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700000033

第33章 科学进步(公元1488—1909年)(5)

几天后,法拉第写了一封信给戴维,同时寄上他听戴维演讲时的记录。记录经过了认真的整理,戴维收到这本记录集时感到十分惊讶,他发现这本册子里面不仅有他的演讲内容,而且还有很多他没提到的后来补充进去的化学知识,共有380页。戴维怎么也没想到,这本集子竟出自一个印刷工之手。

法拉第几个月后,在戴维的鼎力帮助下,法拉第得到了月薪25先令的皇家学院勤杂工职位。这份工作让法拉第学到了很多知识,他还得到了以仆人身份陪同戴维去欧洲各国进行科学旅行的资格。回国后,法拉第开始了独立的科学研究,很快就当上了皇家学院实验室总监和代理实验室主任。1824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9年,戴维去世,38岁的法拉第被聘为教授。法拉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电学方面的科学家。

在法拉第之前,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19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电动机的原理。随后,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又发现通上电流的线圈本身也相当于一个磁体。法拉第得到这些消息后,验证了两位科学家的成果。1831年8月,法拉第发现了磁体运动时导线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10月,他在改进的实验装置中成功地得到了感应电流。

法拉第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他要向科学的更高峰迈进。有一次,法拉第把许多铁屑撒在磁铁周围,发现铁屑不仅被磁化了,而且在磁铁两极间排成规则的曲线。这个看似极其平常的实验让法拉第意识到:电和磁周围布满了电和磁的“力线”。法拉第的这一观点是对理论电磁学的开拓性贡献,为后来有关场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道路。

法拉第在磁学、光学、电工学等一切与电有关的物理学领域及电化学、电磁与引力的关系等方面均获得了巨大成就。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电气时代的到来成为可能,而力线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经典电磁学的最终完成。

达尔文开创进化论

进化论的创始人、英国自然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年出生于英格兰的施鲁斯伯里,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医生,父亲也是医生,母亲是当地陶器制造业负有盛名的创办者韦奇伍德之女。达尔文早年曾在爱丁堡学医,后来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打算将来当个安立甘教的传教士,然而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却对科学和植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1831年,达尔文参加了皇家比格尔号(小猎兔犬号)舰队,用五年时间环游地球,研究动物和植物。1839年,达尔文把他的发现以《一个自然学者随比格尔的航行》为题公诸于世。他的进化理论形成于1837—1839年间,1859年他把自己的发现写进《物种起源》。这本书与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是达尔文一生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他在写作时采用了大量丰富的野生生物材料。

达尔文与他的表妹爱玛·韦奇伍德结婚。不久,他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他们迁居到肯特郡,达尔文基本上是在那儿度过余生。晚年的达尔文很少旅行,只是偶尔到伦敦与他的亲戚见面。他有一笔遗产收入,还可以出售他的著作版权。他与当时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建立了友谊,他的生活可以用谦虚和勤奋工作来概括。1882年,达尔文去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

进化理论对现代人而言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至少也略知皮毛。进化的观念在达尔文之前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但从没有这样深入人心。达尔文第一次给出了进化现象的自然的、科学的解说,尽管早些时候,黑格尔的辩证法已经用进化的哲学取代了静止的宇宙观,德意志浪漫主义作家已经被变革的概念吸引。

19世纪开始的时候,进化的观念进入了科学领域,马上就对《圣经》的诠释和某些人极其深厚的信仰发起挑战。

19世纪初,人们还对《创世纪》里上帝创造世界的记载深信不疑。他们相信上帝在六天里创造了世界,并分别创造了每一种动物、植物;他们接受大主教乌色尔推算的时间纪年,即世界开始于公元前4004年;他们还接受亚里士多德的观念,即“存在的巨大链条”把万事万物安排在宇宙的各个等级上,人类被放在草木禽兽与神之间。根据威廉·佩利的关于最高设计者的说法,世界就像一架钟表,就像一部精心设计的机器,每个部件都让造物主安放妥帖了。

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这种对世界的理解完全改变了。

对这种信仰的第一个挑战来自赖尔(1797—1875年)的地质学著作《地质学原理》,赖尔的著作描述了地球的变动过程并非是一次形成的,完全不是神的创造结果。赖尔指出了地质的过程如隆起、侵蚀和沉积发生在亿万年里,并因此形成了高山和峡谷。赖尔的著作以科学的论证说服公众,使其相信世界的创造乃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而绝非片刻间的奇迹,世界的变化应归因于物理的性质。

