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堀队长的整个设想中,首先是想到用冰管来代替输油管,其次是将绷带能够绑敷的功能用在包缠铁管上。西堀队长的聪明在于通过已有的东西作为媒介,将一些看似毫无关连的事物结合起来,也就是摄取各种事物的长处,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而制造出新产品。
这位西堀队长运用的方法,就是综摄法。通过运用这种方法,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使越冬输油管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并且使自己潜在的创意力得到了发挥。
事实证明,我们的不少发明创意、不少文学作品的灵感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事物的启发。这种事物,从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飞禽走兽,到各种社会现象,比比皆是,范围及其广泛。因此这种可以利用外物来启发思考、激发灵感、解决问题的综摄法对我们进行创意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
KJ法
这是日本职工创意活动中选用居第一位的创意方法。它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川喜多二郎于1965年提出的对智力激励法的一种改进方案。其实施过程为:
(1)准备。主持人和与会者4~7人。准备好黑板、粉笔、卡片、大张白纸、文具。
(2)头脑风暴法会议。主持人请与会者提出30~50条设想,将设想依次写到黑板上。
(3)制做卡片。主持人同与会者商量,将提出的设想概括为2~3行的短句,写到卡片上。每人写一套。这些卡片称为“基础卡片”。
(4)分成小组。让与会者按自己的思路各自进行卡片分组,把内容在某点上相同的卡片归在一起,并加一个适当的标题,用绿色笔写在一张卡片上,称为“小组标题卡”。不能归类的卡片,每张自成一组。
(5)并成中组。将每个人所写的小组标题卡和自成一组的卡片都放在一起。经与会者共同讨论,将内容相似的小组卡片归在一起,再给一个适当标题,用黄色笔写在一张卡片上,称为“中组标题卡”。不能归类的自成一组。
(6)归成大组。经讨论再把中组标题卡和自成一组的卡片中内容相似的归纳成大组,加一个适当的标题,用红色笔写在一张卡片上,称为“大组标题卡”。
(7)编排卡片。将所有分门别类的卡片,以其隶属关系,按适当的空间位置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大纸上,并用线条把彼此有联系的连结起来。如果编排后发现不了有何联系,可以重新分组和排列,直到找到联系。
(8)确定方案。将卡片分类后,就能分门别类地暗示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显示出最佳设想。经会上讨论或会后专家评判确定最佳方案或最佳设想。
下面介绍一个管理者个人应用KJ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日本某公司通信科科长偶尔直接或间接地听到科员对通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发牢骚,他想听取科员的意见和要求,但因倒班的人员多,工作繁忙,不大可能召开座谈会。因此,该科长决定用KJ法找到解决科员不满的方案。
第一步,他注意听科员间的谈话,并把有关工作中问题的只语片言分别记到卡片上,每个卡片记一条。例如:
有时没有电报用纸。
有时未交接遗留工作。
如果将电传机换个地方……
接收机的声音嘈杂。
查找资料太麻烦。
改变一下夜班值班人员的组合如何?
打字机台的滑动不良。
……
第二步,将这些卡片中同类内容的卡片编成组。例如:
其他公司有的已经给接收机安上了罩。
因为接收机的声音嘈杂,所以如果将电传机换个地方……
有人捂着一个耳朵打电话。
上面的卡片组暗示要求本公司“给接收机安上罩”。从下面的卡片组中可以了解到要求制定更简单明了的交接班方法。
在某号收纳盒内尚有未处理的收报稿。
将加急发报稿误作普通报稿纸处理。
接班时自以为清楚了,可是过后又糊涂了,为了作出处理,有时还得打电话再次询问。
第三步,将各组卡片暗示出来的对策加以归纳集中,就能进一步抓住更潜在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因为每个季节业务高峰的时间区域都不一样,所以弄明白了需要修改倒班制度。或者是根据季节业务高峰的时间区域改变交接班时间,或者是考虑电车客流量高峰的时间来确定交接班时间。
科长拟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又进一步征求乐于改进的科员的意见,再次作了修改之后,最后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加以试行,结果科员们皆大欢喜。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没有严格按照KJ法的程序进行。创意方法在现场实际应用时,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程序进行。
集思广益法
集思广益法是辽宁省科协在举办创意力开发培训班活动中,试验了多种头脑风暴法的组织实施效果后,由赵惠田总结的一种比较适合于我国基层企业以小组会议形式进行集思广益、促进创意构思的方法。其原型是“635”法,是将我国开调查会的习惯做法与头脑风暴法、KJ法等方法加以综合后形成的。
(一)集思广益法小组的组成
小组由6名左右有经验的人员组成,其中设1名主持人。主持人须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善于诱导,并有所准备。
(二)集思广益法的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1.预写阶段
