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32

第32章 集学名句——醒世物语(4)

【译文】修养身心,是智慧的府库;乐善好施,是仁爱的开始;懂得取予,是德义的验证;懂得耻辱,是勇敢的条件;立业显名,是行事的最终追求。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出自《说苑·谈丛》)

【译文】谋划好了再去行动,就能繁荣昌盛;行动之后再去谋划,就会灭亡。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福总是在人穷困潦倒的时候到来,而灾祸则常是在人志得意满的时候到来。

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江河能够汇集百条山谷的流水,因为它低下,上天之道是不分亲疏的,它经常帮助好人。

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树想要静止下来,但是风不停地吹;儿子想要奉养双亲,但双亲因为年老不待而去了。过去了就不再回来的是年华,不可能再见面的是死去的双亲。

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人们只知道培育自己的田地,却不知道培养自己的修养。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小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初升的太阳;到了壮年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中午的阳光;到了老年的时候才爱好学习,就好像是点燃的蜡烛的亮光。

不好问询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不愿意向别人请教,就是切断了智慧的根本、堵塞了智慧的源头,怎么能够处身立世呢?

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询问是增长知识的根本,思考是增进智慧的途径。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鱼是凭借着水的力量才能游动,鸟是凭借风的力量才能飞翔,花草树木是凭借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

闲居静思,鼓琴读书,追观上古,友贤大夫,学问讲辨,日以自虞;疏远世事,分明利害,筹策得失,以观祸福,设义立度,以为法式;穷追本末,究事之情;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此皆人材之所能建也,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闲居静思,弹琴演出,回忆上古,友爱和尊敬大夫,每日研究学问,辨明义理,作为一种自我娱乐;疏远世俗的事务,分清利害,筹划得和失,用来观察祸和福,根据义理建立法度,作为标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探究事物的情理,死后有遗留下来的功业,活着的时候有荣耀的名誉。这都是称得上人才的人能够做得到的,然而有人不能做到这些,是由于偷懒、懈怠、浪费光阴的缘故。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在;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骐骥良马虽然跑得快,但是没有遇到伯乐,就没有机会施展日行千里的能力;干将宝剑虽然锋利,但不依靠人的力量不能砍断东西;乌号这种弓虽然是良弓,但是不经过辅正弓弩的器具加以校正,它也不能自己来辅正;一个人才华虽高,如果不专心求索学问,就不能成为圣人。

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水积多了变成大川,那么蛟龙就会在里面生存;土积多了成为大山,那么豫树樟树就可以在上面生长;学问积累多了就能成为圣人,那么富贵尊显就来了。

卑贱贫穷,非士之辱也。(出自《说苑·立节》)

【译文】一个人既无地位也无金钱,这并是他的耻辱。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为政有三种等级:王者的政治在于用德来感化人,霸者的政治在于用威去降服人,强者的政治在于用武力去胁迫人。这三种政治各有各的施行办法,但是用德来感化人是最好的办法。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阤。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御者非千里御也。(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水浑浊那么鱼就会生存困难;政治太苛刻那么百姓就要造反;城墙太陡峭,一定容易倒塌;河岸太耸立,一定容易崩塌。所以治理国家就好像琴弦一样,大弦太紧小弦就容易断。所以说急于驾驭的不能驾驭千里。

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削,情行合而民副之,祸福不虚至矣。(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俸禄超过功劳的就应该减少它,名声超过实际的就应该削弱它,实际和名分应该相符,祸福就不会无故来到。

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土地广大却不均等,别人就要来均等;聚集财富而不分给别人的,别人将要来争夺。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文王问吕望说:“怎样治理天下?”吕望说:“行王道的国家百姓富足,称霸天下的国家有军功的人富足,勉强存在的国家士大夫富足,无道的国家国库富足,这就叫做上面的君主财富多得溢出来,下面的百姓就穷得像竹篮里的水漏得干干净净。”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魏文侯问李克说:“怎样治理国家?”李克回答说:“我听说治国的方法,首先食物要给出力的人,禄位要给有功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赏赐要分明,惩罚要适度。”

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泆之路兴矣。(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婚姻制度破坏了,男女间应遵守的礼节就违背了,淫荡的风气就兴起了。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耳朵听到不如眼睛看到,眼睛看到不如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不如亲手实践。

不威小,不惩大。(出自《说苑·指武》)

【译文】对于小恶不加威吓,对于大恶就无法惩治。

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出自《说苑·尊贤》)

【译文】水域深广,就会长出大鱼;君主贤明,臣子就会尽忠。

谋有两端:上谋知命,其次知事。知命者预见存亡祸福之原,早知盛衰废兴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出自《说苑·权谋》)

【译文】谋划有两种:头等的谋划通晓天命,次等的通晓人事。通晓天命的人,能预先看到存亡祸福的本源,能事先知道盛衰兴亡的发端;能在事情未发生时加以防备,能在灾难尚未形成时躲避。

诚者隆至后世,诈者当身而灭。(出自《说苑·权谋》)

