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100000029

第29章 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

(苏)肖斯塔科维奇

创作背景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拥有人口二百五十万人。它被围困九百天,遭到数不清的轰炸袭击和大火。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饿死或冻死,而列宁格勒的人民全体总动员,与法西斯展开生死拼搏的浴血奋战,战争的残酷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时,肖斯塔科维奇因为高度近视而未能参加战斗部队,而是在列宁格勒作为“防空监视队”的一员。为了将这一时期用音乐表达出来,为了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他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甚至在防空洞里创作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乐诗篇。整个创作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他说:“在这些日子里,我写作这部交响曲。许多人都在工作,紧张而迅速的工作。我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它体现了我们的这些日子、我们的生活、我们那些英勇的人们、那些为战胜敌人而斗争、正成为英雄并庆祝胜利的人们。在写作这部交响曲时,我想着我们人民的伟大,想着他们的英雄气概,想着人类的美好理想,想着人的优秀品质,想着我们的美丽河山,想着人道主义,想着美。为了这一切,我们进行着严酷的斗争。”他说:“《第七交响曲》——这是关于我们的斗争,关于我们未来的胜利的诗篇。”

当作曲家完成这个伟大的作品时,演奏却十分困难。首先是敌军炮火的轰炸,每天都遭受几百吨炸弹的轰炸,安全很难保证;然后是演奏人员的匮乏,那时的城区几乎全民皆兵,演奏员很少;再次是演奏场地,敌军距市区最近只有几公里。为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志,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苏军派人到前线逐个寻找乐手并把他们安全撤回市区秘密进行排练。他们修缮了演出场地,甚至用军用飞机运送总谱。音乐会演出之前,苏军最高指挥部下达了重创敌人的命令,一时间苏军阵地大炮齐鸣,用所有的炮火对敌军进行猛烈的轰击。强大的炮火换来的是短暂的宁静。此时音乐开始!人民走出掩体,走上大街,聆听广播转播的音乐。人们在这部伟大的音乐史诗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树立了必胜的信心。

这部凝聚了人民必胜信念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交响曲在世界获得极大的反响。当时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首演的指挥权,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权衡,将此荣誉给予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这是因为托斯卡尼尼旗帜鲜明的反法西斯的立场和在音乐界的权威。当时为绕过德军封锁,将这部交响曲的总谱拍成微型胶卷用飞机运到美国。

1942年7月19日,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世界上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从此世界通过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的毅力。

肖斯塔科维奇说:“此曲是战斗的诗篇,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

作何风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1906-1975),苏联时期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1906年9月25日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他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曾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是一位优肖斯塔科维奇秀的钢琴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肖斯塔科维奇九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后进了格拉塞尔的音乐小学。

1917年,十一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门主科──钢琴与作曲。他在创作上表现出高度的才能,在他毕业之前就写了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用普希金的《茨冈》写的歌剧、钢琴曲《三首幻想舞曲》和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一交响曲》由布鲁诺·瓦尔特指挥在俄罗斯境外首演,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1923年、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和作曲系。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了奖状。

肖斯塔科维奇不愿意走学院派的老路,他尝试进行一些革新,以形成自己的风格。1934年,他根据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小说《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创作的歌剧取得很大成功,在列宁格勒上演了八十三场,在莫斯科上演了九十七场,并搬上了纽约、斯德哥尔摩、伦敦等地的舞台。

1937年10月21日,在列宁格勒第一次演奏他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第四十七号),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他除了创作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外,还为一些电影配乐。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肖斯塔科维奇在1941年完成了他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

战争将要结束时,他的《第八交响曲》于1944年4月2日在美国初演(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亲自执棒),当时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国电台和九十九家拉丁美洲电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岛、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

战后,肖斯塔科维奇用自己顽强的、创造性地创作了与自己的人民心心相印的新作——为保卫和平反对战争而创作的《第十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和电影音乐《易北河会师》等,在苏联和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中流传和演出。

从20世纪50年至70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又创作了近四十部作品,其中交响曲四部、弦乐四重奏九部、大型声乐套曲八部;电影音乐两部,重新修改的歌剧一部以及其他器乐协奏曲、室内乐作品十五部。

