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900000030

第30章 秦汉六朝传记散文(2)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的遗德,发扬有抱负的人的志气,不应该随便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言进谏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该有偏袒和私心,使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所以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实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常常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败绩,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贤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赏析】

诸葛亮写这篇《前出师表》,一则是为了促使后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得力的措施,以保证前方顺利进军,二则也是为了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

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他“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格。

由于本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文字真切得如同从作者的肺腑中直接流出一般,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此外,本文语言率直质朴,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诸葛亮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恳切之心,显而易见。文中还有不少词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等,也正因如此,这篇《前出师表》,一直为人所乐道。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3)(一作321-379),字逸少,号澹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兰亭集序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祭礼仪式。很多著名人士都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有高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柔和,温暖舒畅。仰望宇宙空间的广大,俯察万物种类的繁多,因而纵目游览,舒展胸怀,完全可以尽情享受眼看耳闻的乐趣,实在是很快乐啊。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人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他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格也有安静浮躁的不同,但他们都高兴于自己所接触的事物,对于自己暂时所得,高兴满足,竟没有想到老年将要到来了。等到他们对所爱好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我每次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都像符契那样完全相合,未尝不面对文章感叹悲伤,但不能从内心理解它。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相等是荒谬的。后人看待我们今天发生的感慨,也会像我们今天看待古人发生的感慨一样,不能从内心理解,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赏析】

《兰亭集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公元353年4月21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王羲之乘着酒兴,提鼠须笔,一气呵成了这篇序。妙的是,王羲之酒醒后再看这篇奇文,自己亦深感惊异。

《兰亭集序》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生动而形象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乐趣。既写出了兰亭环境的清幽,也写出了与会者的雅情。后半部分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慨,情绪颇为忧伤;但紧接着通过对“一死生”“齐彭殇”的批判,又表现出了一种达观精神。

全篇语言清新优美,如诗如歌。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不失为一篇千古绝唱。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注:这儿的步在古代是一个计算单位,并非是现代的一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野花野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地的地方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渔人于是安置好船,从洞口进去。刚开始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很悠闲和快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一一地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三国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这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啊!”

渔人出了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到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了解到这件事,他就非常高兴地前往,但没有找到,不久就病死了。之后也就没有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景——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世外桃源。继而在写出那里的人们生活祥和、幸福美满。在那儿,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钩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

然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却没有明说,一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却似乎又向读者透露了原因隐情:原来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作者的简洁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此外,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直接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结尾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迷不得路,又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全文首尾相接,表意完善,实在是一篇上乘之作。

同类推荐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海和鱼的秘密

    海和鱼的秘密

    本书为作者一路开花的文集,选取一路开花历年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过的青春校园类文章汇编而成。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热门推荐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由奥斯汀·弗里曼编著。《血色谜情》讲述了:保险箱里的巨额钻石离奇失踪,除了一张印有清晰血指纹的自纸,毫无线索。 而犯罪的证据全部指向保险箱主人的侄子诺柏·霍比。看似铁证如山的案件却被医师桑戴克看出了破绽,他发现失窃现场留下的指纹有一条S型的空白,这或许会是案件的转折点和突破口,于是他和搭档里维斯深入霍比家族进一步取证,正当案情渐渐明朗,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时,一双从浓雾中伸出来的手将他推向了疾驰的马车。
  • 人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人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傀儡师

    傀儡师

    不仅能用来操纵生物,自古流传的傀儡术,甚至还能操纵非生物。这种奇术的传承者李然,凭着这种奇术,在奇案不断发生的校园中,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奇术,不断地解开迷题,让那血案背后的凶手暴露在阳光之下
  • 代嫁童养媳

    代嫁童养媳

    户籍警穿到一个架空的时空,成为代嫁童养媳 公爹儒雅多病,夫婿胖胖憨憨 奈何公爹放不下心中执念,小媳妇只好陪着胖夫婿一路跌跌撞撞,朝京城进发 京城这个坑很是坑人啊… 等着的是石头亲爹那一大家子… 父辈的爱恨情仇,是非恩怨夹杂着朝堂争斗迎面扑来…
  • 彼间年少之繁梦如花

    彼间年少之繁梦如花

    【楔子+番外,是一整篇完整故事。谁是谁的劫难,且看大灰狼如何吃定小狐狸,重遇里发生的美妙爱情。精彩不停,坑品保证,欢迎围观。】周晓缪,从一个丑女,经历过青春的成长,华丽蜕变为一个优秀的美丽女人。有欢笑,有泪水,有悲伤,也有幸福。这是周晓缪的青春,也是所有90后成长过的青春。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同龄的人,无论你现在身在何方,无论你看到是否欢笑,是否哭泣流泪……
  • 狂颜蛊魅

