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000000044

第44章 果敢识断的智囊(3)

后来由于陆光祖政绩显赫,又得升迁,进京做了吏部官员,他在贬黜和提拔官员上,都自己作决定,绝不向主管检查工作的御史台和尚书省禀报。当时吏部尚书孙丕扬还在尚书省中,以专权的罪名弹劾陆光祖,陆光祖在因此被罢官离开了朝廷之后,有一次遇到了孙公,就向他作揖,并对孙公说:“承蒙老上司您指教,很感激您成全了我。只是今天吏部的门,嘱托的人太多了,不专权怎么能伸张公道?您的这道奏疏实在是错误的。”孙丕扬沉思了很久,说:“原来如此啊,是我错了!”当天便起草奏疏,自己弹劾自己说错了话,并且竭力推荐陆光祖,陆光祖因此又恢复了官职。当时人们对孙丕扬和陆光祖二人都很肯定,认为他们都是有才有德的人。

做陆光祖这样的人容易,做孙丕扬这样的人就难了。葛端肃通过秦左伯得以做官。有一个小吏在簿册上已被注明为年纪大了又有病,应当免职。葛端肃却替他请求保留住他的官职。吏部尚书说:“载录人事的簿籍出自您的手,怎么自己忘记自己记的东西了呢?”葛公说:“边元地区的官吏离开吏部很远,吏部记录考核时只是根据地方送来的文书,现在我亲眼见到那人很强壮,正是精力旺盛经得起驱策的时候,因此才知道这是误记了。错误在于地方上的布政使,怎么能让这个小吏受冤枉?”吏部尚书很惊讶、很佩服,说:“谁能在吏部堂上自己承认自己的失误?仅凭这一条就足以称得上天下第一等贤能了。”

这件事同孙丕扬的事相类似。葛端肃固然高明,这位吏部尚书也高明。下面再记一件事:万历己未年,闽左伯黄琮,他是马平人,潜一个主簿竭力争辩,说他是冤枉的。主持政事的人很不高兴,说:“凭着二品大官的身份,去替一个九品官员苦苦争辩,他的本事也就可想而知了。”为这件事而调离了他的职务,人们的见识相差到如此地步!

智囊

俗话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面对危机,我们不能只是认错或等待其淡化,也不能放手不管或走极端。照理说,知错就改就行了,可是职场却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职场中的职业声誉很重要,尤其是在跳槽的过程中,职场中有了污点,会难找工作。

所以首先要争取将功赎过的机会。先和领导积极地沟通,明确地表态,然后把自己心里所想实话实说,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放在明处,希望主管能给自己一个将功赎过的机会,然后让领导看到你的真诚和行动,并要在短期内产生行动的效果。

千万不要拖延。关键是面对错误不要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推延自己的危机公关行为。犯错时,最重要的就是坦白承认,然后要思索事情发生的原因。应回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失误,并思考该如何改善,避免类似的情形再度发生。思索事情发生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自己的技能不够纯熟,可以接受再训练,改善工作技能与提升专业度。

冷静思考当前的处境。很少有人能看清犯错背后所隐含的事实,这表明在工作上必须做出改变或是重新选择。也许你的长处与这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不相符合,必须转换跑道。

拟定未来的方向。找到自己的长处与潜能,想清楚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尽快重新建立自己的新事业,不要一直陷入先前犯错的情境当中。你拖延的愈久,就愈难回到职场上。你必须立即找到未来的方向,做好生涯规划。

陆文裕不因权势收弟子

陆文裕曾任山西提学。当时晋王手下有个地位低下的乐工。晋王很喜欢他,很宠幸他。他的儿子想上省学读书。前任副使考查后便送他入学。陆文裕到任,马上下文免了他的学籍。晋王再三再四的跟陆文裕讲好话,而陆文裕却回答说,“宁可学校少一个人,也不可玷污了学校的名声。”坚决不听从。

自从学校中屡屡出现假借名义来上学的,这样地位低下的就损害了地位高的,仆人高于主人。能有陆文裕这样的人坚决地把这类有害的事情排除净尽,实在是大快人心的事。

智囊

因为是受宠幸的人,他的子弟即便是非常蠢的人,也有人为之“开绿灯”放行,送入太学就读,实际上是镀上了一层“金”字招牌,招摇撞骗。这在封建社会已是常事,看来确实是微不足道,我们为他这种视权贵如粪土的气概而拍手称快。当今此类事件依然存在,原因在于:对权贵是不能巴结的,其中之诱惑也是不能贪的。

韩琦处置宦官

宋英宗刚死,朝臣急忙召太于进宫,太子还没有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止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宦官任守忠很奸邪,反复无常,经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在上边签署了自己姓名,参政赵概由于不知韩琦想借这道敕书干什么,因此对自己是否也签字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这样,赵概也签署了姓名,于是,韩琦坐在政事堂,他不经中书省,直接下达了一道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韩琦平生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别人称许过,可是在这两件事上这样地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

智囊

韩琦识破了宦官任守忠的真面目,并没有自暴自弃,轻易放弃,而是联合参政为皇室铲除了一个祸害,可喜可贺。韩琦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魄力更让人佩服和敬仰。

世界上有两种勇敢,一种是服从的勇敢。这种勇敢是对待上级布置、安排的任务不计个人得失、安危,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另一种勇敢就是建立在用理智和智慧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它服从真理,而不是服从权力和命令。该士兵的勇敢无疑是属于第二类的。