那时科学家们开始发掘化石和已经绝灭的物种遗迹,这些绝灭的物种看来没有被世界的“钟表制造者”或“存在的巨大链条”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这些化石的历史以百万年计,而不止有几千年。挖掘出来的骨头化石拼凑成古怪的恐龙,这些噩梦般的创造物的突然出现,带来一个噩梦般的事实:世界远比公元前4004年更为古老,曾经有些动物盛极一时而后又销声匿迹,证明并没有“存在的巨大链条”。这些情况都表明,《圣经》的记载显然不真实。基督教因此受到重创,许多人声称,基督教从此再也没恢复过来。

达尔文随比格尔舰队周游到南美洲的时候,收到了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第二卷。这本书给达尔文带来极大的震动:“我总感到我的书有一半出自赖尔的智慧,而且我的知识从没有达到过如此之丰富,因此我总想到,《地质学原理》巨大的功绩是完全转变了我的心灵基调。”

当达尔文开始着手野生生物的研究时,有三种方式可以用来给物种分类,这些分类方式源自亚里士多德。

特殊类型:猫是显然不同于一条狗或者一匹马的猫。

家庭类型:豹子是猫家族的成员。

等级类型:人作为创造物的等级高于阿米巴变形虫。

这种理解使柏拉图主义得到加强,在柏拉图主义看来,世界上所有的猫都分享着“猫性”,因而明显地有别于其他动物。这种分类方式得到创世说的进一步加强,《创世纪》说:“现在,我主上帝造出了地上的所有走兽和天上的所有飞鸟。”换句话说,上帝分别地、自发地创造出每一个创造物。

达尔文

甚至在达尔文之前,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1735年出版)里,就已经在思考把每一个物种分门别类,但他没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达尔文的理论石破天惊地宣称:“人类和猿猴有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一种动物,与其他动物有着类似的进化过程。”在一次创造行动里造出人类的、备受崇敬的偶像突然被推翻,只是因为达尔文的理论考察了物种、适应和进化。

达尔文主张自然选择是进化改变物种的机制。他证明每一代物种中最强健的、最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存活下来,并把这些特性传递给下一代,经过一段长久的时期,动物的形态就会累积出可观的改变。动物和植物,达尔文说,靠进化在它们的生存环境里相互竞争,繁衍后代。有的物种,如人类,进化得较快;有的物种进化得慢,如鱼类,相对保持不变。正如斯宾塞的著名格言:“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有几个直接的推论。

物种之间的差别融合。正如19世纪发现并被考察的化石记录表明,有的物种差别开始看出相互融合之处。达尔文把所有的动物画成一个树形谱系图,从图上看,所有的动物都有可能追溯到共同的祖先。他写道,从本质上看,“人与较低等的动物在自然属性上没有不同。尽管在进化程度上差别巨大,然而无论在进化程度上的差别有多么巨大,都没有道理将我们人类抬举到与众不同的领域”。换句话说,他将人类单纯地看做是一种动物。

进化发生于一个漫长的时期。达尔文的进化论迅速地让世人明白,复杂的动物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来实现进化,一个世代的时间是不足以进化出一头大象的。因而,《圣经》的记载显然不可当真。

进化论改变了生命的含义。人们曾相信上帝创造人类,上帝给人类安排了目的和计划,可忽然之间,人类变成了盲目的、随机的、自发的、自然过程的结果,这个推论给人们心理上带来极其巨大的震撼。“人类是上帝庇护的孩子”的观念被推翻,人类忽然发现自己漂泊在一个漫无目的的世界里,对于许多对进化论存在有着本能的反感的人来说,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达尔文没有从他的理论中铸造出任何哲学,尽管他唤醒了那个时代。达尔文也没有把他的理论应用于经济或者工艺。达尔文只是相信,不同的生命群体进化着不同的道德,这使他质疑上帝,质疑上帝唯一的道德权威。

