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9300000036

第36章 牛市?熊市?(3)

股市崩盘在金融史上,往往是突然引发的。当然这并非毫无征兆,只不过很多人忽视了它。比如一家压力过大的证券公司或上市公司倒闭。在1969年,巴菲特就曾亲眼目睹了梅茨基金陷入困境。为了逃避压力行为的暴露,个别操盘手会极力使用各类欺诈手段进行补救,比如挪用客户资金。于投机者们来说,这类事情的出现对如同是晴空霹雳。人们认为要想在如此恶劣的局势下生存,必须拼命人人都拼命挤出大门去,否则将赔得更惨。

但是巴菲特却是个例外。和众人不同的是,巴菲特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事商业活动,因为这一时期造就的价格是对股神构成吸引的。巴菲特深信,理性投资人真正的敌人是乐观主义。那么适度的悲观有助于理智的判断。

当然还有一个人为的灾难因素,那就是庄家大户操纵股价波动。在巴菲特看来,市场的动荡,正是由于那些所谓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造成的。数以亿万计的资金被他们掌管着,而他们做了什么?这些吸血鬼不去研究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反而是专心研究其他基金经理人下一步的动向,对他们来说,股票只不过是赌博交易的筹码,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保证。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使得“熊”时刻潜伏在我们周围,一旦产生了有利于它出现的时机,它就会无所顾忌的挥舞铁拳。躲避不及时者,就会葬身熊口。

在美国,詹姆斯·阿尔图切尔是对巴菲特非常有研究的专家。他曾经以巴菲特式的理念对个股价格下跌做过解释。当这些因素出现时,会导致个股的价格的下跌:第一是市场风险。的确当市场变得恐慌,比如人们担心未来美国会遭到恐怖主义袭击,并因此减缓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那么某些个股的现金流情况必然受到影响。第二,莫过于公司丑闻。众所周知,美国的安然公司丑闻揭露后,股价一天内从80美元跌到了1美元,然后就在停牌之前的一段期间一直在0.8美元附近波动。更糟糕的是,很多能源公司的股票价格受到了连累,甚至连那些最稳妥的市政设施股票也无辜受到牵连。第三,当属诉讼风险。也许相对来说,烟草公司的市场和收益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它有一个固定的长期的忠实群体,即烟民。可是如果存在戒烟组织对菲利浦·莫里斯这样的公司提起集团诉讼的风险时,价格就会毫无顾及的一路狂跌。最后一点,莫过于贸易挫折。比如产品质量发生问题,相关股票的价格将呈现下跌之势。

无疑这都是灾难的来源,是熊市的足迹,那么怎样才能逃过劫难呢?股神巴菲特会告诉人们答案。

前文多次提到了1929年,这个股票历史上著名的灾难开始。10月24日,是绝对的黑色星期四,在这一天美国股市单日跌幅达22%,这是美国股市有史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到1932年,美国股市的总跌幅为89%。尽管无数的人在哭泣,无数的人在呼唤上帝,但是这样一场股市大崩溃中,几乎所有的股票股价还是一泻千里,没有丝毫停下来的趋势。所有的投资者都在这场浩劫中遍体鳞伤。很多企业资本大厦轰然倒塌。最为典型的个股案例就是美国无线电公司,作为当时的朝阳产业,无线电相当于今天的互联网。在灾难来临之前,1929年9月它的股价超过500美元,而到了1932年7月,股价仅为3美元。这样的结果是,无数的人无法承受压力,选择以结束生命来抗议。于是,当时很多酒店面对来客时,不得不无奈的问一句,“您是来开房间的,还是来跳楼的?”这并不夸张,熊市对于债务人来说,其结局很可能是要命的。此时再来痛骂股市,已然来不及了。无数的债务会逼得人发疯。

而对于巴菲特来说,“欠债”似乎有着家族的警讯。无论是来自“剥削者”爷爷,还是来自伟大的父亲,甚至追溯到更遥远的从前,似乎这个家族有个传统,就是把“欠债”视为一种耻辱。于是很小的时候,巴菲特就立志做个有钱人。少年时期的生活困顿也的确造就了这个天才。事实上,查看巴菲特的历史,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个5岁开始做生意,11岁开始炒股的人,一直用自己的能力实现着自己成为富人的计划。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师承自基本学派大师本·格雷厄姆与菲利普·费希尔。前者以“定量分析”为主,后者以“定性分析”为擅长,巴菲特则是集二者于大成。这使得这位天才不断的让自己口袋中的钱进行着量变,时至今日,这种变化是令人瞠目结舌的。

