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17

第17章 史学名句——通鉴兴衰(7)

【译文】自知之明,实在是很难做到啊。例如写文章的文士、从事技艺的工匠,都夸耀自己的本领高超,认为其他人不如自己。如果让著名的文士或工匠,议论评价他们的文章和制品,那么他们文章的冗词病句、制品的拙劣缺陷,就会被一一发现。

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我曾经见《管子》上说:齐桓公到郭国去,问那里的百姓:“郭国为什么会灭亡啊?”那里的百姓回答说:“因为国君喜好善而讨厌恶。”桓公说:“如果照你们的说法,他应该是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什么还会亡国呢?”百姓回答说:“不是。郭国的国君喜好善,但是不能运用善,讨厌恶,而不能去除恶。所以亡国。”

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魏文帝打算买西域的大珍珠,苏则劝谏说:“如果陛下恩惠遍及四海,这些东西不用追求,自然会到来。能买得到的东西,就不足以珍贵了。”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陛下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爱抚百姓,应当为百姓的担忧而担忧,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自古以来,有道的君主都是以百姓的心为己心。所以国君住在华丽的楼台馆阁,就要想到让百姓也有房屋可以安身;国君吃到好米鱼肉,就要想到让天下百姓也没有饥寒的忧虑;国君挑选妃嫔宫女,就要想到让老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是国君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天之将辅者仁,天之所助者信。(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上天辅佐的是仁慈的人,百姓帮助的是守信义的人。

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放干池塘的水捕鱼,并非抓不到鱼,而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焚烧整个树林来打猎,不是抓不到野兽,而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良臣能使自身获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子孙一代一代地相传,荣华富贵就无止境。忠臣使自身受诛灭,陷君王于极大的恶名,家与国都遭到损失,而他独享有忠臣之名。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不测,这是治国永恒之道。怎么能够因为河水还未泛滥,就先自己毁坏了堤防呢?

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文侯曰:“何故?”克曰:“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过去魏文侯问李克,诸侯中谁先灭亡?李克回答:“吴国先亡。”魏文侯说:“什么原因?”李克说:“吴国几战几胜。几次胜利之后,君主必然骄傲,几次战争之后,百姓必然疲乏困苦,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呢?”

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我看自古以来的帝王,他们在拨乱创业的时候,必定很谨慎,随时警戒自己,善于采纳平民百姓的意见,听从忠诚正直的建议。到天下已经安定的时候,他们就恣意放纵欲望,喜欢听谄谗阿谀的奉承话,厌恶刚正的规谏。

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极,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国君是人的首脑,臣子便是人的四肢,首脑与四肢协调同心,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倘若有的器官不具备,就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那么,首脑虽处于至尊重要的地位,必须借助四肢才能成为整体,国君虽然明察通晓,一定要借助臣子的辅佐才能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丢弃四肢,单单使用心胸,使整个国家达到治理,我还没有听说过。

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那些能倡导最公正的道义,表明天下人才均可任用,内部竭尽心胸脊骨的力量,外部竭尽四肢的能力,协调得像汤里的盐与梅,团结得像金石一样坚固的朝代,不是靠赐给臣子的高官厚禄,而在于以礼相待罢了。

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谏而见纳,终身不亡,臣何送焉?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谏不见纳,出亡而送,是诈忠也。(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臣子进言而被采用,终生没有灾难,臣子怎么去死呢?臣子规谏而被国君采纳,终生不会逃亡,臣子又怎么会给他送行呢?如果臣子进言不被采用,国君有难而去为他死,这是枉死;臣子规谏不被国君采纳,国君出逃又去相送,这是假忠。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富贵?(出自《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译文】做人最可贵的是德行,何必要论及金钱地位?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出自《贞观政要·俭约》)

【译文】让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的,就会昌盛;而让别人服从一己之乐的,就会灭亡。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出自《贞观政要·择官》)

【译文】任用的是正直的人,良善之人就会受到鼓励;而误用了邪恶之人,坏人就会纷纷混进来。

《宋书》简介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很原始史料﹐对于后人的研究非常有参考价值。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出自《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而后才可修养文采。

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于朝,则饰智风起。(出自《宋书·傅隆传》)

【译文】在民间选择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国君就能修身立业;在朝廷选择士人,巧饰才智的风气就会兴起。

器要有用,则贵贱同资;物有适宜,则家国共急。(出自《宋书·范泰传》)

【译文】器皿只要有用处那么无论是贵重的还是低贱的,都会有同样的价格。任何事物只要适合,那么家和国都会把它当作急需的东西。

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出自《宋书·何承天传》。

【译文】坚固城池,清理四野,来等待敌人的到来;整治铠甲,修缮兵器以乘机去攻击敌人的缺陷。

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没之鳞,宕流则枯。(出自《宋书·袁淑传》)