激烈的争论终于爆发了。1860年,一场著名的辩论在萨缪尔·威尔伯福斯、牛津主教与赫胥黎(他已经变成达尔文观念的伟大鼓吹者)之间展开,当大主教结束发言时,他嘲弄进化论,问赫胥黎究竟是从他的祖父那里还是从祖母那里得到猴子的遗传?一位目击者写道:

“这时赫胥黎先生不慌不忙地站起来,一个瘦长的高个子带着严峻苍白的面孔,很平静很庄重,他站在我们面前,讲出了那些有分量的话——确切的话记不清了,在场的人都为对话的内容屏住了呼吸,对话的含义我们都确定无疑地明白,他说,他不会因为有一个猴子的祖先而感到羞耻,但却会因为与一个费尽心机来压制真理的人打交道而感到羞耻。他的话人人都听明白了,并受到极大的感染,有一位女士昏倒了,让人扶了出去,我几乎从我的椅子上跳起来。”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这一天取胜了。赫胥黎的讲演稿《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之证明》于1863年发表,最终确定了人类与猿猴的关系。同年赖尔的《古代人类》发表,向读者证明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以前。1871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在书中他对那次著名的辩论作了概括,把人类纳入一个进化体系。在科学面前,《圣经》输了,科学因胜利而狂欢,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来临了。

诺贝尔制造炸药

1833年10月21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一位普通的机械师家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这个婴儿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炸药大王诺贝尔,全名叫做艾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依山傍水,美丽如画。在一个较偏僻的里弄中,这个姓诺贝尔的家庭,过着小康而和睦的生活。机械师下班回家,主妇操持家务完毕,孩子们放学之后,屋子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老诺贝尔一个接着一个地讲着古今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发展的故事,小诺贝尔们则睁大眼睛,没完没了地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日复一日,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夫妇俩看着他们的一群孩子都在健康成长,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诺贝尔8岁那年入学,在同年级众多的小学生中,他表现出非凡的接受能力,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他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没有学过化学专业,但为了工程的需要,只好自己试做炸药。有一次,非常不幸,炸药发生爆炸,引起一场大火,把自家和邻居的房子都烧掉了。顿时倾家荡产而且被街坊四邻所不容,他只好只身去邻国芬兰找事做。不久,他创制了一种水雷,被俄国公使知道了,又受邀去了俄国,安定下来之后,伊曼纽尔·诺贝尔就将全家人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诺贝尔兄弟们不会俄语,于是他们都在家中由一位家庭教师教授功课,其余时间就跟着父亲到工厂里打打零工。诺贝尔从小在父亲身边,耳闻目睹,深受影响,1850年他刚满17岁时便以工程师的名义去美国学习和实习,又到欧美一些国家考察,四年后才重新回到祖国。在这一段时间里,诺贝尔不仅勤奋读书,掌握了多国语言文字,还了解到当时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自己定下了从事化学研究和改进炸药的理想。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的炼丹家和军火制作人员,在用硝石、硫黄、木炭配制各种用途的炸药时,常有不幸的火灾、爆炸、烧伤、炸死等事故发生,但终于得到了不同的成熟配方和较安全的操作经验。黑火药后来传到欧洲,激起了欧洲人制造爆炸力更猛的炸药的要求,诺贝尔所处的正是人们提出这一要求的时代。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在研制烈性新炸药。法国人发明了性能优良的炸药的消息刺激了诺贝尔,促使他竭尽全力地加快研究活动进程,为此,他在一生中,经受了多次生命的考验。

1847年,意大利人苏伯诺制成了一种有强烈爆炸性的东西,它是一种液体,叫做硝酸甘油,但由于硝酸甘油对振动很敏感,制造和运输都很危险。从1862年开始,诺贝尔用了三四年的时间,经过多次反复试验,首先制出了炸药引爆药雷酸汞。在一次接近成功的实验中,突然发生强烈爆炸,室外的人都以为诺贝尔必被炸死无疑,然而等到弥漫的烟尘消散时,满身血迹的诺贝尔竟从破碎的瓦砾堆中奇迹般爬了出来。他伸臂跳跃,狂呼这次实验的成功,全然忘掉了全身的伤痛。现在人们所使用的一切爆炸的引信雷管中,都装有雷酸汞。