好吧,让我们来回顾股神与熊市的三次亲密接触,来看看巴菲特是如何躲过,不,应该说是利用熊市挣大钱的。事实上,牛市和熊市在巴菲特眼里,不过是个名称。

当然,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是个例外,因为当时巴菲特刚刚出生,他没有参与其中也许是个幸运。不过除此之外,巴菲特共经历过三次熊市。这也丝毫不会影响股神的威名。从股神与熊市的三次亲密接触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股票价格的下跌往往孕育着诸多的良机。看,巴菲特不是做到了!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有根源的,就好像巴菲特所经历的第一次熊市一样。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可以说积聚到了相当程度。于是,该爆发的时候到来了。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琼斯指数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真正的暴风雨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经济市场。在1974年末到1975年初,道琼斯指数一度暴跌至550点,几乎吃掉了1956年以来的所有战果。对此,巴菲特早有预见,“市场先生情绪高涨地狂暴了几年,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

这是一次残酷的熊市,殊不逊于可怕的1929年。市场的暴跌让人们从天堂一下子掉入了十八层地狱。投资者们被这只残暴的黑熊伤得体无完肤。但贪婪的投机客们不愿面对事实,依然抱着市场马上会反弹的幻想,舍不得将手中依旧在持续下跌的股票卖出。于是这样的后果是,当人们认识到残酷的现实后,一切已经太晚了。当投资者们筋疲力尽的看到市场反弹无望时,大家开始恐慌性地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了市场进一步暴跌,这种恶性循环不断增加着股市的压力,不多吞噬着人们的希望,不断残酷撕扯着所有人的心血。一切犹如梦魇般,让世界变得昏暗。

厄运持续到1974年年底时,大多数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跌了60%。美国人民经此一役后,犹如惊弓之鸟,谈股色变。而巴菲特呢,此前准确的眼光,使得别人在绝望痛苦之时,他不过是悠闲的喝着咖啡,翻翻报纸。养精蓄锐了将近5年之后的巴菲特,像一个充满朝气的猎人,在最恰当的时刻瞄准了猎物。他把5年来积累的大量资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那些被人们所抛弃的股票上。犹如淘金者发现了一座金矿,他找到了大量有价值而又便宜的股票,以至于他的资本都无法消化。后来证明,任何一个在1974年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很少有人回报率低于75%。这一场腥风血雨对于巴菲特来说,却犹如甘露。

巴菲特所经历的第二轮大熊市发生在1987年。前文提过,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从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才收盘。这一个单日跌幅排在道琼斯指数有史以来的第二位。这轮次下跌直到1987年年底才恢复。

那么巴菲特呢?据调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市值也在一天之间损失了3.42亿美元。但是巴菲特好像事不关己一样,显得轻松自然。巴菲特认为只要掌有华盛顿邮报、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这三只股票就够了,所以,它们价格的涨跌和巴菲特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这只老虎不会轻易放过猎物的,其他股票的价格崩溃给他带来了滚滚财富。别人狂抛之际,他精心选择了几只股票,大胆买入。于是当1987年年底,市场指数恢复到大跌前水平时,巴菲特持股总值首次超过了20亿美元。显然,这第二次熊市对于巴菲特来说是一个漂亮的全垒打。

同样,当第三次熊市到来之时,巴菲特也没打算放过它。2000年开始,反映技术股走势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持续下泻,从5000点高位,跌穿2000点,重新回到1998年12月的水平上。思科的股价也不容乐观,一路从82美元跌至26.06美元,总市值从5554亿美元,直线降到2001年11月9日的1876亿美元。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由华人明星式企业家杨致远所创建的雅虎公司从2000年的250美元一路连续下跌,到2001年9月26日,跌至历史最低谷,调整后的盘后价仅为4.05美元,跌去了95%。而曾有“神话”之称的美国在线,股票在最辉煌时期,市值为1600亿美元,相当于电脑巨人IBM的两倍,这让它的胃口无线膨胀,连比自己营业额大五倍的传统媒体帝国—时代华纳公司也不放在眼里。以至鲸吞华纳,以胜利者的姿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业绩和雄心。但是合并后的第二年,新公司市值下降了54.66%,还比不上合并前时代华纳的市值。更可怕的是,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华尔街许多投资商身价一落千丈,但由于巴菲特始终坚持投资在保险、零售等旧经济公司,因而他所控制的上市公司2000年则逆势而上,大赚了33亿美元!让旗下的投资者们无不感激涕零。

因而人们无不衷心钦佩:股神果然名不虚传啊!

