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100000022

第22章 练兵

报国军建立的第二天清晨卯时正,在陈应良的亲自率领下,报国军展开了第一次军事训练,也在陈应良的要求下,刚刚饱餐了一顿上好早饭的四百二十二名报国军将士精神饱满,再次在精忠报国大旗的旗杆下,高歌了一曲稍作修改的《精忠报国》,把体力和精神都调节到最佳状态,然后才开始正式训练。

做为一个穿越者,陈应良用来训练报国军的办法,当然是最熟悉的现代军警训练手段,实用科学同时也非常枯燥无聊,首先就是领着报国军负重跑步,绕着小校场一口气跑二十圈,然后是负重俯卧撑五十个,单杠负重引体向上五十次,仰卧起坐五十次,负重来回跑五十次,然后才是负重练站姿、练队列和喊口号练正步。

让陈应良暗暗欢喜的是,报国军的这些士兵大都来自农家,发育期间饮食营养虽然不够均衡,但常年的辛苦劳作下来体格都相当强健,又都是二十一、二岁的青壮年龄,所以陈应良布置的训练强度虽大,对这些报国军士兵而言却问题不大,即便完成整套训练也不轻松,可至少没出现累瘫的情况。

少部分来自小康地主家庭的报国军将士也是如此,他们虽然用不着向农家子弟一样下到农田耕作,但穷文富武,隋唐又是武风盛行的时代,这些小康家庭出身的报国军将士从小就接受武术训练,体格不仅同样强魄,身体柔韧性和对复杂动作的熟悉能力,其实还在农家子弟出身的报国军士兵之上。

当然也有例外,这个例外还不是别人——就是陈应良自己!死鬼陈应良在十岁以后家境一落千丈,在发育期间的营养补给比最穷的报国军将士都还不如,年龄又才十七岁,反倒无法接受如此高强度的体力训练,逼得陈应良不得不放弃跟随士兵一起训练的打算,假装指挥训练停下脚步乘机偷懒,好在右武卫的将领在训练时也都不亲身参与,所以好歹适当参与了部分训练的陈应良倒也没有惹得麾下将士反感。

结束了上午的训练已是午时,让筋疲力尽的报国军将士欣喜若狂的是,樊子盖派来的禁军伙夫,竟然还给他们端出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午饭——要知道,在宋朝以前,老百姓可都是一天只吃早晚两餐的,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有资格享受一天三餐。大喜之下,报国军将士难免是个个喜笑颜开,赞不绝口,陈应良则乘机警告将士道:“有午饭吃很高兴吧?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从樊留守那里求来的恩典,要是你们能够练出来,以后肯定是常常有午饭吃,要是练不出来,这样的好日子,你们只能过上半个月。”

“陈记室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训练,不会让你失望。”报国军将士纷纷表态,然后陈志宏又跃跃欲试的问道:“陈记室,下午我们该练武艺了吧?你打算教我们枪法,还是刀法?”

“我不会教你们武艺。”陈应良大声说道:“虽然我会一套祖上留下来的战场刀法,也会一些实战用的拳脚格斗术,但我不会教你们,至少现在不会教你们,所以下午我们仍然是主要练习队列、正步和负重奔跑,武艺训练只是辅助,练你们以前学会的军中刀法枪法。”

“为什么?”许多报国军将士都是一楞,纷纷问道:“陈记室,你不教我们武艺,我们怎么上阵杀敌,杀贼平叛?”

“两个原因。”陈应良树起了两个指头,大声说道:“第一,时间不够,樊留守和皇甫将军只给了我半个月时间,半个月时间里,你们不可能精熟新刀法和格斗术,与其让你们从头学习新武艺,倒不如让你们继续练习旧有武艺。”

“第二个原因,已经足够了。”陈应良微笑着补充道:“不要忘了,我们的对手只是一群杨逆强行裹挟来的民夫船工,还有一些胆小如鼠投降逆贼的右武卫旧卒,对付他们,用你们的旧有武艺就足够了。”

听到陈应良的这番话,报国军将士都是将信将疑,身材高大的郭峰还忍不住问道:“陈记室,那我们到底练什么啊?这么练,和我们平时在右武卫里练的好象差不多啊?”

“练你们的组织纪律性,练你们的令行禁止,指那打那,同进同那!”陈应良大声答道:“弟兄们,你们要永远记住,一根筷子一扳就断,一把筷子却谁都扳不断!”

