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100000025

第25章 大海(交响素描三幅)

(法)德彪西

创作背景

19世纪末期,在法国出现了一批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不再注重表现严肃的主题,而更注重描绘生活中的瞬间感受,尤其是对光和由此引起的色彩变化极为敏感。这一派绘画因为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而被称为“印象派”。与之相呼应的,在文学上则是“象征主义文学”,在音乐上,则是“印象派音乐”。

这个词语第一次在音乐评论中出现的时候,是带有明显的贬义的。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

其实,不管德彪西本人是不是承认,他的创作手法确实是印象主义的,这种特点在让他取得世界声誉的交响乐作品《大海》中得到确立,德彪西也被称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

1903年,德彪西和他的第一任夫人莉莉到她父母在海边的家中做客,他大概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大海》的构思。他对大海有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在创作《大海》之前就说:“大海一向对我很好。”“让我看到它的各种情绪。”《大海》演出以后,他给朋友写信说:“在这里我又一次和我的老朋友大海在一起了。它永远是无边无际、美丽动人的。它确实是自然界中最能使人得其所哉的东西。”

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段趣话。20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 这才是大海啊!”

交响音画《大海》完成于1905年3月5日,此后,在配器上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并于1905年10月5日在巴黎的一次拉穆勒音乐会上首演。

作何风采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圣日耳曼昂莱。德彪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 Achille)曾在海军当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日耳曼昂莱并经营一家瓷器店。

虽然德彪西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七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岁时,他的音乐才能被肖邦的一位女学生发现,在她的关照下,德彪西十一岁就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并在那里学习了十二年。他的作曲课、音乐理论及历史课、和声课、钢琴课、风琴课、声乐课的老师,几乎都是当时的知名音乐家。

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梅克夫人因为一直资助柴可夫斯基而从未与之见面,在音乐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1884年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以他的《浪子》获得罗马大奖,他获得了一份奖学金和前往设在意大利罗马的法兰西学院四年的留学资格。

1885年到1887年,德彪西是在罗马度过的,但他并没有完成学业,就跑去参加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一直到1889年才回到巴黎。在意大利期间,他深受瓦格纳音乐的影响。

1890年,德彪西与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前卫的青年艺术家,包括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他贪婪地读书学习,文化水平和艺术品位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印象派绘画追求对大自然观感中美丽的瞬间印象,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也试图表现对自然的瞬间印象,他把音乐中起重要作用的和声从逻辑功能变为色彩表现,旋律有时显得朦胧,对后期印象主义作曲家,尤其是拉威尔和20世纪勋伯格等人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五十岁起,德彪西被癌症所困,身体日渐衰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彪西于1918年被炮弹炸死,享年五十六岁。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除了这里介绍的交响音画《大海》之外,还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意象》,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钢琴作品《月光》《雨中花园》《焰火》等。

作品欣赏

交响音画《大海》是德彪西最具影响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它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这三个乐章各带有一个小标题:《黎明到中午的大海》《浪的游戏》《风与海的对话》。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第一部分)《黎明到中午的大海》。

低沉持续的弦乐器、两架竖琴的呼应、定音鼓轻轻的滚奏,描绘出一幅黎明时分笼罩在晨雾中的安静的大海景色。渐渐地,大海苏醒了,微微的晨曦中,水波渐兴。这时,一个由加弱音器的大提琴奏出一个双音音型带切分的动机。这个动机在德彪西《夜曲》的“海妖”中曾经出现过。

引子部分的主题由英国管和加弱音器的小号奏出。

这个主题逐渐发展,似乎是晨雾渐渐散去。小提琴在高音区推进,仿佛从云层上透出一缕阳光,木管乐器进入,法国号也很快地挤入,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上的波浪也开始涌动,海浪不断地溅起浪花,一切都生气勃勃。

乐曲第二段的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也逐渐加强,大提琴分成四个声部奏出基本主题。

这个主题在管乐器、弦乐器中不断传递,不断变化,阳光在海面上跳跃,波涛在阳光中追逐,阳光越来越强,浪涛的歌声也越来越高,最后,在耀眼的光芒中结束全曲。

巴托克认为,“德彪西在《大海》中,构思出一套新的发展方式,其呈示和发展的观念共同存在于不断涌出之中。这种涌出使作品无须乞灵于预先设定的任何形式,只凭借它本身的力量向前推进。”

(第二部分)《浪的游戏》。

大海的面容是瞬息万变的,平静的海面如同蔚蓝的丝绸,微风吹过,海面泛起阵阵涟漪,接着,浪花在海面上跳动。乐曲开始,是长笛和单簧管的对话,此后,又是英国管和双簧管,背景则是弦乐器的颤音。

乐曲的乐思的旋律好像不太流畅,而是无数个短小的动机在不同的节奏型上变化,就像大海上跳动的水珠,这些水珠在阳光下闪耀着不同色彩的光芒。

小提琴奏出基本主题:

