你,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大家没有缘分,那就各走各的路,各自没有一点关系;如果一个人不认识你,他批评谁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嘴巴长在他身上,他爱怎么讲是他的事,你就让他批评好了,你根本不用听他的。所以都跟你没有关系,那你还用介意什么呢?如果你能有这样的修养,那么包容度就会变大,你的忍辱功也会变强。

3.识人为公

最后一点,一切为公,所谓“识人为己用,不如为公用”。“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一个人会来投入某个阵营,都是各怀“鬼”胎,各有不同的希望,各有私心的,你不能要求人没有私心,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想让他为公做事情,你就同时必须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与欲望,而不是一味要求他只能为公不能为私,那是做不到的,那是唱高调。

“万人同心,生死不弃。”曾国藩要求他的军队必须“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太平军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当有誓不相弃之死党”,他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最后也都做到了生死不弃,非常感人,也非常难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整个军队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而这往往与领导者独特而强烈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

三、看人究竟看什么

左宗棠奏请朝廷下令全国大臣学习曾国藩的知人之明,单凭这一点,就能想见曾国藩识人知人有多高明。他的一双眼睛,具有无比的穿透力,就好比现在的X光,基本上任何人在他面前都会被一览无遗。但是他看人的功夫也是练出来的,并不是天生的。

1.有无独立之志

曾国藩看人首先看什么呢?看这个人有没有独立之志,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断力,能否独当一面。而且不仅要能独当一面,还要能够聚集众人的力量。一个领导最要紧的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要让跟自己的人都能好好做事,这点才是最关键的。

同类推荐
  •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如今,精心编汇而成。从对人的客观方面的观察,如眼神、神骨、气态、容貌、谈吐等,在众多国家的实践中继续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对于鉴人的经验和方法富含科学性、系统性。《中华鉴人术大全集》由雅瑟、凡禹编著,再到主观方面分析,鉴人的智慧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人力资源中,如性格、习惯、爱好等,详述各种识人的妙法,并早已走出国门,介绍识人的技巧,鉴人是一门大智慧。正是在参考前人的鉴人智慧,融合古代的经典案例的基础上,足以令世界上其他国家叹为观止。中华文明的鉴人智慧之丰富,相信能为你的人生、事业增添成功的智慧!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
  •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沉不下心来,更耐不住寂寞。人生自有沉浮,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住气,做到猝然临之心不惊,以冷静的态度应对;当目标没有达成时,要沉住气,学会忍耐,等待机遇,继续努力;当遇到挫折或者失利时,要沉住气,心态平和,靠毅力咬紧牙关。记住:能够沉住气,耐住寂寞,才能成大器。
  • 正能量的力量:拥有正能量 人生无限量

    正能量的力量:拥有正能量 人生无限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是超乎你的想象的,它能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事情出现奇迹,只要你随时保持积极正面的思维,就能让自己活在正能量的气场中,你将发现,生活处处都会发生惊奇的改变。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嗨!你是我的大爱

    嗨!你是我的大爱

    一些片段的记忆……妈妈!她亲我!韩少习捂着左面的脸蛋,瞪着水旺旺的眼睛边向妈妈告状,边向旁边的多多示威,他十分不喜欢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孩,不明白爸爸妈妈怎么会把她带回家。小少哥哥,我喜欢你!多多一脸天真的表情无辜的看着韩少习,为什么小少哥哥会哭,被人亲是很幸福的事啊,多多就喜欢爸爸妈妈亲自己。我讨厌你!韩少习推开多多,跑了出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邪魅王子的淘气公主

    邪魅王子的淘气公主

    谁说只有男子才能强吻!哼,今天我蓝紫韵就要坏了这个习俗。哈~~~这个猎物不错。嘿嘿!搞定。什么?结婚?不就亲了下嘛,至于吗?靠!结婚也就算了,反正他长的还不错。可他类,竟然在我这个女友面前玩劈腿!萧楚谦,你死定了!
  • 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

    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

    工作要点、工作流程、制度模板、实用表单、执行标准的系统整合是本书最突出的五大特点。本书旨在解决企业管理整体规范和执行细节问题,将财务管理完全规范化和精细化,为财务工作者提供规范的制度模板、实用的工具表单、标准的工作流程。本书内容包括财务部门工作职责与职能、财务部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财务制度设计与管理、财务部日常核算工作管理、财务预算与计划管理、财务筹资管理、财务投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有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管理、财务控制管理、财务审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利润中心管理、财务帐款管理、外汇管理、并购管理、清算管理、税务筹划、薪资管理。
  •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正文结束,番外待续]她是拥有家族集团继承权的千金小姐,为了与心爱的人结婚放弃了集团继承权,但却在婚礼前才知道与她结婚的人竟然是为了她的家产才与她定下婚约,在得知她已经失去继承权后露出了真实面目,为了缓解庞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当初自己一人独立买下的婚房出租,没想到来与她合租的竟然是暗恋她很久的曾经的大学学长,现在的中央领导随行翻译团里最年轻首席翻译官!当渣男遇到翻译官,前任遇到现任……经历了骗婚之后,穆思云总算与暗恋自己七年的巫马清非共谐连理,只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豪门婚姻背后种种意外,并且那突然出现的神秘男人与她纠缠不清,誓要将她收入囊中……(第二卷将与第一卷完全不同哦,如果喜欢第二卷这类文章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阅读!)
  • 妃主流:殿下也暴走

    妃主流:殿下也暴走

    被牛郎砸死没人会比郎溪更惨的了,被外表柔弱实则如恶魔般邪恶的太子看上,当了有名无实的太子妃这就是老天的不对了。谁让她有双清澈乌黑的双眸,谁让她惊慌失措时如小老鼠般可爱。蹂躏她,凄凌她,对他来说她不仅仅只是上天带给他的礼物,他怎可轻易放掉?但是,这个丫头好像太过抢手?那么干脆生米煮成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