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000000012

第12章 迎刃而解的智囊(1)

田叔为君分忧

西汉时,梁孝王派人刺杀了前任梁国丞相袁盎,景帝于是召来田叔,命他去调查审理这件案子。当田叔查明真相以后,便把此案的供词全部焚毁了,然后空手返回,向朝廷汇报。景帝问道:“梁王有那些事情吗?”田叔回答:“全部属实。”“那供词呢?”田叔回答:“烧了。”景帝大怒。田叔却不慌不忙地说:“请圣上不要再追究此事。”景帝问:“为什么?”田叔说:“如今梁王不伏罪,是因为国家的法律不完善。如果让他伏法了,太后就会吃饭无味,起居不安,这也是陛下忧心忡忡的事情啊!”于是,景帝对田叔大加赞赏,认为田叔是贤能之才,便封他为鲁国的宰相。

田叔担任鲁国的宰相后,有一百多名民众上诉说鲁王夺取了他们的财物。田叔当即就抓了率众告状的二十人,各打了二十皮鞭,并愤怒地对他们说:“鲁王不是你们的君主吗?你们怎敢诽谤他?”鲁王听了后,大感惭愧。就从国库中把钱拿来,让田叔把钱还给民众们。田叔又说:“鲁王您还是派人亲自还给他们为好,不然人们要说鲁王是坏人,而田叔是好人呢。”

还有,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着他。当鲁王要休息时,田叔就到馆舍外休息,在苑外的太阳下坐等鲁王。鲁王多次恳请田叔进来休息,田叔就是不肯。他说:“我们的王都不怕太阳晒,经常外出打猎,我又怎能独自休息呢?”鲁王听后,明白了田叔的用心,就不常外出打猎了。

西汉时,洛阳有人互相仇视,城里的十几个贤达人士从中调停十来次,他们还是不听。有人去请郭解,请他从中协调。郭解夜中去仇家劝谏,仇家勉强听从了郭解的劝告。郭解对他们说:“我听说洛阳的贤达之人从中调解,你们都不听从。今天诸位给我面子听从了我的劝告,可我又怎能从别的城邑中夺取贤达调停的事呢?”于是连夜径自走了。临走嘱咐他们:“我走之后,你们还是听洛阳贤达的调解吧!”此事和田叔发还鲁王府中的钱物相似。

魏晋时有个叫王祥的人,对他的继母非常孝顺,可继母偏袒爱护亲生儿子王览,对王祥却百般虐待。王览规劝母亲,可她就是不听。每当母亲叫王祥做什么苦差事,王览都与王祥一起去做,终于打动了他的母亲。此后,母亲对王祥也同样疼爱了。这件事与田叔暴坐日下等鲁王是相类同的事情。

智囊

田叔查办梁国丞相袁盎被刺一案的经过和结局,虽说是古训“刑不上大夫”的一个极好的诠释,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意义,那就是:古代为官者不仅要“通经术”,更要“识大体”。这正是田叔不追究梁王杀人罪行的要害。当然,田叔识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大体”。正是因为“识大体”,他才将此案不了了知,所以,才没有卷入刘氏皇族的内部纷争中去,进而也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正是因为“识大体”,他才能为国君分忧,进而加官进爵,荣升鲁国的宰相。

中国古老的象棋游戏留有如此一个说法:弃卒保车。当然我们非但不会对如此的行棋手法提出丝毫异议,甚至还要将精于此道的棋手们奉为大师。棋子不会有感情,所以也谈不上会不会因为凭借牺牲自己帮助“主人”取得胜利的行为让它们产生自豪感,或许即使棋子们真的开口说话发表自己对此的不满时,也会顺理成章地出来一位和蔼可亲的说客说:“要懂大局,要识大体…… ”

裴光庭与突厥议和

唐玄宗年间,张说考虑到皇上要去泰山封禅,担心突厥乘机入侵,建议增兵以防边境不测,于是便请侍郎裴光庭前来商议。

裴光庭说:“天子封禅,是向天下人表明治国的成功。现在却在成功之时害怕突厥的侵犯,那就不能显示我大唐的强盛和功德。”

张说便问:“依您之见,应当如何做呢?”

