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000000047

第47章 委曲求全的智囊(2)

张永临行前,杨一清从袖中拿出两封奏书。一封写的是有关平定宁夏贼乱的事,另一封写的是朝廷发生政变的事。杨一清嘱咐张永说:“你率军胜利回京,去见皇帝时,先把有关宁夏的奏书递上,这时皇上一定公开问你一些问题,你就请皇上屏退左右侍官,然后交上揭露政变的奏书。”张永有些担心地问:“如果皇上不相信怎么办?”杨一清说:“别人的话能不能使皇上相信,这不好说,不过您的话必定有效果。所以在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头绪,要考虑周到,万一皇上不信您,您可以叩头请皇上立即召来刘瑾,没收他的兵器,并劝皇上登上城门亲自考察。接着您可对皇上说,‘刘瑾如果没有反叛的行为,可以杀掉我去喂狗’,然后再叩头哭泣。这样皇上对刘瑾反叛的事肯定会相信,并会大为愤怒。杀了刘瑾,您就会被重用,还会和吕强、张承业一起名垂青史了!不过事不宜迟,只盼望您立即行事,不要给刘瑾留下东山再起的机会。”张永听了,十分兴奋地说:“老奴要报答皇上的恩德,又何惜什么残年余生呢?”

张永回京后,立即照着杨一清的计策去做,事情果然很顺利。刘瑾刚被抓时,武宗念在旧情,仍不忍心杀他,只是降旨令刘瑾去南京看守凰陵。但刘瑾趁机回一个白帖说,乞求得到皇上的一两件破旧衣盖尸体。皇上看了顿起怜悯之心,命令给他一百件旧衣服。张永听说后十分担心,想起杨一清说过的,要速战速决,不能给刘瑾留下喘息的机会,知道再这么拖下去,恐怕武宗真的会舍不得杀刘瑾。于是,便与内阁中几个好友谋划,暗令六科十三道一起上书弹劾刘瑾。弹劾的奏章中还涉及了与刘瑾关系密切的官员。张永手持此奏书来到左顺门,对几个进谏的官说:“刘瑾掌权时,我们都不敢说话,何况你们站在朝堂两旁的官员呢?现在只对刘瑾一人治罪,不涉及旁人,千万不要伤害官员的感情。你们把此奏书拿回修改,急换一个,只弹劾刘瑾一人,然后送上。”皇上看到弹劾刘瑾的奏章后,终于下定决心,下令将刘瑾杀了。这其中只牵连了和他勾结紧密的文官大臣张彩、武官大臣杨玉等七人。

除掉刘瑾和江彬两个奸臣都是借用了张永的力量,如果杨一清只凭宫廷之外的力量,一定达不到目的,而张永不愿涉及更多的人,说明他更有一番深刻的见识。

智囊

审时度势,看清情况,抓住重点,立即行动。看清整个事态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依据现有的条件指定详实的计划,只要有合适的实际以及合适执行这一计划的人出现,就毫不犹豫地加以实施。

杨一清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决胜于京城之内,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他对刘瑾谋反的事实已经掌握的十分清楚,所差的只是一个能够将刘瑾罪行揭发出来的最佳人选。张永作为皇上身边的人,恰好给了杨一清一个最好的机会,使得杨一清一举搬倒了为祸朝纲的刘瑾。

许武让名

许武是阳羡人,曾被举为孝廉,官运亨通,在当地名声很高。而他的两个弟弟许晏子、许普还没有显达,许武就想使他们也能成名。一天他对两个弟弟说:“从礼义上来讲,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分家,所以我想同你们把祖宗留下的家产分了,你们看行吗?”两弟弟表示同意后,许武将财产一分为三,自己占了肥田、广宅和奴婢,而将瘠薄的田地和不好的房屋分给了两个弟弟。两个弟弟没有说什么。当时乡人都称赞他的两个弟弟克己谦让,而鄙视许武的贪婪。于是两个弟弟许晏、许普因此显名,并被举为官员。

又过了很久,许武召集亲友们,对他们说:“我当哥哥的不肖,盗取了名声,获得了高位,而两位弟弟年纪已大,却不曾沾荣受禄,所以我曾用分家产的方法甘受非难指责,为二位弟弟的立名来个开端。如今我的目的已达到,现在应重新平均分配。”说完当众拿出自己多得的财产,全部分给两个弟弟。

智囊

让财容易,让名更难。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脸”和“面子”,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所谓“脸”,是一个人为了自我完善而通过形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特定形象;所谓“面子”,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依据对“脸”的自我评价,估价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或占有的地位。所以,“脸”和“面子”代表着人的荣誉和尊严。一个人要想有脸面,必须先成就大事,通过他的不平凡的作为而获得人们的褒扬,形象才会随之高大起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注重“脸”与“面子”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中国人虚荣心理的产生。

廉范报答知己恩

北魏水平年间,陇西太守邓融曾召任廉范做功曹。不久,邓融被检举,牵涉到州里一个案件中去。廉范知道这件事复杂,很难解脱,打算用变通的办法来帮助邓融,于是假托有病,请求离职。邓融不了解他的用意,憎恨廉范忘恩负义,在自己正困难的时候离开。

廉范辞职后便来到了洛阳,改换姓名,请求代理廷尉、狱卒的工作,没多久,邓融果然被捕押在洛阳监狱。这时,廉范才有机会守卫在他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他。邓融奇怪他的相貌很象廉范,但绝没有想到他会是廉范,于是对他说:“你怎么这样像我过去的功曹?”廉范斥责他说:“您因为关押在这里,神志错乱了吧?”以后,邓融被保释出狱,贫困交加,廉范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照顾他。邓融去逝后,廉范又为他送葬到南阳,办完全部后事才离去,始终没有说出自己的姓名。

一次知遇之思,使廉范终身不忘,而且屈已相助,士人对知已的感谢,真是无与伦比。

智囊

世上很多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的人,如能像廉范那样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实属难得。而廉范知于邓绒,邓融未必知于廉范,更属万代绝闻。

饮水思源,喝水要不忘挖井人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老话谁都知道,可到底有多少人能铭记于心?天下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为我们的生命之泉注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而我们又何以回报呢?

