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23

第23章 子罕第九(1)

【题解】

此篇凡三十章,前十六章多论孔子德行,以教人;后十四章多孔子教学之言,教人做事做人。前篇论圣贤,为君主立言;此篇论做人,为学者立言,故相次。子罕言其利、命与仁堪为典范,故以之为首章而名篇。旧第十八章“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与《卫灵公》篇重,当是错简衍文,定州简本似无,今删。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释】

罕言:“罕”,少。“言”,谓言己。

利与命与仁:即利、命、仁三者,“与”为连词。

【训译】

先生很少谈(自己的)利益、命运和仁德。

【章旨】

此章说孔子为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罕言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罕言命;不以仁者自许,故罕言仁,谦也。《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旧不知“言”谓言己,故或于“利”字句,“与”释赞许,非。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释】

达巷党人:“达巷”,街巷名。“党人”,乡党。

无所成名:“所”,专一、固定之所。

吾何执:“执”,执掌、专门负责。

执御:“御”,射、御之御,御马驾车。

执射:“射”,射、御之射,射箭。

【训译】

达巷的乡党说:“伟大啊,孔子!博学(多能),却没有一项是成就(他)名声的。”

先生听到这话,对弟子们说:“(那么从现在起)我专执什么呢?是专执驾车呢,还是专执射箭?我专执驾车了。”

【章旨】

此章孔子博学多能,兼言其谦。孔子虽博学六艺,而终以道德文章为最。谦言道德文章,故以射、御自居;而御,尤属为人服务之事。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乎下,礼也;今拜乎上,泰,虽违众,吾从下。”

【校】

拜乎下,“乎”字旧脱,从定州简本补。

“泰”下旧有“也”字,衍,从正平本删。

【释】

麻冕:用麻扎制的丧冠。

纯:纯色黑帛。

拜乎下: “拜”,向国君行礼叩拜。“下”,指堂下。拜乎下敬。

拜乎上:“上”,指堂上。拜乎上不敬。

泰:骄泰、倨傲。

违众:“违”,违逆、违反。

【训译】

先生说:“(治丧戴)麻冕,符合礼;如今用纯帛,俭朴,我从众人。在堂下拜,符合礼;如今在堂上拜,(显得)倨傲,虽然违逆大众,我(还是)主张在堂下拜。”

【章旨】

此章明孔子恭、俭。时代变化,旧礼未必样样合乎时宜,麻冕即是;然亦有不可改者,拜乎下即是。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释】

绝:动词,禁绝、不使有。旧释绝无,非。

毋意:“毋”,禁绝之词,不要。“意”,猜测、以意度。

毋必:“必”,绝对、完全肯定。

毋固:“固”,固执。

毋我:“我”,谓唯我,只知自己不知别人。

【训译】

先生禁绝四种行为:不要猜测,不要绝对,不要固执,不要唯我。

【章旨】

此章记孔子四绝,乃平日教弟子之言。

9·5子围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校】

子围于匡,“围”旧作“畏”,不辞,以音误,今据《史记》(文见释)及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改。包咸曰:“匡人误围夫子,以为阳虎。”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也”当作“矣”,以音误。

【释】

子围于匡:《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言“拘益急”,则“拘”非今拘禁而为围禁。“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境。

文王既没:文王以“文”为谥,故取之以代“文”。“没”,同“殁”。

文不在兹乎:“文”,文化、知识。

天之将丧斯文也:“之”,犹若,下同。“丧”,灭也。“斯”,此也。“也”,表假设。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矣):“后死者”,后人。“与”,在一起。“不得与”,不得见知也。

【训译】

先生被围困在匡,(他)说:“文王去世以后,(世上的)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老天如果要灭掉这文化,后人就再也见不到这文化了;如果还不(想)灭掉这文化,匡人他能把我怎么样?”