一天,前美国海军总司令麦肯锡将军去探望军校同学、陆军总司令马歇尔将军。两人言谈中都争说自己的士兵最勇敢。马歇尔随便叫住一个过路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开动着的坦克命令道:“你给我过去,用身体拦住那辆坦克!”士兵大叫道:“你疯了吗?我才不那么傻呢?”说完撒腿跑开了。马歇尔满意地对他的老同学说:“看见了吧,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会这样同将军说话。”

用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位士兵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所下达的命令说“不”,肯定称不上勇敢,甚至有懦夫之嫌。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你就会钦佩该士兵的所做所为。这名普通士兵在两位军队的最高统帅面前,敢于对有违常理的命令坚定地说“不”字,这正体现了士兵勇敢过人之处。而马歇尔将军也无疑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士兵“违令”的尴尬,将军不仅不恼,而且在同学面前有欣赏士兵的“另类”勇敢,这无疑也需要勇气。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属于第一类的勇敢的人常常被人赞不绝口,褒扬有加。但对第二类的“勇敢”的言行却很难认同,甚至会被刁难。今天,我们不仅需要上刀山下火海的义无返顾的勇敢,也需要不服从权力而服从真理的勇敢。作为平民百姓和基层单位,对上级命令中的错误和不符合实情的应敢于说“不”;对于领导干部和上级各主管单位,对下属说“不”的另类言行,要有勇气和胸怀欣赏,要有有错就改的勇气。

总的来说,很多时候,我们不缺赴汤蹈火的勇敢,缺乏的是有理智的勇敢。

吕端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

当时,宋太宗想任命吕端任宰相,有的人却贬抑他,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当即反驳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于是,便任命吕端任宰相之职。后人有诗赞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从此,吕端便成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典型。

吕端在事关个人利益的某些问题上确有“糊涂”之处。他为人旷达宽厚,有器量,对职务上的升迁不介意,虽多次被贬,但从不计较,并且“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他对流言蜚语不记怀,经常说:“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他为官40年, 两袖清风,不为亲友谋私利,家无储蓄,及端去世,其子女穷得不能婚嫁,只好将房屋典当,宋真宗知其事,从国库里拨五百万钱才把其房屋赎回来。他从不因权位显赫而志满意骄,而是比较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和寇准同居相位。寇准是治理国家的栋梁人才,但“性刚自任”,不善交往。吕端对此毫不计较,总是处处谦让。虽然宋太宗很器重吕端,亲自手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但吕端遇事与寇准一起商量,从不专断。

同类推荐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裂锦(新版)

    裂锦(新版)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的试探与挣扎里,慢慢陷入与对方的情感纠葛中。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感动经典,再续三世纠葛情仇。这一刻的爱情情深似海,而人生,注定寂寞如雪。当文字也开始哭泣……再见记忆中那些明媚的忧伤,觅一个云淡风轻的闲暇午后,在匪我思存的文字里体验一次畅快淋漓的文字之旅!
  • 你被写在我歌里

    你被写在我歌里

    可是往往世事难料。可是往往伤害也带给了意想不到的成长。一切的形同陌路亦或是背叛往往都是在无形中形成的。我们就在一起好不好?”当初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他以为三年后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难道说过的一辈子都是假话?【我们所有的情感一定会在这个世界里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情节虚构,“如果高中毕业了,请勿模仿,你还喜欢我
  • 倾国

    倾国

    东昭公主晏倾君十一岁丧母失宠,十五岁被情人及兄长设计和亲贡月国,心中不甘做父兄王位权杖下的牺牲品。谁知和亲途中发生意外,晏倾君顶替封姓女子身份来到了祁国,掀起内廷一片血雨腥风。东昭太子晏珣新婚之夜见到新娘“绍风郡主”,不禁大惊失色。双料的身份,双料的阴谋。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作者文笔大气,以一种浓墨重彩的画卷,展示了几国纷争下的爱恨情仇。南临平,东昭乱,商洛逼,祁国扶,贡月亡,五国大乱。美人笑曰:倾你一国,救我一命,如何?他眉尖微扬,似笑非笑,“好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战妃惊世

    战妃惊世

    她是21世纪顶级特工,为国捐躯,魂穿异世,本想潇洒爱一回,却被最信赖的人背叛。再次重生,她是世人唾弃的废材六指废物。心碎命危,得高人指点,寻神奇八阵图。修炼永生之道。人活两世,现代特种兵凰北乐都知道做独特的自己,爱该爱之人,杀应杀之人!乱世角逐,有女带恨而来,带煞逆世!六国之中,东有北乐出世,南有魅璃横空。当女强碰上男强,是强强联合,还是你死我活!是猎手,还是猎物!八阵图中风云变,七绝琴音惊世声!一代女狂凰北乐势必崛起!再造盛世王朝!
  • 赖上血族王子殿下

    赖上血族王子殿下

    输血给了吸血鬼,小绵羊遇上大灰狼?你吸血就光吸血吧,吃干抹净算是怎么回事?最可恶的是下了床以后居然还整整衣服:我这么高贵的人,就不用对你负责了。她气得差点厥过去,本来平凡的她有颗高贵的心:你是始祖你是王子就高人一等了?姐不稀罕!转念一想,强大高贵英俊潇洒,不要白不要,以后不管你去哪,都赖着你!可是为什么后来,越来越觉得她中计了呢?欢迎加入读者群441044993~~~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