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700000041

第41章 属对(1)

1899年,章太炎在由台赴日船上作了一上联:“今古三更生,中垒、北江、南海”(指汉中垒校尉刘向、清洪亮吉和康有为)。他在日本要梁启超等作对,时无人对出。1924年,符鼎升在北京教书时,囚钱玄同提及此联,他沉思了一会,就对出了下联:“世间一长物,孔兄、墨哥、佛郎(致儒家、墨家、释家)。”

1904年马叙伦结婚,自己做了一副新房对联,其中有“卿桴独立鼓,我揭自由旗”。

黄遵宪为其住宅“人境庐”自撰联称:“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经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张謇中状元后,南通州县父老便将城内魁星楼改称为“果然亭”。后张重修该亭时,认为中状元系巧遇,亭名“果然”,未免贪天之功,便将亭名改为“适然亭”,并书联:“世间科第与风汉;槛外云山是故人。”

1908年,袁世凯五十寿辰,有寿联称:“戊戌八月,戊申八月;我佛万年,我公万年。”后两月,慈禧病死,袁不久也免职,祝鸣元即将此联改动两字:“戊戌八月,戊申八月;我佛今年,我公明年。”

1909年,毛泽东在东山学堂读书,向同学萧三借《世界英豪传》。萧出上联“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说要对得出才可借。毛即应对,“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萧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将来必成大器。”从此结为莫逆之交。

民国初年,北京《国华报》主笔为罗愁(字秋心)。有江南杨昀谷以“愁”字作缩脚集句相赠,可称佳作:“问君能有几多(愁)?与尔同销万古(愁)。”(上句为李煜词,下句为李白诗。)

民初时,王莹在杭州岳庙书正殿对联:“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前者集岳飞句,后者集文天祥句。

王蘧常为杭州岳庙书联:“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沙孟海称此联为“神州之冠”。

俞樾(曲园)设乐知堂,取乐天知命之义。堂内悬其自撰对联:“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之先标四美:美石、美寿、美儿孙。”

俞樾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坚辞再出为官。他曾书联明志:“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

杭州灵隐山冷泉亭有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俞曲园语:“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妻认为可改为:“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其次女以为可作:“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问:“项”字何指?女答:“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不是他将此山拔起,安得飞来?”俞大笑。

常州刘国钧之父曾有一联以赠黄炎培:“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辜鸿铭在外交部办事。一日同僚举办“诗钟”,题目是“不倒翁与砧板”,用分水格。辜即写有一联:“问他何事摇头脑(不倒翁);此物从来厚面目(砧板)。”

沈玄庐曾于萧山东乡试办地方自治。他改写其族某氏的节孝坊联:“哪部历史当中,不鼓吹吃人礼教;这种牌坊底下,要埋没许多冤魂。”

慈禧70岁,梁启超作寿联讽刺:“今日幸颐园,明日幸海子,何日复幸古长安,亿万人膏血尽枯,只为一人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干百里舆图渐促,请看万寿疆无。”

梁启超任两广总督岑春煊之都参谋,时正丁父忧,乃秘不发丧。胡汉民闻此,一日忽拍案高呼:“吾偶得一妙联:诸葛亮七擒七纵;梁启超三保三无。”“三保”是讥梁保皇、保袁、保段;“三无”是讥其无君、无师、无父。父死不守制,故称无父。

梁启超为人写对联:“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上联为《老子》中话,下联取自《墨子·非常篇》。

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冯如遇难身亡。俗文学家何又雄挽联被誉为最佳:“殉社会者不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

1914年袁世凯迫害革命党人。苏曼殊匿居上海宝康里,于腊岁书其门联曰:“无论英界与法界;过了新年又旧年。”

宋教仁被暗杀后,黄兴直书挽联:“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宋教仁为袁世凯命人暗杀。在葬礼上,有好事者拟袁世凯口气写了一挽联:“既生瑜,何生亮?卿不死,孤不安。”

叶德辉赞同袁世凯复辟。在叶60岁生日时,黄少元送对联讽刺:“海屋添筹,安期枣落;耆英盛会,长乐花开。”内含“筹安会长”四字。

1916年,孙中山赴绍兴视察时患病,经名医裘吉生诊治,一夜即愈,孙书“救民疾苦”四字相赠。刘大白也拟了一联相赠:“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横额“集腋成”。合在一起即缩去“裘吉生”三字。

