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800000023

第23章 独创任氏管理法(3)

与“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变革相比,变革“集成供应链”流程对华为的挑战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它变革的覆盖范围更广,既包括公司内部的销售、采购、制造、物流和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同时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ISC链条运作绩效的改进。“集成供应链”要运行良好就需要整个产业环境所有环节运作能力的提升。在中国,企业外部环节(客户和供应商)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个绩效的改进。

而且,虽然当时全球范围内“集成供应链”的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差别很大。与“集成产品开发”在IBM已经成功实施多年的成熟度相比,IBM自己也还正在实施自己的“集成供应链”项目,所以华为没有现成可以学习的模板,只能在供应链理念的指导下,以华为以及客户的现实为起点摸索着开展。

实际上,华为请IBM带给自己的集成供应链,所指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购环节,而是包括了从采购、库存管理、生产制造,一直到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的所有业务环节,其原则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保证实现供应链的两个关键目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任正非就曾经说:“ISC(集成供应链)解决了,公司的管理问题基本上就全部解决了。”

五、细化人事考核指标。

人事考核是企业人事管理的的重要内容。自从有了企业,就已有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事考核。“人事考核”在美国被称为“劳绩评价”;在日本叫做“人事考评”。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发展、从片面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到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发展,原先片面强调科学性的传统考核制度也发展到强调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现代考核制度。

台湾作为与美国和日本的文化关系都很密切的市场经济社会,它在企业管理中较早地引入了美国和日本的人事考核制度,并且使之中国化。

但许多国内企业很难给职能部门制订出一个可以量化、令人信服的考核方案,特别是考核指标的量化、评估,由于缺乏与经营部门类似的详细数据而过度依赖定性指标,考核的公平、公正性经常遭受质疑。而一旦考核兑现,矛盾就会集中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指责考核指标的公正性、部门经理抱怨指标难于贯彻落实……人力资源部夹在两头,左右为难。久而久之,职能部门的考核逐渐趋于形式化……

怎样在尽可能公平的前提下制定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怎样保障职能部门的考核顺利推行?华为公司一些做法也许能给出一些启示。

华为最初也度过了一段时间的绩效考核“混沌期”,人力资源部没有真正的绩效考核。当时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只关注其有没有及时填补公司的岗位空缺,招聘成功率及新聘员工的离职率等考核指标基本不会顾及,而定性的考核指标让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几乎漠不关心。这种“糊涂工作状态”遭到了抱怨:“我与同事的上升空间和年终奖励好像更多的是依照上司的心情而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渴望也能像业务部门一样在年终时拿到一张清晰的绩效考核单。就这样,华为在懵懂中摸索着自我改变,并将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

2001年前后,华为参考一些知名企业的先进考核制度后,对人力资源工作指标进行细化,任务书里开始有一些对工作任务的清晰描述。

在华为,每年的年初,每位员工都需要制订绩效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由直接主管对他进行不定期的辅导、调整。考察目标完成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年中六七月时作回顾和反馈,最后才是年底的评估考核,并把绩效结果和激励机制相挂钩。

在华为的考核处理中,集体考核与个人考核既统一又分离。比如在全国的办事处评比中,杭州办事处得了较低的评价“C”,那么具体到办事处的个人,考核的等级都要受到牵连,总体评价水平都要下降,可并不妨碍表现好的个人照样得到,二者很好地达到了平衡。

华为的原则就是,不管花多大代价,一定要把公司目标管理体系理顺,这个目标管理既是目标本身的,更是有关目标中的人的。

绩效管理,原则上是由上对下进行。所以在考核环节,基本上是华为的管理层对下属做考核,下属给予反馈,结合双向沟通。获得考核结果后,管理者还要将其及时与激励制度和能力发展计划挂钩才能发挥作用。

华为员工的绩效加薪、浮动薪酬也都以此为依据。

绩效考核分为ABC三个档次,每年每个档次的总绩效奖金差别在5000元以上。

绩效考核按照员工比例来固定分配,A档次一般占员工总数的5%左右,B档次占45%,C档次占45%,还有5%的员工将被视作最后一档,还有可能是将要被淘汰的那一部分。

如果连续几个月获得C或者待查的员工,不仅拿不到奖金,也意味着被内部调岗或者降薪,对于员工来说,被调动到工资低的岗位或者降低工资,收入损失都不小。

细化考核指标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企业决策的透明度,让员工对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优势和短处都在绩效考核的结果中一目了然,对今后的一年也能有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培训部门从中也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分析出员工绩效不理想或欠缺所在,总结并制定出优先的培训需求;在后备干部队伍选拔方面,也可以从绩效纪录中获得很强的支持,因为一个员工连续几年的绩效表现通常预示着其在未来的潜力发展方向。如果每年的绩效考评结果都存在很大的反差,那么说明该员工很不稳定,应该对其多加压力,培养起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事的风格。