裴光庭说:“四夷之中,突厥势力最大,他多次要求与朝廷和亲,可朝廷主意迟迟定不下来。现在可派一名使臣,征召突厥国派一名大臣随圣上一同去封禅泰山,他们必然欣然从命。突厥国来了,其余的夷人戎狄也会派人来,这样就可以偃旗卧鼓,高枕无忧了。”

张说听后,说:“这个主意太好了,我真不及您的见识啊。”

当即奏明皇上,派使臣去邀请突厥前来参加封禅。突厥于是派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前来唐室进贡,其它各族的首领也都派出使臣前来跟随皇上东巡。

智囊

在处理大的突发事件的时候,裴光庭坚持以和为贵的战略思想实施针对性地策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量的。同时,他坚持以和为贵,将矛盾冲突最小化,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从何而来?当然有许多大的方面需要努力,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等。同时,对于每个单位、每个人来说,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面对一些非原则问题,大可不必针尖对麦芒你强我更强。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矛盾总是有的。人们遇到矛盾,如果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相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那怎么能带来和谐呢?

宽宏大量令人敬,小肚鸡肠易结怨。和谐需要“和为贵”。单位与单位,人与人之间,关键是要做好“容”“让”二字的文章,善于胸怀全局,容人之短,学人之长,谅人之过;善于以和为贵,待人谦恭,讲究文明,遇上有争之事,主动礼让。如果我们大家都能这样做,都能有度量,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温馨。

崔祐甫献计

唐德宗即位,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上表敬献三十万缗钱。德宗想接受,但又怕被李正己蒙骗;拒绝接受,又找不到合适的措辞。宰相崔祐甫给德宗出了个计策,恳请皇上派使者去慰劳淄青将士,把李正己所献的钱赐给淄青将士,让他们人人感恩皇上的圣德,也可使其它节度使知道朝廷不看重钱财。德宗听从了崔祐甫的计谋,李正己惭愧万分,由衷地钦佩皇上。

神策军使王驾鹤长期执掌京城的禁军,权震朝野。德宗想派人取代他,但又担心他闹兵变,就向崔祐甫讨教主意。崔祐甫说:“圣上不必为这件事担心。”他立即把王驾鹤请到府中,和他长时间促膝交谈,谈话期间,新的神策军使白志贞悄然上任,接管了禁军。

智囊

崔祐甫为德宗献计,德宗转而把钱赐给了淄青将士,不仅使将士们感恩皇上的圣德,更加敬重皇帝,不敢看重才货,而且使李正己所献的钱财在浩荡的“皇恩”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低下,给李正己也敲响了警钟,告诫其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整日沉迷于钱财小计之上。另一个故事中,崔祐甫又为德宗献技,使得德宗不动一兵一卒而收回王驾鹤的兵权,既稳定了军心,又达到了目的。这里的两个计策都起到了一石二鸟的功效,既制服了敌人,又抬高了自己。

这就启发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选择突破口非常重要。选择突破口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号其命脉,找到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促进事物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王旦妥善处理国事

北宋时,马军副都指挥使张旻掌握护卫京城重任,他遵照圣旨挑选士兵,操练军队,但他对士兵每每下的命令都太过严厉,兵士们因惧怕而计划兵变,皇上为此召集有关部门商议这件事情。王旦说:“如果处罚张旻,那么帅臣今后还怎么制众?但马上就捕捉谋划哗变的人,那么整个京城都会震惊。陛下几次都想任用张旻为枢密,现在如果提拔任用,使他解除了兵权,反叛他的人们自当安心了啊。”皇上对左右的人众说:“王旦善于处理大事,是真正的宰相啊!”

契丹王奏请宋真宗在每年照例给契丹送贡的银缗之外,再向宋借些钱币。真宗征求王旦的意见,王旦说:“陛下东巡封禅之事已十分迫近,随驾的车队即将出发,这个时候契丹提出此事是有意试探我朝。可以在给契丹的三十万银缗内,借给他六万,并且向他们说明所借的这些必须在明年的贡品数额内除去。”契丹得到钱后大感惭愧。第二年,真宗又给有关部门下命令:“契丹所借的六万金帛,对我朝来说是小事一桩,事属微未,不用在他们的定额中扣除了,但今后永不为例。”

不借则违逆了对方的意思,而白借又没有这样的名目。借了不扣除,则不能堵塞他们的侥幸心理;借了必扣除,又不能表明朝廷的博大。像王旦这样的处理才是妥当的。

西夏王赵德明向宋朝要求借给他们十万斗粮。王旦请皇上命令主管部门在京师准备百万升粮食,而下诏书让赵德明来取。赵德明对此大感惭愧,说:“宋朝真有人才啊。”于是不再提借粮之事。