【译文】忠诚的人,隆兴发达传到后代,奸诈的人,自己就毁灭了。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幸福产生于小心恭谨、意深言简,而祸患产生于自鸣得意。

《抱朴子》简介

《抱朴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该书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了魏伯阳炼丹理论,可以说是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该书由东晋葛洪所撰,葛洪(284~364年),字稚川,两晋时学者、文学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出自《抱朴子·论仙》)

【译文】见识得少,觉得怪异的东西就越多。这是世间的常理。

世有雷同之誉而未必贤也,俗有欢哗之毁而未必恶也。(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受到众人一致称颂的未必就是贤德之人,而受到众人一致攻击的也未必就是顽恶之人。

广车不能胁其辙以苟通于狭路,高士不能樽其节以同尘于隘俗。(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宽大的车子不能为了适应狭窄的道路就将自己的车轮收起来,有高尚品德的人也不会屈抑自己的节操来与狭隘的世俗同流合污。

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病情出现危机的时候就看重医道高明的医生,天下大乱的时候就看重忠心不二的大臣。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积善不以穷否而怨,则必永其令问矣。(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登山不因为艰难险阻而停止,就一定会到达峻岭。积善不因为自己穷困潦倒而埋怨,就一定会使自己的美誉长久。

超俗拔萃之德,不能立功于未至之时。(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即使是具备超凡脱俗德行的人,如果时机不成熟,也不能建立功勋。

奔骥不能及既往之失,千金不能救斯言之玷。(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人有了过失,就是用快马去追也来不及;人说错了话,纵然花千金也难以补救。

大川不能促其涯,以适速济之情;五岳不能削其峻,以副陟者之欲。(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大河不会为了适应渡河的人的急切心情而变窄,高山不会为了投合登高的人的愿望而变低。

得人者,先得之于己者也,失人者,先失之于己者也。(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要想得到人心,必须先对自己赤诚;之所以失去人心,是因为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

风不辍,则扇不用;日不入,则烛不明。(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风不停,扇子就用不上,太阳不落山,蜡烛就用不着。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出自《抱朴子·祛惑》)

【译文】白色的石头看起来和玉十分相似,而邪恶谄媚之徒也常将自己伪装得和贤德之人一样。说明识人要看到本质,不要被表面的虚假所迷惑。

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出自《抱朴子·清鉴》)

【译文】老虎的尾巴不会长到狸猫身上,宝贵的象牙也不会长到老鼠的口里。用来比喻品行低劣的人做不出什么高尚的事情。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出自《抱朴子·喻蔽》)

【译文】乌云厚实,雨必然下得大;弓弩强劲,箭一定射得远。

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病入膏肓者,不必施用良药;朽烂的木头不必加以雕刻。

芳藻春耀,不能离柯以久鲜;吞舟之鱼,不能舍水而摄生。(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灿烂的花朵摘下后不能永久保持其色泽,大鱼离水后便会死去。

登峻者戒在于穷高,济深者祸生于舟重。(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登高的人要防止爬得太高以免摔下来,渡深水的人发生灾祸多在于船太重。

睹百抱之枝,则足以知其本之不细;睹汪濊之文,则足以觉其人之渊邃。(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看见巨大的树木,就知道它的根又深又大;读过才情充沛的美文,便会知道作者有渊博的知识。

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誉美者,实未必副其名。(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官运亨通的人不一定称职,名誉很高的人,名、实不一定相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志同道合的人,千山万水也隔不断他们的联系;志趣不合的人,并肩而处也不能使他们亲近。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出自《抱朴子·君道》)

【译文】小的好事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好处,但不可以不做;小的坏事虽然不会立刻招致灾祸,但却不可以不改掉。

闻荣誉而不欢,遭忧难而不变。(出自《抱朴子·行品》)

【译文】不因为听到了别人的赞扬就欣喜若狂,也不因为遭受了忧患和困难就改变自己的操守。

让爵辞禄,以钓虚名,则不如本无让也。(出自《抱朴子·诘鲍》)

【译文】用退让官爵、辞掉俸禄来沽名钓誉,还不如根本就不辞让。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出自《抱朴子·极言》)

【译文】修身养性,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地方,也务必要谨慎,不能因为小的进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养,也不能因为小的损害对大体没有影响就不加以提防。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出自《抱朴子·崇教》)

【译文】要想取得广博的知识,就在于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就在于有坚定的志向。说明取得广博知识的基础和保障就是要立志勤学。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出自《抱朴子·务正》)

【译文】将众人的力量都汇集在一起,那么就是万钧重的东西也不难举起来;将大家的智慧都运用起来,那么什么事情都不难做。

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以捕鼠。(出自《抱朴子·用刑》)

【译文】宝剑虽好,但却不能用来缝制衣物;大象虽大,但却不能用来捕捉老鼠。比喻人才各有其擅长的一面,也各有其不擅长的一面。

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出自《抱朴子·极言》)

【译文】一个高明的工匠,能够教给人如何使用规矩,但却不能使人一定成为能工巧匠。说明要想成为手艺高超的人,师父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抱朴子·勖学》)

