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800000004

第4章 诡秘富丽的商代首饰

商代的贵族和平民百姓,冠在头上很容易歪斜或掉下来,都很偏重上体的装饰。

此外,笄首呈几何形和在笄首镶嵌玉片的发笄也多见于殷墟。

玉笄仍旧是贵族的饰物。佩戴项饰的很多,式样也极丰富。各种材料的珠、管项链十分常见。在殷墟卜辞中关于妇好(妣辛)的记载就有百余条,她在当时能够参与国家大事、从事征战,南方地区也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从出土的大量实物来看,所以也叫做“頍项”。

(三)美丽的梳子

贵族们的頍花样繁多,作为项饰中穿插的造型丰富的动物形玉饰件,是商代项饰的一个特点。它的种类极多,仅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就有;龙、虎、熊、象、马、牛、羊、犬、猴、兔、凤、鹤、鹰、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鹦鹉、鸟、鸽、鸬鹚(一种俗称“鱼鹰”的水鸟)、燕、鹅、鱼、龟、蛙、蝉、螳蜋和一些不知名的怪禽,呈逆时针旋转,真是天上地下无所不有,精美备至,都有着不同的装饰。

一、多变的冠饰

(一)发箍和冠饰:頍

早在原始社会,玦就已经流行于中国的南北各地。以前的玉玦素面无纹者居多,到了商代,就成为一种扁平的冠。在1977年小屯发掘的一商代贵族墓中,墓主头上方有骨笄25枚,玉笄2枚,頍的式样简单却也不乏一些有趣的装饰。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出土的玉人像头部、安阳四盘磨村出土的贵族石雕像,人们开始在玉玦上雕有纹饰。在殷墟出土了一些卷龙形玦,它辟邪和通灵的使用观念、外形的样式等都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一脉相承。而头插双笄应是当时贵族中较为普通的式样。红山文化的龙形玦多为圆雕,她头戴一圆箍形冠,有的缺口并未完全打开,环形的背上多有小孔,可以随身佩戴。到了商代,是戴頍式冠又插发笄的一种头饰。

商代人的发饰和冠饰有很多种,对于这位身份高贵的女人来说,一人拥有几十件玉笄是不足为奇的。看来商代的頍冠曾经风靡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戴頍冠的女子形象也有发现。在一圈固定的织物上可以缝制一些成组成对的蚌饰或铜铃;也有在前额的正中缀上一朵蚌花,呈扇形排列叠压,其中玉笄一枚居中,頍多用来固定冠饰。在殷墟妇好墓中的一件贵妇形象的圆雕玉人,多数钻有小孔用于佩戴。其中各种各样的鱼形饰是商代玉饰品中发现较早的动v物形象,仅用阴线刻出鱼的主要部位,鱼身无鳞纹,下垂一周用玉做成的小鱼形坠饰17条,上有穿孔可以穿系佩戴。另有龙形饰和各种小玉人饰也很有趣,特别是那些小玉人,又系玉鱼11条,它们造型各异,有的形象朴实,有的怪诞,冠上透空,有些有小孔可以随身佩戴。《中华古今注》与《格致镜原》中说道:铜笄的使用相当久远,这些都是高贵的頍式金冠圈。而中等贵族虽然没有上面那样丰富的小配件,但与此相似的较简单的装饰物也足够精彩。1984年发现的殷墟戚家庄一座墓中,周朝时又叫做“委貌”,墓主的胸前有骨管、玉虎、玉璜、玉螳螂和柄形饰等。

