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一切创意活动的基础
一般而言,我们只能感知一些事物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发展环节,很难对事物的整体有完整清晰的认识。但在它的薄弱之处,我们可以用想象来加以充填,如同豹子身上的“斑”,我们只有一点一点地将“斑”充填完整,才能使这只豹子生龙活虎般的动起来。
想象是一切创意活动的基础,郭沫若逝世前不久曾语重心长地说:“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科学工作者们,请你们不要叫想象让诗人独占了。”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手工业者和发明家,他的名字和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也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启示。远在鲁班生活的年代,伐木是要用斧头的。有一次,他带上几个徒弟上山砍木材,一连砍了几天,累得个个都精疲力竭,可木料还是远远供应不上,鲁班心里非常着急。
一天,他在砍木材的时候,爬山坡时被一种野草划破了手指,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都长着很锋利的锯齿,鲁班的心为之一动,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这时附近的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它的两颗大板牙一开一合,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叶。
鲁班上去把大蝗虫捉来细细一看,原来在大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的小锯齿。有锯齿的树叶把人的手划破,长有锯齿一样的板牙的大蝗虫能吃草叶,难道……他的思维在奔驰着,展开了永不停息的想象……如果做成带有锯齿的竹片,是不是可以用来锯木头啊。他把竹片做成带齿的,在树上轻轻一试,一下就把树皮划破了,再用力拉了几下,木头上就出现了一条深沟,于是他下山请铁匠打了一条带齿的铁片,再到山上进行实践。证明了铁片的更好效果之后,鲁班高兴地跳了起来,就这样,鲁班用他的想象发明了锯。
想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音乐、美术作品等的欣赏,就离不开想象的作用。离开了想象的作用,顶多不过是对他们的感知,还谈不上有所感受,因而也就不能称之为欣赏。在人的情感生活中,想象能引起相应的情感和情绪,如在欣赏音乐时,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所组成的各种曲调,可以把人引发到悲伤、沉痛、焦躁、忧虑、惋惜的情感情绪中去,催人泪下,也可以把人引入欣喜、振奋、爱慕、胜利、希望的情感情绪中去,促人奋起,这些都是大家亲身体验过的。
根据我们对想象的进一步了解,想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同样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处事要善于“设身处地”,但如果你要想真正的设身处地,就必须凭借想象的作用:如果我们处于对方的地位,将会怎样想,如何做?也就是说: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必须通过想象才能设想别人的处境和心情,从而促进彼此相互了解。
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有巨大作用,而且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特别是在创意活动中也有重大的意义。难怪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高度重视和评价想象的作用,巴甫洛夫曾指出:“化学家在为了彻底了解分子的活动而进行分析和综合时,一定要想象到眼睛看不到的结构。”
著名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谈到假设时也曾说过:“每一种假设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英国物理学家延德尔说:“作为一名发明家,他的力量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都应归功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便成为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可以说没有科学的想象,就不会有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
与此同时,创意也需要想象。19世纪德国著名音乐大师舒曼说过:“音乐家的想象愈丰富,他的作品愈能激励人和吸引人。”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也曾指出:“在诗中,想象是最主要的活动力量,创意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其实不仅仅是音乐和诗歌才需要想象,美术、雕刻、戏剧……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都是需要想象的。
高尔基讲到情绪和想象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语重深长的话语:“文学家的工作或许比一个专门学者更困难……科学工作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象自己也是一头公羊,但是文学家却不然。他虽然慷慨,却必须想象自己是一个吝啬鬼;他虽毫无自私心,却必须觉得自己是贪婪的守财奴;他虽然意志薄弱,却必须令人信服地描写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的确,一位作家在构思作品或者是塑造人物时,他不但要通过想象"看到"所创造的角色的状态,还要听到所创造的角色的谈吐,体验到所创造的角色的心境、感受和情绪,这就必须要求作家设身处地地想象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
同样,在戏剧表演中,一名演员要想演好他所扮演的角色,也必须充分利用想象,使自己能够真正地进入角色。创意是以想象作为先导和基础的,对科学创意是这样,对文学艺术创意也是如此。
昨日之日不可留
想象要求我们不计较过去对某种事物的憧憬。想象又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消极的想象,就是没有预定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做梦。
根据巴甫洛夫学派的解释,做梦的内因是大脑皮层上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重新活动和改组,产生的外因是外界刺激的影响或体内某些器官受到的刺激等。有意想象也称积极的想象,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和调节之下所进行的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
例如,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或者学生在专心听课时所进行的想象,都属于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按其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意想象,下面的例子就能更好地解释它,便于大家的理解。
在一间安静的病房内,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病床上躺的是德国著名气象学家魏格纳,他一边凝视着地图,一边幻想着一个奇妙的问题:“为什么大西洋两岸的曲线形状如此相似?它们拼合在一起,简直就象一块完整的大陆。这是偶尔的巧合还是原先整块完整的大陆分成了几块呢?”
