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5300000023

第23章 风月情重江山轻--北魏文明太后不文明的另一面(2)

自此后,李弈与太后夜夜不虚,甚至大白天也在后宫宣淫不止,冯太后就像春情萌动的少女,似嗔还娇,声声呼唤李郎,凡西域所贡珍玩,尽数赐与李弈,且把李弈之兄李敷连升三级,厚宠无比。李弈年轻力壮,纵送有术,把太后侍奉得欲死还生,乐不可支,恨不得把大好江山拱手相送与其所欢。

冯太后虽然退居二线,但朝政大权仍然牢牢控制在手,献文帝事事不敢自专,均得向太后禀报后才能下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献文帝的政治雄心在冯太后的荫影下,始终得不到伸展,母子之间由此产生了矛盾。

而冯太后自从与李弈昼铺夜盖之后,欲望贲张。男女之间的私情,一旦燃烧起来,非燃烧成灰烬都不会擅自收手。太后宣泄后宫的丑闻很快被皇上得知,献文帝觉得太丢皇家颜面,面对群臣上书要皇上约束太后的谏言,屡屡尴尬之至,无言以对。而李弈兄弟自从得到太后的专宠后,也在朝廷上飞扬跋扈,很是嚣张,在群臣中积怨很深。献文帝对太后没有办法,便把一腔怨愤都发泄到李弈身上。

恰在此时,即皇兴四年(470年)10月,相州刺史李因罪被人告发,因李与尚书李敷(李弈之兄)为莫逆之交,李为自保,便在主审官的暗示下,竟诬称李敷是其同伙。献文帝借机以不臣之罪将李弈兄弟枭首。冯太后失去了床枕之人,竟一时要死要活,不顾廉耻,大放悲声。据《北史?后妃传》载,献文帝诛李弈,“太后甚不得意”。大骂献文帝不仁不孝,说:“你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如云,我只有一个面首,就不为你所容。你难道忘了你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我不把你废掉誓不为人。”

冯太后发下毒誓,你不让我逍遥快活,我也不会让你有片刻的消停日子。

从此,冯太后逐渐从后宫走出,有意处处干政。其实,冯太后并没有政治野心。她从466年诛杀乙浑,因为皇帝幼弱,她不得不临朝听政,到469年献文帝长大,她主动还政于帝等来看,她没有过重的权力欲。现在之所以主动跳到前台,完全是情感所致。因为冯太后的掣肘,献文帝动辄得咎。时间一长,他感到做皇帝毫无生趣可言,加之他生性喜好黄老(道)、浮屠(佛)之学,常与道士和僧人一起高谈玄理,面对太后的逼迫,也渐渐厌倦了国政,终致心灰意冷起来,唯以酒色自娱。

为情夫报仇

皇兴五年(471年)8月,拓跋弘决定把皇位让给拥用实力和时誉的叔叔拓跋子推,让这位强势叔叔来对付冯太后。冯太后知道后大为震惊。对献文帝的伎俩,冯太后心如明镜,因此对献文帝的恨深衔于心。她把拓跋弘叫去大骂一顿后,又让自己的几个心腹大臣在朝廷预作布署。那时北魏朝廷汉化已经很深,讨论的结果,大臣们都主张父子相传。这样,献文帝的一番苦心化为泡影。

他只得把皇位让给5岁的幼子拓跋宏,自己当起了太上皇。《魏书?天象志三》记载:“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这一年,拓跋弘18岁,正是奋发有为的年龄,可在冯太后的淫威下,只得自毁前程,断臂求生。

拓跋宏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孝文帝。他年级虽小,但聪明颖睿,极得冯太后欢心,整天躲在书斋里,心无旁鹜,一心只读圣贤书,任由冯太后垂帘听政。

但献文帝退位后,并不甘于寂寞,也不愿意完全放弃手中的权力。不仅朝廷上重要的国事要向他奏闻,他还屡屡颁布诏书行使大权,甚至经常以太上皇之尊率兵北征南讨,巡行各地,考察民情,处理政务,一时颇有政声。

延兴三年(473年)11月,他视察怀来,薛虎子求见,要献文帝恢复枋头镇将官,献文帝许曰好。延兴五年(475年)冬十月,献文帝在平城北郊,以国家元首之尊,举行对蠕蠕(柔然)遣使朝贡物品的大阅仪式。所有这一切,都触到了冯太后的敏感神经,她感到了威胁。如任由发展,献文帝极有可能复辟。不如趁其基础未稳,除掉献文帝,一则可消除帝国的隐患,二则可报当年情夫被斩杀之仇。于是,又一场宫廷事变悄悄引发了。

