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200000022

第22章 附录我的修行生活(2)

当时最多是凌晨四点,在星星底下,阿妈就带我上路去舅舅家,我们是走路去的。大概午夜才赶到舅舅家里。我看到舅舅们住在一个茅棚般的小房子里,感到很疑惑,因为我常听阿妈讲他们家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是他们家里的房子像《红楼梦》里面的房子。可是现在我眼前却一无所有,阿妈大概知道了我的疑惑,轻轻打开舅舅家破旧的门帘,从门帘的缝隙里往外指给我看,那就是我们原来的家,现在变成集体的了。

我一看出去,一片山上全是古老的房子,一栋连着一栋。我看到眼前如此壮观的情景,只是张大了嘴“哇”的一声,的确像是电影一般。现在都成了集体的公社、学校,还有一些红卫兵们在住了。

阿妈马上放下门帘说:“不能让他们发现我们在这里。”看到舅舅一脸凝重,也不大讲话,现在我才能想象舅舅当时的生活状态和他面临的精神压力。我和阿妈歇了歇脚,又继续上路了。

我们在路上遇到很大的河,必须要过河。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河,不敢过去,阿妈一直鼓励我。第一次,阿妈牵着我的小手慢慢过河。刚开始我踩着脚下的石头,非常的光滑,我更加害怕,不敢再走下去,就开始哭。阿妈只好又退回去。阿妈穿的是长长的藏装,她把衣服挽起来,背着我过河。到了河的中间,水淹过了阿妈的膝盖,我当时担心我和阿妈这次可能会被大河冲走。阿妈还是非常镇定,背着我平安到达对岸。

后来我中专毕业,有次为了工作上的出差行经附近。那次我坐着车,来到童年和阿妈讨饭的地方。看到阿妈背我过河的地方,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更能体会阿妈的坚毅和祥和。当我面临生活中的苦,想到阿妈,就会觉得自己经历的苦算什么?自然又能升起信心,坚持渡过难关。

修佛塔的菩萨心愿

2005年,我回家乡探望爸妈。有次我跟阿妈在门外,阿妈看着我们家门前的佛塔,告诉我:“这佛塔名叫十万佛塔,历来都非常灵验。自从“文革”时期毁了这个塔之后,对我们村子的伤害很大。现在气候变得不好,庄稼也不收成,村里的人也开始生各种疾病。如果这个佛塔重建起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好起来。我的心愿是把这个佛塔重新修起来,就由你来完成吧。”

阿妈的这番话,好像是当头一棒,把我敲醒,我马上就答应了,支付了所有的资金。

阿妈当天就发动全村的人商量怎么恢复佛塔。

修复佛塔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举两个小例子。当时阿妈很快发动了全村的人开始建佛塔和准备塔里的供物。开始要先做一万个放在佛塔里的擦擦(模具压出来的泥制小佛像)。全部干活的人,在阿妈的带领下,先祈请诸佛菩萨护祐,把虔诚心都放在做事的细节里。

当男人开始扳泥巴,女人们洗了手开始做擦擦时,发现只有两个小小的模具。两个怎么来得及做完一万个擦擦?大家正在想哪里可以借到模具时,当地寺院的住持来到了现场。寺院离这里要走两小时山路,这位住持平常很忙,很少来村子里。他说县城的华藏寺有三个大模具,但是我们离华藏寺也有七十公里路程。正在这个时候,阿妈对我说我的大哥正好在县城,今天准备回来。我马上就打电话给大哥,他当天下午就借到了寺院的三个大模具。

自从这个塔修好之后,大家又有地方可以转经了,许多老人的病也好了。听说孩子们上学前,都会经过佛塔转绕几圈之后,再去学校。

活佛为阿妈的往生修法

2008年,我搬到美国。阿妈在家乡,晚年病得很重,但她不喜欢去医院,整天总是开心地念经。

她在离世的三天前,托梦给我。梦中白发苍苍的阿妈开心地舞蹈着,突然停下来告诉我:“我不想再待了,我要走了,因为我有时候会头痛。”梦醒后,我觉得这个梦里一定有什么预兆,马上打电话到家乡找二哥,二哥告诉我:“阿妈昨天刚刚住院。”我问:“怎么了?”二哥说:“这几天阿妈头痛,我感觉这次阿妈真的要走了。”