1917年康有为到洛阳,送一副对联给吴佩孚:“告过则喜,闻善则拜,若诸葛之公明,了专集思,庶广益哉;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如周公之才美,使骄咎不,足观也矣。”但吴并不欢喜。有人回一对联:“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横额为:“兽而康。”

康有为自称“文圣”,称谀吴佩孚为“武圣”。吴在洛阳做50大寿,康写联贺之:“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才一半;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1917年谭鑫培逝世。杨度作《挽谭供奉》:“国事不如人,寄语衮衮诸公,无端莫学《空城计》;世情都似戏,除此皤然二老(谭),有谁得知上台难。”

冒鹤亭1917年赎回如皋香俪园,在屏门中镌刻林则徐手书楹联:“谢安子弟佳难得;庾信文章更老成。”

1919年,林纾居北京永光寺中街,曾自书门联:“扪心只有天堪持;知足当为世所容。”后迁居安福胡同,又作大门联:“能安梦寐方为福;饱阅艰难始信天。”

熊希龄在沅州(湖南芷江)攻读时,有朱知府为妹求偶,以上联“种数盆花,探春秋消息”求下联。熊略作思索,对以“蓄一池水,测天地盈亏”。朱妹认为“此人才华出众,前途无量”,即嫁给了他。

熊希龄续弦毛彦文,新婚时书法家沈尹默写有贺联:“且舍鱼取熊,大小姐精通孟子;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做新郎。”此中“鱼”寓“雨”(雨僧即吴宓);盖北大教授吴宓曾投诗百首求毛,而未成也。

蔡元培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时,曾写过一副对联以赠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蔡元培为古越藏书楼亲书对联一副:“吾越多才由续学;斯楼不朽尽在藏。”悬于书楼之门厅。

齐白石从周之美学细木匠手艺,出师之日也是与童养媳陈春君圆房之日。这天,他在门上贴有大红蜡光纸对联:“超人技艺,得名师指点扬乡里;美满姻缘,承祖宗福荫启后人。”横批是“鲁班门人”。

张难先不愿为官,隐居武昌珞珈山木板房内,取名“思旧庵”,并在门上撰一联:“看山感旧欣先死;筑土为庵当活埋。”

王闿运病,自知不起,倚枕自写挽联:“《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传《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红》。”

薛觉先排演粤剧《乔小姐三气周公瑾》,作对联:“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但苦思不得下联,乃登报征联。得二干余条,从中挑选,后勉强以下联充数:“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曾朴去世,赵景深拟一挽联:“福楼拜,曹雪芹,灵魂肉体鲁男子;傅彩云,李莼客,文采斐然孽海花。”陈子展认为下联欠妥,应改成“洪老爷,傅大姐,才子佳人孽海花”。

浙江铁路总办汤蛰仙(寿潜)病死,杭州开追悼会。刘大白亲笔写了挽联奉送。联云:“呜咽江潮一路哭;蹉跎人寿十年多。”上联讽刺汤之卖路,下联刺诮他晚节有亏。汤氏家族初以为荣,后始知其意,所以追悼会上未挂上。

秋瑾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时,有学生冯翊以她写的“读书击剑”横幅为题,写联送她请教。联曰:“击剑尽杯酒;读书挑夜灯。”秋瑾读后。遂将此联改动两字,请他重写一匾悬挂于己室,联曰:“击剑尽樽酒,读书贪夜灯。”

高梦旦逝世,蔡元培主持追悼会,并挽以一联:“理想尽超人,平易只求合理化;文章能寿世,菁华尤在教科书。”

黎锦熙因文字改革受五四运动影响,也加入新文化运动,即自撰一联:“终身文字改革,豁出去了;个人环境毁誉,满不在乎。”

谢觉哉在读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后,联系千古难联《祭鳄鱼文》只有上联:“恶水恶鱼,韩退之退之。”有所悟,乃对以下联:“好书好语,谢觉哉觉哉。”

冰心会客室挂有梁启超集龚自珍诗的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那是1925年她留学美国时托人向梁索取的。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黄侃曾送挽联,内称:“洪以甲子灭,公于乙丑卒,六十年间成败异;生袭中山名,死傍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

1925年3月,福州召开孙中山逝世追悼会,会场楹柱上挽联极佳,为人称绝。上联为古文家何振岱集陈子昂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下联为词人卢少洲集文天祥句:“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胡鸿基在沪杭线上遇险而死。杨杏佛致以挽联:“死亦多端,志摩凌空君驭汽,兴会所之,便为正寝;责犹未了,满洲陷敌同垂危,江山如画,共赋招魂。”