“我们右武卫此前几次惨败给逆贼,除了因为士气不高和斗志不够外,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组织纪律,不能齐心协力,谁都盼着逃命,谁都盼着同伴杀贼,也谁都不愿冒险杀贼,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军队,单兵战斗力再强也是枉然!所以我要把包括我在内的报国军四百二十三人练成一个整体,把四百二十三人练成一个人,战则同战,进则同进,退则同退,有组织有纪律进退如一,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点,那么不要说城外的杨逆乌合之众,就是碰上了精锐老兵,突厥铁骑,我们报国军也是百战百胜!”

环视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报国军将士,陈应良又大声说道:“差点忘了告诉你们,今天下午我们的负重奔跑二十圈,后面的十圈,要背上同伴轮流跑五圈,这么练除了练体格外,再有就是为了我们的将来做准备,将来在战场上,我们的队伍难免会有死伤,但我们绝不能抛弃一名同伴,不管是受伤的,还是为国捐躯的,都必须全部背回来!”

“今天你背的同伴,就是将来你在战场上受伤后,把你背回来抢救的同伴!今天你背着跑步的同伴,将来就是把你的尸体背回来,让你入土为安的同伴,也是把你的遗产遗言,送到你的家里,交给你父母亲人的同伴!明白了没有?!”

“明白!”报国军将士回答得异常整齐。

“明白就好,现在领饭!”陈应良又大声命令道:“轮流领饭,我最后一个领饭,领到饭后不能先吃,必须要等我一起吃,我提起筷子吃饭,你们才允许吃饭,我吃完放下筷子,你们不管有没有吃完,也必须立即放下筷子,停止吃饭!这也是锻炼你们的组织纪律性,明白没有?!”

“明白!”已经习惯了陈应良要求的报国军将士再次整齐回答。

“很好。”陈应良把手一挥,喝道:“开始领饭!”

下午的训练又一次在一曲《精忠报国》唱罢后开始,傍晚时也在整齐高唱的军歌声中结束,是夜,陈应良领着郭峰和陈志宏两个校尉亲自巡营,亲自为睡熟的报国军将士掖上被子,亲自为训练中肌肉受伤的普通士兵按摩揉捏,端水泡脚,与还没有睡的士兵聊天拉家常,迅速记住许多士兵的面孔和名字,亲切的以姓名相称,嘘寒问暖极尽影帝之能事,直把这年头还没见识过其他影帝表演的报国军将士感动得眼泪汪汪,对陈应良感激到了骨子里,发自内心肺腑的愿为陈应良卖命,却全然不知自身已经成为陈应良拼命往上爬的垫脚石,更没听说过有个叫吴起的坏种,曾经先后为一对父子士兵口吸毒疮,坑得这对父子士兵先后死战到底,双双葬身沙场,给这个为了当将军宰老婆的坏种当了垫脚石。

与此同时,为了让自己这个临时校尉转正,当上真正的校尉,郭峰和陈志宏也卖足了力气跟着陈应良抚慰士卒,跟着陈应良学会了爱兵如子、兵可以为了自己去死的道理,一起成了陈应良收买军心的得力帮凶,继而又影响了四名通过扳腕子决出的报国军旅帅,让他们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跟着陈应良巡视每一间营房,慰问每一名士兵,使得报国军组建才一天一夜的时间,整支队伍在士气、斗志和凝聚力方面就有了质的改变,也潜移默化的让绝大部分的报国军将士下定了一个决心,那就是绝对不让报国军只存在半个月时间。

…………

时间一天一天的缓慢过去,当报国军的凝聚力在一点点提高的时候,城外的叛军情况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轻而易举的拿了洛阳卫城金墉城后,叛军队伍不仅俘虏和收编了大批隋军士兵,缴获了武器盔甲,如愿以偿的在军事重镇金墉城里夺取了大批打造重型攻城武器的辎重器械,日夜不休的赶造大型攻城武器,还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这个巨大收获就是隋朝统治阶层的大分裂,当杨玄感叛乱的消息通过快马送到西都大兴城中后,西都留守代王杨侑自然是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出兵救援洛阳,大兴城里许多达官权贵的子弟也象陈应良一样,嗅到了其中暗藏的出人头地机会了,为了更加风光无限,也为了更多的荣华富贵和娇妻美妾,许多权贵家里的公子不等大兴出兵,马上就带着大批的家兵家丁东出潼关,赶来东都投军效力,想要浑水摸鱼乘机捞取战功和官职爵位,一时间,大兴通往洛阳的官道之上,到处都是鲜衣怒马的富家子弟,到处都是被家兵家将前簇后拥的权贵子弟。