我想马上赶回家乡。但因为机票的关系,我没有赶上看到阿妈的最后一面。我到家乡时,阿妈已经走了。家人说,阿妈住院两天后就要求出院。阿妈还托了梦给姐姐。她看到阿妈躲在一个阴暗的地方,地上有很多秽物和血渍,很像医院的感觉。阿妈缩成一团,很可怜的样子,说人们欺负她,要姐姐赶快救她出来。姐姐就一把抱起阿妈,冲出那个阴暗的地方。

姐姐梦醒之后,知道阿妈在住院,觉得阿妈的梦很紧急,但她当时在新疆参与慰问演出,而新疆没有直飞兰州的飞机,于是连夜坐火车直达兰州医院。阿妈的上师赛仓活佛也在兰州,姐姐问上师怎么办,上师说:“马上接出医院,先到我这里来。”

姐姐立即把阿妈接出医院,直接去见上师。赛仓活佛立刻下楼,为阿妈在救护车上修了“破哇法”,结束后连夜把阿妈送回老家去。开车开了三个多小时,终于赶到家里。阿妈刚回到老家的炕上,睁开眼睛到处看了一眼,一口气就走了。

之后家里人请了僧侣们来诵经,帮助阿妈往生和解脱。僧侣们到家检查阿妈的状况后说:“阿妈的头顶是软的、热的,她早就走了,而且走得很好很高。”僧侣们很惊讶,说他们帮助很多往生的人,很少碰到像阿妈这样,身体软得像婴儿的状态。

僧侣们说:“阿妈的修行真好。”僧侣们听说是赛仓活佛为阿妈修了“破哇法”,都共同合掌说:“阿妈的福报好大呀,就连我们出家人,都很难遇到这样殊胜的因缘机会。”

生命的答案,要在内心找

阿妈给了我一个快乐温馨的童年,给了我那么多关于人生的教导,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佛法修行的种子。

离开山村以后,在实现生命价值与修行的道路上,我不断地去冒险和挑战,走了很多弯路,也吃了很多的苦头。虽然生命不断考验我,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功课,我还是毫不畏惧,继续探索生命。

因为,我感觉到自己来人间好像遗失了什么东西,总想要找到那个“东西”。

我一直在寻找那个埋在心里的疑问:我是谁?我到这个世界来做什么?我总是会听到内心的声音,也感觉有两个自己,她们很多时候是矛盾的。尽管内心有许多争执的声音,我还是会听从内心的声音,因为她是很强大、很有力量的。所以我一直会做出超乎周围人想法的事情,因为我跟随内心的自己,走自己探索生命的道路。我想找到自己生命的真相。

走出大山,向往出家

我刚念完小学,就赶上好时机。

班禅大师恢复了藏族聚居区的民族藏文学校。如果没有大师恢复藏文学校,我可能至今还是一个农民。

我考上了第一所公费的民族中学。阿爸说没有钱供我上学,我就趴在炕上哭,央求阿爸,说我不要穿新衣服,只穿姐姐的破衣服就行,我要念书。我二哥说别人家的孩子都考不上学,妹妹考上了,不去太可惜了,一定要让她读书。他从别人家借了三十元的盘缠,把他装账本的一个小木箱子送给了我。

于是我在十二岁离开了家,到县城里去上学。

三年的中学时间一晃而过,我想上高中,将来考大学。可是家人怕我如果没考上,连个工作也没有,因而要我考中专。我哭了一通,只好去考,到中等师范学校上学。那里是培养小学老师的学校,当时我已经对自己的前途觉得有点迷惘。在一次的藏文课上,我们的藏文老师讲起藏族女修行大成就者“玛姬拉尊”的故事。从那以后,也不知是挑起我脑子的哪根弦,从此我对出家修行就有一种特别的向往。

