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9100000027

第27章 夜半谣诼(2)

我们宣传队的全体成员为那位天份极高却英年早逝的同行开了追悼会,我们乐队为她奏响哀乐。杨队长在会上念悼词的时候,作为崔萍萍最好的朋友,李姗姗当场哭昏了过去。范队长哭得死去活来,他一直号啕着:“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在埋葬崔萍萍的那天,在矿工们的强烈要求下,矿上的汽笛连响了十声。而煤矿的产量,则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我们送走了那个可怜的姑娘,大家感叹她的红颜薄命,怨恨她的轻生。而我们这些临时工们,也从崔萍萍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悲惨的命运。从此矿工们再也见不到崔萍萍那俏丽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他那动人的唱腔了,高悬在矿工们心中的那颗璀灿的明星永远的殒落了。而范队长在失去了他的情人以后,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情人,那就是酒。在酒精的烟雾中,他爱着的崔萍萍来与他相会。人们一次次地看到早晨爬在矿门口不省人事的范队长。他终于一蹶不振,从矿上消失了。而陈继业自那以后,也不见了身影,有人说调到了其他矿,有人说调到了市内。若干年后,他成了我们市抓组织工作的副书记。陈继业有一个很好的出身,他的父亲是个老红军,文革前是矿务局党委书记,文革中成了走资派,受到过非人的折磨。文革结束以后又官复原职。

陈继业作为黑五类的后代,在矿上很受歧视,整天一副灰溜溜的样子,却在爱情问题上表现出了超人的大胆和执着。陈继业和我之间还发生过一次磨擦。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大礼堂后边的化妆室里看书,陈继业又来找崔萍萍。崔萍萍不在,就来到了我的房间。他鬼头鬼脑的,先把头伸到屋里四下打量一遍,然后才进到屋里。他来到我的身边。他问我看的什么书,我说是苏联小说。

他说:“让我看看。”说着就蛮横地从我手中夺了过去。那本书叫作《这件事发生在列宁格勒》,写的是在二战期间,列宁格勒被德军重兵包围的背景下,所发生在两个恋人身上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在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那场战争中,那座前苏联北方的城市被德军整整围困了近三年时间,其大部分给养完全凭借从拉多加湖的冰和水上运输,而那条“生命之路”却被德军的飞机日夜狂轰滥炸着。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里,列宁格勒的市民们每天只能吃一小块面包。“健壮的人饿瘦了,瘦弱的人饿死了。”活着的人步履艰难地用雪撬把死去的人拉到外面去送葬,成为城市的景观和市民们每天的课业。两个情人男的是军医,女的是战士,二人在兵荒马乱中音信隔绝,彼此渴求见面。

而有一次,在湖冰上,二人的帐篷就挨在一起,却互不相知,命运带给他们的难得机会戏剧般的擦肩而过。书中特殊的时代背景,浓烈的生活气息,悲壮而惨烈的战争场面,忠贞不渝的爱情,巧妙曲折的艺术构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那本书中所描写的境况和我当时的处境很相似,我也是每天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母亲是我的后防,也是我的拉多加湖,因为有了那条补给线,我才能在矿上存活下去。不同的是,我的生活除去练琴以外,没有能给我带来温暖和幸福的爱情。陈继业拿过去胡乱翻了翻,说能不能借我看看。我说我还没有看完。其实是我不愿借给他,因为我太珍爱那本书了,那本书是从闻老师那里借来的,我看完了还要还闻老师的。他说等你看完了让我看看吧。过几天他又来找我,要借那本书。我不愿借,但他却执意要借,我被他磨缠得不行,就跟他说了,说这是借别人的书,你可一定保存好,看完了就赶快给我,我还要还人家的。他说没事的,你情放心了。我就给了他。谁知他一拿走就是两个星期不还,我着急了就去找他。我去到他的办公室的时候,陈继业正在从雪花膏瓶里抠出一团来,对着镜子往他粗糙的脸上涂抹。屋里弥漫着一股友谊牌雪花膏的俗劣味道。我问他要书。

他的目光从镜子上移过来瞪着我,大惑不解地反问道:“书,什么书?”我说:“就是那本《这件事发生在列宁格勒》啊。”他装作忽然想起的样子说:“噢,那本书啊,我丢了。”我问他怎么丢的。他说他去吃饭时忘了锁门,吃过饭回来桌上的书就不见了。我说你一定要帮我找到,不然我没法给人家交待。他说行,我一定帮你找到。过了几天,我又去找他,他不但不还我书,还对我发起了脾气,说不就一本书吗,丢就丢了还一直来找,没见过你这么小气的人。我发了火,和他吵了起来,还差点儿动手。到最后那本书还是没有还我。那本书已很陈旧了,书角打了卷儿,封面和里边的书页也烂了。闻老师给书包了皮,还用牛皮纸把烂的地方很细致地一点点粘起来。

