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700000044

第44章 政治革命(公元1640—公元1905年)(8)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俄国文坛纵横驰骋六十余载,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托尔斯泰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雅斯纳雅·波良纳的一个伯爵家庭,后来承袭了爵位。他两岁丧母,九岁丧父,由姑母抚养成人。16岁时,进喀山大学东方系学习,后转法律系,接触到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开始对学校教育不满,于三年后退学,回到故乡经营田庄。托尔斯泰一生的大半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度过的。

1851年,托尔斯泰随同服兵役的长兄尼古拉到高加索,加入军队服役。后来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五年后他退役回家。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9世纪50年代初期,陆续发表了《童年》、《少年》和《青年》,组成自传体三部曲,体现了他早期的思想和对创作的探索。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根据自己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1854年12月的塞瓦斯托波尔》、《1855年5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和《1855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三篇作品,于1855年至1856年间陆续发表,后来组成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一书。这部军事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战场的日日夜夜,有英勇奋战、气氛高昂的场面,又有流血、死亡等惨状的描写。这是以往的战争小说所没有的,因而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新风,受到了读者普遍的欢迎。小说热烈颂扬了俄国普通士兵与军官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又以对比手法描写了贵族出身的军官平时追求享乐,临阵却胆怯懦弱的本质。

托尔斯泰185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是根据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行“军事改革”的亲身体验而写成的,有自传性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心灵探索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人公青年地主聂赫留朵夫,退学后回到自己的庄园。他一大早起来巡视庄园,见到农奴的赤贫和困苦时极表同情,便着手改善他们的处境。但农民们对此并不理解,他们一直猜疑老爷“善言”的背后掩盖着自私的目的和阴险的打算,因而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恩惠。青年地主面对农民在千百年来受压迫生活中形成的对地主的敌意,也感到无可奈何。

1857年初托尔斯泰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旅行。他非常赞赏法国的自由制度,但在巴黎广场上看见断头台上的一次行刑,却又使他极为反感。他在瑞士卢塞恩时,目赌“文明人”欺侮“下等人”的情景,也大为不满。根据这次游历的见闻,他写成了优秀的短篇名作《卢塞恩》。

《卢塞恩》这部作品描写的是在瑞士旅游胜地卢塞恩一家大旅馆前发生的故事。一个流浪歌手在门口以他超群的技艺为围观的绅士们献艺,但是歌者唱罢,绅士们却一哄而散,谁也不给一文捐赏。作者对此大为愤慨,便挽起歌手的臂膀走进旅馆豪华的餐厅加以款待,不曾想却惹得绅士们不来进餐,侍者们也不肯供饭。绅士们对流浪歌手的冷漠无情,“文明人”对穷人的侮辱,使他对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托尔斯泰怒不可遏地谴责了资产阶级国家:“你们的共和国真是个糟透了的共和国,难道这就是你们的平等?”

1862年,托尔斯泰同一位医生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别尔斯结婚。婚后,他开始埋头于文学创作。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接连写出两部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是托尔斯泰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来探索俄国社会出路的成果。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从最初的构思到创作完成,前后历时16年之久。它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国在奥斯特里齐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退等。着重写了1805年至1807年在俄国国外进行的申格拉本战役和奥斯特里齐战役以及1812年在国内进行的卫国战争。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家大贵族为主线,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交替描写中,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小说描写的人物有559个,上自皇帝、大臣、将帅、贵族,下至商人、士兵、农民,反映出各阶级和各阶层的思想情绪,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长达130万字)的长篇巨著。

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作者才开始动笔。这段时期是托尔斯泰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正是由于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小说的重心有了重大的转移,主人公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足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以及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一百五十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且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迷人。小说中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1877年,《安娜·卡列尼娜》首版发行,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在书信中亲切地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

托尔斯泰晚年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复活》。作者的初衷是想写一部以忏悔为主题的道德教诲小说,但在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他六易其稿,不断地修改、扩大和深化主题思想,逐渐转向揭露社会问题;小说篇幅也逐渐扩大,由中篇而长篇,最后成为一部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鲜明批判倾向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它的主题思想就是“要讲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欺骗”,“也要讲专制制度的可怕”。

《复活》写贵族聂赫留朵夫出席法庭陪审时,发现被诬告杀人并被错判罪名的妓女正是他十年前诱骗过的农奴少女玛丝洛娃,他良心觉醒,开始悔罪,极力为她申冤。上诉失败后,他又陪她去西伯利亚服苦役,最后终于感动了她,两人都在精神和道德上得以“复活”。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这几座高峰比肩的俄国作家,当首推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冠世绝伦的鸿篇巨制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文学的最高峰。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他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他的夫人激烈反对,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他秘密离家出走,1910年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因肺炎病逝。

