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17

第17章 史学名句——通鉴兴衰(7)

【译文】自知之明,实在是很难做到啊。例如写文章的文士、从事技艺的工匠,都夸耀自己的本领高超,认为其他人不如自己。如果让著名的文士或工匠,议论评价他们的文章和制品,那么他们文章的冗词病句、制品的拙劣缺陷,就会被一一发现。

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我曾经见《管子》上说:齐桓公到郭国去,问那里的百姓:“郭国为什么会灭亡啊?”那里的百姓回答说:“因为国君喜好善而讨厌恶。”桓公说:“如果照你们的说法,他应该是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什么还会亡国呢?”百姓回答说:“不是。郭国的国君喜好善,但是不能运用善,讨厌恶,而不能去除恶。所以亡国。”

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魏文帝打算买西域的大珍珠,苏则劝谏说:“如果陛下恩惠遍及四海,这些东西不用追求,自然会到来。能买得到的东西,就不足以珍贵了。”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陛下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爱抚百姓,应当为百姓的担忧而担忧,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自古以来,有道的君主都是以百姓的心为己心。所以国君住在华丽的楼台馆阁,就要想到让百姓也有房屋可以安身;国君吃到好米鱼肉,就要想到让天下百姓也没有饥寒的忧虑;国君挑选妃嫔宫女,就要想到让老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是国君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天之将辅者仁,天之所助者信。(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上天辅佐的是仁慈的人,百姓帮助的是守信义的人。

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放干池塘的水捕鱼,并非抓不到鱼,而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焚烧整个树林来打猎,不是抓不到野兽,而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良臣能使自身获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子孙一代一代地相传,荣华富贵就无止境。忠臣使自身受诛灭,陷君王于极大的恶名,家与国都遭到损失,而他独享有忠臣之名。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不测,这是治国永恒之道。怎么能够因为河水还未泛滥,就先自己毁坏了堤防呢?

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文侯曰:“何故?”克曰:“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过去魏文侯问李克,诸侯中谁先灭亡?李克回答:“吴国先亡。”魏文侯说:“什么原因?”李克说:“吴国几战几胜。几次胜利之后,君主必然骄傲,几次战争之后,百姓必然疲乏困苦,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呢?”

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我看自古以来的帝王,他们在拨乱创业的时候,必定很谨慎,随时警戒自己,善于采纳平民百姓的意见,听从忠诚正直的建议。到天下已经安定的时候,他们就恣意放纵欲望,喜欢听谄谗阿谀的奉承话,厌恶刚正的规谏。

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极,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国君是人的首脑,臣子便是人的四肢,首脑与四肢协调同心,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倘若有的器官不具备,就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那么,首脑虽处于至尊重要的地位,必须借助四肢才能成为整体,国君虽然明察通晓,一定要借助臣子的辅佐才能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丢弃四肢,单单使用心胸,使整个国家达到治理,我还没有听说过。

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那些能倡导最公正的道义,表明天下人才均可任用,内部竭尽心胸脊骨的力量,外部竭尽四肢的能力,协调得像汤里的盐与梅,团结得像金石一样坚固的朝代,不是靠赐给臣子的高官厚禄,而在于以礼相待罢了。

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谏而见纳,终身不亡,臣何送焉?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谏不见纳,出亡而送,是诈忠也。(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臣子进言而被采用,终生没有灾难,臣子怎么去死呢?臣子规谏而被国君采纳,终生不会逃亡,臣子又怎么会给他送行呢?如果臣子进言不被采用,国君有难而去为他死,这是枉死;臣子规谏不被国君采纳,国君出逃又去相送,这是假忠。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富贵?(出自《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译文】做人最可贵的是德行,何必要论及金钱地位?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出自《贞观政要·俭约》)

【译文】让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的,就会昌盛;而让别人服从一己之乐的,就会灭亡。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出自《贞观政要·择官》)

【译文】任用的是正直的人,良善之人就会受到鼓励;而误用了邪恶之人,坏人就会纷纷混进来。

《宋书》简介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很原始史料﹐对于后人的研究非常有参考价值。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出自《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而后才可修养文采。

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于朝,则饰智风起。(出自《宋书·傅隆传》)

【译文】在民间选择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国君就能修身立业;在朝廷选择士人,巧饰才智的风气就会兴起。

器要有用,则贵贱同资;物有适宜,则家国共急。(出自《宋书·范泰传》)

