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100000040

第40章 三足鼎立(3)

东吴。”刘备再三不肯,诸葛亮只是哭求。刘备才说:“既然这样,看在军师面上,把荆州的一半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给孙权。”诸葛亮说:“请主公写信与关羽,命令他交还这三郡。”刘备写了信,交给诸葛瑾,并说:“我二弟性情如烈火,你去后要好言求他。”诸葛瑾拿着刘备的信,到荆州交予关羽,关羽看了刘备的信,马上变了脸色说:“我与兄桃园结义,誓死共扶汉室,荆州本是大汉疆土,怎么能给他人呢?更何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然我大哥有信,我就是不给。”诸葛瑾说:“现在吴侯扣我家小,如果不还荆州,我的家人肯定会被杀,希望将军可怜他们!”关羽说:“这是吴侯的诡计,怎能瞒得过我。”诸葛瑾说:“将军为什么这样不讲情面?”关羽拿剑在手说:“不要再多说了,我的这把剑是不讲情面的!”关平在一旁说:“还望父亲息怒,军师面上不好看。”关羽说:“要不是看在军师面子上,叫他回不去东吴。”诸葛瑾满面羞惭,又到西川去见诸葛亮,而诸葛亮出巡去了。他只得再见刘备。刘备说:“我这个弟弟性急,很难跟他说上话。你先回去,等我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关羽去镇守,那时就交还荆州。”诸葛瑾不得已,只好返回东吴见孙权,说了事情的经过。孙权气急败坏,找来负责担保的鲁肃,令他想办法夺回荆州。鲁肃向孙权献计说:“我有一个计策:现在派军队驻扎在陆口,派人邀请关羽来参加宴会,如果关羽肯来,以好言说服他;如果他不顺从,埋伏下来的刀斧手就把他杀了。如果他不肯来,我们马上进兵,与他决战,夺下荆州。”孙权同意了鲁肃的这个建议。鲁肃来到陆口,召集吕蒙、甘宁商议,把宴会设在陆口寨外的临江亭上,派人请关羽赴宴。关羽看过鲁肃的信后,对来人说:“既然子敬来邀请,我明日就去赴宴,你可以先回去。”使者走后,关平说:“鲁肃相请,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事,父亲为什么答应呢?”关羽笑着说:“我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一定是诸葛瑾回去禀报孙权,说我不肯归还三郡,所以命令鲁肃屯兵陆口,邀我去参加宴会,以便索要荆州。我如果不去,人家会说我胆小。明天我独自驾小舟,只用亲随十几个人,单刀赴会,看鲁肃能把我怎样!”东吴使者回报鲁肃,说关羽答应赴会,明日准到。吕蒙对鲁肃说:“关羽如果带领军马来,我与甘宁每人带领一队士兵埋伏在江岸的边上,以放炮作为号令,准备厮杀,如果他不带军马来,只在庭后埋伏刀斧手50人,在宴会间杀掉他。”第二天,鲁肃在江边等候关羽,这时他们看见江面上有一只船驶来,艄公、水手只有几个人,一面红旗,迎风招展,显出一个“关”字来。船慢慢靠岸,鲁肃等人看见关羽青巾绿袍,坐在船上,旁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挎腰刀一口。鲁肃惊疑,接入庭内,入席饮酒,大家举杯劝关羽,都不敢仰视。关羽则谈笑风生,镇定自若。酒至半酣,鲁肃开口了:“我有一句话想告诉您:过去您哥哥刘皇叔,让我在我主公面前担保,借荆州暂住,说是取下西川之后便还。现在刘备已经得到西川,而荆州还没有归还,这不是失去信义了吗?”关羽说:“这是国家大事,吃饭的时候不要谈论。”