    狂颜蛊魅

    强烈推荐贝贝新文文《瑶王妃》娃娃一曲,亡灵笑;妖颜一怒,天动摇。亡灵笑、天动摇,万里苍穹唯她独傲!陶瓷娃娃、冷漠少年、邪魅女子,哪个才是真正的她。花家嫡女、冥家嫡子、百花族最伟大的王,哪个才是真实的她。黑暗之灵已经出现,地狱之花已经盛开,她回来了…逼疯八姐,只因她打了她。逼死三姐,只因她绑了她。逼得大哥提剑自刎,只因他惹怒了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皇子王孙我照杀!【她轻狂】如果非要我选择的话,我选第三条,杀了你…【她腹黑】贵枝粉是你自己倒在身上的,我很无辜…【她重义】杀我兄弟就先杀了我,不然就准备死在我的刀下…【她嗜血】只屠了一个王城而已,真的不算什么…【她的生存法则:做事做绝;杀人杀光。】【她的处世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本文励志,以魔兽纵横的奇幻大陆为背景,成长与感情交叉,过程美男多多,一日一更,一般情况下11点前更新。【半兽花匀琦】为了你,我选择活着,只因你说,“六哥,我不允!”【占星族星幻】你是第一个从我手里逃脱的人,也是第一个胆大到敢利用我的人!【疾风族无痕】别怀疑本王子的性别取向,但是为了给你一个活着的理由,也只能勉为其难!【巫医族巫落】我懂,你是不愿欠我的情,只要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哪怕要我离开你!【梦如城梦潮】你毁了王宫,毁了整个梦如,我应该恨你,应该恨你!【千夜城千镜】从你救我的那天起,我的命便是你的!【精彩片段一】一个粉雕玉琢的六岁女娃娃旁若无人的在大街上行走,长得及地的黑发如瀑布般倾泻在身旁,身后爬着一个肉嘟嘟的小婴儿,一头比流水更耀眼的银发遮住了光溜溜的身体。娃娃漂亮的额头微皱,来到一家布衣店,指着一件红色的肚兜,微带稚气的声音仿佛来至天的尽头。“老板,我要它。”美丽的女老板瞄了瞄地上的婴儿,好奇的目光扫向女娃娃:“你弟弟?”娃娃黑色的发丝突然炸开,如毒蛇一般四处萦绕,同时地上的婴儿也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站了起来。“找死,他是我儿子!”“找死,她是我娘亲!”周围一片哗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精彩片段二】古木下,美丽的女子半椅着身体,看着向自己走来的黑发男子,嘴角微微上扬,而在地上,一个小婴儿胡乱的撕扯着身上的红色肚兜,仿佛这是他的耻辱。见到迎面而来的男子,立即爬了过去,“爹爹,爹爹……”
  • 史上最贪的穿越:财迷小女人发家史

    史上最贪的穿越:财迷小女人发家史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br/>要房子?行,拿钱来,卖了;<br/>要地契?行,只要有钱,卖了。<br/>要老公?呃……用租的行不行?<br/>左右算盘,右手美男,看财迷小女子玩转古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阿修罗王传6

    阿修罗王传6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挽红楼之黛心

    挽红楼之黛心

    相貌的熟悉终究抵不过心灵的疏离,原以为是木石前盟,却没料到拥有的记忆只是皮相。几世的纠葛,原来正应了那句话:劫数过后便是缘。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红楼中的宝玉对黛玉来说真的只是“假”的,那在贾府无情地伤害后,黛玉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本文会带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红楼世界,弥补各位看官心中对于这一旷世悲剧的遗憾第一次写文,没有经验,有什么欠缺之处请见谅。对批评指正虚心接受;对意见建议洗耳恭听(当然,夸赞好评咱更高兴);至于侮辱谩骂或是有发泄情绪需要者,请点击右上角小红叉。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阿舞的新文:《王妃站住不许逃》也是古言哦,请亲们帮忙增加一点人气啊!简介:她在家中是不受宠的女儿,有她没她一个样。可是在师傅师兄眼中却是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但为什么却是任由她跌进那个火坑?一纸诏书,让她不得不回到那个让她厌恶的家中,嫁给了朝中贤名赫赫的王爷。三年,女儿家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葬送在了那一方小小的庭院,和那个冷情之人的身上。当她心灰意冷,选择离开之后,等待她的究竟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