【译文】器皿只要有用处那么无论是贵重的还是低贱的,都会有同样的价格。任何事物只要适合,那么家和国都会把它当作急需的东西。

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出自《宋书·何承天传》。

【译文】坚固城池,清理四野,来等待敌人的到来;整治铠甲,修缮兵器以乘机去攻击敌人的缺陷。

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没之鳞,宕流则枯。(出自《宋书·袁淑传》)

【译文】能够容纳车辆的大兽,离开大山就会葬命,能够横渡波涛的大鳞,离开水流就会干死。

《晋书》简介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监修三人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为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为敬播;其他十六人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道边树而多子,必苦李也。(出自《晋书·王戎传》)

【译文】路边的树上长有许多果实,必定是苦的李子。

乱世贵而能贫,乃可以免。(出自《晋书·汜滕传》)

【译文】人生于动乱世代,能抛弃富贵而甘于贫贱,才可以免去祸患。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出自《晋书·卫瓘》)

【译文】别入如果不尽自己心意,可以据情宽容;如果不是有意相害,就可以用道理说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出自《晋书·刘毅传》)

【译文】上层等级没有寒微的门第,下层等级没有有权势的大族。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出自《晋书·周顗传》)

【译文】过于刚直则会折断,极其明察则没有朋友。

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出自《晋书·卻诜传》)

【译文】官员选择适当,政事就会办得井然有序;政事有序,那么环境就会适宜;环境适宜,那么粮食就会获得丰收。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出自《晋书·陶潜传》)

【译文】我不能为取得五斗米的俸禄向权贵者低三下四。

同类推荐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热门推荐
  • 都市百草王

    都市百草王

    在自然界中,水,主滋养、净化。身为孤儿的罗翰在一次意外后,惊喜地发现,自己拥有了将普通的水转换成具有高度活力的“活跃水”,可以快速催生植物,并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他的命运,便因此而偏离了原有的轨道……,一时间,淡雅的女翻译,活泼的俏丫头、倔强的美医生,纷纷向他抛来含情脉脉的情丝。罗翰自信从容地拿出一瓶被激活了的矿泉水:“谁能让我最‘性福’,我便让她最美丽!”----- 新书《噬矿空间》已经上传,求推荐,求收藏!
  • 魔笑娇娆

    魔笑娇娆

    千古一笑,笑煞千古,绝然傲情,狂歌傲舞!忍辱负重,破茧重生,十年鬼窟,修魔成神!“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了魔,你们还会爱我吗?”独孤绝笑,白发红眸,绝世容颜,似魔非魔,笑魅众生。曾经,她也单纯的笑过,单纯的爱过,用尽了一生痴傻。现在,也许恨都成了奢侈,万众瞩目时,白色的发丝张扬的飞舞,绝色的女子用着血色双眸看着这世间百态,轻浅的笑容,悠远而飘渺,妩媚且娇娆,好似不属于这尘世间的美丽…“今天,只要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可能活着离开…”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尘归尘 土归土

    尘归尘 土归土

    荆自以为还算得上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她没料到自己会对一件身外之物这么念念不忘。那是一只天然水晶手镯,玲珑剔透的,却不是一味的冰清玉洁。无论戴在腕上,还是置于白缎精制的匣子里,总泛着微黄的银光,浸透了几千年的月色一般,有一种旷古而寂寥的景象。荆却总疑心这个光洁透亮的圈子,是用了眼泪凝固的冰制成的,那幽幽渺渺、隐隐约约的黄,正是泪水才有的颜色。而她即便不用手,哪怕只用了目光去触摸,也能感觉出它从里到外的沁凉。
  • 夜半别开门

    夜半别开门

    我是个热心的好人,对于其他人的要求,只要不过分我都是能帮就帮。没想到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事情要从一天夜半说起。那天一名陌生美女敲开了我的房门,她看起来非常柔弱,没有一点威胁性。对她提出借用我房子的浴室的要求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结果从此我便怪事不离身:诡异医院、山中鬼墓、闹鬼古宅……天呐,这是要闹哪样?
  • 圣山

    圣山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误当皇后:女奴无心得帝宠

    误当皇后:女奴无心得帝宠

    山贼窝里伺机复仇的小女奴,却被绑走顶替了长得一样的正牌皇后。<br/>人前自称本宫,对他要说臣妾,真是绕口!<br/>好吧,他是皇上,那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怎么这样还不行?<br/>前一秒笑后一秒就能怒,这个皇帝比山贼头子还难应付,真是莫名其妙<br/>&nbsp;&nbsp;&nbsp;&nbsp;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陈团长和马天行被抓走后,罗欢、阿雪、何壮三人踏上了营救之路。当他们动用一切力量营救陈团长和马天行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被抓走。为什么他们要假装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