考核员工的绩效,往往是领导根据员工是否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而能够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就意味着员工必须加班,才能跟上华为的快节奏,不至于让自己成为整个工程环节中拖后腿的人。

对于不同部分华为都有相应的一套考评标准,这些标准经过长期依赖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变得可操作性特别强,而且考核过程也是全面的、系统的。

例如在对营销人员绩效进行考核时,考核人员要求营销人员首先要提交考核申请,考评员再分两次对申请人进行考核。第一次考核主要是考核对象与考评人的沟通,这次考评人主要是考核对象的直接上级。与上级的沟通主要表现在:共同确定工作计划,勤于请教上级和自我评价。二次考核主要是对第一次考核的审核,审查上次考核是否符合规范,可信度等。两次考核结束后考核人员最后还要接受市场干部部的监督与认证。

目前华为采用的是季度考核、年度总评的方式。工作业绩考核主要围绕季度工作目标与目标完成情况,根据考核标准进行等级评定。任职资格主要围绕行为标准,通过证据对申请人达标与否进行认证。

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和与之相适应的阶段性考核,保证了主业的不断增长和员工“阶段性成就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因为任正非相信:如果华为有一天停止了快速增长,就会面临死亡。只要主业还充满活力,我们的团队就有强凝聚力,员工就会拼命而乐此不疲。

完善的制度,严格的考核保证华为制度化用人战略的实施,为华为打造营销铁军提供了制度保障。

《华为公司基本法》中规定:“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的一种例行性的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宜细不宜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考评结果要建立记录,考评要根据公司不同时期的成长要求有所侧重。在各层上下级主管之间要建立定期述职制度。各级主管与下属之间都必须实现良好的沟通,以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沟通将列入对各级主管的考评,并以此作为华为公司的基本考核方式。”

华为公司的绩效管理强调以责任结果为价值导向,力图建立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通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持续不断地设立目标、辅导、评价、反馈,实现绩效改进和员工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考核结果的评定和处理,员工和公司都可以从中发现很多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也能让员工更有驱动力来完成公司的目标。只要坚持下去,华为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定能够运行圆满,获得成功。

六、企业发展,重在均衡。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或缺的一块木板。同样的道理,企业的成功往往不只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群和突出,更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木桶理论”表明,对企业而言,“最短的木板”就意味着企业的劣势,因此,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

任正非在2000年提出的“2001年管理十大要点”中,将“均衡发展”作为华为管理任务的第一个要点来加以强调。任正非指出,必须要实现公司的均衡发展,也就是抓企业最短的一块木板。

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为什么要解决短木板呢?公司从上到下都重视研发、营销,但不重视理货系统、中央收发系统、出纳系统、订单系统等很多系统,这些不被重视的系统就是短木板,前面干得再好,后面发不出货,还是等于没干。因此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比如有人说我搞研发创新很厉害,但创新的价值如何体现,创新必须通过转化变成商品,才能产生价值。我们重视技术、重视营销,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但每一个链条都是很重要的。

2001年,任正非在《北国之春》中继续谈到华为组织结构不均衡的问题:

华为组织结构的不均衡,是低效率的运作结构。就像一个桶装水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一样,不均衡的地方就是流程的瓶颈。例如:我公司初创时期处于饥寒交迫,等米下锅。初期十分重视研发、营销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做法是正确的。活不下去,哪来的科学管理。但是,随着创业初期的过去,这种偏向并没有向科学合理转变,因为晋升到高层的干部多来自研发、营销的干部,他们在处理问题、价值评价时,有不自觉的习惯倾向,以使强的部门更强,弱的部门更弱,形成瓶颈。有时一些高层干部指责计划与预算不准确,成本核算与控制没有进入项目,会计账目的分产品、分层、分区域、分项目的核算做得不好,现金流还达不到先进水平……但如果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不能使公司的组织均衡的话,这些部门缺乏优秀干部,就更不能实现同步的进步。它不进步,你自己进步,整个报表会好?天知道。这种颇不改变,华为的进步就是空话。

任正非认为,即便是在华为备受重视的研发体系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也有“短板”。

任正非说:“研发相对于用户服务来说,同等级别的一个用户服务工程师可能要比研发人员综合处理能力还强一些。所以如果我们对售后服务体系不给予认同,那么这体系就永远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成的。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成的组织,就是高成本的组织。因为他飞过去修机器,去一趟修不好,又飞过去修不好,又飞过去又修不好。我们把工资全都赞助给民航了。如果我们一次就能修好,甚至根本不用过去,用远程指导就能修好,我们将节省多少成本啊!

