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27

第27章 先进第十一(1)

【题解】

此篇主要论诸弟子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凡二十四章。前篇记孔子,此篇论弟子,故相次。孔子重实干,从“先进”,故以为首章而名篇。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释】

先进于礼乐:“进”,行也,今曰进行,指做事说。“先进于礼乐”,做事先于礼乐,即以做事为第一位。旧以为先学礼乐,误。

野人:乡野之人,即农夫。

后进于礼乐:做事后于礼乐,即以礼乐为第一位。

君子:指贵族、上层人士。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用”,运用、选用。“之”,指两种“进”法。

【训译】

先生说:“(事情)先于礼乐进行(的),是农夫;后于礼乐进行(的),是贵族。如果选用它,那我主张先进行。”

【章旨】

此章反映孔子注重实干的思想。旧或解先进、后进为受业先后、先后辈,非,君子、野人岂以学习礼乐先后区分?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校】

按:旧以“德行”以下别为一章,非是,今从《释文》所引郑说。朱熹《集注》亦曰:“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又引程子曰:“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其说是,别为章则无义。

【释】

从我于陈、蔡者:即以下四科之人。按孔子于哀公二年(五十九岁)离卫适陈,在陈四年,于哀公六年(六十三岁)离陈赴楚,经蔡,在陈蔡间绝粮被困,时诸弟子皆从。此追述之。

不及门也:“及”,达也,至也。“不及”,可及而未及也,“不”为不愿之义。“门”,指卿大夫之门。不及门,不愿为卿大夫所用也。旧以为“不在门下了”,忽略“也”字。

德行:指道德品行好,以之见长者。此以下为记者附注当时从于陈蔡者。

颜渊:即颜回,见2·9注。

闵子骞:见6·9注。

冉伯牛:即冉耕,见6·10注。

仲弓:即冉雍,见5·5注。

言语:指善言语,以之见长者。

宰我:见3·21注。

子贡:见1·10注。

政事:指善于行政,以之见长者。

冉有:见3·6注。

季路:即子路,见2·17注。

文学:本指文献,此指熟悉文献典籍,以之见长者。

子游:见2·7注。

子夏:见1·7注。

【训译】

先生说:“跟随我在陈、蔡的(弟子),(当时)都不愿到(卿大夫)门下(做事)。”

(其中)以德行见长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以言语见长的有宰我、子贡,以行政见长的有冉有、季路,以熟悉文献见长的有子游、子夏。

【章旨】

此章赞扬诸弟子不趋富贵。时诸弟子各学有专长,宁随于陈蔡同吃苦共患难,而不愿及卿大夫之门以享富贵,一见其师徒情深,一见其不为富贵所动。

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校】

按:“悦”旧作“说”,今从敦煌诸唐写本改。

【训译】

先生说:“颜回不是帮助我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章旨】

此章批评颜回,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帮助老师。孔子虽圣人,亦不保句句皆真理。颜回无所不悦,对孔子则不能有所帮助,故曰非助我者。

11·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校】

按:“闵子骞”,本当作“闵损”,此记者因习惯而改称字。

【释】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谓不言、不说。“间”,读去声,离间。闵子骞有继母及其子女,故言此。

【训译】

先生说:“孝顺啊,闵损!外人不说离间他和父亲、继母及兄弟的话。”

【章旨】

此章赞闵子骞之孝。

11·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释】

南容:见5·2 注。 《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三复“白圭”:“三复”,多次重复。“白圭”,“白圭之玷”之省。《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是教人慎言之诗。南容三复此诗,是其知慎言,与《公冶长》篇所言一致。

【训译】

南容多次念诵(教人慎言的)“白圭”诗,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章旨】

此章赞南容,亦见孔子喜欢慎言之人。

11·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校】

按:一本“好学”后有“不迁怒不贰过”、“则亡”后有“未闻好学者”,皆后人据《雍也》篇增。

【释】

今也则亡:“亡”读为“无”。

【训译】

季康子问:“弟子中谁最好学?”