智囊

王旦能够时刻从朝廷的利益出发,处处为朝廷着想,才能妥善的将国事处理好。试想如果他处处以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个人好恶为出发点,恐怕就不会做出好的决策了。

那么,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学习王旦的这种精神,既然我们都在这个集体中,我们的命运时刻与所在的集体联系在一起,集体荣,我也荣,集体衰,我也衰。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为集体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要只顾自己一时的得失,只在乎自己一时的发展。没有集体的发展何来个人的成长呢?所以,我们提倡爱岗敬业,实际上正是从每个人的前途着想啊!

严求议禁养鹰鸇

南唐烈祖辅佐治理吴国时,各地都修筑了堡垒。尽管他对将士们十分宽容,然而还是有不少的将士,常常在原野上纵鹰狩猎,在近郊里聚众饮乐,有时还骚扰老百姓。南唐烈祖先打算严厉制止这股歪风,后来又顾虑到现在还需要藉用他们的力量,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妙计,于是便向严求征询建议。严求说:“不用那么麻烦的用法去限制他们,这是容易杜绝的。可以请皇上下一道诏书,使泰兴、海盐诸县禁止伺养鹰鸇,这种事情便可不令而止。”南唐烈祖采纳了严求的建议,果然一个月后,将士们就再也没有到原野或近郊去游乐的了。

智囊

严求禁绝将领们养鹰鸇,纵游乐,不主张从绳之以法开始,而是先发出禁令,然后再以法随之,取得了“弊绝风清”之效。严求此举其实就是“先礼后兵”。因为只有如此,下属才能心服口服,上级才能树立威信,进而严明军纪。推而广之,不仅治军,做任何事皆然:不能以势压人,而要使人们心悦诚服。

陈平度近避祸

西汉初年,燕王卢绾叛变,汉高祖刘邦派樊哙以丞相名义前往讨伐。樊哙出发以后,就有人散布流言,给樊哙罗织罪状,说樊哙的坏话,刘邦听后发怒了,说:“樊哙见我生病,就竟然诅咒我早点死去!”于是高祖就使用了陈平的计谋,把绛侯周勃叫到床前,对他说道:“陈平速乘驿马去传我的旨意,让周勃代替樊哙的职务去讨伐贼寇。等陈平到达军营后,就把樊哙斩首。”陈平和周勃领了皇帝的圣旨后,二人在路上商量说:“樊哙是高祖的老朋友,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又是吕后妹妹的丈夫,既是皇室的亲戚,又是豪门贵族,皇帝因为一时的恼怒,所以想杀掉他,杀了后恐怕高祖日后后悔。我们宁可把他囚禁起来,交给皇帝,让皇上自己去杀掉他吧!”陈平还未到军营,就让人在营外建造高台,用符节召来樊哙。樊哙接了诏书符节后就被捆绑起来,打入囚车,送往长安,而任命周勃代替他率领军队,平定燕王的叛乱。陈平在途中听说高祖驾崩,很害怕吕后,又担心被吕后妹妹妄进馋言,于是先派人向吕后回报。

路上遇见使者命令陈平和灌婴屯兵于荥阳。陈平又接到诏命,就飞速赶回宫中。回到宫中,陈平痛哭不已,并借此在皇帝灵前向吕后汇报了抓捕樊哙的来龙去脉,吕后也悲伤地说道:“你先回去休息吧。”但陈平坚决请求在高祖灵前守孝,吕后就命陈平为郎中令,说:“你以后就辅助教导小皇帝吧。”这一来,吕后妹妹的馋言才未能实现。

谗言和灾祸一样,对当前发生的事考虑得仔仔细细,就能杜绝他人的谋害,这样做的只有陈平;对未来发生的事考虑得周周到到,就能消除他人的忌恨,就像刘琦那样。本应就近谋划的,却进行了毫无边际的长思远虑,而本应长思远虑的却鼠目寸光只看到了近处,所有这些都是很快召至祸患的做法。刘表偏袒小儿子刘琮,而长子刘琦害怕招来杀身大祸,就向诸葛亮请求计策,诸葛亮却闭口不答。有一天,二人一起登上城楼,刘琦说:“今天先生所说的话,只能进入我一个人的耳中,难道先生还不肯给我指条光明之路吗?”诸葛亮说:“你没有听说过晋公子申生在朝内危机四伏,遭杀身之祸,而公子重耳出走在外而安然无恙吗?”刘琦听后顿时醒悟,便请求去做江夏太守。