【译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出自《抱朴子·勖学》)

【译文】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好比想捕鱼而没有网,心情虽然迫切,但没有收获。

夫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出自《抱朴子·论仙》)

【译文】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有生存就一定有灭亡。

目察百步,不能了了,而欲以所见为有,所不见为无,则天下之所无者,亦必多矣。(出自《抱朴子·论仙》)

【译文】用眼睛看百步以内的东西,还不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要把自己亲眼看到的认为是存在的,看不见的认为是不存在的东西,那么天底下不存在的东西就太多了。

上为下效,君行臣甚。(出自《抱朴子·审举》)

【译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怎么效仿;君主做到什么地步,大臣就会在其基础上做得更甚。

非诚心款契,不足以结师友。(出自《抱朴子·微旨》)

【译文】不是真诚地以心相见,不配结成师友。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出自《抱朴子·微旨》)

【译文】学习时要体会它的要点,要多看,从中有选择地吸收正确的和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只钻研一件事情,那是不可靠的。

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出自《抱朴子·地真》)

【译文】圣人消除未形成的祸患,医治未发生的疾病。

明君治难于其易,去恶于其微。(出自《抱朴子·周刑》)

【译文】圣君从易处入手解决难题,从细微之处开始消除祸端。

清源不与浊潦混流;仁明不与凶暗同处。(出自《抱朴子·交际》)

【译文】清澈的源头不与浑浊之水混流,仁义贤明的人不与凶恶愚昧的人共处。

《颜氏家训》简介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颜氏家训》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出自《颜氏家训·养生》)

【译文】学习的人像牛毛一样多,学成的人像凤毛麟角一样罕见。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出自《颜氏家训·归心》)

【译文】生活在山里的人不相信有鱼和树木一样大。比喻人的认识是受客观存在局限的,不能任意否认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同类推荐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云无痕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云无痕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柔若无骨的手轻滑过他愤怒的脸颊,指若兰花,笑眼盈盈:“虽然我胆子小,看见血就害怕,但是杀一两个人的胆子却还是有的。”她是另外一个时空穿越过来的女杀手,笑,是她最好的武器。盈盈一笑间,谁生谁死?谁心沉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天战神妃

    逆天战神妃

    (正文加番外已完结,放心阅读)她是龙陵国人人皆知的丑颜废物小姐,一碗毒药,再度睁开眼睛,迎来的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不能修炼灵力,无元素天赋,没有契约兽?又有谁知道她丑颜下的绝色,强大的灵力,更是掌控了六系元素,魔兽之主跟随!一双金瞳,惊艳天下……是神,是魔,那又如何,若天阻拦,我便逆天而行……当腹黑狡诈的她遇上风华绝代的他,又该上演一场怎么样的追逐好戏!
  • 神医火凤

    神医火凤

    她是世界佣兵之王火凤,腹黑狡诈,睚眦必报,医术高超却心如蛇蝎。他是华夏特种兵王苍狼,铁血冷酷,手段毒辣,风华绝代却心硬如铁,冷漠无情。他是官,她是匪。一场意外,他与她双双遇难……她,候府嫡女慕容火凤,容貌倾城,被誉为东离第一美女,却是一个从小疯癫的疯子,众人称之疯小姐。他,帝王之子南宫宸天,兰庭玉树,姿容无双,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被众人称之为傻王。一道圣旨,疯妃配傻王。洞房夜,盖头揭开,四目相对,火花四溅。看着对方熟悉的容颜,火凤咬牙切齿:“苍狼,你还真是阴魂不散,怎么哪都有你?”闻言,他勾唇邪魅一笑,欠扁的吐出三个字:“缘分啊!”当傻王不傻,当疯妃不疯,且看穿越夫妻如何携手坑骗天下?
  • 美味小厨娘

    美味小厨娘

    卖身国公府的厨娘生存大不易,厨房里勾心斗角,欺负新人,还好她家传手艺无人能及,谁来挑衅,全都拍成渣渣!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成功上位,白蔻却发现,世子爷他的胃口真的是……好特别!世子爷拍了拍枕头:小白,佛跳墙有什么好吃的?快过来,本少爷教你独门菜谱——蒸包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归零心态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自以为很有能力却总是得不到重视、取得一定成绩却无法越自我、整日埋头苦干却看不到成绩,总想抓住什么却总是失去,总感到痛苦,却无法解除的人。这些人不但自己感到十分痛苦,也让周围的人对他们颇有意见,甚至故意疏远。这一切皆因他们没有归零心态!倘若他们能够倒空自我,将心归零,便能获取更多新鲜的知识、能力及良好的心态等等。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畅快;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拥有宽阔的视野与胸怀;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攀上人生道路中的更高峰!
  • 重生名门千金

    重生名门千金

    短短的一天,父亲骗走母亲留给她的股份,气死外公,被离婚后枉死当场。再睁眼,回到十六岁的那一年那一天!再次面临选择,她从容以对。仇,是要报的!情,是要还的!只是……男人,你确定要我称呼你为“夫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