承明元年(476年)6月的一天,宫禁之中戒备森严,到处岗哨林立。不久,献文帝应召前来晋谒冯太后,被伏兵一拥而上拿下,软禁起来。随后,冯太后派心腹携带鸩酒,以犒赏献文帝为名,不动声色地鸩杀他于平城永安殿,时年23岁。对外则宣称献文帝是中暑暴病而亡。

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次临朝听政。

虽然冯太后自认为做得巧妙,但献文帝之死,还是引起了许多大臣的疑虑。

兰台御史张求,遂计划趁天宫寺一年一度大法会之际,设伏发动兵变,即计划趁文明太后进香时,趁势囚禁她。然后,再成立真相委员会,彻查献文帝的死因,最后要求太后还政于孝文帝。但兵变由于百密一疏,很快被平息了。冯太后遂展开大规模的追查行为,凡稍有不满的大臣都被列为张求余党,格杀勿论,人数超过3000人。朝廷之上,一时腥风血云,黑云压城。献文帝的岳父李惠,因为当年积极参与谋划除掉李弈的活动,也被满门抄斩。而当年凡上书弹劾李弈的大臣,都尽行杀戮,夷灭九族。冯太后借张求之案,行报复之仇。为个人的一己之淫欲,而大开杀戒。冯太后的变态,即使狠如武则天、吕后者,也难望其项背。几千人的头颅就这样为李弈的下半身做了陪葬,殊可悲哉!

但冯太后毕竟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才干,也积极惩贪奖廉,恩威兼施,提拔贤能之士,使献文帝死后动荡的政治局面很快安定下来。

权力尽处,风月无边

冯太后虽然妄杀了许多人,但也重用了一批具改革思维的人,她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也为以后孝文帝的改革以及迁都洛阳夯实了基础。

经过这次杀戮,朝廷再也没有反对之声了。冯太后的私生活愈加为所欲为,风生水起。她公开让太监出宫寻找美貌少年,载入宫中宣淫,而一些少年犹不谙人事,冯太后就亲手把臂,教他们如何风月快乐,冯太后自然得到了最大的快乐。冯太后为了青春永驻,延年益寿,每每把少年的精液收集起来,配成回春丸,丸药吞服,甚至直接口交下咽。只要能赐他快乐的少年,她都给予厚赏,或提拔他们父兄出来做官。不知多少翩翩美男又成为其裙下之臣。其中不乏才具卓着者,她都任以要职,委为心腹,这些人多成为她政治上的得力帮手和股肱之臣。

这还不算,在朝臣中,只要她听说谁的床上功夫好,就想尽办法加以笼络,弄进宫来,一试身手,并把此当成是笼络权臣的手段。

大臣王睿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小太监打听属实后,立即向太后推荐他。王睿之父王桥,通晓阴阳,王睿又自小从父学习算命占卜之术,受到恭宗赏识,被提拔为太卜中散。承明元年(476年)后,文明太后便以占卜吉凶为名,招入宫中。寻欢作乐,赏赐丰厚。推为吏部尚书,赐爵太原公。允其参与军国大事。

王睿还曾勇退猛虎,保护了太后与孝文帝,因而更受亲重。

太和二年(478年),冯太后与孝文帝率百官、宫人等去虎圈赏虎,却不料有只虎从阁道偷跑出来。左右卫士和宫人惊得四散,惟独王睿锐身上前,挥舞画戟,挡在冯太后和孝文帝面前。吓退了老虎,其英武之姿,朝野传诵。此后,冯太后对他更是信任有加。太和四年(480年)又提为中书令,镇东大将军,封爵中山王,置王官二十二人。由于王睿与冯太后两情相洽,冯太后密赐其珍玩无数。

其二个女儿出嫁,允其使用公主礼仪,接受朝臣们的贺仪。太后亲自在太华殿接见她们,并将她们送了半程,恩宠无比。那日,首都万人空巷,争相目睹这一盛大场面,时人谓之太后嫁女。王睿自是肝脑涂地,效忠太后。太后每至夜深激情之后,总要开列一张物品清单,送入王府,王睿很快成为巨富。他常奉旨进宫侍奉太后,不但得到许多赏赐不说,太后还专门给他下达了无论身犯何罪,都予以免死的不死诏。这样他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地侍奉太后了。

王睿虽名列《魏书》的“恩幸传”,但一生衷心为国,在和尚法秀谋逆案中,又能进谏忠言,得免死者千余人。临死,他又上书朝廷,提出施政五要略:一慎刑罚;二任贤能;三亲忠信;四远谗佞;五行黜陟。都是善言条陈,可见其忠诚。王睿病重,太后和孝文帝亲临探病,侍官御医,相望于路。48岁死时,冯太后与孝文帝亲自临丧,哀恸不已。