有次我偶然在报纸上发现四川有一家佛学院招收女学生,我很兴奋,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报名,不知为何没有音讯。三年的中专就这样结束了。我没有出成家,也没有去流浪,却成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

为情跳河,重生后更奋发

我被分配到县城的第一中学当音乐老师,那时我才十七岁,是全学校最年轻的老师。学生们为我取了个绰号叫“小音乐”。

全校的老师同学都喜欢我,说我的到来使沉闷的校园里有了音乐和歌声,过去这所学校里是没有音乐老师的,我是校长专门找来的。

可是在这样一个山镇中学里待一辈子、过平淡日子的人生,好像从来不是我的梦。所以我很努力工作、学习,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考大学走出去。

在这个时期,我认识了一个人,一个差点把我逼死的男人。也因为他带给我那么深的伤痛,我才发愤学习,坚决地离开了家乡。

他是一个有残疾的人,指关节处处都是裂缝,不能碰水,必须用纱布包着;脚后跟也是烂的,所以走路时有点微跛。他没有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也曾与我的远房表姐相恋。后来表姐与别人结婚了。

这男孩子活得自卑又痛苦,我很同情他,便与他交往,给他一些信心。他也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我,写了很多情书给我,甚至每天都写一首诗。他很会写文章,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半同情,一半感动,我的同学听说我与他交往,都觉得奇怪。而我觉得他很可怜,人也不错。那时候他送我好多琼瑶的小说,看着书上的故事,好像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不知不觉竟然把我们的感情幻想成跟书里的一样,真是好糊涂又可怕啊!

后来,我终于可以报名考大学了。可我万万没想到,就在我去考试的路上,他出手打了我。这样突如其来的反常,使我震惊!我怎么都不敢相信是他。那次我没有参加成考试,从此我的灾难开始了。他常常吓唬我,如果不跟他在一起,他就要毁掉我和我们全家。有次他逼着我嫁给她,我不愿意,他很生气,竟然拿刀子砍我的手和左腿!

又有一次,他带我参加他同学的舞会,他的同学邀请我跳舞,为此他很嫉妒又不高兴,在黄河边上又动手打我。那时的我已经不想活了,只有一个想死的念头,就走到黄河边跳了下去。

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记得警察救了我,许多人在旁围观着。我的精神崩溃了,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之后我便离开了家乡,到北京上学。

有了第二次的生命之后,我对待生命的态度和理解也不同了,变得更加渴望而珍惜。1994年,我进入西北民族大学本科就读艺术系,每天除了上课,还去饭店里端盘子、洗盘子来交学费。读大学对我来说,是多么得之不易,所以我很珍惜各种学习机会。

除了学音乐,也去藏语系学藏文,广泛阅读。我慢慢成了一名热血青年,对藏族的前途充满了责任感,深深担忧藏族经济落后和教育断层的问题,总是在思考自己将来能为民族做些什么。

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想要重新活过,实现帮助藏族的理想,还有很多梦想要实现。但渐渐地,我发现周围的同学每天所关注、追求的都跟我不同。他们谈论的话题更多是谈情说爱、穿衣打扮、看电影,很少人谈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觉得很孤独。同学们嫌我活得太累,认为我太理想主义,不够现实。很快地,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令我失望,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我陷入一种深深的迷惘中。这时我又想到了出家,当时想着不如去寺院好好研究佛法,将来为藏族做事。

凭着对藏族的热情,把藏药事业经营到上市规模

那时候,我常在姐姐家里碰到雷菊芳大姐,也和她谈起我对藏族的远大抱负,她激动地说:“你这么小,就这么为自己的民族着想。我们一起去西藏开发当地的草药,赚了钱,就能实现你想帮助教育和贫困的愿望。”

