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100000014

第14章 安娜事件

曾经女郎出现。

米列娃对爱因斯坦的名气和他生活方式的妒忌、不满,在1909年春天达到了顶峰。事情的缘由,与前面提到的安娜·迈耶·施密德有关。

当年(1899年8月),20岁的爱因斯坦跟随全家在瑞士度假,住在梅特门斯特坦的天堂旅馆,与旅馆老板的小姨子、17岁的浪漫少女安娜相处得十分愉快,爱因斯坦就是应邀在她的照片簿上题写了那首后来遐迩闻名的俏皮打油诗。10年之后,亦即1909年春天,苏黎世各大报纸都在发布消息:“前途无量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即将加入苏黎世大学的教师行列。”

安娜这时已经结婚,幸福地嫁给一个巴塞尔官僚乔治·迈耶已经有4个年头。她看到这则消息后,回忆又恍惚把她带回到了10年前的那个夏天,但从此以后他们彼此便再没有见过面。她快乐地给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的地址寄了一张贺卡。

感情丰富的爱因斯坦接到信时不免心跳加速,立刻复信,描述他收到她的明信片是如何“无以言表地高兴”,并说他是多么珍惜昔日在梅特门斯特坦的那一段时光,“我也许比您更珍爱天堂旅馆的回忆,那可爱的几星期中,我被允许在您身边度过。”“可以肯定,就像您当年是那样可爱、那样欢快的一个年轻女孩那样,您今天肯定已经变成一个极为优雅、快乐的女人。”

信后,爱因斯坦再附上几句:“又及:从10月15日起,我将在苏黎世大学了,大部分时间会在拉弥街的物理所。如果您碰巧去苏黎世并且有时间的话,就到那儿找我好了;我将深感荣幸。”

他现在可能老了,也足够有名了,名字可以见诸报端了,但他向她保证说,他仍然那么心地单纯,不期望从这个世界上得到任何东西。

这封信写得的确太“那个”了,同样多情的安娜又马上给爱因斯坦回了封热情洋溢的信。

这本来是正常的往来。但一直密切监视爱因斯坦一举一动的米列娃知道后,不免大为吃醋与嫉恨,马上变得怒不可遏,将这封信扣留不说,还当即给安娜的丈夫乔治·迈耶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将此事彻底捅穿。

米列娃在信中谎称,如她自己一样,爱因斯坦对安娜“有些不适宜的信”感到屈辱;并且,为了预防进一步的问题发生,爱因斯坦将原信退回,并附言说明他不太明白这封信。

米列娃控诉他妻子的不当行为。她声称,安娜不应该从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互致友好问候中看出什么花头来。她写道:“我们不能肯定地知道是什么误导她写了另一封相当不适宜的信。”

乔治·迈耶于是来信查问爱因斯坦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知道经过后的爱因斯坦难堪极了。这不是第一次爱因斯坦所谓的“吉卜赛血液”使他和米列娃之间陷入麻烦,尤其是当他们在学校的时候;但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公然地痛骂出来。从本性上来说,爱因斯坦觉得好像自己在这场喧闹中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米列娃似乎总是习惯在他职业的决定性时刻制造危机--第一次是他快要去专利局时的孩子,而现在则是他快要成为大学教授时一场喧闹的妒忌大爆发。

为了不使事态进一步恶化,爱因斯坦给安乔治·迈耶回了一封道歉信。由于这件事对后来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之间的关系影响甚大,特此全文引用(此信见《爱因斯坦全集》中文版第5卷,186页):

“非常尊敬的先生!

非常抱歉,由于我做事大大咧咧,给您带来了痛苦。您的夫人在我获得任命之际给我寄来了一个贺卡,而我的回信用词过于亲密了,从而重新唤起了我们彼此之间的旧情。不过,我写信时并未掺杂任何非分之想。

对您的夫人我非常尊敬,她的行为是非常得体的。错的是我的妻子,她的这种做法仅仅是因为极端的妒忌,也情有可谅,但她这样做我并不知道。如果因此而妨碍了你们夫妻之间的和睦,我感到非常抱歉。我向您保证,我不会再做任何有损你们重获幸福的事,同时我也请求您不要怨恨您的好夫人,她没有做错什么事。

谨致最崇高的敬意。

您的忠诚的爱因斯坦教授博士”

仿佛是要强调他在这些说明上的权威性,他在信上署名“爱因斯坦博士教授”。他一生中只有很少几次签上头衔,这是其中的一次。

好事可惜被破坏。

爱因斯坦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他对这个事件先是深感愤怒,随后又转为冷淡,一直非常难堪,多年后再谈论时,他还是耿耿于怀。正如他在写给好友贝索的信所说的,“让M(指米列娃)把心理平衡打破了,再没恢复”。

米列娃自己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她的小题大做,对爱因斯坦的伤害程度有多深!她的目的无非是阻止丈夫与其他女人来往,却因为处理方式不当,局面被她搅得很糟糕,实在无法收拾。家庭虽然还维系着,但已经有了裂缝,并且裂缝在不断地扩大。

这次事件让爱因斯坦心有余悸。以他的观点看来,在他年少时曾诱惑和支撑他的、来自一个比他年长的女子的强烈感情和挚爱,正在开始令他生厌。这种激情曾经是一条救生索,是相对于他母亲令人窒息的爱的一种受欢迎的选择,现在却感觉更像一块石磨。

随着米列娃的年老,她灵魂中比较隐秘的塞尔维亚部分就变得更加明显了。她既不原谅,也不遗忘。事实上,既然他想到了,因为她脸上年轻时的红润已消失了,米列娃实际上越来越丑了。她变得越愤怒,她就越没有吸引力,而爱因斯坦对于那个对他除了有一段美好时光以外别无所求的甜蜜山区少女(玛丽)的回忆就变得越有光彩。