2、捕“熊”之道。

股神的神话究竟是如何造就的,相信这是股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说巴菲特在熊市和牛市的经历能给人以激励的话,那么深究其背后的投资诀窍才是最实惠的。很多人总是把他和华尔街联系起来,并希图从那儿获得股票投资的真经,尤其是他的捕“熊”之道。不过巴菲特似乎和华尔街所谓的精英们在思想上并无多少交集。这一点似乎最早是受到其恩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他曾告诫巴菲特对华尔街要当心,不要听信传闻。格雷厄姆“严禁损失”的投资哲学,更成为日后巴菲特奉行的最高规则。巴菲特进而将其概括为自己恪守的法则:第一条法则是不许失败。第二条法则是,永远记住第一条法则。

要想得到巴菲特的投资宝典,首先就要了解巴菲特对于投机与投资的认识。市场上通常把买入后持有较长时间的行为,称为投资,无疑这是巴菲特的强项。而投机者则是短线客。巴菲特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他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而更多的人是一朝破产。华尔街“精英们”害怕股价下跌,而巴菲特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喜欢股票下跌。

诚如巴菲特在2003年早春,写给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中所说的那样:“连跌三年的股价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我们只有温和吸引力的股票。这种令人沮丧的现实情况,反映了股价在‘大泡沫’时期达到的高度是如何地疯狂。而且不幸的是,酒醉的时间可能会和暴饮的程度成正比。”这是针对当时的股市所作出的评论。巴菲特经常说,除非他发现哪只股票有较大的产生至少10%税前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将会离场观望,而当时的状况显然仍属于后者。

不过有一点是巴菲特想不通的,何以股票价格一下跌,千千万万的股民就开始骂娘?因为在他看来,跌不一定是坏事,何以更多的人看不到其中的可观收益呢?巴菲特曾表示,在他有生之年,甚至是在他身后,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都将年复一年买下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因此,企业的价格下跌对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来说更有利,反之则不利。

或者这就是投资者和投机者最大的区别。巴菲特成功的奥秘有两点:一是“长期持有”,二是“忽略市场”,巴菲特是长线投资的典范!他非常反对短线交易,认为那只是浪费时间及金钱的行为而已,而且会影响到操作绩效。巴菲特曾说:“我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重新打开,恢复交易。”他告诫投资人,任何一档股票,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够持有10年的话,那就连10分钟都不必考虑持有。所谓“忽略市场”就是不要把短期的市场波动看得太重,投资者的情绪不要被市场左右,不要对市场行为过于敏感。而普通投资者,确切的说是投机者,他们的心理则是由于惧怕股票价格下跌,因为股票在他们来说仅仅是参与投机的一张凭证,是和彩票类似的东西。因此购买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长期持有它,而是期望它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增值变现,以达到一夜暴富的目的。接着,再进行下一笔交易。所以,当股价下跌时,他们的美梦破灭了,没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等到股市飘红。

巴菲特曾在1972年以1060万美元买入华盛顿邮报股票,到1999年时已经增值到9.3亿美元,在27年内华盛顿邮报股票成长了86倍,尽管在这27年中美国股市大盘几经沉浮,华盛顿邮报股票也曾大幅振荡,但最后的事实证明“长线和耐心”是巴菲特可观收获的来源。

从这可以解释出,为什么巴菲特喜欢股票下跌,而且越低越好。其实,这就是以交易(卖)为目标的华尔街思维和以企业投资(买)为目标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理念根本不同所在。很早以前巴菲特就意识到,从共同基金经理到互联网日交易员的绝大多数人都受困于短期游戏,虽然他们口头上也一再重复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们依然执着于赚快钱。这就是成功的股票投资者和失败人士的区别。目光长远的投资者,永远有机会从目光短浅者遗弃的股票中拾取具有长期价值的财宝。而默多克无疑是个中高手。

股市中人每天在积极而紧张的关注着股市的进度,以便当股价下跌时及时作出反应。当然,他们所作出的反应很可能是愚蠢的。但巴菲特不同,他的反应无论迅捷还是迟缓,都能让自己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这一点从他与熊市的三次交锋就可以看出。巴菲特认为,只有当股市的恐慌和公司的坏消息同时出现时,才是选择性反向购买的最佳时机。巴菲特本人也多次说,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熊市的悲观氛围中做生意。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经常利用行业不景气、个别公司的灾难、公司结构变化和战争现象创造的机会购买。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魔少的禁忌圈宠