顺便说一句,差点成为陈应良大舅子的柴绍柴公子,本来也想到东都洛阳来投军效力,碰个运气看看能不能更进一步,可惜他目前正有官职在身,没有上司允许就不敢私自出城,同时他的背景出身也稍微差了一点,结伴同行那些权贵子弟根本就看不起他,柴绍试图与上柱国韩擒虎之子韩世谔同行,还被韩世谔用言语羞辱了一番,一气之下,柴绍也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拉住了同样想来洛阳投军的小舅子李世民。

话扯远了,言归正传,当这些权贵子弟领着无数家兵家将来到东都时,却看到了坐镇东都的右武卫大军被杨玄感叛军打得龟缩洛阳城内,没有一兵一卒敢于出城与叛军交战,也看到了杨玄感叛军在东都战场上所向披靡,杀得右武卫队伍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同时看到投奔投降杨玄感叛军的平民百姓和隋军士兵犹如过江之鲫,叛军队伍迅速壮大,这些娇生惯养又志大才疏的权贵子弟不由打起了小算盘,觉得现在到东都投军肯定十有八九是凶多吉少,一个搞不好就得人头落地,倒不如跟着现在势如破竹的老朋友杨玄感造反谋逆更划算,将来混一个开国元勋,远胜过现在升一级官加一级爵位。

生出了这个念头后,这些权贵子弟坐下来稍一商量,很快得出了共识,然后洛阳城也不进了,直接跑到了叛军主力目前的驻扎地金墉城投奔酒肉朋友杨玄感,杨玄感大喜过望,立即将这些权贵子弟全部收下,全都委以重任。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权贵子弟中,不仅有着已故上柱国韩擒虎的宝贝儿子韩世谔,还有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吏部高官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太常少卿裴蕴的儿子裴爽和前右翊卫大将军周罗喉的儿子周仲,甚至身为皇亲国戚的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也跳了出来跟着杨玄感造亲堂叔隋炀帝的反。

更搞笑的是,这些权贵子弟中,还有一个就是来护儿的亲儿子来渊,隋军水陆两路讨伐高句丽,隋炀帝亲自率领陆地军队,水面军队全部交给来护儿指挥,对来护儿的信任与重视可见一斑,结果来护儿在前线为隋炀帝拼命,他的宝贝儿子来渊却在后方革隋炀帝的命,也不知道可怜的来护儿来大将军得知这一消息后,将会生出什么样的感想了。

别看这些权贵子弟贪生怕死,纨绔无能,可是他们老爸的显赫身份放在了那里,所以他们加入杨玄感叛军后,还是给东都战场上交战双方的士气斗志造成了巨大影响,杨玄感叛军方面当然是士气大振,从者日众,队伍规模迅速扩大到了惊人的八万以上,上上下下都对造反成功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与之相反的是,当这些权贵子弟来到了东都城下表明身份,呐喊口号为杨玄感招降洛阳守军后,洛阳守军却是为之大哗,无数的士兵都觉得现在的朝廷肯定要完了,连这些名门世家的公子都站出来造反,现在这个朝廷还有什么指望?也以此,无数的洛阳守军将士更加坚定了一念头,那就是叛军队伍一旦攻破城墙,自己就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叛军!队伍中悲观气氛弥漫,好不容易通过上春门小胜振作起来一些的士气,也一下子重新低迷到了极点。

洛阳城里达官权贵也是如此,因为族侄裴爽也投入了叛军队伍,坐镇上春门主战场的裴弘策气得当场流下眼泪,在城墙上指着不孝族侄哭骂不休,裴家败类裴爽却是恬不知耻,继续大声劝说族叔打开上春门向杨玄感投降。樊子盖和皇甫无逸等隋炀帝铁杆走狗个个脸色铁青,恨不得把城下的权贵败类一个个活生生掐死!许多的洛阳文武,却已经开始悄悄的打听杨玄感的生辰八字,研究杨玄感到底有没有真龙天子的命格。

当然了,对东都守军而言也不是没有好消息,至少在当天夜里,一名大兴来的信使就侥幸躲过了叛军斥候的拦截捕杀,将一个重要消息送进了东都城里,这个消息的内容则是,大兴的代王杨侑已然派遣西都留守卫玄率领四万步骑大军东进增援,十天之内就能抵达洛阳,与洛阳守军联手平叛!