我们这几年来研发了很多产品,但IBM等西方公司到我们公司来参观时就笑话我们浪费很大,因为我们研发了很多好东西就是卖不出去,这实际上就是浪费。我们不重视体系的建设,就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要减少木桶的短木板,就要建立均衡的价值体系,要强调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于如何解决华为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任正非在多次讲话中谈道:首先要进行岗位轮换制度。我们的干部轮换有两种,一种是业务轮换,如研发人员去搞中试、生产、服务,使他真正理解什么叫做商品,那么他才能成为高层资深技术人员,如果没有相关经验,他就不能叫资深。因此,资深两字就控制了他,使他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另一种是岗位轮换,让高中级干部的职务发生变动,一是有利于公司管理技巧的传播,形成均衡发展,二是有利于优秀干部快速成长。去年我们动员了两百多个硕士到售后服务系统去锻炼。我们是怎样动员的呢?我们说,跨世纪的网络营销专家、技术专家要从现场工程师中选拔,另外,凡是到现场的人工资比中研部高500元。一年后,他们有的分流到各种岗位上去,有的留下做了维修专家。他们有实践经验,在各种岗位上进步很快,又推动新的员工投入这种循环。这种技术、业务、管理的循环都把优良的东西带到基层去了。

其次是研发的价值评价体系要均衡。研发的评价体系要均衡,在研发体系不存在谁养谁的问题。今年我们的智能网拿到国家进步一等奖,我们其他的项目如果拿去评奖也都能得奖。所以,可以以产品线实施管理,但是要防止公司出现分离。国内的一些友商为什么做不过我们,因为他们是按项目进行核算,部门之间互不往来,如果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在一两个产品上超过我们是可能的。

所以,产品线还是要考核和核算,但不要说哪个产品赚钱,哪个产品不赚钱,赚钱的就趾高气扬,不赚钱的就垂头丧气,这样,公司很快就崩溃了。

就像N公司的例子,几年前我去N公司时,请了手机部经理、基站部经理和系统部经理来交流,手机部经理就趾高气扬的,基站经理也神采奕奕的,系统部经理却垂头丧气的,就是因为他们实行产品线考核,结果这样他们的核心网和光网络就垮掉了。我们不能这样考核,今天是你贡献,明天是他贡献,大家都在贡献,我们要这样考核。

公司对于整个研发流程的考核一是考潜力的增长,二是考对公司的贡献。潜力的增长是对未来的贡献,现在的贡献就是收益,对整个大团队(TEAM)的考核必须兼顾到这两方面。对每条产品线的考核是你们来考虑,不要太偏重利润率,要明确公司给你的目标是什么,给你什么样的资源,要围绕目标来考核。如果说光网络今天不赚钱了,不要光网络了,结果也无法使交换机进步。公司连续十年画一个大饼给你,要保证十年这个大饼都是存在的。

同类推荐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于公案奇闻

    于公案奇闻

    叙述清官于成龙锄强扶弱的故事。包括了近三十个公案故事。它内容上,上承明代公案小说的余绪,形式上,下启短篇成长篇的趋势,是明清公案小说转变期中一部重要小说。
  • 夜妆

    夜妆

    郁春带着对现实的不满但是又无可奈何的几近绝望的心情在夜晚乘坐火车做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看到同一个车厢的一个男人,回想过往的种种;这个男人的一切都让郁春感到似曾相识,往事的回忆里有着大学时代与尹剑初的甜蜜恋情;而清醒的现实里,有着与丈夫周一洲的生活的种种;而在眼前的浓浓夜幕里,火车没有尽头的向前驶进。这是付秀莹的《夜妆》:细腻而不显繁琐,句句敲击着人的心灵世界。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叩仙门

    叩仙门

    修行九州龙脉,锻造无上魔躯,坐拥先天神器,御使上古凶兽。纵横宇内,扬威海外,我虽未成元神,元神以下的不要前来送死。一条与众不同成仙之路,我虽狂妄,于仙道却谦卑。大道漫漫,人路两坎坷;岁月悠悠,心月同踟蹰。且看一个不知修仙为何物的小子如何叩开那一道浩瀚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