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2600000001

第1章 零落成泥香如故(1)

陆惠心的松,更多几分难言的飘逸,我只是喜欢。喜欢她断然的清绝与令人不敢逼视的风雅,犹如雪中独卧的高士。万物荣枯皆有定数,盛衰浮沉不可丈量。青松用其坚韧的品质,在冰雪中锻造着瑰丽卓绝的风景,无须繁华的背景,却有永恒的真淳。这不就是雪中独立,与青松相看两不厌的诗人自己吗?瘦石、寒梅,一样清癯而富灵性。青松却立影重岩之上,铁骨丹心、傲雪凌霜,虽无嫣然留笑的花朵,也无轻烟起荡的纤枝,但穿着青衫的它,来寻觅纷纷絮雪间清淡的幽香,就那样立于雪中,云为笠、风为蓑,远去红尘,高韵淡然。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大夫松,虽有奇名,却不为名束,卓尔不群,才与我悠然地邂逅。那剪寒梅,是青女轻捻玉指,散落人间的思绪;是谢娘彩衣倚栏,观望吟咏的温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暗香,如此高雅的意境,没有斜插碧玉簪儿,暗合了林和靖悠然隐逸的恬淡情怀。林和靖一生隐居孤山,依山种梅,修篱养鹤。他淡泊名利,绝意仕途,梅为妻、鹤为子,清莹的冰骨、宛然的风节让后人称叹。苦短人生,有几人舍得轻轻抛掷;锦绣年华,又有几人不去孜孜追求。纵有高才雅量,也未必能看淡世事的消长,悟出生命的真意。

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不是因为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聊赠一枝春。

雪落人间,舞弄如絮的轻影,穿庭弄树,推窗问阁。我飘忽的思绪,在无岸无渡的时空里回转,我恬静的心怀,在花香酣梦的风景里吟哦。我踏雪而来,独然一枝。”梅花宛如知己,将某个温暖的瞬间凝望成永恒。一枝梅花,牵引出云梦般的往事,试问那位遥远的故人,仿佛是宿命的约定,是否还会记得这个素衣生香的女子?折一枝寒梅,寄与故人,若干年后,如果再度相逢,是否还会记得曾经青翠的记忆,记得昨日遗失的风景?天地间,雪花以轻盈的姿态做一次洁白的回想,追思过往,那些苦乐年华,在寻梦者的眼睛里演绎着生命最初的乐章。

唐五代·成彦雄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漫步在幽静的梅园,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行走在幽境之中,所有的浮躁都会随之沉淀。见地上雪色晶莹,残香如梦,不由想起陆游笔下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这里,梅花曲折的命运,如同陆游坎坷仕途的剪影,这位失意英雄因为梅花的别有韵致而显得更加高洁、深沉。哪怕零落成泥,穿过魏晋玄风,也不会忘怀她冰雪的容颜;哪怕碾作尘土,也会记得她翩然离去的背影;哪怕繁华落尽,也会永恒留存她淡淡的幽香。

亭台阁楼,可见人间春意;清风寒雪,自引庭院幽香。我仿佛行走在千年的风景里,在曲径通幽处寻找古人散落的足迹。如此名价,却仍闲于苍茫的山巅,就如同一位成功之士,或处官道,或处利场,虽具名却不弃孤贞。那执手相看的身影,与世无争的高雅,感动着我踏雪寻幽的心灵。也想学古人寻觅清幽之处种梅、赏梅,也想在匆匆流淌的时光里写出千古文章。此处,亦没有心存浓郁的相思。我只是来轻叩深深庭院里虚掩的重门,却成了无字之诗,任由思绪在梅与雪的呼应中,畅意游走。

那一片冰雪的世界里,有红装绿裹的孩童,在晶莹的冰层上追闹嬉戏,尽情地滑翔。那天真无邪的笑容,那忘乎所以的快乐,是一幅意趣盎然的生活画卷,舒展着他们飞天的梦想。不知谁家的孩子,他年还会来寻觅今日婉转的童真;不知谁家的孩子,还会记得这一次追风逐云的冰上舞蹈。我从来没有这样向往远方,更喜欢她是月色黄昏里一剪闲逸。那一剪寒梅,我希望借着鸟儿的翅膀,在碧空无垠的天际,在浩瀚清澈的冰雪中,做一次忘我沉醉的飞翔。