先生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了。”

【章旨】

此章赞颜回好学。

11·7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也,吾不可以徒行。”

【校】

以吾从大夫之后也,旧无“也”字,从定州简本及敦煌诸唐写本增。

吾不可以徒行,旧作“不可徒行也”,改从定州简本及敦煌诸唐写本。

【释】

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颜路”,颜回父,名无繇,小孔子六岁。“请”,求、要。“为之椁”,为之买椁。“椁”,外棺。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鲤”,孔子之子,字伯鱼,死时孔子年七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徒行”,步行。

以吾从大夫之后也:“以”,因也。从大夫后,谦辞。“也”,表示时间。

【训译】

颜回死了,(他的父亲)颜路求先生把车卖了为他买椁。先生说:“不管有才无才,各人也讲自己的儿子。(我儿子)孔鲤死了有棺无椁,我不愿步行而没有用车去给他换椁,因为跟在大夫们后面(出门)的时候,我不能够(独自)步行。”

【章旨】

此章明孔子重亲情,亦重实际。时孔子年事已高,且随大夫出门诚不可以无车,若卖车为颜回置椁,难免为人所议。

11·8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释】

颜渊死:在鲁哀公十三年,享年四十一岁,时孔子七十一岁。

噫:惊叹声。初闻之,故惊叹。

天丧予:“丧”,灭也。“予”,我也。

【训译】

颜回死了,先生(听到消息,惊叹)道:“噫!天灭我!天灭我!”

【章旨】

此章记孔子惊叹颜回之死。颜回为孔子最得意弟子,可望助己传道,死则失人,故曰天丧予。

11·9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恸!”

【校】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恸,末“恸”字从皇本、高立本、正平本等增。

【释】

恸:极度悲痛而变容。

有恸乎:“有”,果真。《玉篇》:“有,果也。”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恸:“夫人”,此人。

【训译】

颜回死了,先生哭得变了容。身边的人说:“先生变容了!”

先生说:“真变容了吗?(不过,)不为这样的人变容而为谁变容呢?”

【章旨】

此章记孔子哭颜回之恸。

11·10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释】

不可:颜回家贫,以礼不得厚葬,故曰不可。

予不得视犹子也:言不能为其葬做主。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指厚葬言。“夫”,指示代词,那。

【训译】

颜回死了,弟子们想厚葬他。先生说:“不行!”(结果)弟子们(还是)厚葬了他。先生说:“颜回视我如父,我不能视他如子呀!不是我(要那样做),是那几位呀!”

【章旨】

此章明孔子反对厚葬。

十一

11·1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释】

未能事人:“事”,事奉、服侍。言尚未学会事奉人。“人”,指父母生前。

焉能事鬼:“鬼”,指已死之人。

敢问死:“敢”,冒昧之词。“死”指死后。

未知生:“生”,活着、在世。

【训译】

季路问(怎样)事奉鬼,先生说:“还不会事奉活人,怎么能事奉死人?”

(季路又问):“请问人死后(怎样)?”

(先生)说:“还不知道活着(怎样),怎么能知道死后(怎样)?”

【章旨】

此章劝人重现实、学人生。

十二

11·12闵子骞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衎衎如也。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校】

闵子骞侍侧,旧本脱“骞”字,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一本增。

冉有,旧作“冉子”,从皇本、正平本、邢本、朱熹本及敦煌诸写本改。

衎衎,旧作“侃侃”,借字,改从定州简本用本字。

子曰,旧本“曰”作“乐”,以音误,从翟颢《论语考异》所引《论语答问》及《示儿编》说改。皇本等“乐”后有“曰”字,盖不知“乐”为“曰”误而复增。

【释】

訚訚如:和悦之貌。《说文》:“訚,和悦而诤。”旧释恭敬正直,非。

行行如:欲行之貌,形容坐不住。旧释刚直,以意说,不可信。

衎衎如:来回行走面带笑容之貌。《说文》:“衎,行喜也。”

