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7700000024

第24章 青纱帐

王统照。

稍稍熟悉北方情形的人,当然知道这三个字--青纱帐,帐子上加青纱二字,很容易令人想到那幽幽地,沉沉地,如烟如雾的趣味。其中大约是小簟轻衾吧?有个诗人在帐中低吟着“手倦抛书午梦凉”的句子,或者更宜于有个雪肤花貌的“玉人”,从淡淡地灯光下透露出横陈的丰腴的肉体美来。可是煞风景得很!现在在北方一提起青纱帐这个暗喻格的字眼,汗喘气力,光着身子的农夫,横飞的子弹,枪,杀,劫掳,火光,这一大串的人物与光景,便即刻联想得出来。

北方有的是遍野的高粱,亦即所谓秫秫,每到夏季,正是它们茂生的时季。身个儿高,叶子长大,不到晒米的日子,早巳在其中可以藏住人,不比麦子豆类隐蔽不住东西。这些年来北方,凡是有乡村的地方,这个严重的青纱帐季,便是一年中顶难过而要戒严的时候。

当初给遍野的高粱赠予这个美妙的别号的,够得上是位“幽雅”的诗人吧?本来如刀的长叶,连接起来恰像一个大的帐幔,微风过处,秆,叶摇拂,用青纱的色彩作比,谁能说是不对?然而高粱在北方的农产植物中是具有雄伟壮丽的姿态的。它不像黄云般的麦穗那么轻袅,也不是谷子穗垂头委琐的神气,高高独立,昂首在毒日的灼热之下,周身碧绿,满布着新鲜的生机。高粱米在东北几省中是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东北人在别的地方住久了,仍然还很欢喜吃高粱米煮饭。除那几省之外,在北方也是农民的主要食物,可以糊成饼子,摊作煎饼,而最大的用处是制造白干酒的原料,所以白干酒也叫做高粱酒。中国的酒类性烈易醉的莫过于高粱酒。

可见这类农产物中所含精液之纯,与北方的土壤气候都有关系。

但高粱的特性也由此可以看出。

为什么北方农家有地不全种能产小米的谷类,非种高粱不可?据农人讲起来自有他们的理由。不错,高粱的价值不要说不及麦,豆,连小米也不如。然而每亩的产量多,而尤其需要的是燃料。我们的都会地方现在是用煤,也有用电与瓦斯的,可是在北方的乡间因为交通不便与价值高贵的关系,主要的燃料是高粱秸。如果一年地里不种高粱,那末农民的燃料便自然发生恐慌。除去为作粗糙的食品外,这便是在北方夏季到处能看见一片高秆红穗的高粱地的缘故。

高粱的收获期约在夏末秋初。从前有我的一位族侄,--他死去十几年了,一位旧典型的诗人,--他曾有过一首旧诗,是极好的一段高粱赞:

“高粱高似竹,遍野参差绿。粒粒珊瑚珠,节节琅玕玉。”

农人对于高粱的红米与长秆子的爱惜,的确也与珊瑚琅玕相等。或者因为这等农产物品格过于低下的缘故,自来少见诸诗人的歌咏,不如稻,麦,豆类常在中国的田园诗人的句子中读得到。

但这若干年来,高粱地是特别的为人所憎恶畏惧!常常可以听见说:“青纱帐起来,如何,如何……”“今年的青纱帐季怎么过法?”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季,乡村中到处遍布着恐怖,隐藏着杀机。

通常在黄河以北的土匪头目,叫做“秆子头”,望文思义,便可知道与青纱帐是有关系的。高粱秆子在热天中既遍地皆是,容易藏身,比起“占山为王”还要便利。

青纱帐,现今不复是诗人,色情狂者所想像的清幽与挑拨肉感的所在,而变成乡村间所恐怖的“魔帐”了!

多少年来帝国主义的压迫,与连年内战,捐税重重,官吏,地主的剥削,现在的农村已经成了一个待爆发的空壳。许多人想着回到纯洁的乡村,以及想尽方法要改造乡村,不能不说他们的“用心良苦”,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样枝枝节节,一手一足的办法,何时才有成效!

青纱帐季的恐怖不过是一点表面上的情形,其所以有散布恐惶的原因多得很呢。

“青纱帐”这三个字徒然留下了极淡漠的,如烟如雾的一个表象在人人的心中,而内里面却藏着炸药的引子!