踏雪而来,乘风而去,离合的光影在明亮的阳光下升腾灵魂的舞蹈。或聚或散的梅花沉睡在冰雪的梦呓里,引领我年轻的生命到达春意盎然的地方。大夫松,不为虚浮的高名,只是将心灵搁浅在熔金的夕阳里,任由光阴消逝得无影无痕,它依然栖居在山岭。一缕诗心,没有怀揣落寞的心情,穿越楚辞汉赋,流经唐诗宋词,飞度千山碎雪,抵达繁华的今世。江南梦逸,云水声寒,今生,我愿意做一剪轻逸的梅花,在风雪中傲然地绽放,带着今生的夙愿,带着隔世的梅香。

幽溪咏竹

岁寒三友,翠竹占得君子高名,穿过依依古道,它没有寒梅的香韵,没有青松的傲岸,却是人间长翠的知音。在风起的绿烟里,琴声婉转,唱其清韵;在沉香的水墨间,淋漓瘦叶,舞尽风骨。

几竿翠竹,或静处山林,做遁世的隐者,白云为伴,山水为邻,来拾捡惶惶岁月里繁华的背影。

我拾级而上,不求功贵,飘然忘尘;或独姿庭院,做红尘的雅客,清风弄影,明月留步,不作闺阁的幽叹,也不作萧疏的颓然。它携一身素雪,在天地间往返,汲取的是山水的灵气,滋润的是诗意的人生。

竹里馆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落在了我的心里。

踏雪寻梅,明月来相照。

萧萧翠竹,恍若出世的隐者,幽居深山,淡然隔尘。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自是比常人更多几分闲雅的情致。想世人身处尘寰,为碌碌功名羁绊,喜欢她横斜清瘦的枝,心蒙尘埃,随世流俗,虽饱读诗文仍难以真正的觉醒。其实人生的起落,只是在意念之间,倘若能抛掷世间浮华,静坐白云深处,翠竹林中,在宁静中寻求平和,于平和中寻求淡定,又何尝不是逍遥、快意的人生呢?生命似流水行云,淡泊世外的王维,不为声名所累,不为权势束缚,没有身着古典的裙衫,借着明月竹韵,在杳无人迹的深林参悟悠远的禅意。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与王维那绝尘遗世的清竹相比,杜甫笔下的竹,则长在庭院深宅,供观竹赏景的人怡情寄兴。那嫩绿峭拔的竹梢,高过深深墙院,也高过漫漫诗情。碧色透过窗牖,穿过唐月宋水,浸染在书页间,竹影移过之处,连杯盏中的佳酿也是清凉的。新雨明净,洗去岁月的尘埃,微风拂水,荡涤人世的苍茫。一生忧国忧民的杜工部,怀着宏伟的抱负,希望生命似翠竹一般不被世俗摧残,只要拨开烟岚雾霭,就有着直冲云霄的豪迈与旷达。仿佛看到先生衣袂翩然,伫立在唐朝坚实的大地上,亦不是因为那些流传千载的诗文,意气风发,看尽天下物事,山川河流。一旦得势,则为富贵名利拘束,不能持以素往之心。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站在春天莺飞草长的路径,看不到竹子在岁寒时节傲霜斗雪的风姿,没有携带匆匆的行色,却看到江南烟雨敲打翠竹的温润清新。在这万紫千红的时节,万物滋长着生命的性灵,唯有竹子依旧虚心自持,披着一袭绿衣,经年累月,不曾更改。浣花溪畔的薛涛,是否裁竹竿为笺,碾竹叶为墨,写就风华绝代的诗篇?多少个春风秋月的日子,她伫立在明月的楼台,遥想当年娥皇女英泪洒斑竹的凄然场景,穿越万水千山,又回首竹林七贤在山间长醉,将那散漫飘逸的玄风吹拂在每一个魏晋的角落。又一段雪花经年,当薛涛看到庭院间迎霜傲雪的翠竹,又会滋生怎样无言的心境?写出怎样似水的诗章?

