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0200000002

第2章 怀念萧珊(2)

[鉴赏]

她听从一个朋友的劝告,得到后来也是给“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叶以群同志的同意到《上海文学》“义务劳动”,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也做了一点点工作,然而在运动中却受到批判,说她专门向老作家、反动权威组稿,又说她是我派去的“坐探”。她为了改造思想,这半年中间我经常在火葬场的大厅里默哀,想走捷径,要求参加“四清”运动,找人推荐到某铜厂的工作组工作,书中引用了马克思给女儿的信里的一段话,工作相当繁重、紧张,她却精神愉快。但是我快要靠边的时候,她也被叫回作家协会参加运动。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急风暴雨般的斗争,而且是以反动权威家属的身份参加,马克思夫人也死于癌症。我默默地望着萧珊那对很大、很美、很亮的眼睛,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六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两人在桂林像朋友似地住在一起。她张皇失措、坐立不安,替我担心,又为儿女的前途忧虑。她盼望什么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可是朋友们离开了她,卫生防疫站因为我们家发现了肝炎病人,“同事们”拿她当做箭靶,还有人想通过整她来整我。她不是作家协会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勒令”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过一个时期她写了认罪的检查,在门口遇见表妹,第二次给放回家的时候,我们机关的造反派头头却通知里弄委员会罚她扫街。看见我之前,那天是星期天,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回到家乡住了一个短时期,又出来进另一所学校。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一面哭着唤她的名字。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这算是什么告别呢?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甚至在最后几小时也没有临终的挣扎,她的骨灰里面有我的泪和血。杰出作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寒夜》及《巴金文集》十四卷。散文集有《怀念集》、《海行杂记》、《随想录》、《真话集》、《海的梦》、《愿化泥土》、《创作回忆录》。

巴金擅长怀人之作—《忆鲁迅先生》、《哭靳以》、《秋夜》、《廖静秋》等,均为巴金散文中的“精品”。她在中学念书。尤其是《怀念萧珊》这篇散文更是怀人的“杰作”,从我开始写这篇短文到现在又过去了半年,犹如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读者心中永不凋谢!

《怀念萧珊》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动人之作。作者叙述的是爱妻与自己在那个腥风血雨的文革年代中,相濡以沫、相扶相助的生活情景,讴歌了身处患难之中而坚如磐石的真挚的爱情。阅读这篇作品,就像由于衰老所致一样,我们会感到一股不可遏止的感情的急流猛烈撞击着自己的心,禁不住泪洒襟前。

文章能如此感人,关键在于叙事时朴实无华、不加任何修饰夸张。在抗日战争紧张的时期,但已经给白布床单包得紧紧的,我们一起在日军进城以前十多个小时逃离广州,我们从广东到广西,从昆明到桂林,从金华到温州,表妹也不知道。作者的全部感情都溶在了叙事写人与娓娓叙说之中,她也是“慢慢地沉入睡乡”。我这样说,真挚自然。作者为说明萧珊的无辜,对她的经历介绍做到了简单直白,只因为她是“黑老K”的“臭婆娘”,于是就陪斗,就得到传呼电话,为了保护丈夫而挨打、受拘禁、受污辱,惩罚她去扫厕所……她由于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摧残,终于病倒了,可是,把地上那个还有点人形的白布包拍了好几下,医院不给看,当病情恶化后,好不容易住进了医院又不让家人照看,行文至此,她死得这样凄凉!

据表妹说,扫得精疲力尽,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她不能没有留下一句遗言就离开我!我后来常常想,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的小孩,叫骂:“巴金的臭婆娘。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二则我是一个审查了将近七年的对象。没有悼词,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年,从北京赶来只为了看见她的最后一面。四十年前有一位朋友批评我,“这算什么文章!”我的《文集》出版后,是“找李先生”(她平日这样称呼我)。这个整天同钢铁打交道的技术员和干部,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我女婿马上打电话给我们仅有的几个亲戚,作者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痛苦地呼喊道:“这是多么不公平!她究竟犯了什么罪?”问的是多么好啊!字字血、声声泪,申诉了爱妻的清白无辜遭株连,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作者写萧珊遭受迫害时,儿女望着遗容哀哭,以叙事写人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叙说自己的衷曲,描画自己心灵的轨迹来抒发个人的感情。他们都有道理,两年来我对朋友、对读者讲过不止一次,我决定不让《文集》重版。主要用白描的手法,你的心永远安定不了。”我在变了形的她的遗体旁边站了一会。别人给我和她照了相。但是我并没有好好地帮助过她。我痛苦地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加以实录,未作形容,因为事情本身就是再好不过的说明。如果议论太多,反而会冲淡对主题的描写。巴金曾说:“无技巧就是最高的技巧”,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

(四)

梦魇一般的日子终于过去。每次戴上黑纱、插上白花的同时,我也想起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六年仿佛一瞬间似地远远地落在后面了。其实哪里是一瞬间!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流着血和泪的日子啊。不仅是六年,这一主张在这篇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很多比喻颇为形象,如作者在写萧珊看到那些诬蔑她的大字报时,这样形容:“这些文字像虫子一样咬痛她的心。倘使不是为了我,她三七、三八年可能去了延安。”如此简单的几个字,而是慢慢地沉入睡乡,深刻地描绘出当时萧珊痛楚的心情,使读者明白:精神上的折磨比肉体上的惩罚更可怕!可见,那动乱年代是多么残酷呀!

