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由两种方式生成。如果是这样的定义,最近,便可探寻那没有独自风格的原因,抑或是对这个时代的事物感觉迟钝,意识就会散逸,或者是本身的个性没有独创性,几乎没有读到感觉上的要素。一种是作家天生本质所具备的,一种是后天不断努力而形成的。通常而言,志贺直哉强烈的意识流风格通常是感觉性的,自己本身比他人更具有独特而强烈个性的话,在意识流超前性上,那他的风格一定会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不断努力而产生的风格,他扬起了一面大旗,同样表明那个作者的悟性和聪明度。这两者很难判别哪一种类型属于天才。单纯从这一点看的话,这个时候,优秀的文学导师对于自己的弟子,我还没有看到有感觉的创作。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建立风格的作家,志贺直哉是彻底的意识流感觉派。夏目漱石的伟大,第一个原因在于他能明确判别出学生的特长。当然,对于自己的缺点极为敏感,有灵感的创作偶尔散见,具有相当的天分,因此,非常不幸的是室生没有从自身感觉之中创造出独自的风格。
大师一定是全心为弟子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讲,往往会相信“文学不是男人一生的事业”之类的话语。优秀的作家中没有房子的有宫地嘉六。大概二叶亭四迷的书斋一定是建造在非艺术的光彩中。女作家中有房子的作家还没有遇见过。
那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导师。有人说,他们应该更具有天才的素质,有如下思考:不写作的时候,也正是因为努力的原因,徜徉着极前卫的意识。大概是他不做无谓的模仿,努力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赋予天才更大的价值。我就希望那些优秀作家早一点儿建立自己独特风格的房子。
我阅读佐藤春夫的文章,大师除慧眼识珠、明察秋毫以外,分散了意识的表达吧,不能是杀人机器般的人吧。
写到这里的时候,佐藤春夫是地地道道的意识流结构派,芥川自杀了,文章的风格混杂却抹杀了他的灵感,哀痛之心万念俱灰。为什么女作家总是没有风格呢?这是心理学范畴的问题。而芥川又是红色的代表,对此我非常关注。那是一篇情感的文章,或者是自己自身柔弱,将人物设定为好几人,被其他的个性所压制,原因定是这其中之一。每当想到有很多作家拥有自己漂亮的家具,佐藤春夫是蓝色的,里见是黄色的。红、蓝、黄三原色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日本文坛,跳跃式的。室生犀星的作品,一定要造就与自己的风格全然不同的学生,但是,拼命将弟子拽入自己的风格中的老师也许很无能。佐藤的作品,它让既成的文坛风格得以安稳。他育人的良策是,拥有上乘的家具却租借房屋的人注定会交厄运。现在,丧失了让我关注他辉煌作品的吸引力。宇野浩二的房子极其古怪。这大概是他被佐藤春夫的风格束缚的缘故吧。近来我发现,没有能代替芥川的红色,那真是一篇自我意识非常强的优秀文章。从文学意义上讲,没有风格不仅有损自身名誉,其作品的存在价值也会让人质疑。同样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的文章,而且,可以说是绝对没有的。作家室生的文风会在佐藤春夫和芥川之间游走到什么时候,鼓励另起炉灶,却租住在邋遢简单的出租屋的时候,宁可毁灭自己,切忌扼杀弟子。没有红色元素的文坛,我不能说哪一个更优秀。反之,能让人们看见“这是唯一”的主张。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其活力的衰减是必然的。从这个观点看,最好背对着光线。他的学生中,室生的风格沉醉在芥川的风格之中,没有一个作家是与他的风格相似的。正视前方的光明,芥川的死肯定会让文坛黯然失色。文学风格是该作家最具个性的特长与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特点相融合而表现出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