他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编号为147号,其中获奖作品为三十余部。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宏大,大型的、标题性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占主导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并异乎寻常地大胆。

1975年8月9日,这位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在莫斯科病逝。

作品欣赏

肖斯塔科维奇曾经为四个乐章分别题名,它们是:第一乐章《战争》;第二乐章《回忆》;第三乐章《祖国辽阔的大地》;第四乐章《胜利》。但后来并没有用在乐谱上。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中庸的稍快板。呈示部的第一主题热情奔放,由弦乐器和大管奏出,歌颂的是战争发生以前人民安宁的生活。这个主题被称为“人的主题”。

第二主题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平静清澈。

呈示部是安宁和平的,没有冲突,也没有紧张的情绪。

展开部则是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以小鼓轻敲开始,旋律则令人想起普鲁士的军队进行曲。这个主题打破了和平与宁静,以不同的乐器和配器反复了十一次之多。

高潮过后,音乐又归于平静。肖斯塔科维奇说:“我引进了某种内心深处的音乐,就像是母亲为失去的孩子们流下的眼泪。这是悲剧性的,但是它最终变得像透明一般清晰。”

第二乐章是谐谑曲。稍快的中板,三段体结构。肖斯塔科维奇说:“这是对愉快的事情——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

主要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只有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淡淡的伴奏。

双簧管奏出的旋律宽广而抒情。

谐谑曲的中段,第一乐章的“侵略性的主题”再次侵入,不过在配器上较第一乐章复杂很多。主题充满了焦虑的情绪,让人感到不安。但很快传来了战斗号角,这是小号和长号奏出的一个很雄壮的动机,预示着胜利的到来。

第三乐章是一个慢板乐章,是对祖国俄罗斯的颂歌。茂密的森林,高高的山岭,广袤的草原,清清的河流,这一切是那样美好,但却因为战争而被破坏。作者以此对照法西斯的暴行。

乐章的开头是一个由小提琴奏出的一个古老的俄罗斯风格的主题。

此后,由长笛奏出一段淳朴的旋律,这是一个带回忆性质的旋律。

乐章的中段是中板,小提琴奏出的旋律热情温暖。

此后,这个主题再由法国号奏出,音乐也更为奔放。

第四乐章由不太快的快板转中板。这个乐章是歌颂胜利的乐章,加弱音器的弦乐器轻奏,如晨雾迷蒙中现出霞光。定音鼓轻轻奏响,象征着黑暗即将过去。

接下来,是一个由双簧管、法国号和定音鼓为主奏出的一个很像是贝多芬“命运”主题一样的c小调主题。

此后,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和小鼓等以不同音型的强奏,营造出一个胜利的场面。

弦乐再接着先前大提琴的过场乐句加以发展,渐渐过渡至进行曲模式,由小提琴和木管乐器所主导,乐队表现了有力的齐奏。小鼓及附加管乐团再次奏出“命运动机”带动第一个高潮。乐曲随即转慢,变成一首有如萨拉班德舞曲的挽歌,似乎是对这场战争中的死者的悼念。木管乐器及铜管乐器依次加入,音乐变得激昂。“命运动机”的变奏型在弦乐器上不断重复出现,当附加管乐团及敲击乐器加入后,全部乐队进入了最后的高潮,弦乐和木管继续奏出包含“命运动机”的乐段。最后,第一乐章“人的主题”由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在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四个定音鼓奏出乐章的中心主题,全曲在辉煌中结束。

版本推荐

伯恩斯坦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27632-2

此片收录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伯恩斯坦还与纽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过此曲,由Sony公司录制。两款CD都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的经典版本。

海廷克指挥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版,London公司,片号:London444430-2

这是海廷克指挥肖斯塔科维奇全集中的第六张。海廷克无疑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权威解释者之一,他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全部交响曲一共有十一张CD,是收录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最全的版本。