当时我很兴奋,读完大二就半路辍学了,又很努力说服了姐夫离开原先的工作,和雷大姐合伙一起去西藏创办“奇正藏药”。

1996年,人们对民营企业非常不看好。我当时遇到最大的挑战是找不到员工。因为找不到员工,只好自己做员工又做老板,也做员工烧饭做菜的管家婆。

我从骑着脚踏车,一家一家药店推销药品开始创业。有次我们要在《西藏日报》和《拉萨晚报》上登广告,但当时办公室还没有电脑,我只好自己写广告词,画好广告设计风格,交给报社。报社校对不严谨,第二天刊出还有错字。为了避免再发生这种事,我会半夜守在报社里检查完才走。

经过一年的努力,奇正藏药突然在拉萨大红,人们开始知道我们的品牌,连外地的游客也知道了。之后,我又去青海开设了销售分店,不过一年,就成为全西宁的明星商品。我们开始有很多美好宏伟的想法,希望培养大量的藏族年轻人,唤醒他们的使命感,通过奇正的平台在全国传播藏文化和藏医药知识。

之后,我们为了扩大发展,不眠不休打拼了八年,让公司达到上市的业绩规模。

我当时非常年轻,才二十几岁。

1997年,全国的医药企业面临一个极大的挑战-国家公费医疗改革。面对公费药品的名单筛选,将有大量药厂的药品被排除在外,如果奇正的药进不了公费目录,就不能在医院销售,那企业就会面临衰亡的命运。

我们公司里的几位主管也开会想办法。其实那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没有钱、没有关系又没人,在这种条件下,我只好自己上北京。

我在一位姐姐的帮助下,找到一间宿舍。那是地下室的一间小房间,但是非常干净,水泥地擦得亮亮的。我的房间里只能放一张小小的单人床,一张小桌子,容不下第二个人。厕所、洗衣间、盥洗、饮用水都在外面,都是公用的。

这位姐姐又介绍一位特殊的人物给我认识,他是中医药界的核心人物,也是那次药品的评审委员。我们一起吃了饭,在谈话中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在藏地待过,因此他对藏族很有感情。我们便希望他协助,让奇正藏药进入医保名单。

同类推荐
  •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职场上,人际关系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把握好人际关系,就像战场上拥有了锋利的宝剑,而人际关系这把宝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职场上的成功,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那么就更不能忽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必将让身在职场的你如鱼得水,坐拥成功!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是一部职场守则大全,教你在职场上保护自己,成就自己,避免误入一些职场中的“陷阱”。
  •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人情、懂世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容易实现。《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及故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社交技巧,希望《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人、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人情世故的尺度,从而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心想事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幽默是人生的智慧之花,聪明人不一定善于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聪明。我们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幽默感,其实,只要留意一下,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创造幽默佳境。有了幽默,在人生困惑纷至而来中,它会帮你变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严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幽默也许从来没有登上大雅之堂,至多不过是博人一笑。但其中的智慧又有谁深深地体悟?其中的道理又有谁静静地反思?本书每个小幽默后都有智慧提示,让人发出笑声的同时一并开窍。
  •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说话,通过举例分析来教大家在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万变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适者生存,个体不被社会所抛弃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从生物型的个体转化为社会型的个体。本书提出了“适应力”这个概念,通过“三步适应法”:第一步,接受改变;第二步,扩大选择范围;第三步:采取精准行动,为在感情、事业中感到迷茫、困顿的人提供指导,在适应现实的前提下,活出快乐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教你学歇后语(上)

    教你学歇后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杨力讲低碳养生

    杨力讲低碳养生

    我们在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健康,追求养生之道,没有“低碳”的环境,我们就无法健康地生活。而低碳的环境又取决于我们能否“低碳”地生活,“低碳”地开展养生活动。但有了低碳的环境,不代表我们就能健康了。我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才能实现健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宝鉴

    宝鉴

    一局安百变,叵测是人心!三教九流,五行三家,尽在宝鉴之中!
  •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还要发生的种种的问题。愿书中的这些故事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一丝快乐,把难言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让我们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