智囊

常言道:人言可畏;而捕风捉影、颠倒黑白的谗言,更是可畏的。伯夷是清廉的。谗言却说他是浑浊的;屈原是忠贞的,谗言却说他是不贞的,最后竟投汩罗江而白尽。故古人说:一自古害人莫甚于谗。对于这点,陈宰相是深有体会的,他少时是清白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说陈平与他的嫂子私通。所不同的是,陈宰相比起伯夷、屈原来,是胸有智谋,故能巧妙地躲避谗言而远离祸患。

司马迁在《史记·陈丞相世家》中称赞道:“陈平宰栢年轻时,本来就崇尚黄老的道家学说。……最后归附了汉高祖,他经常出奇谋妙计,扭转了极其复杂的危机,消除了国家民族的祸患。到了吕后当权时期,国家政治正处于多事之秋,然而陈平终于能够脱身免祸,安定了汉室,保持了荣耀于终身,被称为贤良的丞相,这难道不也算是善始善终了吗?试想,如果没有很高明的智慧和谋略,又怎能做到这一点呢?”

宋祖、曹彬拒收不义之财

南唐国主畏忌赵匡胤的威名,因当时他还在后周供职,就对后周国主使用反间计。他们派遣一名使者送信给赵匡胤,赠给他三千两白金。赵匡胤把这些白金全部送交到了国库,于是,南唐的反间计没有得逞。

周世宗柴荣派遣阁门使曹彬送兵器给吴越,事情办完之后,曹彬急忙返回朝廷,没有接受吴越王赠送的礼物。吴越人又坐轻舟追上了曹彬,把礼物交给他,曹彬推辞了三、四次,才说道:“我再不接受,像是在窃取个人的名声了。”于是接受了对方的全部礼物,回来后又全部献给了世宗,后来奉世宗的命令,才拜受了。到家后他把礼物全部送给了亲朋好友,自己家里一点也没有留。

不接收礼物,无以体现本国的风范;如若直接接受了,又不能显出做臣子的公心;接受后再献出来,是最为得体的做法。

智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和小人都爱财,这大概是人的天性。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一个取财有道,一个取财无道;一个是正当的,一个是不正当的。

君子既要顾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别人的利益,凭自己的正当劳动获取理应得到的财物,小人则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发不义之财是常事,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也不少见。

苏东坡拒高丽僧,范仲淹焚西夏书

同类推荐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汉骑

    汉骑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李信来到了明朝末年的辽东,这个时候大凌河之战即将爆发,皇太极随时领军南下,围困大凌河城;在中原,李自成声势越来越大。明朝内部,贪官污吏横行。江山随时倾覆。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且看李信,自囚犯而起,一人一骑,纵横关外,周旋于后金、明朝之间。此刻江山如画,豪情万丈。金戈铁马之间,国色天香,美人倾国又倾城。
  •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本书介绍了199种独特经典的促销方法:促销的基本功、促销经营的宗旨、促销的广告艺术、促销一张“嘴”、商品的包装艺术、商品的价格定位、智慧促销术、促销成功的秘诀
  • 刺客皇妃

    刺客皇妃

    一朝穿越醒来,她被皇帝狠狠地掐着脖子,什么状况?本小姐混了这么多年还没被谁威胁过,你算哪根葱?于是她还手“咔嚓”一声,差点捏碎他的下巴:“如果你想死,我可以送你一程,别再唧唧歪歪,吵死了”***那天,悬崖之颠,她被他的匕首穿心而过,带着爱与恨,她拉他一起坠涯:“南宫夜辰,我恨你,就是死,我也要拉你一起陪葬,生生世世,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 姜先生追妻记

    姜先生追妻记

    秦湘湘辞职,回到了A市,这个给她留下很多回忆的江边城市。回到家中,秦母看见她,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喜极而泣:“不声不响,一走就是五年,也不给家里来个信。”秦湘湘有些愧疚:“妈,对不起。”“回来就好。”秦母抹了抹眼泪,“不准再有下次!”秦湘湘微微垂下眼眸,唇边泛起一丝苦笑:“妈,有件事要告诉你。”从包里取出一张照片,秦湘湘递给秦母,这是一个五……
  • 变革

