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23

第23章 子罕第九(1)

【题解】

此篇凡三十章,前十六章多论孔子德行,以教人;后十四章多孔子教学之言,教人做事做人。前篇论圣贤,为君主立言;此篇论做人,为学者立言,故相次。子罕言其利、命与仁堪为典范,故以之为首章而名篇。旧第十八章“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与《卫灵公》篇重,当是错简衍文,定州简本似无,今删。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释】

罕言:“罕”,少。“言”,谓言己。

利与命与仁:即利、命、仁三者,“与”为连词。

【训译】

先生很少谈(自己的)利益、命运和仁德。

【章旨】

此章说孔子为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罕言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罕言命;不以仁者自许,故罕言仁,谦也。《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旧不知“言”谓言己,故或于“利”字句,“与”释赞许,非。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释】

达巷党人:“达巷”,街巷名。“党人”,乡党。

无所成名:“所”,专一、固定之所。

吾何执:“执”,执掌、专门负责。

执御:“御”,射、御之御,御马驾车。

执射:“射”,射、御之射,射箭。

【训译】

达巷的乡党说:“伟大啊,孔子!博学(多能),却没有一项是成就(他)名声的。”

先生听到这话,对弟子们说:“(那么从现在起)我专执什么呢?是专执驾车呢,还是专执射箭?我专执驾车了。”

【章旨】

此章孔子博学多能,兼言其谦。孔子虽博学六艺,而终以道德文章为最。谦言道德文章,故以射、御自居;而御,尤属为人服务之事。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乎下,礼也;今拜乎上,泰,虽违众,吾从下。”

【校】

拜乎下,“乎”字旧脱,从定州简本补。

“泰”下旧有“也”字,衍,从正平本删。

【释】

麻冕:用麻扎制的丧冠。

纯:纯色黑帛。

拜乎下: “拜”,向国君行礼叩拜。“下”,指堂下。拜乎下敬。

拜乎上:“上”,指堂上。拜乎上不敬。

泰:骄泰、倨傲。

违众:“违”,违逆、违反。

【训译】

先生说:“(治丧戴)麻冕,符合礼;如今用纯帛,俭朴,我从众人。在堂下拜,符合礼;如今在堂上拜,(显得)倨傲,虽然违逆大众,我(还是)主张在堂下拜。”

【章旨】

此章明孔子恭、俭。时代变化,旧礼未必样样合乎时宜,麻冕即是;然亦有不可改者,拜乎下即是。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释】

绝:动词,禁绝、不使有。旧释绝无,非。

毋意:“毋”,禁绝之词,不要。“意”,猜测、以意度。

毋必:“必”,绝对、完全肯定。

毋固:“固”,固执。

毋我:“我”,谓唯我,只知自己不知别人。

【训译】

先生禁绝四种行为:不要猜测,不要绝对,不要固执,不要唯我。

【章旨】

此章记孔子四绝,乃平日教弟子之言。

9·5子围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校】

子围于匡,“围”旧作“畏”,不辞,以音误,今据《史记》(文见释)及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改。包咸曰:“匡人误围夫子,以为阳虎。”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也”当作“矣”,以音误。

【释】

子围于匡:《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言“拘益急”,则“拘”非今拘禁而为围禁。“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境。

文王既没:文王以“文”为谥,故取之以代“文”。“没”,同“殁”。

文不在兹乎:“文”,文化、知识。

天之将丧斯文也:“之”,犹若,下同。“丧”,灭也。“斯”,此也。“也”,表假设。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矣):“后死者”,后人。“与”,在一起。“不得与”,不得见知也。

【训译】

先生被围困在匡,(他)说:“文王去世以后,(世上的)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老天如果要灭掉这文化,后人就再也见不到这文化了;如果还不(想)灭掉这文化,匡人他能把我怎么样?”