开会前先通知与会者所议的议题,并发给每人两张设想填写表,要求与会者先进行思考,并在每张表格上填写三种有较大区别的设想,持表参加会议。
由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作有关说明后,与会者将填有三种方案的表格中的一张传给右方座位者。每人接到表后,6分钟内,在他人填写的设想启发下,往传来的表上填写三个补充的或新的设想。这样,半小时之内可传5次,当自己初始填写的表传回本人时,停止传阅,利用10分钟进行综合联想。
2.畅谈阶段
与会者以精练的语言概要地宣读原设想和在传阅过程中产生的新设想或修订方案,并一一记录在黑板上。在宣读方案过程中可以补充发挥,但严禁评判。评判推迟到下一阶段进行,以免过早地下断言,打击他人积极性,束缚想象力。在宣读方案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启发,产生新的构思,或者对原方案有新的补充,可以往保留在每人手中那张没有传递的表中填写,这一阶段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
3.评价阶段
与会者对抄录在黑板上的各种设想方案进行分析归纳,并且以独创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标准进行评价。从优选择,获取创意方案。
方案选择后,为便于决策,还可以进行专家测评。请30~50名专家,将方案每个方案表寄给他们,请专家们对方案以“很同意”“同意”“犹豫”“不同意”和“很不同意”的其中任一种态度,表示自己意见。专家意见反馈后,绘成“山”形图,这样,提供的决策比较直观。同时表格中留出补充和修改意见栏,以及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案栏,以吸取专家意见。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重要的预测决策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群体创意方法。
(一)德尔菲法的特点
1.匿名性
在德尔菲法的实施过程中,专家间彼此互不相知,这样既不会受权威意见的影响,也不会使应答者在改变自己意见时顾虑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各种不同论点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表。
2.信息反馈沟通
专家从反馈回来的问题调查表上了解到发表意见的状况,以及同意或反对各个观点的理由,并依次各自作出新的判断,从而构成专家之间的匿名相互影响。专家们不会受没有根据的判断的影响,反对的意见也不会受到压制。
3.对问题作定量处理
对预测时间、数量等问题可直接由数目表示,再按程序处理,对规划决策问题可采取评分的方法,把定性的问题转化为定量的问题。
(二)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
1.制订征询调查表
征询调查表是运用德尔菲法向专家征询意见的主要工具,它制订得好坏,将直接关系着征询结果的优劣。在制订调查表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对德尔菲法作出简要说明。为使专家全面了解情况,调查表一般都应有前言,用以简要说明征询的目的与任务,以及专家应答的作用。同时对德尔菲法的程序、规则和作用作出简要说明。
(2)问题要集中。问题要集中,有针对性,不要过于分散。各个问题要按等级由浅入深地排列,这样易引起专家应答的兴趣。
(3)避免组合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专家同意的,而另一方面又是不同意的,这时专家就难以作出回答。因而应避免提出“一种技术的实现是建立在另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这类组合问题。
(4)用词要确切。所列问题应该明确,含义不能模糊。例如:“到哪一年,家庭里远距离通道的电子计算机终端设备将被普遍使用。”这一问题中的“普遍使用”词组的含义不明确,是指60%还是指90%?专家对这个词组有不同的理解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所以,在问题的陈述上要避免使用含义不明确的词汇。
(5)调查表要简化。调查表应有助于专家作出评价,应使专家把主要精力用于思考问题而不是用在理解复杂和混乱的调查表上。在调查表的简化上花费一定的工夫,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要限制问题的数量。如果对问题只要求作出简单回答,问题的数量可适当多些。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则数量可以少些。严格的界限是没有的,一般认为,问题的数量的上限以25个为宜。
2.选择专家
在征询调查表拟定后,就要据此选择专家。在选择专家时,不仅要注意选择那些精通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名望、有学派代表性的专家,同时还要注意选择边缘学科、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要考虑选择的专家是否有充分的时间认真填写调查表。经验表明,一个身居要职的专家匆忙填写的调查表,往往不如一般专家经过深思熟虑认真填写的调查表更有价值。专家小组的人数一般以10~50人为宜,最佳人数为15人左右。为了保证人数的稳定,预选人数要多于规定人数。在确定专家人选前,应发函征求专家本人意见,是否能坚持参加这项活动,以避免出现拒绝填表或中途退出等情况。
3.征询调查
运用德尔菲法,通常经过四轮的征询调查。
第一轮向专家小组成员发出询问调查表,允许任意回答。调查表统一回收后由领导小组进行综合整理,用准确的术语提出一个“征询意见一览表”。