    变革

    "小说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回水坨为代表的我国农村社会,是如何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以及如何创办乡镇企业、走上致富的道路的。小说重点描写了以赵志清、赵志明、陈长生、杨永志等为代表的党的各级农村基层干部敢于开拓的精神,敢于发展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赞扬了他们冲破“左”的思想桎梏,率先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崭新农村的感人事迹。
  • 狐狸相公缠不休

    狐狸相公缠不休

    你美,就可以男扮女装嫁到她家当她老婆吗?你坏,你就可以二话不说的走人家屁股吗?谢梦萱心里无限的愤慨,凤琉璃,你不能因为咱俩有过节,你就把我当节过!“你你你……你不要脸!”“要脸干什么?有你就行了。”
  • 美人锁心不负君

    美人锁心不负君

    孤女横空出世,已触天怒不公。偏属阴暗体质,引众妖垂涎三尺。若除其体制,必须以人祭祭天,消除天上人间众怒。孤女以命为天,以一己之力抗衡,黄天霸主怜悯其,以毕生功力化为宝,永伴其身边薄命。此后,需杀孤女为持天地平衡,需先除黄天霸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闪来的老公

    闪来的老公

    妹妹篇:《闪来的军婚》冷淼淼坐在咖啡厅里,突然听到身后有声音:“…请问,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我会一直在部队当军人。”“这样啊…那我们可能不太合适。”从小对解放军叔叔有崇拜情节的淼淼立刻不平,转过身去:“…为什么不合适,你知道我想嫁军人还嫁不到呢…”“小姐贵姓?”“免贵姓冷。”“结婚了吗?”“没。”“那我们结婚吧。”“…成…”姐姐篇:《阴婚以后》:沈皓家的房门被敲开,一个女人提着行李手拿红本,对他一笑,“你好,我叫冷香香,从法律上来说,是你的妻子。”冷香香的愿望是做个流浪的人,可惜她这一伟大的愿望未得到父母的支持,对于女儿过于超前的思想,冷父冷母怕哪天女儿突然就给他们带一非黄毛女婿回家,决定先下手为强,自己物色女婿。NO.1“女儿啊,恭喜你结婚啊!”“谢谢妈…等等,结婚,我为什么不知道?”“…”NO.2“女儿啊,这是你的结婚证和你老公家的地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现在就去你老公家啊,祝你好运!”“妈~”冷香香满脸黑线的看着紧闭的大门,“我刚下飞机,你至少让我进门喝口水吧。”“给你一百块,去附近的便利店买。”从门缝里伸出一百块RMB,然后立马关上。“…”NO.3冷香香打开所谓的结婚证,一瞧,大怒,“李美丽,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结婚日期是三年前?”“…”NO.4冷香香对着新上任的老公道:“虽然我父亲是开武馆的,但是不用怕,我一般不主张家庭暴力。”“那就好。”沈皓松了口气。“不过,特珠时候也不反对。”“…请问,什么时候是特殊时候…”新文推荐:楼主惜玉NO.1惜玉:我要拉屎。楼主:你能别在餐桌上说吗?惜玉:我怕直接拉你面前了。楼主:……NO.2惜玉:能给我一个银子么?楼主:上茅房要银子?惜玉:不是,我身分无文,怕你趁我上茅房的时候扔下我跑路,先预备一下。楼主:……NO.3惜玉:我宁愿被野兽咬死,也不愿意卖身。楼主:那随你。惜玉:等等,哥们儿,你能和我签订劳动合同么?楼主:……NO.4楼主:你多大?惜玉:27,你呢?楼主:27?比我还大,骗人吧你。惜玉:骗人的是小狗,难道你比我小,啊,小弟弟,你好啊。楼主:……惜玉:我来古代不是为了姐弟恋的。楼主: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
  • 女人独自上路

    女人独自上路

    燕燕的这些文字,既娟秀,义透出刚劲来;既有细腻的抒情笔触,又有理性的顿悟;既有从自已深切感受到的困顿乃至痛苦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同时又足那样坪阔明朗,充溢着作者对生活永不更改的浓烈的热爱和激情。这此文字里,没有的是:媚俗和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