【章旨】

此章记孔子无畏。死生有命,畏亦无益。唯危难关头不再谦虚而以“文”自居,见其为天下惜文。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校】

按:“太宰”旧作“大宰”、“欤”旧作“与”,皆改今字。

【释】

太宰:官名,此指吴太宰嚭。《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云云。”太宰问子贡当在此时。

固天纵之将圣:“纵”,放纵、纵使、不加限制。

鄙事:俗陋之事。

君子,多乎哉:“君子”,在位者、贵族,与“贱”相对,指出身高贵。

【训译】

太宰嚭向子贡问道:“老先生是圣人吗?为什么那样多能?”

子贡说:“本来就是老天爷放纵他让他将成为圣人,(所以)又(放纵他)多能。”

先生听到这话,说:“太宰了解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会做很多俗事。(如果出身)高贵,(能那么)多能吗?(肯定)不会多能。”

【章旨】

此章论孔子多能。出身贫贱,未必就是坏事。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环境使然,故多能。旧或释“君子多乎哉”句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巧吗”,或释为“君子要多能吗”,皆非。

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释】

牢:孔子弟子琴张,一名牢,又字子开,卫人。见《家语》。

试:用,被任用。

艺:技艺。

【训译】

琴牢道:“先生说:‘我不被人任用,所以(多)技艺。’”

【章旨】

此章言孔子多艺之故。不被任用为官,故有时间多学技艺。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来问于我,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

【校】

按:“来”字旧脱,从皇本、敦煌二唐写本补。

我空空如也,“我”字旧在“叩其两端”前,盖后人误移,今据义移正。

【释】

吾有知乎哉:“知”,知识。下同。

鄙夫:乡野之人,村夫。

空空如:空虚之貌。“如”,同“然”。此指“我”言,承上省“我”字。旧以为指鄙夫,非。鄙夫问,何言空空?又何言无知?不可通也。

叩其两端而竭焉:“叩”,敲击,喻敷衍。旧释问,非。“其”,指鄙夫所问之事。旧以为鄙夫,非。“两端”,两头,非中心、非要害处。“竭”,尽也。“焉”,兼词,于所问之事。

【训译】

先生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曾经有个)村夫来问我问题,我(心里)空空地,从两头敷衍了几句就什么也没有了。”

【章旨】

此章记孔子自嫌知识不足,教人谦虚。旧以此章言孔子教人必尽其诚,谬。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释】

凤鸟不至:“凤鸟”,即凤凰。传说舜时凤凰来仪《箫韶》,文王时凤凰鸣于岐山,是凤鸟至乃圣王在世之瑞。不至,世无圣王也。

河不出图:“河”,黄河。“图”,地图之类。传说伏羲时河马负图而出。河不出图,亦世无圣王之故。

吾已矣夫:“已”,止也。欲息其志,故曰已矣。旧释完了,非。

【训译】

先生说:“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图,(世上无圣君,)我算了吧!”

【章旨】

此章记孔子叹时运不济而欲息志。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至晚年欲息其志,故有此言。《论衡》注引《易坤凿度》曰:“仲尼偶筮其命,得旅,泣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旧以为孔子自伤不王,非。

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释】

齐衰:音咨崔,孝服的一种,边缘齐,次于斩衰,为父母以下亲属服用。

冕衣裳:礼服。

瞽者:盲人。

见之虽少必作:“见”,接见。“作”,起身。

过之必趋:“过”,经过。“趋”,小步快走,以示尊敬。

【训译】

先生看到穿丧服的、穿礼服的,或者盲人,如果接见他们,即使他们很年轻,也一定要站起身;从他们身边经过,一定要小步快走。

【章旨】

此章言孔子哀丧、敬礼、尊残,可与10·23对阅。

十一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释】

喟然:叹息声。

仰之弥高:“仰”,仰视、往上看。“之”,指孔子的学说。“弥”,更加。仰之弥高,形容高不可攀。

钻之弥坚:“钻”,钻研。钻之弥坚,形容极为艰深。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瞻”,远视。“忽焉”,即忽然。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不可捉摸。

