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800000038

第38章 “狼性文化”的积淀(4)

继《狼图腾》一书问世以来,人们对狼的生存哲学和发展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狼图腾》让我们认识到“狼性文化”,狼性的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狼道”进入企业文化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关注。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读了《狼图腾》,觉得狼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其二,最佳时机出击,其三,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号称中国第一CEO的张瑞敏之言,立即在企业界掀起了阅读《狼图腾》的高潮,大小企业纷纷仿效狼的精神,打造狼一样的团队。

我们知道,狼其性野、残、贪、暴,都应在团队文化中得以再现,那就是对工作、对事业要有“贪性”,?无止境地去拼搏、探索;狼性地“残”用在工作中,便是指对待工作中的困难要一个个地、毫不留情地把它们克服掉、消灭掉;狼性文化的“野”,便指这种在工作中、事业开拓中不要命的拼搏精神;狼性文化中的“暴”则是指在工作的逆境中,要粗暴地对待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能对难关仁慈。

但是,也不要否认,古往今来,狼给人类留下的印象是凶残狡诈,人们把狼性归结为野蛮、残忍、贪婪、暴虐。

因此,“狼性文化”其实也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在所谓“文化”的背后,狼性中深藏着固有的本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蔑视规则,无视人性等等,极易造成企业及员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置对方于死地将是惟一目的,即使一方获胜,也会因失血过多元气大伤,形成“双输”的结果;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由于人性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强硬的刚性文化,员工与老板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将以“性恶论”为原则,互相提防、互相猜忌,毫无信任感,必然产生巨大的内耗。很显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是一剂致命的毒药,绝非商业大道。

一位工商管理学教授在MBA课堂上授课,讲到企业的管理与文化时,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选择做“狼”还是做“羊”呢?

大部分学生选择做“狼”,其余学生选择做“羊”。

教授最后说:我们既不该选择做“狼”,也不该选择做“羊”,我们应该选择做“人”。

任正非自称是一匹来自东方的“土狼”,“凶猛而难缠”;华为的企业文化也定位为“狼性文化”,“狼精神”在华为一次创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狼性文化”是战争年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运动已经过去,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要求。时代在变,企业文化也应该随着变化,这才是客观真理。

现在,在许多场合任正非已经不再讲“狼”了,而是大力提倡“友商”,学“以土地换和平”的拉宾,努力营造和平氛围,为华为的国际化开路。

一、“狼性”是时代的产物。

在“企业文化仿生学”日益成为时尚的今天,国内企业界掀起学习狼性文化的热潮,在管理方面,一样需要借鉴狼的智慧,尤其是头狼的管理智慧。狼性文化已被众多企业认同并引入到经营管理体制上来。实践证明,狼的智慧、狼的韬略以及狼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于指导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狼性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在充分利用狼性文化优点的同时,绝对不可忽视其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带来的危害。

任正非提出“狼性文化”,可以说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传统的叛逆,为滞后的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对传统的振聋发聩的批判。

但是,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它的时代,“狼性文化”也是时代的产物。任正非当初选择“狼性文化”是时代的必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他推出“狼性文化”无可厚非。“狼性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规范的体制和刚刚起步的企业发展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刚经历了“文革”的创伤,各项制度都有待于完善。为了迅速摆脱落后的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政府给予外资企业许多优惠条件,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本来“家底”就“殷实”的外资企业一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巨大的中国市场,形成市场垄断,攫取着高额的利润。

中国改革开放必然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培养扶植自己的经济团体,因此民营企业开始成长。然而,就在“家门口”,它们就遭到了外资企业的强势“围剿”,若与之正面硬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只会落得个被歼灭的下场。而且由于两者的地位差别,竞争一开始就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本来起跑就晚了,还要突破重重障碍,生存更是举步维艰。于是,它们要想生存,就需要有“狼的精神,要有敏锐的嗅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和牺牲精神”。因此,它们自然会选择“狼性”,不大讲究规则。

20世纪80年代是冒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没有“狼性”,畏首畏尾,企业根本就不会成长起来。

在西方资本积累时期也存在这一现象。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铤而走险……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华为其实就是一匹狼。它的冷静、清醒、韧性和团队的协调作用再加上任正非大大会小会时时灌输的危机意识,与国内其他企业取得一丁点成绩时的张狂、自大形成了鲜明对照,因而,它能一路绝尘也就不奇怪了。