【章旨】

此章记孔子无畏。死生有命,畏亦无益。唯危难关头不再谦虚而以“文”自居,见其为天下惜文。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校】

按:“太宰”旧作“大宰”、“欤”旧作“与”,皆改今字。

【释】

太宰:官名,此指吴太宰嚭。《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云云。”太宰问子贡当在此时。

固天纵之将圣:“纵”,放纵、纵使、不加限制。

鄙事:俗陋之事。

君子,多乎哉:“君子”,在位者、贵族,与“贱”相对,指出身高贵。

【训译】

太宰嚭向子贡问道:“老先生是圣人吗?为什么那样多能?”

子贡说:“本来就是老天爷放纵他让他将成为圣人,(所以)又(放纵他)多能。”

先生听到这话,说:“太宰了解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会做很多俗事。(如果出身)高贵,(能那么)多能吗?(肯定)不会多能。”

【章旨】

此章论孔子多能。出身贫贱,未必就是坏事。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环境使然,故多能。旧或释“君子多乎哉”句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巧吗”,或释为“君子要多能吗”,皆非。

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释】

牢:孔子弟子琴张,一名牢,又字子开,卫人。见《家语》。

试:用,被任用。

艺:技艺。

【训译】

琴牢道:“先生说:‘我不被人任用,所以(多)技艺。’”

【章旨】

此章言孔子多艺之故。不被任用为官,故有时间多学技艺。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来问于我,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

【校】

按:“来”字旧脱,从皇本、敦煌二唐写本补。

我空空如也,“我”字旧在“叩其两端”前,盖后人误移,今据义移正。

【释】

吾有知乎哉:“知”,知识。下同。

鄙夫:乡野之人,村夫。

空空如:空虚之貌。“如”,同“然”。此指“我”言,承上省“我”字。旧以为指鄙夫,非。鄙夫问,何言空空?又何言无知?不可通也。

叩其两端而竭焉:“叩”,敲击,喻敷衍。旧释问,非。“其”,指鄙夫所问之事。旧以为鄙夫,非。“两端”,两头,非中心、非要害处。“竭”,尽也。“焉”,兼词,于所问之事。

【训译】

先生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曾经有个)村夫来问我问题,我(心里)空空地,从两头敷衍了几句就什么也没有了。”

【章旨】

此章记孔子自嫌知识不足,教人谦虚。旧以此章言孔子教人必尽其诚,谬。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释】

凤鸟不至:“凤鸟”,即凤凰。传说舜时凤凰来仪《箫韶》,文王时凤凰鸣于岐山,是凤鸟至乃圣王在世之瑞。不至,世无圣王也。

河不出图:“河”,黄河。“图”,地图之类。传说伏羲时河马负图而出。河不出图,亦世无圣王之故。

吾已矣夫:“已”,止也。欲息其志,故曰已矣。旧释完了,非。

【训译】

先生说:“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图,(世上无圣君,)我算了吧!”

【章旨】

此章记孔子叹时运不济而欲息志。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至晚年欲息其志,故有此言。《论衡》注引《易坤凿度》曰:“仲尼偶筮其命,得旅,泣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旧以为孔子自伤不王,非。

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释】

齐衰:音咨崔,孝服的一种,边缘齐,次于斩衰,为父母以下亲属服用。

冕衣裳:礼服。

瞽者:盲人。

见之虽少必作:“见”,接见。“作”,起身。

过之必趋:“过”,经过。“趋”,小步快走,以示尊敬。

【训译】

先生看到穿丧服的、穿礼服的,或者盲人,如果接见他们,即使他们很年轻,也一定要站起身;从他们身边经过,一定要小步快走。

【章旨】

此章言孔子哀丧、敬礼、尊残,可与10·23对阅。

十一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释】

喟然:叹息声。

仰之弥高:“仰”,仰视、往上看。“之”,指孔子的学说。“弥”,更加。仰之弥高,形容高不可攀。

钻之弥坚:“钻”,钻研。钻之弥坚,形容极为艰深。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瞻”,远视。“忽焉”,即忽然。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不可捉摸。

循循然:循序渐进之貌。

博我以文:即以文博我。

约我以礼:即以礼约我。“约”,饰也,美也。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罢”,指罢学文、礼。“既”,尽也。既竭,即竭尽。旧以“既竭吾才”属下,非。

如有所立:指夫子言。“立”,立足。

卓尔:高貌。旧连上读,非。

末由:“末”,无也。“由”,道、路也。

【训译】

颜渊失声感叹道:“(先生的学说),抬头看越看越高,钻研它越钻越硬;远看它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老先生非常有次序地教学,(而且特别)善于诱导。(他)用文献丰富我,用礼仪修饰我,使我想停止都做不到,(完全)竭尽了我的才智。(他脚下)好像有站的东西,卓然高超,即使想跟随他,(也)无路可通呀!”

