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100000016

第16章 谁在指引我(3)

自信,尤其是高度的自信,是促成人类一切成功的基础。如果你拥有了非比寻常的自信,此时,你的激情被唤起,整个人会进入一种极其特殊的状态,时刻准备着。体内思维和精神力量都会在速度和数量上大幅度增加,此时的你达到了灵感四溢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上,信心是成就一切成功的根本。没有信心,一切的存在都将被推翻。

潜意识的能量如此惊人。然而,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只能做到这一步,无法再做更有效的发挥。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属于人体资源的浪费,更是生命资源的浪费!对此,一定要谨记在心。

惯性定律: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改变命运是潜意识赋予我们的一种超级神奇的力量。】

潜意识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意识,人们称之为显意识,是一个人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说话、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做事,多数情况是在无意识下进行的。比如,与同事们聊天,很多话是无意识的脱口而出。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得罪了人,你也许还并没有意识到。当意识到后,一切已成定局,苦苦经营的人际关系,因几句话毁于一旦。

一旦对潜意识有所了解,应该知道,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的这种功能,不仅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也同样如此。如果潜意识里存储的信息是积极的,在思考、解决任何问题或承担工作任务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你所想到的是:“我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能干好这项工作!我能完成这项任务!我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

相反,在潜意识中存储的信息是消极的,在思考问题、解决困难、承担任务时,就自觉不自觉地从消极方面考虑。潜意识通知你,你不仅不能做这些事情,你还做不好这些事情。这就是潜意识对你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潜意识不仅对人的思考、说话有控制作用,而且对一个人的行动也有很大作用。比如,骑自行车的时候,要眼、手、身体以及脚的配合才能行驶。然而,当骑上自行车后,并不用有意识地发出指令:向前看,前面有块石头,把车把向左调整……这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去做事情人们称之为习惯。比如,吃饭时并没有考虑如何使用筷子,饭就放在嘴里;走路时,也没有考虑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脚就行走起来。这些都是潜意识控制的结果。信息一旦被潜意识同化,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潜意识就会很有责任心地按照存储的信息发出指令,让人按照这个指令去运作,这就是习惯。

有人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那么,谁能改变命运?在潜意识层面,习惯是潜意识的一种极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因此,完全可以理解为潜意识决定命运。潜意识的神奇力量,对于人生的发展极为重要,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有好的习惯,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如果有不好的习惯,就会阻碍事业的发展。这个习惯与潜意识储存和记忆的信息密切相关。

在人的精神活动中,潜意识和显意识是互相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发挥作用。仅依靠大脑显意识思维来处理和快速决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正确。然而,我们可以利用潜意识记忆来提高处理事情的正确率,仅仅这一点,对于一生已经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和决定性的作用。前人的智慧已经给了人们判断事情的正确答案,只需要把它们灌输到潜意识中,建立足够的正确潜意识记忆,使之应用于日常生活,那人生将变得有章可循。

输入正确的潜意识,它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更能让人们拥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以及突破极限等,都是行为不断被重复的结果。任何事情只要能够持续不断地去加强,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这是“惯性定律”应用在心理学中的最佳例子。

惯性定律又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定律。正确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并提出: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惯性定律同样适用于心理学中。

当人们习惯了做某件事,或者在某一时期内一直做某一件事,如果有一天突然停下来,就会感觉不适应。此时,人们需要进行思考,改变自己原来的状态,如果不刻意改变,那么就会仍然无意识地去按照原来的方式做事。学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最初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是因为心境还处于放松状态,这时,需要用意志力来改变这种状态。心境也有保持原来状态的功能,因此,需要用思考不断地去改变其状态,使心境适应所处的环境!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在意识里强化它,坚持去这样做,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使其成为习惯。在潜意识里,大脑会认为这件事是必须完成的,从而迫使人们去做。如果善于运用这个定律,可以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不断重复并坚持这样做,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习惯,从而轻松地拥有成功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是如此。习惯的养成同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如果希望利用潜意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懂得一个道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当然,这种简单的事情,指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万事开头难,从简单开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在城里最大的体育馆里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演说的当天,会场上座无虚席,人们都在热切而焦急地等待着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举办单位在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推销大师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推销大师的面前。主持人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年轻人跑到了台上。

推销大师宣布游戏规则: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为止。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过去了,吊球动也没动。年轻人不服气,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然纹丝不动。渐渐的,台下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推销大师给出解释。

很快,会场恢复了平静,推销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铁锤,然后,认真地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敲打起来。他用小锤敲一下铁球,然后停顿一下,再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他就那样不停地敲着。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推销大师仍然进行着手里的动作,他好像没有听见人们在喊些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又一次安静下来。

大概敲打了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推销大师仍旧敲打着,吊球在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中推销大师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如果没有足够耐心去反复做同一件事,把它养成习惯,再输入潜意识中,只是单纯地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有人认为,人是习惯的奴隶,受习惯所支配,习惯又隶属于潜意识功能范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潜意识,主要是改变对习惯的态度。人的某些习惯动作被称为“第二天性”,它是潜意识在言行方面的自动反应。习惯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在一段时间里,你总是重复一种不好的思想或行为,你会很快感受到习惯的强制作用,这是潜意识的一种规律。

对每个人来说,习惯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潜意识和其引领下外部反应的综合。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意识地“坚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体现的不正是“毅力、韧劲和执著”吗?

据说,苏格拉底曾对学生们说:“咱们今天只学一件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说着,便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做到了?”有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学生们:“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

这个坚持“每天甩手300下”的学生,就是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大师柏拉图。

正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把好的行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并深深印在潜意识中,我们就会攀上成功的顶峰,享受到美丽的风景。

见证错觉:眼见不一定为实

同类推荐
  •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大部分的病因与精神压力过大有着直接关系。本书围绕着人生心理健康这一主题,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表现,介绍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方法。它试图用最恰当的方式,点亮人们的心灯;用最有效的办法,为人们的心海导航;试图通过心灵的呵护,减轻人的精神压力,构筑人的心灵乐园。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心理咨询是现代人们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爽和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其实,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求询者学会更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他人和生活中的困惑以适应人的社会生活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妾身不为妃

    妾身不为妃

    命为丫鬟,此生既定。侍候主人,陪同出嫁。一入侯门,再无回寰。此女本非婢,却因祸成奴,只求逃离深渊,重获自由之身。美梦可否成真?也许命中注定,难逃王侯之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回初三

    重回初三

    林美重新回到了初三。她的体重变成了45kg!!她的暑假作业还没有写!!!再来一遍,清华北大!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 浮躁

    浮躁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毛泽东名言故事

    毛泽东名言故事

    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毛泽东很多永载史册的文章、气势磅礴的诗篇、家喻户晓的题词、沁人心脾的格言,甚至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它们早已经深入人们的内心,化作我们的行为
  • 蓝色城堡

    蓝色城堡

    每个人心中都铲座蓝色城堡,其中装载的期盼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华兰茜·斯特灵是个长相不佳,不受欢迎、一无是处并患有心脏病的未出嫁姑娘,她一直委曲求全,忍受亲友的种种责难、看不到未来。唯一支撑她生活下去的“蓝色城堡”的梦想,在29岁生日这天也暗淡消失。但一封信的到来改变了她,也让她的“蓝色城堡”渐行渐近……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