循循然:循序渐进之貌。

博我以文:即以文博我。

约我以礼:即以礼约我。“约”,饰也,美也。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罢”,指罢学文、礼。“既”,尽也。既竭,即竭尽。旧以“既竭吾才”属下,非。

如有所立:指夫子言。“立”,立足。

卓尔:高貌。旧连上读,非。

末由:“末”,无也。“由”,道、路也。

【训译】

颜渊失声感叹道:“(先生的学说),抬头看越看越高,钻研它越钻越硬;远看它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老先生非常有次序地教学,(而且特别)善于诱导。(他)用文献丰富我,用礼仪修饰我,使我想停止都做不到,(完全)竭尽了我的才智。(他脚下)好像有站的东西,卓然高超,即使想跟随他,(也)无路可通呀!”

【章旨】

此章赞美孔子之道及孔子的教学方法。

十二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释】

疾病:疾甚曰病。

子路使门人为臣:“为臣”,以臣礼事之如君。

病间:病情好转。

由之行诈也:“诈”,欺骗。

【训译】

先生病情加重,子路让弟子以臣礼侍奉先生,(并准备举行大葬。)(先生)病情好转以后,说:“子路喜欢骗人,已经很久了呀!没有臣却装做有臣,我骗谁?骗天吗?何况我与其死在臣下手里,还不如死在你们几位手里吧!而且我即使不能被隆重的安葬,难道我(还会)死在道路上吗?”

同类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舞姬花

    舞姬花

    平安时代。妖魔当道,怨灵肆虐。天皇贴于告示,诚招天下有志之士,斩妖除魔。一时之间,各方术师,山中隐士,纷纷涌入京城平安。夕阳渐落,暮色四合。庭院花圃中,一位女子身着流云舞服,伫立在百花中间。淡黄色的余光落下来,犹如一幅安和雅然的图画。
  • 战神重生

    战神重生

    吴剑,一位年轻的龙朔武警,在一次国际战斗任务中遭遇意外获得一枚戒指,穿越到了异世,在得到了战神阿提拉的指点,吴剑不仅学到了最顶级的刀法和兵法,心志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战神的传人,吴剑为了恢复楚国与邪神附体的亲兄弟大宝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不同寻常的修练和争霸之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八戒自传

    八戒自传

    自从高老庄一役,俺被那死猴子用计收降,这色戒以后是不能再犯了。虽整天面对唐僧那头呆鹅和不开壳的沙师弟就让人烦闷,但是西行路上偶尔遇见了一些女菩萨,俺倒也可揩些油水,可毕竟不如当妖精时自在,真是气煞俺老猪也……。
  • 九重妖姬:绝色小妞闯地宫

    九重妖姬:绝色小妞闯地宫

    文艺版:风袭相思祭,徒悲未亡人。通俗版:她只是幼时好心救了一个男子,于是就被带回了延州,遇见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大师兄”。长大后,终于鼓起勇气追随大师兄的左右,却不被所有人祝福。而她离山后结交的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却个个神鬼莫辨,妖瞳、巫毒娃娃,傀儡术……她善待所有人,相信大家都是好人,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平安,可是最后却被所有人抛弃……
  •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一个离婚女,一个钻石男。她眨巴着大眼睛:“你又想当金主,又不想救我爸,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唇角勾笑:“除了救你爸,都可以答应你!”她气得炸毛:“滚!”这前脚才出狼窝,后脚又入虎口。他捧她上天:我要当你一辈子金主!她恨他入地:做梦!你才是害得我家破产的幕后黑手!前夫和金主,反复纠缠。亲情爱情,阴谋阳谋,真相揭开,令人诧异……她到底缺少了哪一部分的记忆?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武斗星空

    武斗星空

    整片星空无比宽阔,主角应运而生,在这番天地之间,闯出自己的宇宙,且看主角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销售心经

    销售心经

    本书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让你了解并掌握隐藏在销售背后的深层客户心理。运用本书介绍的心理策略,你可以明了客户的性格类型、洞察客户的心理需求、抓住客户的心理弱、突破客户的心理防线、解除客户的心理包袱、赢得客户的心理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