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你缺少的东西,确实是实实在在你拥有的东西。看不见自己的本真,无故寻愁觅恨,怨来怨去,不满足,不知足,追求一些怎样也追求不到的东西。就像骑着骡子数骡的热播,怎么数都少一头,原来他忽略了自己胯下那一头!
只有敢于放下,果断放下,心里真正地放下,放下的一刹那,才会感到天地原来如此广阔,才会发现你的脚步是如此轻盈平稳,心房才能如此安稳温馨。
天涯远不远?不远。岸不在天涯,放下的时候,天涯就在你面前。
舍了才是得了
在唐代,有一位著名的禅僧布袋和尚。一天,有一位僧人想看看布袋和尚有何修为,问道:“什么是佛祖西来意?”
布袋和尚放下口袋,叉手站在那儿,一句话也没说。僧人又问:“只这样,没别的了吗?”布袋和尚背上布袋,拔腿便走。
那僧人看对方是个疯和尚,也就起身离去了。哪知刚走几步,却觉背上有人抚摸,僧人回头一看,正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伸手对他说:“给我一枚钱吧!”
布袋和尚放下口袋,是在警示我们要放下,随即又背起布袋,是在教我们拿起。其实哪里有什么放下与拿起呢?只不过有时我们需要放下,有时需要拿起,而我们该拿起时拿不起,该放下时放不下。
当一个人可以放下一切的时候,他自然能够逍遥自在,快乐无穷。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学会放下,就达到了佛的境界,就会无为无不为,就能够逍遥人间。
幸福地放手
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平静淡泊,兴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老禅师年复一年地积聚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乐得其事,上午他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到最后轮到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他也许浇了一上午有些累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滑下来砸在了花盆上,连花盆架也碰倒了,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弟子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后非但一点儿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是修身养性,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修行禅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住我们的心房,哪里能快乐自主?
智尚禅师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得上是非常潇洒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高智商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可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得上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实是一种幸福。
唤醒良知
良宽禅师终生修行修禅,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他的品行远近闻名,人人敬佩。
但他年老的时候,家乡传来一则消息,说禅师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快要倾家荡产了,而且经常危害乡里。家乡父老都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听到消息,不辞辛劳,立即往家乡赶。他风雨兼程,走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回到了家乡。
良宽禅师终于和多年没见过面的外甥见面了。这位外甥久闻舅舅的大名,心想以后可以在狐朋狗友面前吹嘘一番了,因此也非常高兴,并且特意留舅舅过夜。
家人也很高兴,心想禅师可以好好规劝一下自己的外甥了。外甥却寻思,久闻舅舅大名,要是他真的对我说教,我可要好好捉弄他一下,日后就能在别人面前吹嘘了。
出乎意料的是,晚上,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并没有劝说什么。外甥不知道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惴惴不安地勉强熬到天亮。这时禅师睁开眼睛,要穿上草鞋,下床离去。他弯下腰,又直起腰,不经意地回头对他的外甥说:“我想我真的老了,两手发直,穿鞋都很困难,可否请你帮我把草鞋带子系上?”
外甥非常高兴地照办了,良宽慈祥地说:“谢谢你了!年轻真好啊,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什么能力都没有了,可不像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的基础打好啊,不然等到老了,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禅师说完这句话后,掉头就走。
但就从那一天起,他的外甥再也不花天酒地地浪荡了,而是改邪归正,努力工作,像换了个人似的。
良宽禅师并没有用什么大道理规劝外甥,其实,那些道理不用说外甥也懂,只是没有照着实行而已。禅师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是要唤起外甥的良知而已,做好了人,一切都有可能,否则,就无药可救,再无他法。
在佛家看来,世法与佛法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出家的人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所有真正的禅宗,并不是只以梅花明月、洁身自好便为究竟。后世学禅的人,只重理悟而不重行持,早已大错而特错。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照此修行,不但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而且还能够造福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何不换一条路走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之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进退的啊。”
高僧将衣钵锡杖传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考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看透功名利禄,看破世间百态,该进则进,当退则退,不要偏执一心,不要被世俗蒙蔽了心境。须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