木管乐器有一段闪烁的音型,英国管接着奏出第二主题。此后,引子主题也参加进来,乐曲达到一个小高潮,仿佛浪花在海面上尽情地嬉戏游玩。最后,音乐逐渐沉寂,嬉戏的浪花似乎也有些疲倦了,它们渐渐平静下来。

(第三部分)《风与海的对话》。

暴风雨中的大海,又是另一番景象。风的呼啸和浪的喧哗构成这一乐曲的基调。

引子是低音弦乐器奏出预示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音调,随着乐曲的进行,暴风雨越来越近,甚至可以听到风的咆哮卷着乌云向海面压过来。于是,风与海开始了对话和碰撞。《黎明到中午的大海》中那个引子主题再次由小号奏出。第一部分那个第二段的主题也加入进来,加剧了风的呼啸和浪的奔腾。

但是,这一切突然停止下来,木管乐器奏出基本主题。

这段旋律好像德彪西曾经描写的海的女妖充满思乡之情的呼喊声。这一呼喊声由双簧管、英国管和大管重复,情绪更为激烈,有一个号角在与之呼应。

乐曲的结束是非常奇特的,它结束在一个没有解决的不协和弦上,似乎告诉我们,大海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故事。

版本推荐

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版,RCA公司,片号:RCAVictoria AT111

托斯卡尼尼一共有三个《大海》版本传世,这里介绍的是1950年版,是其三次录音中最富戏剧表现的一款,印象派的气氛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稀世珍品。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

鲍多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版,EMI公司,片号:EMICDM7620122

这张唱片好评如潮,演录俱佳,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

马蒂农指挥法国国家广播乐团版,EMI公司,片号:EMICDM7695872

马蒂农是法国著名指挥家,与明希、克路易坦、蒙特并称法国指挥四大天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为战俘,后担任过伦敦爱乐、以色列爱乐、芝加哥等乐团的常任指挥。这款《大海》,洗练流畅,是此曲的经典版本之一,登上《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榜单。

海廷克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版,Philips公司,片号:Philips438742-2

这款CD实际上并不是单独的《大海》录音,而是德彪西交响曲全集,《大海》只是其中一曲。海廷克是荷兰人,1961年起,就一直担任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主要领导,与乐团合作三十余年,他录制的德彪西交响曲全集口碑极佳。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

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EMI(黑天使版),片号:EMICDC 7 74028 2

此版也是德彪西《大海》的经典录音版。

同类推荐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m.pgsk.com)到勃拉姆斯(Brahms),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热门推荐
  • 极皇

    极皇

    皇图霸业专属成空,是沉浮还是再度崛起。一代万界至尊黯然陨落,心怀晴天皇道的他会怎样再度凌绝万皇之巅,一切尽在皇道内。
  • 刁蛮公主撞冷王

    刁蛮公主撞冷王

    她是公主,却因为眼光挑剔,七挑八剔,导致双十年华还未出嫁。他是王爷,却因为克妻之命,七克八克,导致年过而立仍孑然一身。为了生活不沉闷,公主下定决心,要超度这冷王府,让它鸡犬升天,鸡飞狗跳。事实证明,刁蛮公主很折腾,哪怕睿智沉稳如冷王,也不时抚额无奈,略感头疼…
  • 有美一人兮

    有美一人兮

    她被夫君利用后休弃,隐忍偷生。凭借自己的坚毅与智慧,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就算有重重阴谋,她也执着向前。我命由我不由天,蓦然回首,此生情衷为君留。
  •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前世,她是四大家族之南宫世家的接班人,综合实力世界排行前十的高手,驯兽除恶,守护着天朝;今生,她是不会一点玄力的庶女二小姐,懦弱无能,逆来顺受!当她因故穿越到了废物小姐的身上之后,将会发生怎么样的传奇呢?
  • 河自漫漫景自端

    河自漫漫景自端

    她为了家族名誉,他权衡前程利害。一对婚戒,套牢了他们,也稳固了两个家族。她自有她梦中的清俊少年;他也有他的心底明月……她和他,顽固又顽强,抵抗着记忆,抵抗着彼此——关爱,抑或伤害。在长久的、寂静的岁月里,他们还是慢慢的长进了彼此的生命;当他们想要剥离,才发现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实体书名《你是我左上角的心跳》,已上市。当当卓越均有销售。签名本地址:http://m.pgsk.com/
  • 精忠岳飞(大结局)

    精忠岳飞(大结局)

    岳飞再度出山北伐,于朱仙镇一战中全歼金军主力,一朝洗雪靖康十年之耻。然而就在此时,宋高宗却强命岳飞班师回朝。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赵构放弃了收复失地的希望?宋金再次和议,岳飞归隐庐山,但是却不料飞来横祸,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岳飞含冤而死?岳飞是大宋的魂,风波亭死亡的不只是岳飞,还有大宋的骨气和志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创造和养育了众多生命的伟大母亲。然而,作为高等灵长类生物,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人类至今已经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解释许许多多地球上的谜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