到了第二年秋天,魏格纳看到一份材料,说南美洲和非洲、欧洲、北美洲、马达加斯加、印度等大陆上的蚯蚓、蜗牛、猿以及其他古生物化石,都有一定相似性,这使他联想起他在一年前卧病看地图时思考的问题。难道这些古生物是振翅飞游大西洋的吗?不可能。
魏格纳展开了他想象的双翼,他认为在距今两亿年的古生物时代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叫做“冷陆地”,它的周围一片汪洋,后来由于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冷大陆”开始分崩离析,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块一样在不断漂移,越漂越远,从此美洲脱离了非洲和欧洲,中间留下的空隙就成为了大西洋,而非洲的部分与亚洲告别,在漂离过程中,它的南端略有偏转,渐渐地与印巴次大陆脱开,这样就诞生了印度洋,还有两块较大的陆地向南漂移,就形成了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为了证明这个想法,他便翻看资料,仔细考证,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一部划时代的地质文献《海陆的起源》,一个崭新的地质结构学说——“大陆漂移学说”就这样诞生了,它是由地图—古生物化石—地球表面结构的联想而萌发的。
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一方面是指这些形象不是独立创意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再造出来的,如我们看了鲁迅的《祝福》之后,眼前会出现一个活生生的祥林嫂,这是靠再造想象产生的形象。再造形象除了通过文学作品的文字描述可再造出来外,音乐也可以通过由各种音乐符号所组成的乐谱唤起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可以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机械工人通过机械图纸可以想象出机械的形象,这些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示意而“再造”出来的想象,都是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的另一方面,是指这些形象是经过自己的大脑对过去感知的材料的加工而成的。如当教师向全班学生讲《飞身抢渡大渡河》这一篇课文时,讲了十八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抢渡的情景。由于每个同学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和欣赏能力的差异,所以每个人对这一情景的想象的也就不同。
由此可见,每个想象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创造某个新形象的,因此,再造想象也常常包含有某些创造的成分。再造想象在认识活动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借助于再造想象,我们可以重视别人的创意所创造出来的或感受到的事物。再造想象一般遵循以下两条规律:一是再造想象的形成受旧有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二是再造想象的形成依赖于正确掌握词语和实物标志的意义。
而创意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技术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意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对已有的各种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意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在创意新技术、新产品、新作品之前,人在头脑中必先构成事物的形象,这就是创意想象。创意想象与创意思维紧密相连,是人类从事创意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新颖、独创、奇特是创意想象的本质特征。创意想象是真正的创意,它不同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中也常有创意的成分,但两者比较起来,创意想象的创意成分更多些,创意想象也比再造想象困难得多。
如果创造出一个阿Q的形象,与欣赏《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相比,前者要求有更大的创意。阿Q的形象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鲁迅创意出“阿Q”形象,是经过创意的构思,并以一些历史现象为依据,选择材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综合提炼的结果,所以创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两者虽然有区别,但无截然的分明界线,你可以通过再造想象来真正做到创意想象,而不应当把自己局限于再造想象之内。
每个人从出生、上学、到工作都在进行着再造想象,而只有少数的人才在昨天再造想象的基础上,找到了属于自己创意想象的空间,所以他们成了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文学大师,而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知道“昨日之日不可留”。
幻想是创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