冯太后在宫中培植了许多心腹太监,如赵黑、剧鹏、李丰、王遇、抱寇、苻承祖等,这些刑余之人不但口含天宪,控制朝政,而且一大政治任务就是四处嗅闻,为太后暗中打听物色性器刚猛之人,一旦获知,就软硬兼施地把他拉上太后的牙床。

大臣李冲为敦煌公李宝之子,深沉而有大量,清简皎然,又善交游,不妄杂戏,声誉很好。他官至内秘书令后,上书首创三长制以防止平民的隐冒问题,冯太后阅奏后激赏不止,让他与公卿大臣一同朝会。加之李冲面如涂漆,美鬓拂胸。太后顿起爱念,立即宣召入宫,做鸳鸯交合,果然厉害。太后快乐得神飞天外,如入神仙之境,欲死欲仙,极乐无比。通宵达旦,尽享肉体之欢,一连数天,都不让李冲下床,直累得李冲如一滩烂泥,瘫在床上,太后犹不罢休,李冲只得吞服春药,迎合太后。李冲给她带来了快乐,太后当然也不会亏待李冲。很快,李冲就升任中尚令,赐爵顺阳侯,接着又进爵陇西公。从此“密致珍宝御物,以充其第,外人莫得而知焉。”赏赐了他大量财帛金银。素称清贫的李冲,因而成为富室。李冲嫁女,太后亲自担当司仪,赏赐之物,世所罕有。冯太后临朝后期,他以心腹之任尽职尽责,太和年间的许多改革措施,多有他的参与谋划。为情为公,也算尽忠。

自从得到李冲后,太后仿佛初历人道似的,每日里与李冲在床笫间缠绵,连朝政也荒废了。李冲给她带来了激情、慰藉和欢乐。但她又怕元老重臣拓跋丕、游明根、高闾说三道四,议论风月,除赏赐他们美貌宫女外,一月之内还赏赐他们千万财物,凡李冲所得,必有他们一份。以示无私。甚至在拓跋丕新第落成后,她还亲率文武百官致贺,并暗中塞给他一颗金印做为镇宅之物。果然堵塞了攸攸之口。这些人,都成了冯太后的心腹骨干。

男女私情,是世界上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尤其是女人,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果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没有爱恋,纵使男人为她献出性命,她也会从心里鄙视,认为是男人的懦弱。这也是世人常谓的“捆绑不成夫妻。”诗经有言:“土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枕兮,不可脱也。”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面目光鲜或自认为聪明的男子,常走女人路线,花言巧语哄骗女人,这就是世上不少骗色骗财案例发生的原因,女人深情故也。

李冲在为人方面很有器量,他虽然贵宠至极,却能谦逊自抑,广散家财,虚己接物,照顾寒士,因此他的声誉一直很好,“时多称之”,并未因与冯太后有染而受到污损。

因此,孝文帝对他非常信任,几次南伐,包括迁都洛阳,他都有明断慎密的分析,多方考虑,为北魏王朝可说是殚精竭虑。史载,李冲“勤志强力,孜孜无怠,且理文薄,兼营匠制,几案盈积,终不劳厌也。”

床上的边界

冯太后一次在接见南朝齐的使臣刘缵时,江南人物,风神萧散,仪态俊美,气度儒雅不凡,冯太后见而倾心,故意与之盘桓。脑中所思都是风月。一心一意要把齐国使臣弄上床,对齐使提出的条件不置可否,每日里赐宴不断,佳肴丽珍,不计贵贱,热情款待。齐使不明就里,每次宴饮,都要求太后接受国书。一次夜宴时,冯太后直言道:“区区几个城池,看把你急的。难道北国风光不如你南国壮丽?多住几日又有何妨。”之后太后直接回宫,再不理使者,使者莫名其妙,小太监提醒他说:太后是我们一国之主,只要你能令我们太后满意,区区几个城池就是送给贵国又有多大问题。使臣点头称是,便随太监进入内宫。

太后早已在内宫摆了酒宴等待。

只见太后穿着绣衣,双臂粉白,玉胸隐约可见,极尽挑逗之色。使臣性本风流,岂不明白,跪下谢太后恩宠后,即把太后抱到床上,极尽欢洽。事毕拿出地图,请太后过目,就这样,齐使臣与冯太后的一夜风流,太后便把淮河以南的几座城池划给了南朝萧齐王朝。

正是冯太后在床帷之间划出的边境,使南齐在江北有了立足之地,以后屡屡兴师犯边,成为北魏严重的边患。冯太后死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几次兴兵南伐,都无果而终。