罗家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赠陈寅恪以自著《科学与玄学》。陈即送罗家伦嵌名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陈寅恪极善幽默。有天他对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说:“我有个联句送给你们: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这里,学生是指梁启超、王国维的学生,是康有为的再传弟子,也是溥仪的同学。

陶行知常谈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自撰一联是:“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袁守谦有天和屈万里同席,而作一联征对:“蒋百里、英千里、屈万里,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此联在报上刊出后,有应对为:“梁启超、林子超、叶公超,看来都算是位超人。”“孙二娘、赵五娘、杜十娘,看来都是些娘儿们。”

尚小云在北京结婚,京城诸名士多以写楹联礼贺。易实甫联:“三月春如海;双星夜渡河。”樊樊山联:“竞挽青衫来比并;再迟三日便清和。”林纾联:“金碧谁分雄蛱蝶,襂纚争羡锦鸳鸯。”林白水联:“为问合欢花,哪枝妍好?但凭媚妩笔,依护秾纤!”

胡适结婚,选吉日为12月30日,时胡已27岁。婚事当晚,恰逢皓月当空。他特撰一联:“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因婚姻出自母命,他又另作一联:“环球四万里,订婚十三年。”

张小涵50岁生日,胡适为他写了一副对联:“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吕伯恭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袁克文与古泉学者方地山联姻。双方订婚只交换了一枚极其珍贵的古泉,结婚仪式也仅一交拜。故方地山有联记此:“两小无猜,一个古泉先下定;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

方地山平生喜作嵌字联,其赠天津小说家刘云若有联:“倦飞知还,云无心以出岫;含睇宜笑,若有人兮山河。”

方地山为傅增湘作寿联有:“满床笏近世所稀,老子善婆娑,但料理图书,倘佯山水;双鉴楼家藏日富,儿曹能校勘,渐步趋北宋,庞倒宋元。”盖傅为藏书家,父善绘事,故联语上下相对,相映成趣。

吴梅的一个邻居,任机关秘书,每天晚上总要向他谈一天的情况,说自己的稿子痛骂了地方绅士,顶撞了上司等。吴十分反感,经常讽刺他,他却也不知。时值春节,吴便在书房上贴了一副对联:“理合备文辞旧岁;相应查照过新年。”其人见了始知是说他,从此对于公事绝口不提。

浦江清的姓名倒过来读是苏北的清江浦,为此有学生出题征对:“浦江清到清江浦”。但无人能对。

辛亥革命后,章太炎为南京川军开会追悼四川革命时期的先烈,写挽联:“此地龙蟠虎踞,古人之虚言;群盗鼠窃狗偷,死者不瞑目。”

伍朝枢与章太炎谈其父伍廷芳病死事,说,先父体素壮,只因总理蒙难事,奔走港澳,疲劳过度,才病倒了,十天之中,须发白了许多。章笑说:“一夜须白过昭关,君家早有此例。”又谈及仅以火葬,伍说:“此在欧美本属平常,中国实为创见。”章又笑说:“我国古已有之,武大郎即是火葬。”伍至此啼笑皆非。不料翌日章命人送上挽联:“一夜变须眉,难得东皋公定计;及时移骨殖,不用西门庆化钱。”

马其昶曾参加撰写《清史稿》。马去世时,章太炎送挽联有:“一朝史事付萧至忠,虽子玄难为直笔;晚岁文章托李遐叔,想颖士别有胜怀。”上联是讽刺赵尔巽修史,对《清史稿》不满;下联是指马门人李国松助马修传。

黄侃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时,以每月工资半数买书,筑庐于古台城下,藏书极丰。其五十寿辰,章太炎赠以一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

黄侃是章太炎最得意的弟子。黄死后,章送以挽联:“辛勤独学鲜传薪,歼我良人,真为颜渊兴一恸;断送此生唯有酒,焉知非福;还从北叟探重玄。”

章太炎1914年居住北京时,正临除夕。他满怀忧郁之气,写了一副对联:“门前学种先生柳;道旁时卖故侯瓜。”20年后的1935年,章居住苏州阊门,过年时又重写此联。

章太炎病逝,许寿裳集章的文句,作挽联:“内云颉籀儒墨之文,外云玄奘义净之术(《瑞安孙先生伤辞》),专志精微,穷研训诂(《汉微言》);上无政党猥贱之操,下作儒夫奋矜之气(《答铁舒》),首正大谊,截断中流(《与王揖唐书》)。”盖上联称之国学大师,下联指为革命元勋。