他借我的时候反复交待,一定不要丢失。可我还是把书丢了。我十分后悔把书借给他,也非常气愤。后来我跟闻老师一五一十地讲了,他还没什么,只是他的妻子很生气。说那本书自上大学就一直跟着她,多少书都烧了卖了丢了,就那本书一直珍藏在箱底,说一定是他不想还你了。闻老师的妻子要去找陈继业索要,被闻老师拦住了。我觉得很对不起闻老师和他的妻子,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陈书记在市里的名声非常糟糕。他的经济问题和桃色新闻,是市民们茶余饭后永不疲倦的谈资。他的经济问题,检察院曾多次进行过审查,都因上边有人干涉而没能追查到底。他有一个绰号叫“陈水泥”。开会的时候,他来晚了,大家就说“陈水泥”怎么还不来。

在街上见到了他的车,人们就说,这是“陈水泥”的车。他的女儿考学的时候,老师们指着她说,这是“陈水泥”的闺女。这个绰号的来历,是他在县里当书记时,他的弟弟办了个小水泥厂,那个县里所有的建筑用水泥,都是从他弟弟那儿进的。其实他弟弟办的只是一个小厂,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能力。那些水泥是从别的厂买来,然后换上印有自己厂标签的纸袋,又倒了出去。对他的名誉造成直接影响的是他的私人生活。其中最严重的事件,就是他和自己的一个本家外甥女的绯闻。那个农村女孩子给他当保姆,他趁爱人出差不在家时,把那个女孩子拉到的床上,当作自己的妻子行使了权力。起始,在得到了足够的好处之后,他的本家姐姐想把事情按下来,但那个女孩子却死活不愿意,竟和她的男朋友一道把陈继业告上了法庭。可是,在法庭审理案件时,女孩儿的父母亲还有她的亲戚们以难以置信的口吻,众口一词地说那个女孩是诬告,陈继业也一口咬定根本就没那回事。最后那个可怜的女孩子没有把那场官司打赢,她蒙垢含冤,哭告无门,最后吞了老鼠药,死在了陈继业的家中。就因为这个事,陈继业失去了向更高一级职位攀升的机会。要不然,他现在就可能是个市委书记,或是个省级领导了……我心中隐隐作疼,林玉珠怎么到了陈继业的怀抱,她怎么能投进那个无赖的怀抱?她为什么这么不自重呢?她爱他吗?这是不可能的!你们之间根本没有共同之处。一个鲜花一样的女人怎么能爱上一个黑猩猩一样的人物呢?一个如水一样纯洁的女人怎么可能爱上那个俗物呢?会不会是一种相互利用关系呢?虽然林玉珠有足够的钱,但是只有钱,没有权力来保护就可以在社会上混人吗?这是不可能的,因而就需要找一个保护伞,就找到了她的“陈叔叔”。

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就否定了那个干警的话。谣言,纯粹的谣言,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他们是在伤害一个无辜的女人。意淫,对,意淫,我想到了这个词。是在满足他们的想象需要。还有,就是破坏欲,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就像矿上的那些工人,得不到了崔萍萍,就说她的胸脯像飞机场。得不到其他的女人就说人家的屁股大。他们认识了那个如花似玉的女人,就给他安一个俗不可耐的人来贬损她。这些也可能不是他们的创造,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那些人编排这些诽闻的初衷或许是针对陈继业的,是为了发泄人们对陈继业的不满,为了加大这个谣言的力度和分量,就要选一个最漂亮的女人。可事情又是那样的难以预料,谁敢保证林玉珠和陈继业没有那种关系呢。眼下,当人们把诚信、贞操像擦包纸一样随处丢弃,人们像一个个娼妓一样到处卖弄风骚,为了利益什么都可以出卖的时候,哪儿还有纯洁可言呢?我和林玉珠毕竟有二十年没见过面了,这二十年她都干了些什么?她都和哪些人有交往?我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能对她有真正的认识和把握吗?她在我面前做出的那些动作和表现,谁敢说不是在表演呢?可我还是不能相信这些是真的,我不相信林玉珠在我面前的表现都是假的,她没有必要在我面前表演,她同样也不需要从我身上获取什么。为了林青山吗,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凭着我们过去的交情,她不对我付出什么,我也会照样去照顾他。我一无权二无钱三无势,我能给她什么呢。排除开这一切,她对我需求的还能是什么,还不是那个爱字吗。

她是为了爱我才这样表现的,而她的行为本身正是在诠释这个爱字。我相信我的直觉,林玉珠绝不是那种水性扬花的女人,她的家庭没有生长这种女人的土壤。她一声声的方哥,她眼中流露出的那种真情,她和我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无拘无束,如同小孩子般纯真的样子。

还有她的期待,她的哀怨,她的衣带渐宽,她送给我的照片,她对陈继业的敷衍……可是当我意识到我绞尽脑汁在做这些种种揣测时,我吓了一跳。

吓什么?我发现了我对林玉珠爱得是那样深。假如我真的推开了她,我还会如此地来费这些心思吗?我在推她,在排斥她,想极力把她拒绝在爱的门外,其实在我内心的深处并不是这样。我不得不承认,我已经陷在情网之中--我已离不开她。监区那边的起床铃声终止了我的遐想和回忆,抬头看去,曙色已从窗帘上透了进来。我在那个烟头林立的烟缸里拧灭了烟,站起来拉开窗帘。