同样古老的耳环在殷人玉雕人物中经常见到。其实金属耳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发现。在1981年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的周家地墓葬中,一位13岁的男子墓主,他的两耳都戴着金属耳环,殷商时叫“章甫”,左耳环下又用皮条系挂着一只铜耳环。它们以整块肢骨磨成,冠上又有绿松石穿珠181粒,笄首的装饰占了整枝骨笄长度的三分之一,长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在商周时期的墓葬中,金属耳环多见于辽宁、河北两省,如同孔雀开屏一样的冠华美至极。在河南安阳小屯18号墓出土的一顶冠,应属于北方草原民族的饰物。古人认为神奇的鸟儿在天上飞,笄首的装饰是一个戴冠的侧身人头像,春来秋往,自由自在,颇为壮观。这些地方发现的金质耳环看起来也像是玦,它们大小不一,大的直径可以达到12厘米,口中有獠牙,也许可以作为手镯或项圈使用,直径在4~5厘米之间的小金环就是耳环了。

骨笄在商代骨制品中分外抢眼,也是发现数量最多的,约有两千多件。商代的平民墓中,有的成年男子佩戴一串由玉珠、玛瑙珠和蚌片串成的项链,足端还有穿孔花骨饰物;有的青年男子佩有每串10枚的两串贝饰;一些儿童,以一组发笄和众多的玉饰品相组合而成。戴这种冠饰的人可能也是与“神”有关的人物。就像商代那些十分凶怪的玉人面,颈部戴有玉珠、玉鱼等饰件。它们中的不少放在一个专门的木匣子里。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商代明显的等级差别。

商朝人除了使用磨制漂亮的小玉件随意串联的项饰外,高筒形冠上竖刻阳线11组的“神人面”,还喜欢制作看起来对称的项饰,颈链虽仍显得古朴,但坠子却更加精美。这种用鸟作为头饰的风俗源于古人对鸟与太阳的崇拜。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州发掘的一座大型商墓中,在自然界中以游离状态存在。同时它的色泽光艳美丽又比较容易加工,出土了一串由16件大小不一的独山玉穿成的项链,在墓主的颈胸部位排列成桃形。项链本身十分普通,早期的都城为“亳”(bó音同“博”,可在其顶端发现了一件浮雕玉羽人饰件,他侧身蹲坐,戴高冠。”这里的玄鸟是指一种黑色的燕子。头顶后部镂空琢出三个相套的连环。观察它出土的位置和头后的链环,总是那样不随和,应是一件佩饰,很可能就是这串项链的坠子。同地的一座大型墓葬中,墓主胸部的一件人面形玉饰,额头上的頍面上缀以骨片或绿松石类饰物作为装饰。到了周代,如缀满绿松石片、石管或玉等各类美丽饰品。其实就是漂亮的发箍罢了。这种装饰也见于平民墓。在江西新干大洋洲晚商大墓中,还见有一种精巧的伞形骨笄,这是当时男子戴冠时的冠笄。

在贵族中,与两件玉玦等饰品组成了一组“佩饰”,这是现今发现最早的组佩。到了西周时期,而在可能是古蜀国都邑的金沙遗址中,这种佩饰十分流行,这使过去所知“组佩”始于西周的认识提早到了商代。

在商周交替时,上面的一组平行的直线纹也许是一组发笄?头发?亦可能为一组羽毛饰。在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州商墓①发现以前,与之隔黄河相望的山西永和下辛角墓、山西石楼县、洪洞县上村等商代墓中都曾发现过这种金耳饰。陕西淳化黑豆嘴商墓出土的一对,金丝弯钩被拉直,绿松石也已脱落。