听到这个消息,樊子盖阴沉了多日的老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些欣慰笑容,但还是稍微有些不放心,向信使追问道:“卫文升的队伍准备如何?东都之前出兵平叛,就是吃了准备不足的亏,这才**连败,卫文升可千万别重蹈东都的覆辙。”

“请樊留守放心,卫尚书的大军准备十分充足。”信使躬身答道:“代王殿下在收到了东都告警后,立即就着手备战,关中军队全面戒备,武器盔甲一人不少的发放到位,四万平叛大军都是精壮士兵,同时代王殿下也已经飞马传令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殿下,让蔡王殿下动用常平仓与弘农宫的存粮,为卫尚书的大军提供补给,确保援军能够迅速抵达东都增援。”

“还有。”信使又补充道:“卫尚书还已经下令挖开了杨素的坟墓,准备在大军抵达华阴时将杨素尸身挫骨扬灰,借以振奋士气,鼓舞军心。按时间估算,这会卫尚书的大军已经将杨逆父亲杨素的尸身毁了。”

“干得不错,到底是前任右御卫大将军,卫玄那个老东西治军方面果然有一套。”与卫玄颇有交情的樊子盖赞了一句,接着又猛然想起了一事,忙向旁边的卢楚问道:“卢司郎,陈应良小子那边,情况怎么样?今天那么多大兴叛逆到城下招降,他那两个团的队伍是什么反应?”

“禀……,禀樊留守。”卢楚艰难的说道:“陈应良当众宣布了大兴叛逆到城下招降的事,还……,还公布了一些叛逆的名字身份,告诉部下说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只要顺便砍了或者抓了这些叛逆的其中一个,就可以马上名振天下,获得重赏。然后又问了都有那些部下被权贵子弟欺负,说……说出气的机会来了,平时不能收拾富家公子,官家公子,是不能违国法,现在砍死这……这些蠢货,那也是白砍,只有功劳赏赐,没……,没罪。他的部下,都欢呼……,都欢呼得很大声。”

“这臭小子,还真会顺水推舟。”樊子盖笑骂了一句,向卢楚吩咐道:“明天你去见陈应良,告诉他卫文升大军十天内来援的消息,再告诉他,老夫给他的时间,也恰好只剩十天了,十天后,他必须率领这支军队出击,为东都军队充当先锋,接应卫文升的大军来援!如果他办不到,那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老夫把他斩首示众,二就是给老夫战死沙场,以血谢罪!”

樊子盖说这番话的同时,自打报国军组建来就没离开过营地一步的陈应良,难得第一次暂时离开营地片刻,在裴弘策的信使要求下来到了上春门城楼中,给新认下的叔父裴弘策磕头请安,行晚辈大礼。

让陈应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裴弘策急匆匆的把他叫到上春门上,结果却没对他说一句重要的话,除了象征性的问了问报国军的训练情况,再有就是随意介绍了一下城外的叛军情况,说了有一些权贵子弟脑袋进水加入杨玄感叛军谋反的事。末了,裴弘策又看似无心的随口问道:“贤侄,你也是世家子弟,你在大兴的亲戚朋友,是否可能有人也犯这样的糊涂?放着好好的富贵荣华不要,偏要跟着杨逆逆听谋反?”