第二轮把征询意见一览表再发给专家小组成员。要求他们对表中所列意见作出评价,并相应地提出其评价的理由。领导小组根据返回的一览表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专家组成员。
第三轮、第四轮基本照此办理。
4.确定结论
在经过四轮征询后,通常专家小组的意见都表现出明显的趋势,逐渐地趋于一致。领导小组可以据此得出最后结论。
移植创意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创意实践中,运用移植可以实现新的创意。相应的创意方法,就是移植创意法。
(一)方法概述
据报载,免缝拉链于1999年首次进入武汉市外科领域。担心术后缝合出现疤痕的病人可以放心大胆地接受手术了。经过武汉地区几家医院的试用,我国已正式批准一种免缝拉链进入医疗单位使用。医院的外科医生演示了这种名为美肤外科免缝拉链的用法,拉链长度为6~50厘米,形同普通拉链,在术后完成皮下内缝合的基础上,将已消毒的拉链贴在刀口两侧的皮肤上,轻轻拉上即可。据介绍,开始贴上时可承受1000千克的拉力,随后逐日递减,在第九天时轻轻即可揭去。对病人而言,使用这种拉链的好处首先是美观,避免出现缝合线拆除后常见的“蜈蚣脚”状疤痕,妇产科剖腹产、头颈部手术均适用。同时,由于没有缝线的牵拉,对外伤性裂口无须麻醉,此外,还有疼痛轻、利于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的优点。它几乎适用于所有外科领域。把拉链用于外科领域,被称为外科缝合史上的一次变革。
在知识创意中,人们常常运用移植创意法探索新方法或新理论。某种学科方法的横向移植可以产生出新学科方法。例如,数学方法不但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而且日益向社会科学移植,形成了计量经济学、算法语言学、计量历史学、定量社会学等。
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有产生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可能。如把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移植于化学领域,产生了物理化学,使化学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生物学和心理学相互渗透,产生了生物心理学。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化、教育、政治、经济、法律等问题,出现了一大批社会学分支学科,如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等等。
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移植,可以产生新的综合学科。如城市科学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管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移植的结晶。环境科学是环境物理学、环境法学、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等学科相互移植、渗透的产物。又如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等也是多学科综合、移植的结果。
移植创意的实例举不胜举。
移植思维源于植物学。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人们为了某种需要,常把植物从一处移植到另一处。后来,移植一词有了更广泛的涵义,人们把某一事物、学科或系统已发现的原理、方法、技术有意识地转用到其他有关事物、学科或系统中。为创意发明或解决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的创意活动称为移植。它在人类的早期创意活动中曾起过重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意发明中,它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英国学者贝弗里奇指出:“移植是科学发展的一种主要方法……重大成果有时来自移植。”创意心理学家鲁克认为:“运用解决一个问题时获得的本领去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鲁克所推崇的这种能力就是移植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概念、理论、方法等相互渗透、相互转移,从而为移植法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当我们在创意过程中需要解决问题时,就可以思考能否运用其他领域已成熟的技术,这比局限在自己所处的领域里冥思苦想要好得多。因为移植法的“拿来主义”和“为我所用”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更容易使我们绕过重复思考、重复研制的泥坑,实现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的目的。因此,移植法的实质是借用已有的创意成果进行新目标下的再创意,是使已有成果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延续、发挥和拓展的重要方法。
(二)方法运用艺术
1.方法运用程序
移植创意法的基本程序是:始于问题,通过移植对象的选择、移植方式的选择、技术方案设计,最终可获得创意成果。
2.方法运用要领
(1)移植对象的选择。移植对象的选择是指移植“供体”与“受体”的确定,即将谁移植?移向何处?创意中的移植过程,就是移植对象由供体推及受体的过程。这里的供体和受体是相对的,与移植目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