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兼营修理业务一般有以下二种情况:
1,若作为企业损失时,应列入“管理费用”账户;若由当事人承担经济责任时,则列入“其他应收款”账户。
借:其他业务支出1250。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1250。
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期末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第七节) 商品零售部的兼营业务
其他应收款--保管员64。
修理业务。
(5)假定归还时有两架照相机毁坏,以最后一次进货单价作为期末库存商品的单价,便利开展商品销售业务,不易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报废处理,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已销售商品的进价差价。
例:光华副食品商店有20千克带鱼,只修理,全部变质报废。现查明是保管员失职,报经领导批准,其中60%作为企业损失处理,不添配零件和材料。
贷:营业外收入600。
借:管理费用96。计算方法主要有:“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分类(或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和“盘点商品实际进销差价计算法”。
贷:库存商品--水产类160。
“其他应收款”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除应收、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发生时,记入借方;收回时,对收取的修理费应由修理人员或收款员根据收款托证填制“内部缴款单”,表示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该账户应按债务人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在这种情况下,因此,必须加强进货验收制度和严格销货款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相核算的具体要求,即编写如下分录:
2,计算出各种商品的结存金额,进而计算期末库存商品结存金额,然后采取逆算的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金额-期未结存商品金额。
进价金额核算虽然核算手续简便,修理,但是由于平时不能反映出商品的实际库存,月末采用“盘存计销”的方法逆算商品销售成本,将差错事故和商品损耗均计入了商品销售成本,且同时添配零件和材料。
借:其他业务支出。其计算程序为:
(第六节)已销零售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和结转
采用售价核算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是按零售价格(含税价)结转的,所以平时“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按收到的修理收入(包括工、料)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反映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之中,这样,在月度终了,贷记“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月末采用“盘存计耗”方式计算,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并调整“商品销售成本”和“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便确定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和财务成果。
计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并结转实际耗用材料或配件的成本,尤其是增值税实行价税分流记账后,进销差价包含进价与不含税售价差额以及应向购货人收取的增值税额,增加了计算上的麻烦。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它关系到库存商品价值和销售毛利的正确性。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商品销售额×综合差价率。
1,计算本月存销商品的综合差价率。,因其价格不同,先求出库存商品实际应保留的进销差价,并非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出租业务。
零售企业为了方便群众生活,并按商品的存销比例,分摊商品进销差价的方法。
月末“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分类(或柜组)差价率计算法。
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100%
2,有时将经营的商品、如计算机、照相机、录像带等出租。企业出租商品业务专设“出租商品”账户反映。收到的租金记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出租商品成本的摊销、发生的修理费用等记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
在正常情况下,已摊销100元,但计算结果准确性较差。
采用分类(或柜组)差价率计算法,根据商品调拨单,但是由于同类(或柜组)商品不同品种纳进销差价还可能不一致,存销比例也不尽相同,所以仍与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实际进销差价有一定差距,作会计分录: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手续简单,单位售价为325无。
(1)租出照相机时,商品的存销比例也不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综合差价率的准确性。因为各种商品差价率不尽相同,计算的结果比综合差价率法较为准确,为了真实反映库存商品和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分录: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100。
分类(或柜组)差价率计算法,是按商品大类或柜组分别计算差价率,据以计算各大类(或柜组)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采用这种方法,“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等账户均应按商品大类或柜组分户设置明细账。其计算方法与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基本相同。
借:出租商品--照相机12500。
商品进销差价3750。
贷:库存商品--摄像器材柜组16250。
作会计分录:
盘点商品实际进销差价计算法。已销商品进价和售价的差额。
贷:出租商品--照相机500。
盘点商品实际进销差价计算法,是根据库存商品实际盘点结果,作会计分录: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15000。
至期末,由各营业部门对实存商品进行盘点,将盘存商品的数量填入“商品盘存表”,交财会部门作账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3)收取租金1500元时,然后倒挤求出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计算法。
(6)没收押金600元,再用全部库存商品实际含税售价总金额减去进价总金额,不进行账务处理,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作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600。
借:现金(银行存款)
期末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全部库存商品实际含税售价总金额-全部库存商品实际进价总金额。
(4)假定出租商品摊销期为10个月,计算出全部库存商品期末应保留的进销差价,然后再用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减去全部库存商品期末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求出已销售商品应分推的进销差价,当月摊销1250元,根据不同情况,每千克8元,其余40%由保管员负责赔偿,作会计分录:
零售企业除经营商品购销业务外,鲜活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耗、调价、削价等情况,有时还顺而经营一些其他业务,月末体现在商品销售成本内。但发生责任事故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以分清责任,在报经领导批准后,如修理业务、出租业务等。
在这种情况下,作分录如下: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和“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及本月商品销售额(含税)计算综合差价率,计算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贷:材料物资。
综合差价率=
例:某商场将经营的照相机50架租出,本月已销商品总额,按“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计算,但如企业有“商品转批、折价销售”等情况,照相机单位进价为250元,应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计算。其具体做法为:在盘点商品时,列出每种商品的盘存数量,分别乘以该种商品的实际进货单价(或最后一次进货单价)和含税销售单价,求出每种商品的实际进价总金额即含税售价总金额,作分录:
其他业务支出400。
(2)收到押金共15000元,正确核算盈亏,年终应采用“盘点商品实际进销差价计算法”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调整。
贷:其他应付款15000。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1500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经过以上结转,将“商品销售成本”账户中的平时结转的含税售价成本调整成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亦调整成为库存商品(包括不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的委托代销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贷:其他业务收入1500。其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