章太炎去世,李文阶自费在报头刊登吊唁挽联:“大文豪六九春秋清民国老;炎夏日魂游仙境永无忘忧。”多人读之不知所云,后始大悟,盖两联须横读,其中“文夏”、“老忧”乃指李本人也。

赵熙和湖南湘潭王壬秋、安徽桐城方鹤斋、浙江奉化徐子休、四川成都颜雍渠等同称“五老”。后王、方及徐三人相继去世。20年代末期,颜雍渠又去世。赵熙闻讣后不免伤感,写挽联一副:“五老中余二人悲君又去,九泉下见三子说我就来。”

1932年,郭绍虞因某学生为忧国忧事自杀,作了一副挽联:“原来如此世界,如此人生,活着有何意义;不过这样年华,这样学识,死了未免可惜。”

郭沫若1934年流亡日本时,在东京中华青年会讲演《中日文化的交流》,有少数反动分子当场投抛梨子捣乱。事后,郭曾作一联以志其事,联曰:“妄把梨儿充炸弹;误将沫若当潘安。”

1935年刘海粟40岁生日。蔡元培写了一副对联为他祝寿:“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

鲁迅念书的绍兴“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乾嘉年间的书法家梁山舟书写。当时,匾的两旁还挂有一副木刻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1936年鲁迅逝世,周瘦鹃送挽联有:“穷年《呐喊》公遂暗;绝路《旁徨》我焉归。”

蔡元培善制联,曾亲撰挽鲁迅联:“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莫作空头文学家”系鲁迅语。

鲁迅逝世,郭沫若挽联有:“方悬四月,选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他写信与谢六逸,请求发表在上海《立报》上。

沈钧儒为鲁迅逝世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用黑丝绣于日绫旗,覆盖在鲁迅灵柩上:并写挽联:“这世界如何得了,请大家要遵从你说的话语,彻底去干;纵躯体有时安息,愿先生永留在我们的心头,片瞬勿离。”

鲁迅死后,徐懋庸曾大叫三声,手写一挽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枫园老人把徐联略改数字,转而赠徐:“喜乎悲乎?君惟自问;敌否友否,彼已无言。”

陈去病去世,王艺圃有挽联:“在革命党中,是一个干净人物;从南社集里,见许多传世文章。”

易君左游江苏宜兴庚桑、善卷两洞,作《乾坤双洞歌》,称赞储南强的发现它并独资建设。由此储亲撰一联赠易:“何可一日无此君;天下楚人皆尚左。”后又称此联把“君左”两字摆在足下,负担太重,又赠新联:“君房言语妙天下;左史文章甲古今。”

同类推荐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从形式到内容。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
热门推荐
  • 驭兽修仙:天才炼丹师

    驭兽修仙:天才炼丹师

    你有灵兽在手,我有神兽为宠!你有秘技为辅,我有绝世神通!你有修仙灵根,我有龙之血脉!且看情殇女如何纵横异界,登临绝巅!
  • 鉴宝大师

    鉴宝大师

    一张神奇的鉴灵牌,带你畅游名画古瓷、珍珠美玉的世界,让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终成一代鉴宝大师。一株神奇的何首乌,能够促进万物生长,从此种种花,养养鱼,什么三宫六院金皇后,什么红龙狮头水泡眼,统统滚到我的碗里来!......简介无能,直接看书吧,绝对比第一本强。书友群:331719917,欢迎加入!VIP群:543858947,全订可入,需验粉丝值截图,欢迎加入!
  • 铗侠蛱

    铗侠蛱

    犯下连环命案的邪魔“鬼蛱蝶”在沉寂许久后再次现身,此次除了受害女子,连大名鼎鼎的霜剑游侠荆浩风也命丧其手;濯门弟子甄毓奉师命协助六扇门追查“鬼蛱蝶”,孰料看似简单的案子笼罩着层层迷雾。甄毓始终徘徊在真相之外,难以触及案件内核,无奈之下,只得向好友钩赜派弟子华玄求助;都料匠梁郁秋看似平凡无奇,孤独偏执,游离在世俗之外,实则暗藏惊天之智,在“鬼蛱蝶”之案中扮演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正是他布下的惊世迷局,将所有查案者摆布如傀儡
  • 大妖,宠我