鲁肃怎肯罢休,又说:“我主只有区区江东这块小地方,而肯借荆州,是想到刘备兵败远来,无立足之地。现在已经得到益州,那么荆州理应归还了,皇叔已肯将长沙等三郡先还东吴,而您又不答应,恐怕于情理上说不过去吧!”关羽说:“乌林战役,左将军亲冒矢石,戮力破敌,难道让我们白白浪费劳力而不给一点土地作为奖赏吗?现在你怎么还来索要这个地方呀?”鲁肃说:“不是这样的,当时您和皇叔一起在长坂大败,计穷力竭,将要逃窜。我主公可怜皇叔没有安身的地方,把荆州借给你们,以图后功;而皇叔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婪而又背信弃义,恐怕会被天下人耻笑吧,希望您好好想想。”关羽说:“这是兄长之事,不是我应过问的。”鲁肃说:“您与皇叔桃园结义,誓同生死,皇叔就是您,为什么还要推脱呢?”关羽还没回答,周仓在阶下厉声说:“天下土地,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拥有,怎么能仅仅是东吴的呢!”关羽变色而起,夺过周仓手里的大刀,立于庭中,看着周仓而训斥说:“这是国家大事,你怎么敢说这么多!快点退下!”周仓明白关羽的意思,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事先准备好的船如同射出的箭一样,奔江东而来。关羽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的手,假装醉了,说:“您今天请我赴宴,不要提荆州之事。我已经喝醉,恐怕会伤害故旧的情义。改天派人来请您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吓得魂不附体,被关羽拉到江边。吕蒙、甘宁想动手,但见关羽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担心把鲁肃伤着,于是不敢动。关羽到了船边,才放手,并与鲁肃告别。鲁肃如痴似呆,看着关羽的船乘风而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单刀赴会,关羽凭借自己超人的智勇,化解了这场危机。关羽虽然神勇,可惜的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刚而自矜”。东吴的吕蒙、陆逊针对关羽的致命弱点设置了一系列的连环计来对付关羽。樊城之战时,关羽把荆州重兵调来对付曹兵,荆州空虚,被吕蒙偷袭得手,关羽被迫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杀。荆州失利,完全是刘备、关羽造成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为刘备集团定下了“外结孙吴,内修政理”的既定国策,而且成功地推动了孙、刘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但这一国策又和“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设想是冲突的。在荆州的归属与争夺上,常常导致联盟的危机。因此,留驻荆州的人选应是既能寸土不失,又能顾全大局,缓和孙、刘冲突,谨慎从事的人。而关羽虽称万人敌,但刚愎自用、缺乏大局观,实在是不能当此重任,所以刘备以关羽为荆州留守,是极大的错误。关羽死后,刘备以倾国之兵贸然伐吴,这里面虽然有报仇心切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夺取荆州。首先,失去荆州就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其战略目标就没有办法实现。因为如果从汉中东进配合祈山作战将受阻于襄阳,而失去了荆州将对襄阳的作战由两点(汉中延汉水,江陵延汉水)变为单点,根本无法实现“隆中对”的设想。其次,失去荆州就失去了江汉平原的补给。蜀汉的根本除了人才优势之外,客观上江汉平原的补给是很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后来诸葛亮守国的困苦中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来。再次,如果西陵、夷陵没有失去,就可以通过西陵、夷陵夺取江陵,而且西陵、夷陵的失去将意味着巴东没有屏障,这关系到蜀汉的生死问题。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夺取西陵、夷陵,夺取西陵、夷陵才可以将主动权重新夺到蜀汉一方来。最后,当时蜀国虽然在两川,可政权的主要力量还是以荆州人为主,所谓“荆州人贵”,所以大多数荆州人都希望能收回荆州。

总之,荆州就是刘备的命根子,他帝王事业的飞速发展就是从得到荆州开始起步的,而后来荆州失守,不仅使蜀汉政权“跨有荆益”的战略设想成为泡影,而且导致了孙、刘联盟破产,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失败,大大削弱了蜀汉的力量。至此,刘备兴复汉室以统一天下的心愿化作了泡影。孙刘联盟