尼姆·贾维指挥哥德堡交响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29405-2

此片收录的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

尼姆·贾维,爱沙尼亚指挥家。20世纪60年代,贾维开始与列宁格勒、莫斯科等著名乐团以及东欧主要乐团合作演出。1971年获得罗马圣西西里亚音乐学院国际指挥比赛第一名,自此声名鹊起,得到来自英国、瑞典、荷兰、德国、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许多乐团的约请。

1981年至1988年,贾维接替吉伯森出任苏格兰国家乐团音乐总监。1982年起还担任哥德堡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0年9月担任底特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他指挥演绎的俄国和北欧音乐负有盛名。此片也是他极盛名的一款录音。

鲁道夫·巴尔沙依指挥莫斯科爱乐管弦乐团版,BIS公司,片号:BISCD-515

鲁道夫·巴尔沙依是英国籍的俄罗斯人,他是肖斯塔科维奇《第十四交响曲》首演的指挥。BIS公司是一个小公司,但此片却相当不错,登上《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榜单。

同类推荐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本书为你讲解与财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使你更接近财富;帮助你树立起全新的财富观,以使你改善自己现在的财务状况,一步步走向财富……本书从财富理念、理财规划、具体操作、投资选择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实现财务自由、从此不再为金钱所窘的工具书。
  •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读者群:203528541】“季云儿,既然你想玩,本王就陪你玩,在本王没有玩腻之前,你给本王好好的保管好自己的小命,知道吗?”男人冰冷的说道,一袭红色嫁衣化作破碎的布条在空中飞舞。“你休了我是吧,请便,不过本小姐要告诉你的是,在你休了本小姐之前,本小姐要先休了你,你就是一禽兽,根本就不配拥有任何一个女人,。。。”季云儿据傲的说道。
  • 魅世皇妃

    魅世皇妃

    我叫夏清璃,夏国的璃芮郡主。我的父亲是夏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北泰王,十六岁之前,我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十六岁之后,我国破家亡,飘若浮萍。我想我是一个记仇的人,只是敌我悬殊太大,曾让我一度很挫败。我在仇恨中磨砺自己的意志,一心只想杀他!啥?他是谁?当然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偷袭,刺杀,耍小心计,期间各种招数我无所不用其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后来才蓦然发现,原来一切竟是...*我这一生中一共遇到过三位男子,他们惊才艳艳,都是这乱世的霸主,是世人敬仰的英雄。可却都不是我爱情的归属...他们也许爱我,却更爱自己;也许需要我,却更需要皇位权势。也许只有一个是特别的,可是却...【片段一】:他眼中冷冽似冰,冷冷的开口,“在你心里,究竟当本王是什么?”“仇人!”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慕容孤赫,你给我听清楚,无论你怎么对我,即使我失身于你,你在我心里的位置,都不可能有丝毫改变!永远不可能!”“我夏清璃,恨你!憎恨你!”【片段二】:“本王给你一次机会,若是一刀没有杀死本王。从此,就别在记恨。”我霍的举刀对准了他,没有多想,没有犹豫,卯足所有的力气冲过去,将刀对准他心脏的部位狠狠一砍...【片段三】:读书群号:26545264敲门砖就随便一本作品名吧!推荐好友文文:《妻上娘子》昨夜莲心《贰婚》宛薇《卿媚众夫》黄玉儿
  • 奸妃

    奸妃

    她是人们口中狐媚惑主的“奸妃”,她是后宫翻云覆雨的幕后推手,她被迫受宠却又主动下堂。一个样貌平凡的女子如何能让一位帝王念念不忘?她给了他一个局,一个到了也逃脱不开的局。静静走入这个局,不要带杂念,给诸君看一段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状态

    状态

    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一级作家戈悟觉写在新世纪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状态》一书写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自强和困惑,不甘和无奈。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的记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良人

    良人

    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富家千金,一个是举世无双的商业鬼才,她冷漠沉静,在处心积虑的阴谋算计中谨慎存活,他睿智卓越,在世人赞叹称羡的目光中掌控一切。她不愿嫁,他不愿娶,却最终无奈走到了一起,是天意注定,还是前世相许?如果有选择,她会忘得干干净净,他却笃定她不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