“叔父,恕小侄直言,你这话问了是白问。”陈应良苦笑着如实答道:“如果说被杨逆蛊惑了随同造反的老百姓叫花子,中间有我的亲戚朋友,那或许倒有可能。可是这些权贵人家的子弟……,唉,说句不怕叔父见笑的话,小侄如果有这样的亲戚朋友,也不至于在母亲过世后天天喝粥,吃菜场里拣来的菜叶子了。”

裴弘策似乎在偷偷观察陈应良的神情反应,目光还有些锐利和紧张,察觉到了裴弘策的这一目光,人正不怕影子歪的陈应良反倒有些心虚,差点就以为裴弘策发现了自己用公款买苹果手机的罪证。但还好,裴弘策沉吟了片刻后,很快就点了点头,说道:“没事,你回去吧,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来找我,我就不送你了。”

心里确实没鬼的陈应良稀里糊涂的告辞离去了,裴弘策也真没送陈应良这个侄子,看着陈应良离去的背影,暗暗心道:“也别替他多操心,来护儿的亲儿子来渊还投奔了杨逆叛军,更何况我这个光明正大来东都投军参与平叛的远房侄子。将来皇上真要追究,比他更近的朝廷官员也多的是,比方说那个叫李靖的马邑郡丞。”

同类推荐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现已杀青。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重生宅男的末世守则

    重生宅男的末世守则

    接到入月四日、也就是本周四本文入V!无空间、无异能、无大腿可抱的三无男主,小心谨慎的在末世生活了足足十年,没落进丧尸口中,却倒霉地死在两拨势力火并之中,实在有些让人怅然若失。可一睁眼,他竟回到了十年前、末世前三个月!他依旧是那个没有异能、没有空间的普通人,但他拥有足足十年的末世生活经验!即使不去打丧尸、不去猎异兽,他也能在安全区小心谨慎的种田为生。找个安全的房子、利用种种前世归结出来的技巧种田持家换肉吃,如果可以,再找个能安心和自己搭伙过日子的人共度余生,普通人自有普通人的小小幸福。可原本以为...
  • 守候天堂

    守候天堂

    米兰·昆德拉说:“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是可悲的。”冯权裔背井离乡已经三年了,她好像一直在守望着什么。这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从这边的写字楼……
  •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一对一,无虐深宠,文风轻松】她是威武不屈武艺高强的古代女将军。她是惨遭艺人背叛公司破产的现代经纪人。再次睁眼,她成了她。挖掘戏子打造剧本训练艺人,女将军招兵买马奋战娱乐圈。***当男强遇到女强,当高门碰上权贵,当无害小白兔变身腹黑大灰狼。初次见面,他血如泉涌,她英雄救美,再次见面,她雷厉风行,他芳心暗许,三次见面,她怒火中烧,他抱头鼠窜,这是婚前同居的甜蜜交织。***将军很呆萌:“这是何物?”女将军看着指端套着的亮晶晶小石头,百思不得其解。某男笑得贼兮兮:“此乃新式平安符,心诚则灵,不可取下。”女将军懵懂点头,三日后,全公司上下均在窃窃私语。小老板竟然订婚了。将军很疑惑:新婚之夜,某男喜气洋洋拉开床帐,瞬间鼻血狂喷。“这,这是谁教你穿的?”冬檬疑惑地摸着身上薄纱:“她们说这相当于古时肚兜,有什么不对吗?”某男捂着鼻子乐得找不到北:“对,简直太对了,娘子如此甚好。”终于在多日后,冬檬上网查询,才知此物学名为:情趣内衣。将军很威武:面对众人对自己旗下艺人的欺辱,向来护犊子的某女炸了毛。“武术指导?呵,就凭你那三两下也能被称为武术?”女将军长身而起目光灼灼:“我泱泱天国武艺竟湮灭至此,你这等不入流的小角色,若在古时连给我洗马提靴都不配。”提枪上马,女将军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马上打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毒医倾天下

    毒医倾天下

    她是堂堂一代毒医,却因试药而亡,嗝屁之后,竟然穿越古代上演“诈尸”大戏,后来还被人硬塞给一个病入膏肓的太子。神马?要跟公鸡拜堂?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毒死,勿食,不谢!哪知传说中病入膏肓的太子却很猴急,拖着‘回光返照’的身体要对她就地正法,“妞,长得还不错。”“亲,我不是一个随便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追妻攻略:爱情三十六计

    追妻攻略:爱情三十六计

    五年前他失约,并且销声匿迹;五年后,他横空出现,闯入她的生活。“老婆,你带着我的宝贝女儿,打算什么时候回家?”欧阳宸一脸酷相,一手拦下挡住去路。木洛溪一脚踩在他锃亮的皮鞋上,咬牙切齿道:“看你人还蛮帅的,这认人的水准怎么这么差劲?别没事逮着人就当做你老婆!”
  • 桥上的新娘

    桥上的新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