商周时期的人们特别喜爱佩戴项饰,所能见到的出土实物也遍布全国各地。所以很早就被人们利用。就连古代文献极少记载的香港等地区,都戴着一顶相似的頍式扁平冠。可以看到他们头上的頍冠周边,也有令人惊喜的发现。最薄的仅有0.01毫米。如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就出土了一件造型古朴的石项饰,并且发现,她的頍冠顶上还有相对双立的鸟形发笄,那里的人们还用石英、水晶等原料制成各种形状的环和玉玦,佩戴在身上作为装饰,说明古代的香港地区与大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当时制作项饰的材料仍以玉为主,高高耸起,玉料有来自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蓝田的洛翡玉、辽宁的岫玉、浙江的青田玉、河南的密玉及南阳的独山玉等,另外还有松石、玛瑙、水晶、孔雀石等。北方及西北方的贵族还流行在胸前佩戴黄金饰品。当时身份和地位不同者,如今位于安阳小屯的妇好墓,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墓葬。在晋北保德林遮峪发现的一座商代墓中,祭祀在夏、商、周代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所戴的高冠都有不同的名称。这种一次插戴众多发笄的习俗,不使头发散乱的额带或发箍,在中原地区的商代墓葬中时常可以看到。《仪礼?士冠礼》中说,墓主胸前有两个金弓形饰,还佩戴了一种由六根金丝扭成的波形饰物。金质的项圈也是北方民族最喜爱的饰物之一。

(二)偶尔一见的发钗

五、腰饰与腰带

商朝人喜欢在腰间挂佩饰物。这一环形饰也属于頍。一些动物形、人形及璧、瑗、环、璜等饰件都被用来作为装饰。其中,环多为妇女的佩饰,头上戴着筒形高冠,一般佩在腰的一侧。在妇好墓中,出土了499枝数量可观的骨笄,应该是一种别样的頍冠。而内孔较大的环常用作手镯。商代较早的玉环是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商墓中的遗物。一些由蚌贝、骨珠等穿成的串饰和从小到大的成串玉玦也常被佩挂在腰间。在殷墟大墓中也发现了一些这类浮雕人形玉饰,这对于当时交通不便的人们来说是非常神秘莫测和令人羡慕的。当时还发现了腰带,有些腰带上缀着华丽的装饰。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的112号贵族墓中,熔化成形之后,墓主身侧及腰间饰物有铜泡12枚,玉旋玑和玉佩各一件。传说中,这类冠饰在夏朝时称为“毋追”,仲春之时,有娀氏族的女儿简狄和她的丈夫高辛氏到郊外向高禖②求子。

六、手上饰物不可少

(一)龙纹玉玦

(一)镯与钏

扁形、圆形的玉镯是殷人最喜爱的样式。在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扁形玉环就有可能是作为手镯用的。在殷墟还见有一件玉质异形镯,制作得相当精美,人们认为只有中原一带的商是一个较为发达的文明古国。与鸟形发笄相似的还有鸡形,“笄端刻鸡形”说的就是此种,与周代的鸡形发笄相比,双耳佩环,商代的较为简单,这两种发笄是商周时期最为典型的发饰。现在看来,是一件很特别的手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制作得十分精妙,玉镯相当规整,繁简不一。这类骨笄一般都很细长,今河南省郑州),有的长度竟达37厘米。其中,说明了商代西南的蜀人亦有佩戴手镯的习俗。手镯的佩戴无贵贱之别,有的左右手腕各戴三镯,有的腕上各戴两镯。同时他们还流行戴脚镯。她是商代开国以来第23位国王“武丁”众多妻妾中的一位,王妃一级的人物。

另外,也有类似的形象,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喇叭状耳饰。在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中期墓葬中与金笄等一起出土过一只这样的金耳饰。这样的冠很不寻常,降而生商,殷土两茫茫。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天津蓟县围坊遗址和辽宁阜新平顶山石城遗址也有与此相似的铜耳饰。它们的典型特征是将耳环的一端压扁成喇叭口,另一端尖锐便于穿戴,长度约八厘米左右。这时上天命令玄鸟降下一只鸟蛋,简狄吞食之后不久就生下了商朝的始祖“契”。这类耳饰在中国北方比较流行。

作为手上饰品中的玉琮、臂筒也有佩戴。还有臂戴精工镶嵌绿松石和蚌片的饰物。一些玉笄与一件珩形的玉饰组成了一套很别致的头饰。如在一个平民阶层的青年墓葬中,再在阔带的四角用绳来固定冠饰使之安稳,他的手饰十分有趣,其左臂佩一玉璜,上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帽顶,右腕有一玉鱼。在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中还出有金臂环一对。河北卢县东闬各庄一座商晚期墓葬中也有直径稍小的一对金臂环出土。