周新微服探民情

周新担任浙江按察使时,曾巡视所属的一个县,他穿着便服故意触怒县官,被抓到监狱中。在狱中,他同囚徒们交谈,于是,他了解到全县百姓的疾苦。第二天,县官迎接按察使时,他却从狱中走出来。县官又害怕,又惭愧,主动交出官印,离职而去。从此,各郡县的官员闻风害怕,没有不兢兢业业,勤于职守的。

智囊

微服私访,在旧时的官吏中也属少数,更何况要作为一个囚犯去身陷囹圄呢?然而,若是不采取这种方式,周新就不能了解到确凿无误的真实情况,以为内,在一个古代社会里,囹圄之情是郡县体会不到的。所以,周新这样做,并不是故做姿态,而是深入第一线,了解和把握第一手资料。

现代社会,领导者要转变作风,不要一味地高高在上,远离实际,远离群众,搞“本本主义”,空谈理论,而是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生活之去,走进群众的心灵深处,体验基层生活,接受基层锻炼,广泛地调查和研究,有效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建立实际工作与基层生活的长效机制,为今后的领导决策和组织管理提供资源和依据。

王翦与萧何的自污与自防

王翦是亲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名将。秦国讨伐楚国,秦始皇令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并亲自达到灞上。王翦出发时向秦始皇请求赏给自己一大批良田、住宅和园林。秦始皇听了,笑着说:“将军放心地作战吧。您是寡人的肱股之臣,我富有四海,您还用得着担心贫穷呢?”王翦说:“大王废除了裂土分封的制度,臣等身为大王的将领,虽立战功却终也不能封侯,所以趁着大王赏我酒饭时,请多恩赐我良田、住宅和园林,做为子孙后代的家业。”秦始皇大笑起来。

王翦到了函谷关后,仍五次派遣使者返回长安请求良田、住宅和园林。有人说:“将军要求田园太着急了吧!”王翦说:“不,秦王为人粗心、狭隘,而且不信任人。现在把全国的军队委任给我一人,我如果不多多请求要田宅,做为子孙的家业,使自己地位巩固,难道还等着秦王因我军权过大而怀疑我吗?”

同类推荐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鬼马喜剧之王

    鬼马喜剧之王

    穿越到七三年的香港。 那一年,李小龙刚刚去世, 赵雅芝刚刚竞选完港姐, 林青霞刚刚出道。 成为许氏四杰中的许冠武, 开启香港电影的繁荣时代! ******** 新书上传,《劲歌香江》,希望大家捧场!
  • 逃爱记

    逃爱记

    暌违已久的前男友董亦磊。当爱情撞进了胸口,相恋八年的青梅竹马轻飘飘地离开了凌小萌,本想蒙着眼睛走路的她,跌跌撞撞地掉入了第三者的陷阱。她一心想着哪一天她会被抛弃,凌小萌选择了落荒而逃……,愤然离去的钻石情人顾正荣,奋起直追的青年才俊裴加齐,另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替代了她的位置。所以她无欲无求
  •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我和胤禛之间,漫长而又迂回的缘分。一生一世,几经轮回。相爱却互相折磨,相逢却又偏偏错过。纠缠的彼此,痴恋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她带着倔强和痛苦,“从遇见你就是一场错误,再次相遇只是将错误加注成了灾难。”他看着她,扔下“如你所愿”四字,消失在夜幕里。他依旧是那个气质清寒的神秘公子,万花丛中片叶不沾。她荡漾在边口,等待他的救赎。“你身边到底有多少女人?”他苦笑“能有多少,不就你一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落实背后的落实

    落实背后的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没有人会注意过程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执行到位、落实实效的英雄。把落实的种子植入员工的血液,将落实化为最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也许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你。
  •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全文完】“忠心于朕,朕许你六宫无妃!”高位上的他眼眸里隐匿的是霸道的邪魅。“天堂地狱,本王也要与你同在!”堂堂一国的王爷,竟然霸道的将已为皇妃的她揉进怀里。“主人,我活着,你活着;我死了,你也得活着!”有着琥珀色眼眸的温柔男子深情款款的望着她。当绝情冷血的杀手掉入一群美男的陷阱里,究竟是她成为了别人的棋子,还是别人臣服于她的石榴裙下?
  •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他气宇轩昂,他铁血冷俊,他运筹帷幄,他傲然独立,总之——他帅翻一条街!可是,他不是她的菜啊!虽然他是她名义上的老公。她喜欢的可是激情型,虽然男配年纪小了点,不过,没关系,小正太也是她喜欢的型。所以,握拳!小正太,等着她来吧!
  • 养成好习惯的150个智慧故事

    养成好习惯的150个智慧故事

    本书从保持积极面对的心态、积极进取独立不依赖、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等十八章入手,从不同方面阐释了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种种道理和方法。所辑故事短小精练,所阐释的道理简单实用,将习惯的培养娓娓道来。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