不得其死然:不得其死,言其不能正常死亡。“然”,用同“焉”,语助词。

【训译】

闵子骞陪在(先生)身边,(总显得)和颜悦色;子路(陪在先生身边),(总像)要走的样子;冉有和子贡(陪在先生身边),总是面带笑容。先生说:“像子贡那样,(将来)不能善终。”

【章旨】

此章记四弟子侍侧之容及孔子对子贡的评判。子路好勇而不静,故作行行如,后果死于卫国内乱。

十三

11·13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而可,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校】

仍旧贯而可,“而可”旧作“如之何”,改从定州简本。“而”、“如”古同音,盖传写“而”误为“如”,又增“之”字而成今貌。下夫子曰“言必有中”,则闵子骞之言不为问句可知。

【释】

鲁人为长府:“为”,作也,造也。“府”,库也。“长府”,长大之府。较旧府为长,故曰长府。

仍旧贯:“仍”,因仍、沿用。“贯”,同“惯”,习惯、惯例。

夫人:此人也。

言必有中:“中”,去声,言中、说对。

【训译】

鲁国人修造长大的府库,闵子骞说:“沿用旧例就行了,何必改造?”

先生说:“此人不说话,一说肯定说中。”

【章旨】

此章赞闵子骞言必有中。

十四

11·14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释】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由”,指仲由,即子路。“瑟”,指弹瑟的技艺风格。“奚为于丘之门”,言其与己之瑟风不合。

升堂:登上台阶进入大堂,喻技艺刚入门,知之肤浅。

入室:进入内室,喻技艺已精,知其深奥。

【训译】

先生说:“仲由的瑟风为什么(出)在我门里?”弟子们(听了)不敬子路。

先生(又解释)说:“仲由(弹瑟)已经登堂了,(只是)还没有入室。”

【章旨】

此章言子路瑟风不佳,明升堂、入室的道理。

十五

11·15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欤?”

子曰:“过犹不及。”

【校】

然则师愈欤,“欤”旧作“与”,改今字。

【释】

师与商也孰贤:“师”,颛孙师子张。“商”,卜商子夏。“贤”,《说文》:“多才也。”

师也过,商也不及:“过”,过头,过了中线。“不及”,不够,未达中线。

愈:胜、强也。

过犹不及:“犹”,犹如、如同。皆不得中,故曰犹。

【训译】

子贡问:“颛孙师与卜商(两个)谁贤?”

先生说:“颛孙师过了头,卜商没有到。”

(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强吧?”

先生说:“过了头犹如没有到。”

【章旨】

此章论子张、子夏之才。朱熹曰:“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

十六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释】

季氏富于周公:“季氏”,季孙氏,三桓之一。“周公”,疑当指鲁君、鲁国公室。旧或以为周公旦,然季氏与周公旦无可比性,且周公旦亦未闻其富。或以周公黑肩、周公阅之类说之,然黑肩等亦未闻其富。

附益:增加、增附。以上是记者之辞。

鸣鼓而攻之:“鸣鼓”,状词,形容声势,今所谓大张旗鼓。

【训译】

季孙氏富得超过了鲁国公室,而冉求(还)替他聚敛,为他增财。先生(对弟子们)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攻击他。”

【章旨】

此章批评冉求,见孔子反对敛财。季氏为臣而富于君,已非其宜;而冉求帮其聚敛以更增其富,益非所宜,乃不义之举,与孔子思想相反对,故曰非吾徒也。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热门推荐
  •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第一次见面她以佣人的身份出现,却在大厅广众之下说看过他的裸照,并表示没有什么好看的。“你再啰嗦小心我堵住你的嘴!”“那你来啊!”于是……出现在眼前的是他放大的俊脸,还有唇上柔柔的触感。当他们发现两家的渊源……
  • 霸情总裁女王妻

