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00000100

第100章 魔现东岳 (1)

第 五十二 章 魔现东岳 (1)

“仁圣石裂,玉皇顶灭——烦难!”这十个字几乎比蔡风的刀更让人震撼,谁也不曾想到此地竟有烦难大师的警语,众人中也从来都没有人听说过的。更没有人知道这佛光究竟自何处而来,抑或真的是烦难大师再世显灵,那就是说,这是天意。

惟有叶虚、蔡风和蔡宗才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当蔡风那霸绝无伦的“怒沧海”

劲气直压地面之时,石面之上竟奇迹般显出这十个大字,犹如一种虚幻投在石面之上,却有清晰的凹面,就像地上长出了一排虚无而有形的气体一般,再受强劲催发,竟然绽现佛光,光华四散,但字形却随影而浮,并不散去。这之中的奇妙,饶是蔡风、叶虚、蔡宗这些人也看得一塌糊涂。

他们三人当然不信神,那惟一的解释就是这十个字与蔡风的刀意有关,蔡风也在瞬间明白,这十个字定是师祖以最高禅意所书,那完全是一种精神的凝聚,而他的“怒沧海”乃是烦难所创,使出“怒沧海”的无相神功也是烦难所创,那这一刀之间所有的意境与烦难大师同出一源,在精与神的相逼之中,那股以禅意和精神力所凝的字迹才会以佛光乍现。而平时却无人可以发现这十个大字,别人自不明白其中道理,叶虚和蔡宗更不知道烦难和蔡风的关系。只自揣测这种异象一定与蔡风有关,却不知道其中隐秘。但不管如何,叶虚已经放弃了对蔡风的攻击,倒掠退出,并以最强烈的气劲护身。

蔡风见到这十个字,心神禁不住一松,此时叶虚绝对有机会反败为胜,更可趁机一举击败他。高手对阵,绝对不能有半点分心,何况这是在最为紧要的关头,蔡风心神一松,几乎就已与死神相见,但叶虚却不攻反退。

叶虚放弃攻击,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就连三子和蔡宗也清楚地看到叶虚这一大失误。

当然,叶虚是失误还是别有用心,却是没有人细想了,所有人都在默念那句“仁圣石裂,玉皇灭顶”八个字,在揣测其中的意思。

“不要击出!”一声焦虑的呼喊自玉皇庙之中传出。

“轰!”蔡风也想收刀,但他做不到,“怒沧海”既发,他已无力再收,最多也只能收回三成劲气,但剩下的七成功力竟无阻隔地尽数落在地面之上。

蔡风一声闷哼,身子若纸鸢般被一股无形气劲反弹上半空。

“蔡风……”哈凤惊呼出声,三子也大惊失色,一道黑影自玉皇庙的院落深处如大鸟般疾飞而至。

不仅如此,又有一条人影自悬崖之下如冲天炮一般冲上半空,与此同时,更有一人自大门口的墙外又电射而进。

“尔朱归!”蔡宗以他那远胜常人的目力,竟能够辨出那道自院外掠进的身影。

叶虚没有进攻蔡风,他不仅仅错过刚才那个机会,此刻竟甘愿再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攻击蔡风,而是飞向尔朱归,迎击那自悬崖之下掠上的白发老者。

蔡宗想出手,但见这几人并不是去危害蔡风,也就不再答理。

“呼!”天空中的风云霎时变暗,不知何时,烈日早已无光,浓浓的乌云如潮般涌聚泰山之顶的上空,就像在众人的头顶飘浮。所有人直到此刻心神稍复之时才发现这种异象,刚才被蔡风的刀和那接二连三而出的异象给迷惑了,甚至神志也为其所夺,并无心思去注意天空和四周环境的变化,但此刻大家却感到一股空前绝后的恐慌。

天象大变,难道便是预示着“玉皇顶灭”?这使人细思起来,不得不恐慌。惟三子和蔡宗诸人知道,这只是天人交感的一种现象。当初蔡伤使出“沧海无量”之时的天象比这更可怕十倍,而蔡宗曾动用过冰魄寒光刀,刀出竟使天空在刹那间降起雪花来,这些都是天象所至,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值得惊讶的应该是那自悬崖下端飞升而出的人与尔朱归!