与TCL李东生遭遇国外并购碰到的挫折再进行深刻反思不一样的是,任正非好象一直与生俱来就有忧患意识,不管企业取得多么辉煌的业绩,他的眉头一直紧锁而没有舒展开的时候。

难道他体内的基因就是危机吗?瞧,出现在媒体中的任正非始终是一张不苟言笑、冷峻深沉的脸,说老实话,如果是不熟悉的员工和客户,看见这张脸还真有些诚惶诚恐和敬畏。

“狼性文化”使华为人具有深重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积极捕捉战机、果断决策、蓄势待发、有效执行、团结协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正是由于不起眼的“狼团队”奋力拼搏,华为才得以生存下来,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为华为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狼精神”,或许华为就活不下来,也就走不到今天了。 “狼性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客观的事实。

二、要“狼性”更要“人性”

在一次创业阶段,“狼性文化”为华为的成长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华为走向国际,“狼性文化”的弊端日益暴露。“狼性文化”是市场发育不完善、体制不规范的产物,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各项规则会逐渐完善,为有序竞争创造了环境。

说到底,“狼性文化”是战争文化,给华为自身也带来了不少麻烦,“狼”跑到哪里,都会引起对手的高度警惕。思科首先开始遏制,华为招来了令人头疼的官司;欲收购马克尼公司,遭到了英国政府的拒绝,生意泡汤,爱立信得手;欲在印度投资办厂,又遭到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强烈反对……一连串的麻烦使华为在海外的扩张受阻,虽然包含着一些歧视,但是也不能忽视“狼性文化”的影响。

华为那些过度的硬性管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给华为的明天带来阴影。华为是一家非常讲求“狼性”的企业,与万科那样的温情文化相比,华为的文化强硬和激进,可以看一下公司的内部刊物《管理优化报》上的标题,全是攻击性的:“我们能够丢什么?”“黑武器的按钮能随便按吗?”

从近年来华为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上也说明,华为正在经历一种文化变革的考验,内部文化过于强硬、人性化不足,家长余风严重等等,时时困扰着今天的华为发展。

另一方面是一种人性的缺失。多年来在华为一直奉行高强度劳动,曾经一直是6天工作制,最后改为5天半,后来是两周一大休一小休,最后是一个月有一周是6天。但即使如此,员工依然感觉到压力像一座大山一样罩在头顶。

2006年5月28日,25岁的深圳华为公司员工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死亡。之前胡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

2007年7月18日,26岁的华为员工张锐在深圳梅林某小区的楼道内自缢身亡。进入华为只有60多天的他,生前曾多次向亲人表示工作压力太大,并两度想要辞职,为此父亲两度来看望劝说。但在父亲第二次来到深圳时,张锐选择了以这种方式与亲人告别。

2007年8月11日,长春市国联小区,华为长春办事处员工赵炳与人在电话里争吵20分钟后,纵身从七楼跳下身亡。

2008年3月6日,36岁的中央软件部员工张立国因压力过大从公司食堂三楼纵身而下,当场坠亡。

为了华为的发展,任正非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由于狼的无情竞争,华为内部气氛紧张。紧张地加班,拼命地工作,未老先衰……更重要的是“狼群”内部开始出现不和谐,许多人开始走出去创业,甚至成为老东家的竞争对手。

对于华为遭遇的这些难题,任正非也已经意识到“狼性文化”需要转型,“狼性”只是手段,人性才是根本。著名经济学家毛仲强说:“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大责任,就在于谋求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两者的一致,两者越一致管理效果就越好。”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关怀员工,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企业才能更快进步。

做企业确实需要有点狼性,时刻有危机感,处处行动要领先,但是“狼性”也遵守规则,有秩序的竞争。但是,“狼性”最终还要回归人性,只有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凭借强大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跃过了生存线,开始了向大企业迈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减少文化中的刚性,这是企业保持长久活力的关键。华为已成功完成了一次创业,现在正在向二次创业过渡,人性化成为转型的关键。