    魔少的禁忌圈宠

    “翡梨(费令)!今生今世,就算老天爷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们也要逆天而行!”他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手中的一把斧头,他与玉皇大帝的四公主意外邂逅,情定终生,然“小兵和公主”,身份悬殊,终被玉帝棒打鸳鸯。一场三界混战后,玉帝终于擒住斧魔。她是玉皇大帝的四公主,亲眼见到情郎被推下诛仙崖,心灰意冷的她喝下孟婆汤,纵身跳下轮回台转世来到二十一世纪,成为都市白领剩女一枚!遭遇死亡后,玉帝告诉她,她是女娲娘娘的后裔,肩负找到转世为凡人的斧魔,并杀死他,替天行道的使命!她穿越来到古时候一个乱世时代,爱上了一个男人(本书故事从此开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极品魔少

    极品魔少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某人的老爸是局长,某人的老爸是市长,某人的老爸是董事长,而我的老爸却是……十八岁之前,我从未见过他,当这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才知道,他是一个魔鬼,来自地狱最深处。他给了我一双恶魔之瞳,能让我看清人心的善与恶,灵魂的黑与白,以及,正常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无限精彩,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对魔鬼老爸说一句:混蛋,你还能更无耻一些吗?
  • 恶魔王子在身边

    恶魔王子在身边

    “白痴男,你怎么会在这?”我先发制人的询问道。“谁允许你出现在这的?”嗜血的杀气。“我在不在这关你屁事?你先回答我。”“马上给我消失,别以为我不打女生。”“恩,他为什么会在这?”我指着白痴男问阿姨。“这是本少爷家。”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竟然遭到如此报应,不远千里来寻找救命恩人不成,却阴错阳差的住进了该死的尹曦澈家里,有钱了不起吗?长得帅了不起吗?欺负我有糖吃啊。-------------------------“最好离我远点,否则有你好看,还有,别爱上我。不然你会死的很惨。”他面无表情,语气冰冷的警告着我。“哈,最好这样,这也是我所希望的,本小姐心有所属,你放心好了。”“呵,那最好。”他嘴角挑起一个不屑的弧度,好看而冰冷,让人看着只打寒战。------------------------救命恩人多次寻找未果,我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来个一步到位,登报寻找相亲。前几次来找我见面的竟然都是大叔级别的,拜托,您来之前没看到报纸上的要求吗?老眼昏花。这些都不足以让人生气,最可恨的是后几次见到的都是极品帅哥,正当和帅哥相谈甚欢准备问及往事之时,这个该死的尹曦澈又一次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我的好事。“晓璐,怎么出门也不说声,害我好找。”“你是谁?我又不认识你?”“真是任性,孩子都有了,还说不认识。”“妈咪……”“啊……哪来的孩子?”某蓝其他文文《太子,为师教你别得瑟》http://m.pgsk.com/a/276130/某蓝新开的坑,强烈推荐大家收藏下,嘿嘿。保证按时更新哦。因为群里没人说话,蓝就解散了,亲们有事可以留言哦,每条蓝都有认真看。也可以加我qq:1435005658,千万不要加群了哦,多谢合作。o(∩_∩)o推荐好友文文:《冷酷王子的冰山公主》厌_丗http://m.pgsk.com/a/261390/《恋上你的天》爱的城池http://m.pgsk.com/a/284472/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重生嫡女难为

    重生嫡女难为

    盼了多年,等了多年,终于迎来新婚花轿,熟料未婚夫君早有负她之心!逃出魔窟,惊闻父亲猝死,幼弟身亡。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姨娘和长姐所为,在负心郎和长姐的新婚之夜,她被残虐致死,含恨九泉!若有来生!她一定会叫那些人,血债血偿!重生到五年前,她不再是单纯的嫡女,步步惊心,处处谋划,只为父亲,幼弟,自己一生平安,害她,伤她之人,得到报应!八王爷的款款深情,叫她再次打开心扉。姨娘的阴谋诡计,被她见招拆招。长姐的心狠手辣,她笑里藏刀。负心人的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这一世,她活的潇洒自在,携手心爱之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豪门独爱之千金冷妻

    豪门独爱之千金冷妻

    五月的天,不晴不阴,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射出薄薄的光晕,带着暖意,也带着一股闷闷的热浪,让人心里莫名的压抑烦躁。T市,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因为它的繁华,注定这里是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来来往往的人脸上无不例外的都绷着一根弦,有人在这里大展拳脚,也有人在这里一夜之间一无所有,这里,没有衣不果腹,只有纸醉金迷。T市市中心一座面积颇广的医院里,医生办公室里,一名年纪不算很大的医生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