【章旨】

此章赞美孔子之道及孔子的教学方法。

十二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释】

疾病:疾甚曰病。

子路使门人为臣:“为臣”,以臣礼事之如君。

病间:病情好转。

由之行诈也:“诈”,欺骗。

【训译】

先生病情加重,子路让弟子以臣礼侍奉先生,(并准备举行大葬。)(先生)病情好转以后,说:“子路喜欢骗人,已经很久了呀!没有臣却装做有臣,我骗谁?骗天吗?何况我与其死在臣下手里,还不如死在你们几位手里吧!而且我即使不能被隆重的安葬,难道我(还会)死在道路上吗?”

同类推荐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培养杰出能力的经典故事全集

    培养杰出能力的经典故事全集

    要成就卓越人生,杰出的能力是不可或缺。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正是挖掘自我潜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黄金时期。本书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通过经典故事,总结出19种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最基本而又最突出的能力,帮助青少年自觉培养好各种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获取成功,做好充分准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那一天,那个城市正遭遇近十年来最暴烈的风雪天。郁宁走进一座品位堪忧的大宅,并不知道将在那里见到再也无法忘记的人。她是美院一穷二白的学生,初衷只是一份报酬优越的工作,为此她成为年轻的舞台美术师严可铭的助手,却不知不觉中踏进一个从不曾想过的圈子。她觉得她像落水的人,在未知的河流中载沉载浮,迎接未可知的挑战和机遇,相识身份性情各异的人,但最美妙的是她爱上一个人。
  • 凤鸣巫宫:妖孽哪里逃

    凤鸣巫宫:妖孽哪里逃

    (群号9439463)……这是宫斗?错!……是修真?不对!……是复仇?OUT了!当不止一个大馅饼砸下来的时候,报仇神马的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可报仇之后呢?那个长着九条尾巴的,你捶腿的力气大点,还有,把你的兰花指收回去!那个浑身冒火的,是让你烤肉,不是让你烧炭啊!还有你……既然没什么用,就来暖床暖被做抱枕吧,否则,会让你留在眼前惹人厌?至于剩下的灵兽、帅锅、妖孽们……不要急、不要慌,一个一个慢慢来,本姑娘定会好好“调教”你们的……嗯?恰有对联曰,不斗妃子斗妖孽,不用修仙法术高……横批云,贵宫好乱……
  • 哈佛家训VIII: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哈佛家训VIII: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其实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真正的智慧人生,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有时候放弃、舍去并不是一种失败、吃亏,走向社会的枕边书,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人生际遇。《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是《哈佛家训》系列第8本,经常会遇到舍与得的问题,书中的经典故事一直备受读者的青睐,不舍不得。人在路上,也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是要学会舍得的。而是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身体上的负担,人们常说:有舍有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成功的脚步,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品质,体味理想人生的真谛。舍得是一种人生哲学,不仅可以让青年学生增...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最受你喜爱的友情故事(智慧背囊)

    最受你喜爱的友情故事(智慧背囊)

    关于友情,古诗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哲人说: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另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人的一生中,无论是童年、少年、成年,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友情。友情,是更雨季的伞,严冬的炭,它以不求回报的热量,慢慢温暖我们的心灵。本书汇集了几百个友情故事,以友情告自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体味友情,回忆友情,以一颗关怀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让友谊之花处处开放,使人类的大家庭更加和谐、美好。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版式、漂亮的配图带给你最与众不同的感受,助你的人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