    大妖,宠我

    我不记得我是谁,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意识一片朦胧,隐约的知道,我应该是死了。那我现在是鬼吗?尚未思考出一丝头绪,我的意识又混沌了。有什么浅浅的光芒照着我,那种虚无的身体被被力量缓缓充盈的感觉十分的舒服。我的意识似乎因为如此而清醒了一些,脑海里渐渐闪过一些纷杂莫名的画面。我抓不住,隐约感觉,那些画面应该跟我有关系。我想思考那些纷杂陌生的画面到底跟我有什么……
  • 暗黑契约书

    暗黑契约书

    充满无限未知的新宇宙,如同错乱昂杂的棋盘,万千势力交错分布。这里有百万之数的铁血舰队,有通往死亡的暗黑星途,以及令人恐惧的隐秘种族……陆峰,一个假冒的联邦调查员,从监狱中一脚迈出,追寻着先辈英雄的足迹,狰笑着踏入了其中……
  • 千金归来之最强逆袭

    千金归来之最强逆袭

    抢了她的,通通都要还回来!前一生所受的屈辱,统统都要加倍奉还!欺负她的,千金归来,通通都要踩回去!重生之路恣意精彩,更有帅哥型男不离不弃一路护航
  • 庶女棋后

    庶女棋后

    魔幻生死棋,两大棋王家族各执一半棋谱,白玉象棋,杀机无限,王侯将相,无不谈之色变,谁能拥有整本棋谱,谁能号令天下,天下无敌…她们本没有任何交集她,人称草包美人,天下两大棋王世家之一洛家庶女,在棋艺精湛的棋王世家中,是个标准的草包,亦是个标准的受气包。她,二十一世纪的巨富之女,本应该衣食无忧,尽享荣华,不料亲姐姐心生异心,一夜之间,公主变乞丐,以在街头摆残局为生,人称残局皇后。当残局皇后穿越时空进入草包美人的身体,她们的互补达到了极致,她棋艺精湛却满脸刀疤,她倾国倾城却腹中空空。当美貌和才华合并的时候,且看她如何力挽狂澜,统领棋国,且看她如何征服各路美男心…片段一:九宫宫心,少女白衣胜雪,挥动帅旗,众人惊呼,“红棋帅主,”众人感慨,传说中的红棋帅主终于出现,那这天下,到底鹿死谁手?片段二:那一刻,洛依寒流泪了,她忍不住站了起来,随着秦畅一起唱起那首歌,那首属于她和凌涵的情歌。同样的歌,不同的人唱出来,感觉自然不一样,秦畅唱出的,是份青楼的哀怨,是份青楼的清冷,而洛依寒唱出的,却是一份少女的缠绵,却是一份少女失去爱情、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凤凰涅槃的故事《绝色残后》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一对孪生姐妹的异世之旅……妹妹篇:《穿越之寻爱千年》姐姐篇:《穿越之绝色倾妃》请大家支持!谢谢!推荐恩师的美文:懒离婚:《重生一豪门邪女》沧海明珠:《少年地主腹黑妻》琉璃纹:《无敌女夫子II》这一路走来,懒大给了很多鼓励和支持,烟火很庆幸,这一路走来得到两位老师的指点,就是懒大和沧海明珠。她们在烟火最彷徨的时候,给了烟火很多的希望……推荐好友的美文《主母烟七七》《黑道教父的寡情妻》《重生一极品村姑》《限制级离婚》《不良嫡女》《嫡女逃妃》《睡睡平安之流氓公主》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一世倾城之冰棺里的召唤师

    一世倾城之冰棺里的召唤师

    (冰棺姐妹文《极品小魔妃:邪君别乱来》已经开始火爆连载),拥有无敌异能的双眸,却终还是被粉身碎骨,一朝穿越,成为冰棺中被诅咒而生的废物女婴。为复仇而生的她该如何在这残酷的异世生存?一个一无所有人人唾弃的废物?是隐藏?还是扮猪吃老虎?可是当她玩转了整个大陆,却突然发现落进了某只妖孽手中某日,这无耻之徒又缠上了她:“顾家有女已长成,现代的顶尖杀手。不如随本公子私奔罢!”她怒极一脚踹了过去,她,无耻之徒当场差点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