诺贝尔在研制硝酸甘油的引爆剂同时,也在研制硝酸甘油的稳定剂。开始他试着将硝酸甘油和黑火药混合,但放置时间稍长就会不爆炸而只燃烧,因此没有使用价值。后来他又用一种醇(甲醇)的液体跟硝酸甘油混合,效果较好。在瑞典国内获得了这一发明的专利之后,诺贝尔父子俩就带着这一成果来到法国。

在法国,他们开始想得到富商的资助开办工厂,但没人愿为这“不可思议”的爆炸物出资。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受到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的赞许,得到10万法郎的资金,才在法国的海伦坡建造了一座实验所。

不幸再次发生,1867年9月3日,海伦坡实验所发生了意外的大爆炸,正在作实验的诺贝尔的弟弟埃密·诺贝尔当场身亡,许多人遇难,就连诺贝尔的父亲也被炸成半身不遂。这次轰动一时的海伦坡爆炸事件,使诺贝尔不得不又回到瑞典,面对人们的嘲骂声,他反思自己的过去,重新开始实验。

同类推荐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全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弑天剑仙

    弑天剑仙

    一剑东来,日月西去。圣神归寂,万仙伏首。群魔乱舞,天下水火。我持一剑,荡平八荒。……苍天已死。来生,我愿成仙。此生,我愿成魔,只求乾坤朗朗,正气长存!……陆青河,带着通天圣人证道圣剑青萍,跨越星海而来,无上剑锋,碾压诸天万界。
  • 如果你也听说

    如果你也听说

    从我进入江艺的第一天起,就不会有人知道我的过往。当然,这样的艺术学院,绝对不会有人在我身上看出一点破绽。因为,我看起来实在是与她们没什么两样。十六岁以后,我只能用这种隐藏的方式,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再残忍,我还是愿意苟且地活着。所以,原谅我,黎诺,我背叛了你,背叛了我们最后的约定。
  • 魔术安魂曲

    魔术安魂曲

    这个故事是从食人山古墓开始的,自从魔术连环杀人案被揭开谜底后,凶手落入法网,华升大学最知名的社团魔术社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社长程东、凌飞、薛洋、马天书、杜小磊、张旭、郭台亮的尸骨,以及生死未卜的思瑶,还有古代魔术师的后人杜克帆都随着古墓的倒塌被深深埋在了冰凉的泥土里。然而,警方却无法找到找到他们的尸体,给世间留下了不少神秘的猜想……
  • 重生电子帝国

    重生电子帝国

    新书《我的创业时代》已发布,欢迎老书友前去品鉴!李轩一个回国海归,在飞机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时因为没系好安全带,不幸遭遇意外,没想到穿越重生成为1979年另一个同名同姓的香港少年。1979年,属于计算机的时代正方兴未艾,属于电子游戏机的时代却正逐渐进入高潮。pacman,这款其貌不扬的游戏机竟然一年狂卖十万台横扫世界,还有超级马里奥、坦克大战、街头霸王,那些熟悉的游戏你是否记得?且看李轩从街机起步,建立自己的电子帝国,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
  • 冲喜王妃

    冲喜王妃

    这世上怕是没有比赵玉华更悲催的女人,订婚仪式上,男友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劈腿,说最爱的人是她的姐姐赵玉倩,这让她情何以堪。从订婚仪式上落荒而逃的她遭遇车祸,穿越到禹西国丞相府庶出二小姐柳如烟身上。被迫代嫡姐柳如仙嫁给快要翘辫子的六王爷冲喜。她这两世为人,都和姐姐有着纠葛,既然这嫡姐对她不仁,那么就不要怪她这庶妹不义。冲喜就冲喜吧!让她和一只公鸡拜堂,看来这六王爷病的连床都下不了,马上就要翘辫子了。片段一:“对不起,玉华,我爱的人是你姐玉倩!”男友陆子豪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抱歉地对赵玉华说。赵玉华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整个人都懵了。“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片段二:“你干什么?马上就要翘辫子的人,还不好好躺着!”赵玉华推着突然压在身上的男人。“就算本王要翘辫子,也要先和王妃洞房完了,再翘辫子!”六王爷黄甫云风俯下头,贴着她的脸,嘴角微现坏坏的笑意…
  •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妙笔生花,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青少年们,赶快来阅读此书吧,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成功。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