1933年7月4日。

【鉴赏】王统照(1897-1957)-名恂如,字剑三。

山东诸城人。1918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

曾担任《中国大学学报》、《曙光》编辑,《文学旬刊》主编。192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年执教于青岛市立中学,不久去日本游学。1931年赴英、法、德等国考察西方文化学和古代艺术。次年回国,在上海主编《文学》月刊。1939年后历任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联主席,省文化局局长等职。

写有《山雨》、《春花》等多部小说。

这篇散文写于1933年,当时中国的形势是颇令人担忧的,一方面国民党坚持剿共,内战纷乱不断;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实施逐步侵华的罪恶计划。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农村由于受压迫,最为严重,它成为“没有点引”的炸药,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作者目睹此情此景,悲愤之情充斥胸间,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文章开头写道:“稍稍熟悉北方情形的人,当然知道这三个字--青纱帐,帐子上加青纱二字,很容易令人想到幽幽地,沉沉地,如烟如雾的趣味”。

在这种情形下,作者会联想起小簟轻衾和雪肤花貌的玉人,当然平常情况下会想到这些,但是现在它有新的寓意。“现在北方一提起青纱帐这个暗喻格的字眼,汗喘气力,光着身子的农夫,横飞的子弹,枪,杀,劫掳,火光,这一大串的人物与光景,使我们可以看出青纱帐昔日的美好景象已荡然无存了,有的只是汗水、鲜血和杀戮!作者将以往的青纱帐与现在的青纱帐作了对比,为下文进一步阐述现在的青纱帐所蕴含的寓意作了有力的铺垫”,作者接着写道:“北方有的是遍野的高粱,亦即所谓秫秫,每到夏季,正是它们茂生的时季。身个儿高,叶子长大,不到晒米的日子,早已在其中可以藏住人,不比麦子豆类隐蔽不住的东西”,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青纱帐在北方分布的面积很广,而且它的秆子很高,易于藏人,当然也就容易产生罪恶了。所以作者说:“这些年来北方,凡是有乡村的地方,这个严重的青纱帐季,便是一年中顶难过而要戒严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城市由于时局动乱很可能采用“戒严”的办法,而我们印象中民风淳朴的农村竟然也要实行“戒严”,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一件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作者接下来并没有为我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而是笔锋一转介绍起形成青纱帐的高粱的情况来。作者认为“高粱在北方的农产植物中具有雄伟壮丽的姿态”,因为“它不像黄云般的麦穗那么轻袅,也不是谷子穗垂头委琐的神气,高高独立,昂首在毒日的灼热之下,周身碧绿,满布着新鲜的生机”。

作者这一番比较,我们对于高粱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又介绍了高粱的用处:它是北方人民的主食物,它还可以酿酒,同时它的酒性很烈。作者接下来又介绍了北方农民为什么喜欢高粱的原因,因为高粱的秸是北方农民的主要燃料。这样看来这高粱全身还都是宝,难怪作者引用了族侄的一首五言绝句来集中赞美高粱。文章写到这里,我们还真以为高粱这种美好的农物象征着农村美好的生活,但真是这样吗?

作者再次笔锋一转写道:“但这若干年来高粱地是特别的为人所憎恶畏惧!”这句话与前文的光景和青纱帐令人联想起种种恐怖的光景和青纱帐季是“一年中顶难过而要戒严的时候”相呼应,同时也进一步对上文的提出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作者认为“每年的这个时季,乡村中到处遍布的着恐怖,隐藏着杀机”,由此又升华到青纱帐,现今不复是诗人,色情狂者所想像的清幽与挑拨肉感的所在,而变成乡村间所恐怖的‘魔帐’这一高度。

这几句话既呼应了上文所提的观点,同时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了深化,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多少年来帝国主义的压迫,与连年内战,捐税重重,官吏,地主的剥削,现在农村已经成为一个待爆发的空壳”,这几句话作者以小见大,由青纱帐谈至此直接揭露三座大山压迫下的20世纪30年代农村农民破产的社会现实,这才是青纱帐被称为“魔帐”的根源所在。

可是许多人却无视现实,“许多人想着回到纯洁的乡村,以及想尽办法要改造乡村,不能不说他们的‘用心良苦’,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样枝枝节节,一手一足的办法,何时才有成效”。可以说他们的努力只能是“缘木求鱼”,也可以说改良主义的乡村改造运动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散布恐惶的原因”没有消除,青纱帐只能是“没有点引”的炸药。