表面上看来,孙权和刘备联手是因为强敌压境,两家为了避免彻底覆灭的命运,才不得不结成了联合抗曹的军事同盟。其实,诸葛亮在隐居隆中时,就已对天下大势分析得透彻淋漓、入木三分,并且提出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只不过赤壁之战给孙、刘联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诸葛亮是孙、刘联盟的设计者和缔造者,也是它的维护者和巩固者。在他看来,孙、刘联盟是一项基本国策,而不是权宜之计。然而,这个正确的外交政策并没有一直顺利地执行下去,因为孙、刘之间存在利害冲突,驻守荆州的大将关羽也没有很好地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双方在争夺荆州的过程中,关羽被吴国所杀,荆州亦为吴国所并。刘备一怒之下,亲率大军与吴国展开了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病卒于白帝城,吴、蜀联盟受到破坏。蜀国在与吴国的这场战争中,损失很大,元气大伤,又值汉主新丧,人心惶惶。诸葛亮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决定恢复吴、蜀联盟。因为弱小的蜀要与强大的魏为敌,非先争取吴的友好不可,纵然不能使之协同攻魏,蜀亦可无东顾之忧,而得全力对魏;魏则不能不以相当大的一部分兵力防吴。因此,诸葛亮于辅政之初,即遣使赴吴。诸葛亮正在考虑选派谁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时候,尚书郎邓芝来向他建议说:“现在主上幼弱,初即帝位。应该派遣使臣去吴国,重申和好。”诸葛亮一听,非常高兴。他见邓芝很有政治头脑,懂得与吴结好的重要性,便决定派他出使吴国。公元221年,在诸葛亮辅政半年之时,他就命邓芝以中郎将的身份,带着名马、蜀锦等礼物去江东,以完成结好吴国的使命。邓芝来到吴国时,由于当时吴国还没有同魏国断绝臣属关系,所以犹豫不决,迟迟不肯见邓芝。邓芝给孙权上表说:“我今天前来不只是为蜀国的安危考虑,也是为吴国考虑。”孙权才接见了他,但谈话中仍担心蜀弱魏强,不能自我保全。邓芝向孙权解释说:“吴与蜀两个国家占据四个州的地域,大王您是著称于当世的英雄,诸葛亮也是一代豪杰。蜀国拥有多重险要的地势,吴国也有大江的险阻可守,这两方面的长处合在一起,唇齿相依,进击可以兼并天下,退守可以鼎足而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大王如今要是归顺魏国,魏国一定上则要求大王入朝拜见,下则要求将太子送往魏国做人质。如果不依从他的意思,他就会挟天子之命来讨伐吴国,蜀国也会顺长江而下趁机进逼。这样一来,江东之地就不会再属于大王所有了。”孙权觉得邓芝的话确有道理,于是便与魏断绝关系,与蜀联合。公元224年,诸葛亮又派邓芝再次出使吴国。这次孙权见到邓芝,就问他:“如果将来灭掉魏国,天下太平,我们两国分治,不也是很好的事吗?”邓芝坦率地回答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假如将来灭掉魏国,大王不能深知天命的话,两国的君王各行其德,大臣们各尽其忠,将帅整顿兵马,然后摆开战场,再分高低。”孙权听了大笑,说:“先生真坦诚,讲的是实在话啊!”他在给诸葛亮的回信中夸奖邓芝说:“能使两国和解并结盟的人,只有邓芝。”自此,诸葛亮始终注重维护和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他南征回成都后,又派费、董恢出使吴国。费每次奉命出使,都甚合诸葛亮之意。孙权也很赏识费,有一次竟很高兴地把自己身佩宝刀赠送给费。费拜谢说:“臣以不才,何堪受此嘉赏?刀原本是用来讨伐反叛、禁止乱逆的。但愿大王勉建功业,和我国一起同兴汉室。臣虽愚弱,绝不会辜负大王同盟相待之意。”孙权听了,不住地点头赞许。