两人竟在刹那间消失于虚空,就像是被天空中的暗云吞噬。

“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虚空之中,蔡风的脸色微显苍白,手中的刀映射着闪电的光亮照出了尔朱归与那神秘白发老者在虚暗处的位置。

那是两团螺旋的暗云,暗云紧裹似乎成了他们惨淡的外衣。

叶虚的玉扇疾收,双腿竟绞旋而上,整个身形头下脚上地向那两团暗云间升去。

蔡宗和所有人都一样,皆为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撼不已。

人声俱寂,就连自庙中疾飞而出的戒嗔大师也立身不动,静静地望着天空那奇异无比的一幕。

叶虚在暗云之间,竟擦出一溜电火“呼呼……”尔朱归和神秘老者所掀起的两团螺旋暗云全都无情地撞击在叶虚身上。

蔡宗大骇,所有人大骇,如此一来,叶虚蔫有命在?而在此时,蔡宗手中的冰魄寒光刀再次震颤起来,“嗡”声大作,几欲脱出黑木刀鞘跃飞而出。

“啪……啪……”电火四射,云层之中,犹如万道银蛇狂舞,扭曲成一条粗大而闪亮的巨蛇,直射向叶虚身上。

尔朱归的脸色血红,那神秘老者的脸色却变得青绿,叶虚的脸上却丝毫没有血色,发结松散,犹如自天而降的神魔,电火在其周身旋绕不休。

蔡风自天空中冉冉降下,气血翻涌。

原来,他竟发觉当“怒海沧”击向仁圣石坪时,石面居然产生一股强烈的反弹力量,而且这股反弹之力似乎与他同出一源。本来,他根本不会被反弹而出,但由于当他看到那十个字后,猛地收回三成力道,而那股与他体内无相神功同出一源的劲气也被引发,正因为同出一源,才能被牵引。这么一来,使得回击之力便不止三成了,至少达到六七成,因此才使蔡风无可抗拒地被抛飞上半空,不过,幸亏他体内仍有道家的太乙真气相护,否则定会震成重伤。

蔡风降落的同时,叶虚犹如陨石一般,带着强烈的电火向那块被蔡风劲气击出一道刀坑的石面飞撞而去。

叶虚没有死,他几乎成了一个可怕的魔物,“轰!”惊天动地的炸雷以无可抵御之势击在刀坑之上。

叶虚双手直插石中,所有电火如活物般在他的双臂与巨大石坑间来回流动。

尔朱归与神秘老者身形在虚空中一错,双双下坠,竟赶在蔡风落下之前,齐声高喝:

“掌托极顶,拳裂东岳!”

“轰!”碎石如风暴般夹着如巨雷滚过的吼声四散射出。

庙墙轰然倒塌,狂风大作,玉皇顶上惨呼不断。

“轰轰!”尔朱归与神秘老者一拳一掌分别重击在叶虚脚底的“涌泉”穴上,三人同时旋转起来。

有人惊退,戒嗔大惊,狂呼道:“阻止他们!”说话之间身子化成一股强横的旋风向尔朱归和叶虚三人撞去。

蔡风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戒嗔的呼喝肯定有道理,也不管什么,再一次双手握刀,自虚空中疾劈而下。

“快带公主退!”巴颜古也没有想到眼前竟会乱成这个样子,而且打斗几人的武功都似乎皆已登峰造极,功高绝顶,包括那自庙内冲出的和尚,无论是谁的武功都绝对在他之上。

巴颜古是个高手,自然眼力不会差到哪里去,更不会连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看不到,不仅仅如此,更可怕的却是在那裂开的巨石之中,传来了一股疯狂充满毁灭性的魔气,让人清晰地感觉到那来自地底的寒意。

仁圣石坪之下究竟有什么秘密?为什么叶虚和尔朱归及神秘老者会对这石坪如此在意?

他们之间又有何关系?神秘老者究竟是什么人?

庙外的武林人物立刻想到早晨仁圣之石上出现的怪异现象,难道江湖传闻非虚,那石坪之中真的有异宝将出?那究竟是什么宝物,竟能在未出土之前拥有如此可怕的魔气?

同类推荐
  • 江湖侠缘

    江湖侠缘

    一个浑浑噩噩,名叫无欢的年轻人,偶然的原因踏入一个被叫做江湖的圈子,偶然的原因经历了许多故事,偶然之间他不经意的成了一个传奇
  • 狂僧

    狂僧

    一僧心空,魔宫震动。执金钢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禅圣驾临,诸佛消灭!佛门戒律?与小僧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看一介狂僧,如何在乱世之中拨开重重迷雾,覆雨翻云,成为一代禅宗圣祖!
  • 江湖