近年来,任正非身体力行,逐渐放弃《华为基本法》,废除“加班文化”,实现管理与国际接轨,“狼性文化”正在经历着艰难的转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平共赢成为时代要求,人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彰显。华人企业领袖施振荣曾说,创业的三十年实际上是在经营人性。这一人性化管理使宏碁人才辈出,迅速成长为全球大企业。

华为在由狼性向人性转变的时候,任正非把华为的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跨国大企业而言,需要有一套全球化的标准和规则,在制定和执行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文化的包容性和共生性。在一个地方成功的经验,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导致失败,所以必须尊重差异,做到兼容并蓄。

要做世界级企业,就要有世界级企业的气魄,兼容并蓄。要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首先就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的大企业文化。任正非要做世界级企业,国际化是成就这一目标的关键。走出国门,在国内一度成功的“狼性文化”就面临着一个门槛,带有鲜明个性的华为特色就需要转变。

企业跨国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需要融合三种文化:企业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近年来,华为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淡化华为文化,考虑到跨文化的差别,发展兼容并蓄的文化也日益迫切。

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方面差异很大。一次,在华为印度研究所,一个项目组在讨论技术方案时双方争执不下,国内去的员工相互拼命叫嚷,争吵场面激烈,这时一位印度经理悄悄把一方拉到一边,说:“你们不要那么大声,如果你很愤怒,就使劲握着拳头,等平静下来再去讨论。”

文化融合是引进海外人才的关键。华为海外研究所招募外籍员工很困难,因此必须破除狭隘的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2000年以后,任正非对“狼性文化”的宣传逐渐淡化,华为文化开始向西漂移,逐步建立具有普遍价值的商业文化。“狼性文化”在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淡出,华为文化逐渐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更有了大企业的气派,随着华为向国际大公司迈进,任正非已在有意识地淡化“狼性”,遵循国际共同的商业价值取向,与国际巨头为友,有了真正的“绅士”风度,人性越来越浓。

同类推荐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兵皇

    兵皇

    ,他炼体十锻成就金刚石体,偶遇神秘人。百炼凡兵,在灵兵的世界天才少年却无法凝聚灵兵,这是何等的悲催啊!不过别担心,吉人自有天相,灵凡双修成兵皇之名
  • 凤舞帝业:江山恋美人

    凤舞帝业:江山恋美人

    前世,因为一场误会,她跳崖自杀,他殉情而亡。今生,她是北冥家族的嫡长女,他是东方家族的嫡长子。两人幼年相遇,少年相爱,狼烟四起的大陆,两人携手征战。然而,她成全了他的帝业如画,他却违背了初心,负了她的红尘眷恋,她失望之下抛下帝后之位,怀着孩子远走天涯。直到枕边凉透,直到清晨的湖畔再也看不见那抹魂牵梦绕的身影时,他才知道,他这一生,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她。那一刻,前世的记忆铺天盖地而来......冉冉,这一次,我再也不要放开你的手。
  •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本书分为励志篇和哲理篇,内容系统,包括爱的内涵、为人处世、智慧人生、走向成功、挑战命运、教育哲理、财富智慧等内容,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计读者能抛开理论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感悟。
  •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成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做一个能让自己心灵放飞的人。用点心思,琢磨做人的道理,提升做人的修养,为自己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人,通常是那些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人。做人做到位了,事业做到位了,财富自然也就随着来了,事业自然也就成功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

    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

    她无耻,她流氓,接近他是有所图。可这一个权倾朝野、风华绝代的王爷也未免太过张扬,摸摸亲亲不止,还刻意招来一帮脑残女找她麻烦?!尼玛,动动小手指也气死你们……当她21世纪新新人类好惹吗?……然而,有一天她终于领悟,某爷不止张扬,是绝对的阴险毒辣……(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倾尽毕生心血打造了一个瑰丽的幻想王国,在这个“献给未来的一代”的神秘世界里,有为了心上人的幸福甘愿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鱼,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有全心全意解救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的小公主艾丽莎……她们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爱情、梦想和勇气的惊人力量。与此同时,冻死在新年街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的荒唐皇帝、活活变成自己的影子的附庸的可怜学者……又让我们动容于底层劳动者生活之艰辛、社会投机者手段之奸猾和普通民众认识之浅薄。安徒生的童话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戏剧性的幽默,是一部集浪漫与现实、歌颂与讽刺、希望与幻灭于一体的跨时代经典巨著。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