公元229年,孙、刘联盟又一次出现了危机。这年孙权即位称帝,派使臣到成都,要求互尊帝位。蜀国大臣多表示反对,诸葛亮从实际政治、外交的利害关系出发,顾全大局,认定蜀国最大的敌人是魏国,保护孙、刘联盟,共同对敌,比争正统更为重要。他说:“孙权有僭逆之野心已经很久了,我所以不予深究,主要是求其为掎角之援罢了。目前如果与之断绝关系,吴国必定十分仇恨蜀国,我们势必转移兵力加强东方防卫。与吴国对抗,必须先兼并吴国国土,才能谈论进取中原。可是,吴国贤能人才还很多,文武将相和睦,不可能一朝平定。以前孝文帝对匈奴出以谦卑之辞,先帝宽容大度与吴国结盟,都是权衡形势,随时变通,绝非如匹夫一时愤恨用事。而今议论的人都以为孙权的利益在于鼎足之势,不能与我们合力,而且已经踌躇满志,没有北伐的愿望,这样的推断,都是似是而非。为什么呢?因为孙权的智谋和实力不够,所以以长江为界保全自己;孙权不能越江北上,犹如魏贼不能渡过汉水南下,并不是力量有余、形势有利而不去夺取。如果我们大军攻魏,孙权的上策当是分占魏的土地图谋发展,下策当是劫掠民众开拓疆域,绝不会坐视不动。即使他不动而与我们和睦相处,我们北伐,就会没有东顾之忧,魏黄河以南的部队为了防备吴国的袭击,也不可能全部向西调动。所以对孙权僭号篡逆之罪,不宜公开表态反对。”为了表示继续与孙权友好,诸葛亮派卫尉陈震为使者,到吴国祝贺孙权登基称帝。陈震到吴国,与孙权登上祭台,歃血定盟,缔结军事攻守盟约,共分天下。盟约规定,消灭魏国后,徐州、豫州、幽州、青州归吴国,并州、凉州、冀州、兖州归蜀国。剩下的各州,以函谷关为界平分。盟约还说:“双方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蜀,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蜀伐之。各守分土,互不侵犯。”军事同盟的缔结,使吴、蜀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巩固。双方使臣,往来更加频繁。在北伐中,蜀国也得到过吴国的出兵支持,军事同盟曾发生过作用。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兵伐魏时,派人持亲笔信到江东,请孙权“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靖中原”,使魏国首尾不能相顾。孙权接信,亲自率军出征。虽然他被魏明帝领兵打退,但也有效地牵制了魏军的力量。由于诸葛亮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一次又一次妥善处理了对吴关系,在他执政期间,吴、蜀两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冲突。蜀国君臣都认识到联吴势在必行。因此,在他死后,吴、蜀盟好也得到保持。直到蜀亡,两国都相安无事。从三国大局来看,魏得天下十分之八,实力是最雄厚的。吴蜀两家想要生存,必须走联盟之路,所以诸葛亮的联合政策,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孙权和刘备,斤斤计较、意气用事,在荆州问题上,一个舍不得给,一个非要要,闹出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打了好几次仗。而两国诸臣当中,只有诸葛亮和鲁肃最明事理。在三国人物中,可以说只有鲁肃才是孔明的真正知音,两人虽各为其主,但英雄所见略同。他俩对形势的分析相近,各自制定的战略目标相似,而且贯彻联合抗曹的战略意图同样坚定。赤壁之战时,鲁肃力劝孙权,终于促成孙、刘联盟,联手击退了强敌曹操。后来,孙权袭取荆州,孙、刘联盟破裂,刘备意气用事,倾全国之力御驾亲征东吴,结果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全军覆没。孔明“苦谏数次”,虽终未阻止刘备亲征,但他巧布八阵图,及时阻止了陆逊西进,并逐步恢复了西蜀与东吴的关系,挽救了孙、刘联盟。鲁肃与孔明的行为,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不采取联合的措施,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无法在曹操的强大势力威压下维持下去。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从原来的“借”转变为“联”,事业上很快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大局面。在孙、刘联合的情况下,魏国统一天下的计划被打破了,吴国和蜀国虽然弱小,但仍然坚持了几十年。

同类推荐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做你的宠:御狐

    不做你的宠:御狐

    此书已出版,出版名为《你是我的宠》<br/>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狐倒霉了打个架都被雷劈!糊里糊涂穿越到这个怪异的朝代,满大街的铁皮怪车不说,街上的美女也穿的一个比一个凉快!<br/>他失去了所有的灵力,这个臭丫头居然拿他当狗狗养!如不是顾忌她是驱魔师,他早把她一巴掌拍天上去了。<br/>咦,等等,待在她身边竟然能恢复一些灵力?这倒是个好现象!他决定,他以后就和她混了!天天去爬她的床……<br/>??
  •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娥妃