看来,爱因斯坦一次蠢蠢欲动的美丽的“婚外情”构想、一场即将要发生的风流韵事,却被米列娃“腰斩”在刚要萌芽的摇篮之中了--可惜,并不是“英明果断地”,反而是“弄巧成拙地”。

也就是说,爱因斯坦这回并没有成功;或者说,根本还没有开始。

可也有人反映,爱因斯坦已经到手,他与安娜终于见了面,并发生了苟且的关系,而安娜便成了他众多情妇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许多年前青春时期一段短暂艳遇故事的对象--那还只停留于“精神恋爱”的水平。

所以,在这两对夫妻之间,该事件才闹得如此满城风雨,轩然大波,沸沸扬扬,不可收拾,乃至让“前途无量的”爱博士颜面扫尽,十分尴尬。

若真是当时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米列娃何至于如此兴风作浪?

若真是当时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依爱因斯坦的性情,也有安娜方面的作用,他们此后难道不会再次联系、见面、交好?倒是如前文记述这般,仅凭米列娃一封“大煞风景”的“告密信”,一切便风平浪静、销声匿迹,那才奇怪、不正常呢!

不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嘛,“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才最令人想得到它”。

更何况是爱因斯坦!更何况还有同样热情、浪漫的安娜!

不过,有今日国人竟然绘声绘色、浓墨重彩、甚至有些嗜痂成癖地极尽渲染与杜撰他俩当时在旅馆开房偷情时疯狂合卺、缠绵做爱的场景,那真是山崩地裂、风云变色,“惊天地,泣鬼神”。这不过是街头三流小报的写法,已经接近黄色小说了,就像把“风流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女实习生莱温斯基演绎的“三级片”,随便套到“腐败大王”陈希同及其情妇何平的头上一样,还顺便模仿了明朝香艳小说《金瓶梅》的写法及其当代“洁本”、“节本”的做法,这很不可取。

总之,到了1909年,在离开伯尔尼前后,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之间恩恩爱爱的日子已然结束。这对曾经不能忍受分居的情侣,现在证明不能生活在一起了。

在与米列娃分居4年之后(1913年),爱因斯坦写信给他的好朋友贝索:“我本来是会永远忠实于米列娃的……如果她还能叫人忍受得了的话……但是米列娃对我来说绝对是不可忍受。”可以肯定地说,这当中安娜事件起了重要作用。米列娃或许是出于本能地保护自己而衍生出来的嫉妒,被爱因斯坦看成是“一种罕见的丑陋”。

同类推荐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热门推荐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农家贵妻

    农家贵妻

    渣男爹无情无义不是人,可怜娘亲软弱无能任人欺,家徒四壁穷不铃铛,还有不知歪瓜裂枣未婚夫。不怕相公穷,不怕相公丑,只怕烂泥扶不上墙。为了娘亲和弟弟,一心要把家富。打到毒辣公主后娘,舅母贪婪撒泼样样精,斗倒强悍婆婆,忽悠精明公公。只要相公听我教,带着宝宝住皇宫。舅舅软弱无能耳根浅。此文乃种田文,且看,重生古代农家女,女主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村姑,一步步走上高处吧。结局绝对的一对一,还有快乐小宝宝。亲们可以果断跳坑!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无上刀锋

    无上刀锋

    那年浮屠寺的赤脚和尚一指断山成永河。那年耍剑的先生手持草芥碎了万垒城墙。那年边军的刀疤卷毛驰骋沙场一路尘土飞扬。那年倒骑马的色痞活色生香。酒馆之中喧闹非常,说书先生格外繁忙。在很多年后,有个少年‘哧溜哧溜’的吃着麻辣片汤,听着那些英雄过往。而他的故事要从梦中神女自备嫁妆、不辞万里,只为给他暖床、洗衣、传功、生个小孩诉说,要从在他疑惑的问自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像样的痕迹开始!这是一段心藏无上刀锋,问天下谁与争锋的故事,这是一段特带劲儿的故事!
  • 巫师爱上血

    巫师爱上血

    每当这个时候,碧绿的竹林中总会出现一位身着白裙的绝代丽人,月光皎洁,她有一头飘逸至膝的金发。混圆得让人产生凄凉之感。精致的五官呈现出一片淡然的冰色,只有那一双墨色的眼瞳,又是一个十五夜,不经意流露的忧伤才能感受到她的情绪。伸出细嫩的右手,时时拨弄着那随风舞蹈的调皮发丝。一阵风吹过,树叶莎莎响,仿佛倍加衬托这伤心的长夜。即使左手的残缺也丝毫不能减少她的美艳。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
  • 穿成端妃这杯具

    穿成端妃这杯具

    方皇后:端妃那个小贱人,居然又是一脸疲惫的样子来请安,她这是想向我示威吗?王宁嫔:端妃当这后宫之中只有她受宠吗,哼,做什么成天被陛下疼爱的样子!曹洛莹:冤枉啊,你们每天晚上瞪大眼睛一宿一宿的不睡觉试试,王宁嫔我也是在救你的命好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穿越女凭借自己的王八之气刷嘉靖boss宠爱结果把自己给坑惨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家庭生活一点通:你不可不知的2000个生活小窍门

    家庭生活一点通:你不可不知的2000个生活小窍门

    有人说,生活不需要艺术,柴、米、油、盐凑合着过。这种想法,正是导致同等生活条件下生活质量却高低不等的原因。其实,生活就像是一条河,只有越疏导才能越顺畅。简单实用的窍门就是帮助你疏导生活的利器,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