可见在男女私情上,女人常为感情所蔽,做出白痴之事。

公元490年,冯太后终因纵欲过度而死,时年49岁,谥文明太后,葬于永固陵。

冯太后临死时,害怕大权旁落,就把冯熙的两个女儿冯润和冯清召进后宫,先后成为孝文帝皇后,意图延续冯氏政权的连续性。但由于女人善妒的天性,姊妹之间内讧不断,先是妹妹冯清被姐姐冯润排挤出宫,废为庶人,后又因冯润红杏出墙而被赐死。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财富之本并不是人人都有,内外兼修,是获取财富的路径,青少年必须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 长生诀

    长生诀

    青云山脉,宝山之中,圣宝猎仙剑出,引得人间界各派竞相争夺。一个灵根平平深受师兄弟们欺凌的青云门弟子肖云,偶然得到河妖一族修行心法长生诀以及猎仙剑灵,在这个乱世之中以令人瞠目结舌的迅速崛起。混沌天下,群魔乱舞。我辈修行中人,当执三尺青锋力荡妖邪横扫宇内,还他一个浩浩天地朗朗乾坤。且看肖云如何踏入修行大道,在人间界搅动风云,横扫人间界各派势力,重铸一个全新的人间修行界。
  • 面具人生

    面具人生

    去经历,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心怀登上舞台成为主持人梦想的穷困乡村少年,真挚的热爱着舞台,热爱着主持事业,为了他心目中不变的理想,去改变的未来!,承受了重重生活现实的考验和磨难,从善良单纯到戴上舞台面具的演变过程,而后却因为一场意外的情感波澜,陷入了是是非非的纠葛之中,复苏了美好的人性,卸下了舞台面具,回到了真实的自我,书中将生活的多面与复杂,人性的虚伪与善良,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刻画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中,你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故事,而是你正在经历的生活本身!生活就像舞台,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面对,一路艰辛不堪
  •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风景优美,云雾缭绕的仙顶山,小丫头顽皮游玩,遇上了一个衣帽齐整,俊美非凡的小男孩!看了看自己没长大的小手,她扭过头流着泪挥了挥手,软着嗓子可惜吧啦的说,“你走吧,长大了千万别再让我看见你,不然我会忍不住毁了你…”小男孩黑黑的眼珠儿转了一圈儿,明亮的眸子闪动着异样的光芒,一个闪身,已经没了踪影,小丫头奇怪的转身,吃惊的挠头,喃喃自语,“丫儿的,这小子功夫比我好?那刚才为什么不反抗?”五年后,她终于应承了命运的安排,置身乱世之中,救赎无数百姓,五国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神女之说再次沸沸扬扬。五国帝王争,皇子夺,所谓得神女者必得上天神明眷顾,必实现五国统一之志向!王侯将相,梦想得到神女的人不胜枚举。她肩有牡丹胎记,巧手行医救人于无形,她聪慧过人,行兵布阵样样精通,她巧笑嫣然,容颜俏丽,性情飘逸,引无数美男竟折腰!精彩抢先看:小丫头揭了男人软金线编织的神秘面具之后,惊呆在原地,她眯着眼睛舔了舔嘴唇,“淡定”的颤抖着双手扔掉了手中的匕首。男人表现出一脸惊恐状,暗处的隐卫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原来他家小主人费劲心思的设计,就是为了引来这样一个女采花贼?!…是红颜祸水?还是乱世神女?这是一个温情无限的小故事,这是一个有点儿顽皮有点儿色,有点儿功夫有点儿脑筋的小丫头误闯乱世的小故事。是她,带给了这个时代新的进步。是她,加速了五国统一的步伐。是她,让这个故事充满了笑点和爱意。此文一对一。此文情意绵绵,爱意浓浓。喜欢的妹子赶紧跳坑吧!我身强体壮,保证接的稳稳地!
  • 第一狂凤:朕的皇后太彪悍

    第一狂凤:朕的皇后太彪悍

    她没有显赫的家势,她不是富二代,她有的只是一段“离异”的婚姻。她就是汉景帝的王皇后王娡。一个“抛夫弃女”的离婚女人,在今天这个宽容开放的社会,再婚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王娡却以二婚身份,从后宫地位较低的美人,一路升任为大汉后宫最高行政长官——皇后。她有何超人之处,能在强手如云的后宫众妃中脱颖而出?她又是凭什么取得强势婆婆窦太后与刁蛮大姑子馆陶公主的青睐的呢?汉时不识君是君,静无言;今日识君,君不识我,又无言;一丝柔情,两段孽缘。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异能修魔

    异能修魔

    得遇魔尊蚩尤传授九转魔经,不堪忍受被人摆布的命运,选择了逃脱,巧遇外星生物,离开太阳系。外界与太阳系有着天壤之别,如何才能在这里生存,只有实力。一个又一个奇遇,主角慢慢的成长。靠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异能瞬间移动,一次次的躲过了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