    娥妃

    《别样红楼别样情》一个女子,两个皇帝,演绎着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有宫廷的阴谋,有江湖的险恶,有感情的纠葛,有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如水的月光透过芙蓉树参差的枝叶洒下来。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披散着及腰的如瀑一般的黑发,手执一把宝剑在上下翻飞。粉红色芙蓉花从树上散落下来,在空中飞舞,衬着女子白衣黑发形成绝美的画面!那张倾城倾国的脸上充满了宁静、淡雅,举手投足都是那么灵动飘逸。看着她从自己眼前消失,心中是无限的怅然。她是谁?苦苦找寻却始终擦肩而过,难道她只是自己的一场春梦吗?谁说自古帝王最无情?她在偷走了他的心之后,毫不怜惜的放在脚下践踏,所以他必须无情!可是在伤害她的同时自己也伤痕累累。在爱过痛过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离开。江湖里有苦有乐,只是伤害已远走。因为那颗受伤的心已留在了皇宫。纷乱的战场,哭泣的百姓,还有可怜的和亲的公主,让她再一次面对他们。这次,她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辛娥儿------一个被后世披上神秘色彩的女子!身为名门之后的她逃脱不了入宫的命运,一个弱女子在阴险的深宫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金昊天------少年天子,坐在皇位上的傀儡。面对着风云变幻的宫廷,虎视眈眈的皇兄,大权在握的丞相,垄断后宫的太后,他又该何去何从?爱上那个淡扫蛾眉的女子,他又该怎样保护她?左丘独冥---敌国的皇帝,一个狠毒、冷酷、绝情的男子。偏偏在遇到她以后,也会变成绕指柔!杀人不眨眼,血流成河,只为得到她!金哲天------金昊天的皇兄,与皇位失之交臂。时刻觊觎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也觊觎她闭月羞花的美貌。金德天------金昊天的皇弟,一个温文尔雅,善良的男子。偏偏生在最残酷无情的帝王之家!一边是他敬仰的皇上,一边是他倾心的女子,他在矛盾痛苦中挣扎徘徊!辛擎---------辛娥儿的哥哥,大内统领。对皇帝忠心耿耿,却因为喜欢上公主儿陷入了痛苦之中。为了国家,为了他所谓的忠心,不得不奉命送心爱的女人去和亲。
  • 竹马去哪儿

    竹马去哪儿

    某青梅眨眼:“竹马,你会唱小星星吗?”某竹马面无表情:“不会啊。”某青梅讪笑:“那我教你好了。”某竹马放下手中的书,弯唇:“你确定你要用你那跑调到世间仅有的歌喉教我?”某青梅:“!!!”某竹马继续弯唇:“不过我不介意你用你那控制歌喉的物品教我。”某青梅:“What?”某竹马长指点点自己的唇瓣。教神马?Kiss啊!这是我死追多年的竹马么?把我的纯情小竹马还给我!
  • 邪宠之妃乃倾颜

    邪宠之妃乃倾颜

    她,是被父亲丢弃的红颜祸水,更是忠臣之后。倾国之颜,芳香袭人,没有花香的娇艳,也没有粉香的妖娆,别有一种奇香异馥,沁人心脾…她上战场,杀敌将,整贪官,打昏君,斗后宫。她的名字,不容于历史,却留于人心间。他,敌国皇室之人,却对她一见钟情。初见时,明知道她是男儿身,毅义不容辞的动了情。为了她,他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只愿陪她,逍遥人世间,一生伴相随。
  • 一路悲伤一路歌

    一路悲伤一路歌

    一个爱与拯救的故事。<br/><br/>只要一天,只要他们晚相遇一天,他的生命就如天空中滑过的弧线缓缓消逝。<br/>烟花生命短暂却有着绚烂的美丽,而他的生命,只有遗憾。<br/>她,十八年的生命中只有快乐,茁壮的生活着,直到遇到他,才体会了生命的晦涩、难过、悲伤、心痛……<br/>终于,她成长了,她成熟了,她蜕变成了真正的女人。<br/><br/>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交叉,两个不同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