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共有鸿鹄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雪中寻梅,寻的是她的俏、她的幽、她的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冰洁无尘的梅花,以超然脱俗的气韵在翰墨里飘香,以轻逸若仙的风骨守护人间至真的纯净。寻思古人,同样的赏梅,却有诗人把酒而吟的雅致,却有离人见梅思物的忧伤,更有老者抚今追昔的感慨。他远离浮沉的宦海,在幽篁深翠里,削竹为笛,又抚琴长啸,借着明月的光影,弹奏四时弦韵,岁月清音,让性情得以豁达高旷,我喜欢梅,让心灵得以清澈明净。几竿翠竹,寄寓了他波澜壮阔的思想,也丈量了他沧海桑田的人生。竹虽滋长于庭园篱院、山间野径,却又不与世群。他择一处山水灵逸之地而居,栽竹种竹,以翠竹为伴,与清风为邻,似闲云野鹤般飘逸无尘。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是谁借着流水的记忆弹拨一曲江南丝竹的清音,刹那,又似乎回到那无边风雅的从前。风度翩翩的东坡先生,宛若那萧萧翠竹,挺拔苍翠,临风而立,期待了三生,有着清瘦风流的神韵与摄人心魄的风骨。唯有青松高风亮节的情操,可以涤荡世俗名利的侵扰,在颖悟超脱后寻得半盏闲逸、几分清凉。经历了官场浮沉、人生起落的放人苏轼,此时正徜徉于客径。在他眼中,千古才高名士,皆似东流之水;功名利禄,只是过往云烟。唯有千竿翠竹,才可以令他忘却营营,不问尘寰消长。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也没有走着青莲的步子。我寻梅而来,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青翠竹,离红尘很近,喜欢她团玉娇羞的朵,当你远离,它依旧生长在苔藓阑珊的角落;离红尘很远,当你走近,它已消失在如流的人群中。那风雪不动的巍然,那稳若磐石的坚毅,实则寄寓了范云理想的人格。

长松标

南北朝·乐府

落落千丈松,昼夜对长风。月明清风下,这千竿翠竹,以其清瘦的风姿、俊逸的神采、高洁的品格、深厚的涵养,滋长在岁月走过的山峦水畔,给古人寄存淡远的风雅,也给今人留下无言的想象。世间风景天然而成,倘若人生让你半醉半醒,就折一枝清新的翠竹吧,踏雪寻梅

我生在江南,它带有千年依稀尚存的文墨,还有老不尽的诗情和褪不去的优雅风骨。

寒山访松

自古以来,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的青松,就有着经寒霜而不凋、遇冰雪而不折的凛然气质。青松虽没有幽兰的风流自赏、清芬宜人;没有水仙的冰肌玉骨、冷艳飘逸;亦无莲荷的淡愁含露、清雅秀美,然而青松却能在寒风凛冽之际、万物皆枯之时,迎霜傲雪,郁郁葱茏。世人爱松,爱它在皑皑白雪下的巍然挺拔;爱它在炎炎夏日里的浓荫苍翠;爱它在萧瑟秋风里的淡定从容;爱它在静穆冬日里的蓬勃生机。

古人爱松,以松柏喻己不变的天性,青松是真诚伟岸人格的剪影,牵引着人们景仰的视线。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立于花影飞雪之间,青松耐寒高洁的品质锤炼出壮美的人格理想,在人们的品咂中闪现出共鸣的火花。

咏寒松

南朝齐·范云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范云以精巧的语言咏出寒松的节操与贞心,“修条”与“密叶”乃青松之形,“劲节”与“贞心”乃青松之神。青松傲雪独立,流经千年的岁月依然青翠挺拔。

松的孤傲悠闲,更是人生的一大至境

咏松

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相传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五株松树下,后来封五树为“大夫”。浮游仙境。百树梅花,竞相绽放,或傍石古拙,或临水曲斜,那秀影扶风的琼枝,那暗香穿盈的芳瓣,无须笔墨的点染,却是十足的诗味沉酣。人入梅林,絮雪埋径,又怎会在意红尘的纷呈变化?又怎会去计较人生的成败得失?如果你选择了宁静,从三千年前的《诗经》中走来,浮华就会将你疏离。

卜算子·咏梅

唐·王维

酬人雨后玩竹

竹有凌云之志,亦有隐逸之风。千古人事相同,将悲喜一次次重复地上演。素有山水田园之风的孟浩然,笔下的翠竹自然是无须雕饰,这约定,便可妙趣怡然。他虽生于盛唐,与平日的深交好友一样,皆怀有鸿鹄大志、济世之心,然仕途之路终见失意。其心淡远,其情超然,其意清迥,淡淡韵致似清泉流溢,这样的他甘愿淡泊世外,隐逸终身。是竹林七贤赋传他高雅的情趣,是明月清风寄寓他恬淡的逸志,是酒中诗境,落在了生长闲情的江南,是琴上知音。正因为孟浩然一生情寄山水,他吟咏的竹也显得清空自在、淡远出尘。