【译文】能够容纳车辆的大兽,离开大山就会葬命,能够横渡波涛的大鳞,离开水流就会干死。

《晋书》简介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监修三人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为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为敬播;其他十六人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道边树而多子,必苦李也。(出自《晋书·王戎传》)

【译文】路边的树上长有许多果实,必定是苦的李子。

乱世贵而能贫,乃可以免。(出自《晋书·汜滕传》)

【译文】人生于动乱世代,能抛弃富贵而甘于贫贱,才可以免去祸患。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出自《晋书·卫瓘》)

【译文】别入如果不尽自己心意,可以据情宽容;如果不是有意相害,就可以用道理说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出自《晋书·刘毅传》)

【译文】上层等级没有寒微的门第,下层等级没有有权势的大族。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出自《晋书·周顗传》)

【译文】过于刚直则会折断,极其明察则没有朋友。

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出自《晋书·卻诜传》)

【译文】官员选择适当,政事就会办得井然有序;政事有序,那么环境就会适宜;环境适宜,那么粮食就会获得丰收。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出自《晋书·陶潜传》)

【译文】我不能为取得五斗米的俸禄向权贵者低三下四。

同类推荐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同为远房表妹,邱雪婵就如卢晋成的手心宝,摔不得碰不得,众星捧月的供着奉着。秦珂茵却是遭人厌弃的烂稻草,阴险狡诈,心思歹毒,恨不得大卸八块,除之而后快的卑鄙小人。虽然秦珂茵自认她确实包藏祸心,贪图卢家富贵权势。但是被灌迷下套床赶出卢府横死街头?都当她好欺负的?
  • 都市少年修仙记

    都市少年修仙记

    少年儿郎都市行,发扬正能量,消灭一切邪恶!走走走,让我们斩妖除魔,替天行道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茜茜公主]贵女启示录

    [茜茜公主]贵女启示录

    民国贵女穿越成为西方贫穷公主女主:你知道怎么吃豆腐吗?男主:这样=3=(啾~)女主:你知道文明人和野兽的区别吗?男主:野兽不会这样=3=(啾~)女主:(╯‵□′)╯︵┻━┻魂淡啊,你这个臭流氓!一句话简介:文化差异这么大让人怎么谈恋爱!通知:本文周四入V,今明两天存稿,当天连更三章,喜欢的小天使请继续支持~(≧▽≦)/~本文晋江独发,晋江是此文唯一发文平台,禁止盗文,转载。感谢食肉菌做的封面=3=
  •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她是无欲无求的白家庶女,却平白卷入一场诡异风波里,死因不明。重生而来,她带着无边的怨怒,却在一场雨下清净一身魔念。本欲此生悠然,奈何那人步步紧逼。可是繁华过后,是阴谋还是痴情…“柏溪,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偏偏就要赖上我?”她无奈的说道,面上是一片无可奈何的苦笑。柏溪微微一笑,凝视她的双眼澄澈自然:“因为,天下这么大,却只有一个你。”“苏家就你一个独子,还是不要想跟着我了,我可是做着最低贱的贱业!”自再次醒过来后,她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气愤过,这姓苏的家伙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打不得骂不得,他自己的事她能怎么办?“白姑娘,在下一心求教,还请白姑娘不吝赐教啊!”苏卿黎笑得风清月朗,越发衬得人丰神如玉,俊朗非凡。“白汐颜!你已经一个月没有回皇宫了!你到底想怎样?”赫连煊狂躁的吼道,该死的,朕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开过荤了!白汐颜慢条斯理的整理着桌案上的账簿,脸不红气不喘,淡淡的说道:“夫君国事繁杂,又贪好房中事,所以妾身只想好好休息。”
  • 妃不倾城

    妃不倾城

    她其貌不扬,堪称丑女,却被立为妃,成天下奇谈。他被迫娶她为妃,新婚之夜却弃她而去,与其义妹狂欢。迎接她的,是没有止尽的折磨与践踏。她义妹表里不一,明里好似亲姐妹,暗里却连同侍妾,频频设计陷害于她。他不但坐视不管,还推波助澜,腹中胎儿的痛失,最终让她欣然离去!
  •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

    感动千万人的88个真爱故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让你荡气回肠;一个个真实平凡的人物,让你唏嘘不已……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读,像品尝美酒一样,一次尝一点。每次啜饮都会给你一点温暖的亮光,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滋养你的心灵。蕴藏丰富的情感,传递人生的智慧!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