总之这篇散文娴熟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使得文章的主题思想深沉凝重,发人深省,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作者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使我们对青纱帐的寓意有了深刻的理解。文章结构看似散乱,其实散乱中蕴含着文章连贯的主题思想,正符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特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这套丛书所承载的,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
热门推荐
  •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王妃休了王爷?王爷整天以泪洗面,寻死腻活?背对着王府大门,挥挥手终于可以解脱了,更是摆脱了那几个超龄的假儿子,拍拍身后的包裹,有了它哪怕是一辈子游手好闲也能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嫂嫂掉进来钱眼,妹妹刁钻任性,哥哥懦弱无能,还有一个自命风流的混蛋处处闹心。。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找到了头顶那缕阳光的时候,天降厄运。什么?丫鬟?给大王爷当丫鬟?刚从那里面逃出来,再回去可能吗?隋翰羽当朝丞相,更是王府的大王爷,有着绝世武功,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女人色胆包天,竟然将王府里弄得乌烟瘴气的时候潇洒的一走了之?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想走有那么容易吗?经过本王的允许了吗?%%%%%%%%%%%%%%%%%%%%%%%%%%%%%%%%“将军,这是我为你绣的手帕,看看可否喜欢?”“难得呀?这么笨的人竟然也会绣手帕?”大王爷一把抢过来放在鼻间一闻,对着手帕就是一通咳嗽顺手放在怀里,“既然已经脏了,那我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你喜欢,那就送你好了,反正这也是我刚从茅房里捡来的。”“呕呕呕.....”%%%%%%%%%%%%%%%%%%%%%%%%%%%%%%%%书房里,大王爷看着刚进来的人冷淡的说道,“这是你的卖身契,写上你的名字就可以离开了。”陈佳鑫刷刷的写上名字,转生就想离开。隋翰羽看着手上的婚姻契约书上陈佳鑫这几个大字,心里偷笑‘你是永远走不出这个王府的,王妃,,你以为能跑得了吗?’“大王爷,你我主仆一场,以后再也不会相见相见了,可否写上你的名字让我以后好留作纪念?”处在兴奋中的大王爷浑然不知自己自己在和离书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陈佳鑫走出书房看着里面捧着婚姻契约书兴奋中的大王爷,小样,和姐斗,简直是自不量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成功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成功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以往的成功学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介绍成功的捷径和人的潜能开发上,很多书籍尽管曾给人以极大的鼓舞,然而从未有一本书对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五种起起关键作用的本能力量进行过阐述,事实上个体拥有的个性、性绪、动机、兴趣、意志这五种超凡的力量,才是人能够获得成功的第一推动力。只有这五种力量诱发的热情、智慧以及心理承受力才是成功者最深刻最可靠的保证。没有对成功动力全貌的认识、成功学对人们的帮助就非常有限,因此所介绍的训练方法也是要大打折扣。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书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解读《孙子兵法》的传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全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背水一战、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更是讲解得令人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战场上空,看交战双方兵马调动,浴血奋战,在震天的厮杀声中演绎着兵法的深邃思想。
  • 名医贤女

    名医贤女

    当一代医女穿越成人人唾弃的将军独女后,到底是安于现状还是努力去改变?司云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低调,哪怕被传说成不学无术痴呆懒惰也不去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瘟疫死人?南方贫瘠?司云忍无可忍跳出来,治瘟疫,修水渠,利农耕……当小小呆女成长为一方领主,世人哂然,皇上亏大发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酷CEO的退婚娇妻

    冷酷CEO的退婚娇妻

    蓝若菲问:“你是鸭子吗?多少钱一晚?今晚本小姐包了!”季恩佑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他拎起她,毫不客气地摔在了浴缸里面,“我不是那么好惹的!”季恩佑醒来却看到了三百块钱,上面还夹杂着一个便签:我不知道你的行情,我的身上只有那么多钱了!接二连三地相遇,季恩佑觉得一切都是误会,最爱的人背叛了自己,他也没有必要再苦苦等候了,“我答应婚约!”婚礼上,蓝若菲发现跟她结婚的那个人既然是自己错乱的对象,奥买嘎!季恩佑邪魅的看着这个惊慌失措的女人,她的死期到了,他会让她知道,戏弄他的人没有好下场!她只能忍受,不能抗议,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