与东坡居士的清醒相比,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多了份难得的糊涂。他居住在有瘦水瘦风的扬州,居住在瘦竹瘦月的庭院,却瘦得有韵味,瘦得见风骨。这儿瘦水藏龙,是名人雅士风云聚会之地,飘溢着酣畅淋漓的墨香。他们在山水人文中滋养着性情,一身侠骨仙风,将情思寄托在风物中,画竹咏竹。任自才高于世,恍若隔世遥云,却不慕虚名,只清樽取醉,糊涂于万物之间,深得竹趣,又清名遗世。郑板桥借诗暗喻,其人格屹立在巍峨的青山间,扎根于坚硬的岩石中,纵然风雨飘摇、千磨万击,依旧百折不挠,苍翠挺立。

岁岁霜雪时,寒苦与谁双。松的魅力,于入尘出尘中,犹为令人神往。有时,喜欢她素瓣掩香的蕊,雪枝怒展,白甲披身,俨然立马沙场的武将,飒爽英姿;有时,俨然自处,遁迹白云,却似形迹飘忽的隐士,不与红尘同步。

同类推荐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她是煞星,出生便克死生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却坐上太子妃之位,且无人嫉妒。他是病种,三岁便浑身毒疮,无人想要靠近一步,却坐上了太子宝座,且无人争夺。大婚当日,夜里接亲,可见二人不受宠至极。贺兰玥一把拽下自己的大红盖头,却见对方头上也盖了一件一样的,他这是想把自己嫁了吗?同样拽掉对方的盖头,贺兰玥惊楞当场,眼前男子妖孽至极,那眉那眼俊美的天怒人怨,不要说毒疮了,连一个青春痘都没,这厮难道是顶包的?携夫赈灾归来当日,府门就被如山的聘礼堆满。“太子妃,这是我王的礼单,金银珠宝万车,夜明珠万颗…”“太子妃,这是我国太子殿下的礼单,古董字画百车,各类奇珍异宝百车…”“太子妃,这是我皇陛下的礼单,城池十座,后宫宫殿任选,即日可进行封后大典…”某男眸似寒潭,冷声呵道:“来人,将各使者斩了,挂在城门,礼物留下,送到太子妃院中。”^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各种强。热烈欢迎小哥妹子收藏留言砸花花~
  • 杀手警探(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杀手警探(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公主传说

    公主传说

    一个清冷绝美的“公主”,两个痴心守候的“王子”,他们之间,会不会出现除了童话以外的结局?现实,毕竟不是童话。而我与你,除了爱,还有更多说不清的纠葛……不要怪我的冷漠,因为我就是为了复仇而生的绝望公主。有爱吗?还是同情?如果只是为复仇而生,为什么我的心中如此痛苦?一步步完美的计划,还能得到你的原谅吗?或许骄傲的公主,从来也不需要原谅。就这样开始我的——公主传说。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统治游戏

    统治游戏

    一位普通高中生李月月在一次放学回家的途中遇上一位魔法师,于是兴奋的加入了期待已久的魔法世界的纠纷……
  •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轻松文,已完结。)别人嫁人她嫁人,嫁了大半年,别说新婚燕尔,连狗屁王爷长得是高是矮是圆是扁都不知道。他为了不见她,居然还将好端端的王府分成了两半?是不是想老死不相往来??!哎哟喂,他唱的是那门子的戏?而且出一个门,还要经过他同意?那把他的令牌偷过来……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综合体现。幽默是社交的调料,有了幽默,社交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是引力强大的磁石,有了幽默,个人魅力无形增值,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别人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力量、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读者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启发读者了解幽默、认识幽默,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幽默这门艺术,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增进沟通,改善人际,促进工作,获得优质高效的人生。
  •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本书为爱伦·坡代表性小说作品集,侦探小说的首宗棘手案件《莫格街凶杀案》,站在尸体上张着血红的独眼《黑猫》,让国王大臣自动受缚、上演血淋淋的人肉烧烤记的《跳蛙》,一进入爱伦·坡的惊悚世界,想知道结局的着迷者往往不能等上一秒。爱伦·坡以繁复的笔法,渲染出诡异的气氛,勾勒出离奇的情节,以及那个亦真亦幻的惊悚世界。
  • 一步登仙

    一步登仙

    天生凶兽附体的雷傲拥有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力量,在无意中获得嗜血妖刀后,他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你有神兵法宝?抢的就是你!你有绝世神功?揍的还是你!手执嗜血妖刀,脚踏五茫星图,大崩天手毁天灭地,以无双霸气君临修炼界!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