当我看到湛蓝的天空和满天的朝霞时,我的思想又回到了现实。回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我就像是做了一场恶梦,又像经受了一次酷刑。我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又把自己的思想梳理了一遍。虽然我相信林玉珠不是那样的人,但心里还是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我少气无力地开了门,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后面的监区。展现在我面前的是那些司空见惯的场景,犯人们正在出操,民警们各就各位,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们见我来了,跑到我跟前立正敬礼,向我报告。我作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站直了身子,回礼应答他们。之后,他们又跑向自己的岗位。看着那些富于朝气的民警,我心里不由想到:同志们,你们怎会知道,你们的政委刚刚度过了一个怎样的不眠之夜,他的心情与昨日是多么地不同。几天以后,我在那个巨大阴影的笼罩下,和林玉珠随着文联的人,踏上了开赴港澳的列车,开始了我们的境外之旅。

同类推荐
  • 爱刻三生石

    爱刻三生石

    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三生石上也会留下雕刻时光……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但相思,莫相负,再见时盼如故。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锋刃

    锋刃

    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在乱世中风雨飘摇,庄主董笑天年岁已高,狂傲,有势力,杀人不见血,但在乱世中也显得苍白无力;大少爷藿玉山做事稳重,却也胆小怕事,与弟弟董玉虎见弟情深;二少爷黄玉虎年轻莽撞,有青春活力,敢打敢拼不怕死,是一只猛虎。控制秦川的土霸王朱昌与董笑天有私人恩怨,在日本人来袭时主动投降,并且充当走狗,欺凌老百姓,将董笑天置于风口浪尖上;潜伏在秦川的徐绍贵,阴差阳错走进董家序园,因身负重任而无法跟?人厮守一生。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 锦香亭

    锦香亭

    《锦香亭》以安史之乱作为小说背景,写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客观上已对耽于酒色的皇帝进行了批判。《锦香亭》以才子佳人加历史演义式的写法新颖、别致。在明未清初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
热门推荐
  •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本书讲述了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对于孩子,也就是那些中小学生来说,由他们的本身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老师又必须要能抓住这些孩子的特点,避免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在教育时,必须要能“蹲下自己的身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吸收了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及中外教育的各种优势,对“蹲下来”的教育方式进行精辟的阐释,相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会大有裨益。
  • 空亡屋

    空亡屋

    世上有一种屋子,屋门永远开一半,关一半。开着的一半,代表活人进来。关着的一半,代表死人进来。这种屋子,叫做空亡屋。而我,正好是其中一间空亡屋的屋主。三年的时间,见识了缠人的恶鬼,也见识了缠鬼的恶人。
  • 费洛斯河上的磨坊

    费洛斯河上的磨坊

    弗洛斯河旁圣奥格镇上磨坊主杜利弗因欠债而发生诉讼纠纷,败诉破产后其子女汤姆和玛吉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聪明而勤奋的汤姆终于经过几年的努力,攒够钱还清了债务并买回了磨坊,但玛吉的爱情却因汤姆的反对而频遭挫折。当两人在危难之中和解时,凶猛的洪水却最终将兄妹俩吞没……
  • 傲世嫡女:妖孽滚远点

    傲世嫡女:妖孽滚远点

    《女强,女主越来越强!》她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飒风组织的首领。穿越到蓝宫家的嫡女身上。蓝宫家的嫡女虽然说武功高强,但是比起灵念来,她会的这些都不算什么了。<br/>相貌一般,也没有修炼灵念的资质。但是这家里的老祖宗对她还真不是一般的宠溺,就因为如此,其他的家人都视她为眼中钉!<br/>眼前的这个男人是谁?这个绝美的男人怎么这么可恶?不停地嫌弃她,还口口声声的说要帮助她。既然已经决定要变强,那么就按照他的方法试试吧………<br/>这是做什么?未婚夫带着小三嚣张的来退婚?原因就是嫌弃她没有修炼灵念的资质?好吧!<br/>她从来就不相信没有这种资质,就不能修炼的道理!<br/>她现在没实力,五年以后且看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刀还没磨好,但已经出鞘……
  •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做梦?肯定是做梦!她使劲掐了掐自己的手臂。一股刺痛传遍全身!穿越?不待见这样穿越的,自己一黄花大闺女,却被穿到人家洞房里当了新娘,如果新郞是个高富帅的话,也就认了,但偏偏是个丑八怪,这让一向自命清高的她情何以堪?一个字:逃。噫,这人是皇帝?长得跟自己初恋一模一样?但这个皇上却比她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皇上要苦逼多了!好吧,看在你长得像本姑娘爱的人,我就大展拳脚,就算是掉进青楼当花魁也要帮你帮到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