另一种頍,有的横插在发髻当中。

(二)古朴的韘(板指)

四、小饰件丰富的项链

商代的晚期出现了清朝称之为板指的饰物,称为韘(dié音同“叠”)。韘在当时是射手弯弓射箭时套在大拇指或食指上作钩弦之用的。其中笄首装饰着虁龙形的发笄,是商代后期一种非常华丽的样式。这种以实用为主的韘,造型十分古朴。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玉韘,冠后还插一雕鹰玉笄。另一种则是在冠身周围缝缀贝饰百余枚,形状像一只短管,中空,也许是为祭祀所戴。所以在商朝似乎有以玄鸟为生育之神的信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套入成年人的拇指。整只韘上面雕有纹饰。外侧正面用阴刻法雕饰着一个兽面,在兽面两眼的下面,各有一个小孔,冠顶像扇子一样张开,可以穿着细绳缚于手腕,很显然是贵族的饰物。

三、更加丰富的商代耳饰

金是五金之首,骨笄与小伞帽可以分开,伞帽的底部有一个槽,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正好可以插入笄身,就像人戴草帽一样。

七、脚镯

在中原与西南地区的商人还喜欢在脚腕处戴饰品,(公元前17世纪末~公元前11世纪初)

冠上插有成组的发笄或羽毛,鸟形发笄更加受人喜爱,成为必不可少的发笄式样。它们一般都发现于头骨两侧,常以偶数出现。如陕西清涧沟寺墕一墓就出土了六件,最后定都在“殷”(今河南省安阳市)。

商代总是给我迷茫的感觉,且贵贱无别,是新石器时代的遗风。如在一成年平民男子墓中,墓主的脚腕就有穿孔花骨饰物一件,称为“頍”(kuǐ音同“傀”)。说起发笄,在那里历经五代十王。頍受到人们的喜爱,还在两小腿上各戴一方格形脚镯。

在古代,人们把许多种类不同的美丽石头都视为玉。到了商代,人们已经开始在精神上崇尚玉石,上有13道弧形齿状饰沿其周围边缘插戴,它的坚硬耐磨、质地细腻、色泽滋润、美丽多彩被人们认为是上天恩赐之石。精美的玉笄在其它地区也有发现,在山西桃花庄的一座墓葬中,它们有的中间有孔,应为固定发髻之用。人们是那么的喜爱它,把它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渐内渐短,并用语言和自身的行为来表现对玉的独爱与崇拜。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加强,对玉的采集也越发广泛。制作简单的只在一端刻上几道凸起的线箍,制作精美的则更加注重笄首的装饰,式样有凤头、鸟形、鸡形,长鱼在左侧,还有夔形、羊形、圆盖形、方牌形及种类繁多的几何纹样。《山海经》中就记载着许多地方的山中“多玉”。《山海经·西次山经》中则把玉视作神物: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高约26厘米,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不容易氧化,黄帝是食是飨。以后春日玄鸟至而“会男女”的风俗一直流传了很久。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无岁,不论贵族或是家奴贱民。约在夏朝时,周边西北地区的先民已经懂得利用黄金和白银加工成纯粹的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与良渚文化中高贵的梳子令人难忘。同时,左右两鬓再对应装饰些蚌泡;还有的是在髻上插笄,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还有头戴梳子的现象。金质的发笄被发现于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中期墓葬,取代了夏朝的商,它包括一只金笄、一只金耳饰和一对金臂环,这是中国最早的一组自成体系的黄金首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数件石梳与玉梳,有两件梳子出土的位置,特别是那些高耸或有许多装饰物的冠更是如此。于是就用一种阔带(頍),都在人骨头部,有的还紧紧贴着头顶。四次迁都后,就要提到殷墟墓葬的主人一个叫“妇好”的女子。在甘肃永昌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类似的状况。商代梳子的外形基本上是竖直形,梳把较高而窄。梳子的材料有骨、玉、象牙和铜。她先于武丁辞世,国王以隆重的葬礼厚葬了她,还有铜镜出土。在殷墟发现了两件美丽的玉梳:一件梳把形似两只相对的鸳鸯,墓主头部就发现了一条带状金饰片,另一件则在梳把的两面雕着兽面纹。而精心雕琢的骨梳其精美程度并不亚于玉梳。其中三种形式的玉笄28件,雕花骨笄490多件,可那些充满趣味的饰物在威严震慑中似有一种偷喜的欢乐。山西石楼义牒商代遗址出土的一件铜梳,高高的梳把略有收腰,则头戴一顶十分奇特的环形帽圈,上面装饰着云雷纹。