    霸情总裁女王妻

    最后,他居然要她拿掉孩子,他跟她说“没有人有资格生下我的孩子,你更加不配”!她的世界骤然崩塌!五年后,“据说远方的白天鹅比不上眼前的红烧肉,但是我宁愿远离你,做那美美的天鹅,也不要做被你珍视的油腻腻的肥肉!”女王如是说。宝宝篇:“我可是小妈咪一生中最爱的男人的诶,她怎么可能不管我,再说我怎么样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又凭什么管我?”小鬼酷酷的对男人挑眉。“就凭我是你爹地!”男人很是狂傲自信。“爹地?”小鬼突然间恶意的笑了“我爹地可不只你一个,而你只不过是排在最末的大烂人爹地罢了!”美人爹地篇:某小鬼黑亮的眼眸中闪动着狡黠的光芒,突然他一把抱住苏澈修长匀称的腿,仰着小脸笑得极其乖巧“美人爹地!”苏澈蹲下身子,薄唇挽起一个优雅迷离的弧度,他伸出干净而好看的手指点了点小鬼的鼻头“你这么叫我我是很高兴,不过一旦叫出口就不能反悔了哦!”“本少爷一言,那个N辆车都拉不回哦!”小鬼皱了皱眉终究憋出这样一句有些怪异的话。此文虐心也虐身!利于身体健康,哇咔咔!先小虐,后大虐!--------------------------------------------------------------------------------------------------勤劳的罗争取一天一更,不忙的时候会二更,亲们多收藏多给票票吧!罗的碎碎念:罗的群建立了哦!52938629欢迎亲们都过来定居!(敲门砖,咱的任意一部作品的名字!)亲们放心看文,罗绝对不会弃坑,这是对自己负责更对亲们负责,所以亲们多多撒票,伸出你们可爱的小爪子点击放入书架,收藏一下哦!大么么!-----------------------------------------------------------------------------------------------隆重推荐某罗总裁新坑《强宠贱妻》链接:友情推荐!《祸世狂颜》杜月影
  • 倾城公主要选夫

    倾城公主要选夫

    缘起缘落,一切皆由一个缘字开始。她被赞貌美倾国,绝代风华的公主,他被称是雍容华贵,拥有与生俱来的王者之质的王,他胸怀天下,他风流却独许她一颗完整的心,不惜舍弃那唾手可得的王位。他总是用温柔的眼神注视着她的背影,追随于她的左右,殊不知她早已痴心他付。烽烟起,战火燎,自古江山美人如那古语所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有的人先天体质差,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手脚冰凉……有的人后天保养不当,形体消瘦、容易疲劳、皮肤干燥……有的人气虚,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胸闷气喘……有的人肾虚,腰膝酸痛、容易失眠、眩晕耳鸣……不管你是多大年纪、什么身体状况,只要抓住了“秋冬”这个进补的最佳时节,简单进补,就能彻底改善当前的身体状态,来年腰不酸、腿不疼、精神好、生病少!老中医陈惊蛰纵观数千年的中华养生史,将老祖宗经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朴素道理,与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为现代家庭提供最科学、最全面、最方便的秋冬食疗进补方案。
  • 冰封王座之纵横大陆

    冰封王座之纵横大陆

    玩魔兽把自己玩到异界去了并不希奇,希奇的是你见过这样的异界经历吗?埃尔罗伊虚空劈出一剑,跟前的木棍化成无数的碎片,哼道:“你会凌空劈么?”柔伊在掷出一个火球之后得意的说道:“你会玩魔法么?”依耶芙特则召唤出一只水元素,不屑的哼道:“你会召唤宠物么?”我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后吼了几声,叫:“你们会跳街舞么?会唱两只蝴蝶么?”前面的众人倒下一大片!“我会唱两只小蜜蜂!”络瑞斯在我身后傻傻的说到,前面的众人全倒!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口才是金,它能让你如鱼得水,助你迈向成功。本书从实际出发,对做人办事所需要的口才知识做了完备详尽的介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