    江湖

    江湖除了有刀光剑影,它本身也是一种信仰,快意侠客,潇洒人生,也有人心叵测,恩怨情仇,阴暗与光明,才是完整的江湖。
  • 绝世玄天录

    绝世玄天录

    明朝初年,因‘鬼谷密宝’之匙的出现而引发了一场武林浩劫,各大门派相继派出高手争夺密宝,最后随着八大派掌门及密宝之匙的失踪,才平息了这场武林浩劫。。一百五十多年后---嘉靖八年,‘玄天山庄’少庄主燕若谷随母亲出游,归途中被扶桑武士伏击,无奈之下母亲与扶桑武士同归于尽。而后他被江湖两大高手‘行云流水’之一‘行云’易天行收于门下,从小便跟着师父在其母坟之所在青霞山苦练家传及师门绝学,苦练十三年之后终于艺成,而后拜别恩师化名若云飞独闯江湖,战邪教、斗倭寇,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了一段传奇人生。。。。。。
  • 逍遥游

    逍遥游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佛印禅师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道,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就问道,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老和尚的年纪大概六十左右,盘坐在蒲团之上,声如洪钟,眉毛皆是白色,双手合十,一脸慈祥,一团和气。
热门推荐
  • 女配也种田

    女配也种田

    运气一向平淡的刘佳宜居然穿越了!种田?发家?致富?好像都不容易……为了一日三餐勤勤恳恳的刘童鞋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个标准种田文女主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君王你赢了

    腹黑君王你赢了

    缺德的人什么样?请看她!她的名言是:女子无德便是才!腹黑的人什么样?请看他!他的名言是:面子什么的都是浮云,宠妻才是王道!云端,一个淡然慵懒,缺德毒舌的唯利商人,总是装成儒雅俊悄的小书生模样来卖萌装嫩,蒙骗世人,但骨子里,那份刻骨铭心的薄凉却始终挥之不去!可是他的出现,却乱了她的心弦!夜星辰,一个俊美如斯,腹黑狡诈的男人,唇边带着一抹似有似无的肆意微笑。虽然身份尊贵,心计智谋可将天下玩弄于鼓掌之间。但是,他却将他全部的心思,放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为了她,他甘心倾尽所有!他只是一个男人,一个想宠她上天的男人!她遇见他,他找到她。她躲,他找。她逃,他追。当前有狼,后有虎,两边夹击成为过去,当风云起,真相现,生死难猜浮现眼前,他们二人,又会让天地发生怎样的聚变?XXXXXXXXXXXXX某玉得意的笑的分界线XXXXXXXXXXXXX【一.】某女将一个锦盒推到了某男的面前,说,"你不是最喜欢的那个青瓷缎玉瓶碎了吗,这个给你!"某男一边不动声色的欲拒还迎,一边心花怒放的毫不犹豫打开了盒子。盒子刚打开,某男那肆意的微笑就像是被雷劈到一样,眉角还隐约的抽了几下!只见里边平平整整的躺着一整盒的,银票!【二.】"你这是干什么?"云端脑冒黑线,看着动作怪异的某男!"你自己说,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现在不要我了,想得美!"某男将自己手上的休书一扬,变随风飘散了!"那你也不用把我绑成这个样子吧?"云端脑后的黑线还在不住的往下流!"我怕你这只狐狸再跑,我现在就要把你带进东洞房,让你补给我一个!"某男轻笑,邪恶的不止一点点!洞房?话说,五花大绑的她,怎么洞房?【三.】"跟我走吧,我会宠你一辈子的!"炮灰握着云端的手,声情并茂!"可是``````"云端欲言又止!"夜星辰那个混蛋接近你是有原因的,不要相信他!"炮灰还在傻傻的说着!"但是``````"云端眨了眨眼,无奈!
  • 我是大小姐

    我是大小姐

    重生归来,再次飞上枝头变凤凰。这一世,再不受人蒙蔽,守护事业、守护家财、守护亲人,看她来一场华丽的保卫战。
  •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书中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星光璀璨

    重生星光璀璨

    还没拿到自己最想的那个荣誉,居然重生了,面对倒退了二十年的一切,她表示压力山大。电视?电影?MV?那不就靠个演技么;唱歌?主持?现场舞台剧?那不就是讲个嗓子么;大神编剧?国际巨星?额,那不就是个男人么?一个传奇的缔造,一段辉煌的星途,星光,因她璀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是我的罗密欧

    你是我的罗密欧

    本书写的是两个狠角色男生的情感轨迹,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开始不起眼,逐渐“出人头地”地“狠角色”,苏美达就是这样的狠角色。作者用文字描绘得淋漓尽致。中间发生的许多小故事,从小故事中层层递进。
  • 被禁锢的头脑

    被禁锢的头脑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