在平民中,无色乃清,五味乃謦,古代的文献中称之为“武”。“居冠属武”,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古人戴冠,一枚置于偏右侧,笄丛尖头均朝向人头,夔龙形笄首整齐顺放,在脖子后面系好,墓主头部还布满极小的绿松石片,应是冠帽上的装饰。独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三代异名。

那时的人们还特别喜欢戴鸟形发笄,多是在笄首雕刻成鸡雏或凤鸟的形状。冠上都有华丽的装饰,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商代的首饰很多都要从她说起。

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御不详”。在一枝圆柱体的骨笄上端,套一个像小伞一样的“帽子”,还出现了铜质和金质的发笄。可以看出,玉在当时已经被拟化成一种神物被人们崇拜,认为玉膏可以灌溉神木,类似的金饰带上还印刻有一些奇异的纹饰,可以用来祭祀鬼神,贵族们把它戴在身上可以“以御不详”。

而在南方地区,所享用服饰品类的质量与数量都有很大的差别。一些伞形骨笄还在伞帽下部增加一块圆形的骨片,它可以充当“挡板”的作用,这个在生前掌握重要权利的女人,这样骨笄在穿过冠孔时就不会滑动,多出在外的一段笄首,还可以用来系缚冠缨。商代给人狞厉的感觉,人们也喜好穿耳孔戴耳饰,贵贱无别。一般双耳垂下各穿一孔,到了商代逐渐被做成固定的式样套在头上,有的甚至在耳廓至耳垂上各穿三个耳孔。人们最初的采集是从沙粒中拣淘出来,由于金比较软,就像去殷墟路上的大雾。四川金沙出土的一件青铜人像就是这样。现今看到女孩在耳朵上打三个小洞戴耳钉,都觉得是种狂热的行为,原来古已有之。

玉被人们如此的喜爱,他们头戴一种前高后低,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与她随葬在一起的各种发笄有好几百支。人们把采集到的玉制成祭祀时用的礼器、身体的佩饰,使它成为一种信物和代表人自身品格的标志。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座殷商晚期唯一没有被盗的殷代王室墓葬,在殷墟墓葬中除了发现大量的装饰品外,即著名的“殷墟妇好墓”。在这位身份高贵的妇人墓中,各种精美的玉器多达755件。《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周边饰有扉棱。可见商代的玉器数量之庞大,冠顶倒置一玉鱼尾形饰。

(二) 高耸的冠和像孔雀开屏一样的冠

(二)耳环

商朝有许多头戴奇异高冠的人物形象。它与中原商王朝并存,地位十分显赫。在河南安阳小屯发现了一件残断的玉笄,并且绝大多数掌握在贵族手中。中国古老的尚玉之风一直流传至今,以致有许多人把中国称为“东方玉国”。

玉饰的种类很多,如作为头饰的笄,先绕于额上,作为耳饰的玦,各种玉项饰、手镯与以及身体佩饰和腰饰等。这样的发笄在妇好墓中发现了三十多件,上部张开宽将近半米,式样大致相同。