日俄战争

19世纪90年代,俄国将其帝国梦从中亚转移到远东。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几近完成,为俄国的经济扩张和政治扩张提供了新的机会。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俄国以“保护”侨民和中东铁路为由一举出兵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俄国占领东北时曾经宣布只是为了保护铁路,事毕即撤兵,但后来并没有兑现承诺。日英两国感到在华利益受损,因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1902年1月30日,英日两国缔结了针对俄国的《日英同盟条约》。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驻扎在中国旅顺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自此爆发。

两天前,也就是2月6日,俄国和日本因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地位而断绝了外交关系。2月8日这天,日本趁俄国驻中国旅顺舰队司令斯塔理克中将为夫人的“命名日”举行盛大宴会的时机,偷袭俄军基地。俄军三艘战舰及几十门大炮,转眼间被日军击毁。2月10日,日俄宣布开战。

同类推荐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

    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

    有时我们会片面理解甚至误读食物的营养信息,这些营养误区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探求食物的营养真相,用吃的智慧保护身体健康。《美食天下(第2辑):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让你清楚了解128种食物的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巧手宴客菜

    巧手宴客菜

    《美食天下(第1辑):巧手宴客菜》中宴客菜既要吃到美味,又要吃到新意,那就需要几道拿手菜亮相餐桌,跟巧手学手艺,让您的厨艺快速升级,美味菜品好吃又有新意,朋友们会一抡而光;众宾客前大显身手,好手艺让人拍手叫绝,希望《美食天下(第1辑):巧手宴客菜》能给您和您的家人带去健康和幸福。
  • 狂后倾天下

    狂后倾天下

    他是被罢黜到八荒之地的王,无权,无势,终生不得回京,但谁又能知他手握精锐雄兵,一朝崛起,八方震惊。她是被毁家灭国的落难公主,有才,有貌,手无寸铁之力,但谁又能知她精于文韬武略,锋芒初绽,天下侧目。世人皆道他冷酷,无情,却不知他最为情深,爱她之心始终如一。世人皆道她铁血,疏狂,却不知她最为重情,恩义情仇历历分明。他说:“她是天上的鹰,谁也不能阻断她展翅飞翔,哪怕是我。”她说:“我不会做那笼中的雀,但我可以与他并肩站在城楼之巅,一同傲视天下。”一朝穿越,险葬虎口,英雄救美,强强相遇。似乎很完美的开始。可事实上……【精彩小剧场】1.风雪交加夜,本是好眠时。红烛高照,英俊的男人一身狼狈,俊颜怒火高炽:“我是个正常的男人!”她从容起身,淡淡而视:“这个问题不需要我来验证。”他愤然立起:“你是个正常的女人!”她走到案边拿起军报,着墨:“这个问题也不需要你来验证。”他双手撑案,气息迫人:“你我婚约在前,你没有理由踢我下床。”“陛下,动气伤身。帐外风雪正疾,陛下若是内火太盛,不如出去享受片刻清凉,以免长夜难眠,自己受累。”2.深秋露重,人人加衣。凉风飕飕的院子里,男人只着单薄纱衣,凤眼含春:“你看,我未娶你未嫁,咱俩正好凑成一对。”她睨他一眼,点尘不惊:“我不喜欢男人。”他笑得欢快:“正好,我也不喜欢。”她转身,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一遍,唇角勾起:“说得具体点,我不喜欢你这样的男人。”他惊讶,握住她的手,凤眼里月光皎皎,情意切切:“啊……我哪里不好?你说,我改。”她推开他的手,负手上阶:“把衣服穿上,否则你哪里都不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执手到老;缘尽,各自安好!这一个个焐心治愈的爱情故事,满溢着爱的正能量。有暗恋,有热恋,有婚后再恋;有风和日丽,有歇斯底里,有决绝分离,有无法忘记……或幸福喜乐,或悲伤绝望,爱中况味娓娓道来。那个陪你走过美好时光人,其实也让你懂得了爱情的真意。我爱你,你也爱我,才是世间最美的风光。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美哉,中国女人

    美哉,中国女人

    小说以社会学教授江枫寻找幼年失踪的妹妹、老画家楚山为自己的传世之作《中国女人》寻觅理想的女模特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悬念叠起、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神奇而瑰丽的故事。
  • 简·爱 呼啸山庄 阿格尼丝·格雷

    简·爱 呼啸山庄 阿格尼丝·格雷

    本书是勃朗特三姐妹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的合集。勃朗特三姐妹是人类文学史上的奇葩。大姐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如野蔷薇般的小女人,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尊严+爱”;二妹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呼啸山庄》交织着让人意乱情迷的恩怨情仇;小妹安妮·勃朗特以细腻的文笔,在《阿哥尼丝·格雷》中为我们展现出一副对比鲜明的社会生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