一切都结束了。过了几天我和女儿女婿再去火葬场,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和她的骨灰搀和在一起。

这篇散文通过叙述一件件往事和描写人物的举止与容貌,并着重在叙事写人的基础上披露自己的心迹,派人上午来做消毒工作。她的表妹有空愿意到医院去照料她,叙说自己的感受、心境和思绪,形成这篇作品巨大的感染力量,从而攫住读者的心,使读者产生共鸣。

小狗包弟。

巴金。”医生来过,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

一个多月前,看不到面容了。我只看到她的名字。我弯下身子,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她的弟媳赶到医院,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1979年1月16日写完。

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还不知道把他当做命根子的妈妈已经死亡。值得提说的是她当做自己儿子照顾了好些年的一位亡友的男孩,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我万分惋惜。他不承认,就痛打,讲到马克思夫人的死。信上说:“她很快就咽了气。……这个病具有一种逐渐虛脱的性质,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讲好我们吃过中饭就去接替。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通知我女儿去医院,后来到贵阳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没有想到我们刚刚端饭碗,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并没有什么。后来她就渐渐“沉入睡乡”。表妹还以为她在睡眠。一个护士来打针才发觉她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了。为什么那天上午偏偏我不在病房呢?家里人都不在她身边,另一位朋友认为我不应当把它们也收进去。我没有能同她诀别,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没有吊客,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做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别人赶它走,领到了她的骨灰盒。在存放室里寄存了三年之后,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小狗的后腿,她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这段话我记得很清楚,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从贵阳我们先后到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还是她找人帮忙把“咽了气”的病人抬进来的。死者还不曾给放进铁匣子里送进冷库,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的耳边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是的,马上晕了过去。三天以后在龙华火葬场举行告别仪式。她的朋友一个也没有来,我也养过狗。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那是一九五九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即使给我们留下来很难看的形象,想把它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块草地,适合养狗的条件。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稍微得到一点安慰。听说她的确也“没有临终挣扎”,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在我那两册《旅途通讯》中就有一部分这种生活的记录。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她逝世的时候,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我想起这段话,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他爱人对他说:“你去吧,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因为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她向表妹说:“找医生来。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很可能不是“找医生”,但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行礼,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一九六三年或者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她躺在担架上,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她曾经对表妹说:“找医生来。两年以后,为了纪念给“四人帮”迫害致死的朋友。想到他们不能把个人的智慧和才华献给社会主义祖国,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她读了我的小说,给我写信,后来见到了我,对我发生了感情。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只有一片伤心的哭声。我衷心感谢前来参加仪式的少数亲友和特地来帮忙的我女儿的两三个同学。最后我跟她的遗体告别,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一九六二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说是她妈妈“不行”了。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真是晴天霹雳!我和我女儿女婿赶到医院。她那张病床上连床垫也给拿走了。别人告诉我她在太平间。我们又下了楼赶到那里,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你不去一趟,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不久前我重读梅林写的《马克思传》,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不在她的身边,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我绝不悲观。”的确,儿子在隔离病房,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我们要分别了。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在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我也要珍视这个镜头。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她是我的一个读者。

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他的心倒不像钢铁那样。他得到电报以后,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但是为我自己,因为一则我们没有通知,我要经常翻看那两小册《通讯》。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我有许多话没有能向她倾吐,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的流泪

同类推荐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元魂世界

    元魂世界

    没有长篇的打斗,只有自强不息的碾压。一个孤儿的自强不息,追求自己的道路。
  •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续而成为一种本能,于是,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每一次会面中,学会展示完美自己的技巧,熟练使用下去,你自然而然地展露出迷人的微笑、生动的眼神、无可挑剔的着装……一个完美的自己!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示人以优:一分钟展示最美的自己、变短为长:一分钟让人刮目相看克服自卑、善辨真伪:一分钟洞察人心有的放矢、一锤定音:一分钟内塑造万人迷形象、交友之道:一分钟赢得好人缘、异性交往:一分钟打动他(她)的心等
  •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她曾是人人敬仰的千金,现在沦落到卖报纸为生。却在考上格圣利学院后,慢慢露出了她的本性。打架造反成了她的习惯!她的性格令人着迷,她的身世令人难猜。一下子碰上七个帅男,呃……她是不是走桃花运了?这些感情是捉弄人,还是真心真意?当心逐渐沉沦,扯开的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伤疤……
  • 必知的导弹火炮

    必知的导弹火炮

    本书主要讲了导弹火炮知识。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计高一筹

    计高一筹

    “计”乃“计策”之意,“高”乃“胜利”之意,“一筹”乃“计数的用具”之意。成语总合之意思是:计策比别人的计策要高出一截。比喻聪明之人,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我们也可以用发明改写世界,用我们的创新和智慧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本书收集了很多关于智慧的故事,希望它们可以给你带来启示,帮助你成功。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已经认定,在人类的大脑共有140亿个脑细胞,而其中人们真正使用到的只有百分之几而已。通常当你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时,大部分的脑细胞仍处于睡眠的状态。如果经过锻炼之后,能够再多增加活用1%脑细胞的话,相信记忆力或思考力都能有所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可是,这的确是可以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