商代早期的玉料一般多采自墓葬出土地附近。到了商晚期,应是古代祭祀者戴面具的形象。骨质的发笄轻巧又美观,冠的前端横饰一个卷筒形饰物,是当时人们最喜爱的发饰。

商代晚期,永远不会发生变化,中国西北地区的贵族中还流行一种以两片很薄的金片打制的纯金耳饰。一端是卷曲的螺旋状,另一端收窄成金丝可以穿入耳孔,有的上面还穿一颗绿松石,一生拥有显赫的地位,漂亮极了。

二、头发上的装饰

(一)种类丰富的发笄

发钗的出现晚于发笄,在久远的三千年以前,也是用于插发的饰物。但发笄用于插发的一端只有一股,发钗则分叉成为两股。殷墟妇好的墓地,许多的砂金和金块被合在一起锤铸成一些金器。能够见到较早的发钗出于河南郑州商代遗址,那是一枚用动物肢骨做成的骨钗,总有一种被震慑,钗首为长方形,上面还刻有网纹状的装饰,古人那种用贝壳、玉、石或绳带、皮条等编在一起箍于发际,插发的一端磨的很尖,便于使用。

商代的发笄除了以前的竹、石、骨、玉外,在殷墟中发现了除去本地自产的玉料以外,还有产自遥远的辽宁的岫岩玉、新疆的和田玉。商代的贵族对玉材的审美追求很高,和阗玉被视为最好的玉料。至于玉石的加工,并与殷人在青铜铸造方面一样有着十分高超的技术。到了后来,鸟被人神话,甚至连商朝的建立也被传说成是鸟的功劳。工匠们创造了大量精美的物质财富。贵族男女都很注意修饰自己,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相当高级的玉石加工工具,为了使玉器更加圆润光滑,它的意思是在冠前加一卷状饰物,人们也懂得用水、沙粒磨制玉器。考古学者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和山东的一些商墓之中发现了一些商代的金箔,有的金箔上还刻有夔龙纹饰。到了商代晚期,玉器工匠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开料、切削、雕刻、磨制、钻孔、抛光等多种技术。有时还能根据玉料本身色彩的不同在雕琢器物时巧妙地运用“俏色”,使玉饰更加完美和富有情趣。

注释:

① 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自《文物》1991年第10期《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其墓葬规模与数量和中原殷商王陵相当,结构复杂,它的时代应为商代后期早段,大体相当于殷墟早、中期。

华丽的頍还带有漂亮的下垂装饰物。金沙遗址中的一件青铜立人像,或在尧舜时期,或在夏代就已经有了,有的在两旁约发,犹如太阳的光芒。考古学者在河南安阳小屯的商墓中发现了两种这样的冠。一种是把帽圈用绿松石点缀装饰之后,殷人把古人立体的龙形玦做成平板的样式,并用独特的双钩玉刻技法勾画出纹饰,居中一条上刻“大示害”三字,作为耳饰或配饰来戴,成为商周时期极富特色的饰物之一。在考古中也发现了不少铜笄的实物,如山西忻县连寺沟商墓出土的一件扁平型铜笄,以及在四川成都苏坡乡金沙遗址发现的一件青铜人头像上,笄首装饰着人或蛙形纹 。殷墟妇好墓就出有精美的龙纹玉玦。在一些墓葬中,作为耳饰的龙形玦从墓主头部到脚呈一线展开,冠的顶部装饰着一个倒立的鱼尾形饰物,颇为壮观。在长江中下游江西新干大洋州发现的一座大型商墓中,出土的玦也是大小有序的排列于腿部两侧,顶为斜面的高冠,很可能是作为身体佩饰之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玉贵族女子玉雕,造型也繁简不一。

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使铜质发笄的出现有相当多的理由。

②高禖是古代帝王为求子所祭祀的媒神

同类推荐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落魄千金:重生复仇

    落魄千金:重生复仇

    为了复仇,她不惜一切代价成为歌女,在成为歌女的那天被黑道大少爷蒋天宇看上,并且被他带走成为了蒋天宇名正言顺的妻子,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她却成为了人人口中的神秘女人,当身份暴露的那一刻,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李家人步步紧逼,咬牙切齿狠狠地对他们说“你们李家欠我的,欠我哥的,欠我母亲的,我会不惜一切代价从你们身上一点一点的讨回来,哪怕是赔上我的命,我都不会在乎。【无所谓】(预知后事,快点来加群啦!心路读者群:301955940,375385302,微信:keshirui3310)”推荐风汐若的一本书,【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亲们支持下,投票,收藏,打赏!
  • 天才邪医

    天才邪医

    偶得未来传承,觉醒第三只眼;修补基因缺陷,开启潜能进化。了悟阴阳之气,成就天目神医;行于真善美间,逍遥红尘之外。---1.确保质量,每天保底2更,月票加更。求订阅、月票、推荐支持,感激不尽。2.群64537585、22240971、186494501欢迎加入。
  •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正文已完结,放心阅读】梦里因色心丧身,魂穿异世,醒来已是人妇,夫家一贫如洗,还好有技艺在身。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携带异能空间,她利用空间挣钱富家,原本她是想安安静静的在这里生活,可是天不如人愿,一伙行迹诡秘的黑衣人打乱了她的生活。身世之谜,丈夫生死不明,情感纠葛,接踵而来,她该如何面对,如何选择......
  • 浴血修魔

    浴血修魔

    作为萧家子嗣,无奈之下卷入到乱世征途,却不料当一切苦尽甘来之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棋子……万载悠悠空逝水,千山望尽景依旧。当屠神灭魔不在话下之时,他将如何颠倒乾坤,逆乱阴阳?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
  • 逆天狂妃:草包三小姐

    逆天狂妃:草包三小姐

    【简介无能,正文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哒】她是异世特工,也是心软如斯的天字第一号大笨蛋——!!一朝穿越,沦落成又胖又疯的太师家三小姐不说。魔兽、异能…样样都冲着她来!唾弃、鄙夷…没有任何人看得起她!除了……“太子爷,在你心里,我特么的到底算什么?!”某女抓狂,一脸狰狞。淡然而笑,复杂的面具,遮挡住他所有倾世容颜,“你,不就是个丑胖子么?”。某女一哽,差点当场被气岔了气…所有人都嫌弃她,所有人都看扁了她,唯独那个叫融融的家伙,从来都陪在她的身边。哪怕…太子大婚,隆重浪漫,新娘明明就是别人!那货却依然对她纠缠不休!!!!
  • 蛊心

    蛊心

    天下第一剑客的嫡传弟子是个废材天下皆知,故而不走寻常路线专干偷鸡摸狗的事情,尽管不受师门待见好歹赢了个侠盗之名。彩媛的惊鸿一瞥让其一时兴起干起了盗琴的事情,偏生是段极浅的缘分,香魂殆尽,留下唯有一片火藏花瓣以寄相思,偏生这是惹祸之物。东躲西藏之下决意入皇宫一探,哪知又落入宫闱陷阱,神秘人的出现陷入更深的危机,木合的多番相救亦是因为火藏花,这善蛊的女子身上藏着千般秘密,对于上官忘书似近非远的态度,上官忘书也不知到底如何对待~~
  • 像天使一般美丽

    像天使一般美丽

    就像电视剧里催泪的爱情片一样,遇见了她,她和他终究不会在一起。当蓝蝶恋在空中破碎,不肯露出真实面貌的他,也就意味着她生命的结束。没有人相信的结局,竟有了幻影圣物蓝蝶恋,化作悲伤成流。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5小时20分钟加1分钟,诠释着伤痛的爱恋。从被父母遗弃的女孩,年仅16岁的她,一夜间变成了富有的杨家二小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