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100000023

第23章 大地之歌(1)

(奥)马勒

创作背景

1907年的冬天,马勒住在奥地利杜布拉赫的一个村庄,这一年的春天,他刚被免去担任了十年之久的维也纳皇家歌剧院总指挥和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的职务。面对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他心潮起伏,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落寞和愤慨。现在,他回到故土奥地利从事创作,在故乡的土地上,他的灵感才会汩汩而来。

他的手里拿着一本朋友送给他的书,这是汉斯·贝特格根据法文和英文译本转译的中国唐诗集子——《中国之笛》。一千多年前东方诗人的丰富情感和睿智让他震惊,而李白的几首诗更是引起他思想的共鸣。在李白的诗歌中,他仿佛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孤高自傲而又怀才不遇的人。

读着这些诗歌,马勒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强烈的创作冲动。他选取了七首诗,谱写了一部包括六个乐章的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作者称之为《为男高音和女低音(或男中音)独唱和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

在此之前,马勒已经创作了八部交响曲,按照顺序,这首《大地之歌》应该被编为第九交响曲,但是马勒认为“第九”是个不祥的数字,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布鲁克纳等人都是写完第九交响曲之后去世的,所以他没有为此曲编号。

此后,他又另写了一部《第九交响曲》。而当他写《第十交响曲》的时候,果然应了他的担心,《第十交响曲》尚未完成,他就去世了。

《大地之歌》是马勒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是他全部作品之冠。

它具有深刻的哲学性构思,虽然整体情绪是悲观的,但又充满对人生的思索、对欢乐的追求,这一切又与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写作技巧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作者风采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及指挥,十九岁就开始了他的指挥和创作活动。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

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时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

他就任维也纳皇家歌剧院总指挥和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的时候,维也纳人还热衷于庸俗的靡靡之音,是他让他们重新懂得了莫扎特、贝多芬、格鲁克,并使他们能够欣赏瓦格纳的完整的歌剧。他对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引起了仍旧崇尚靡靡之音的维也纳上流社会的不满,加上他的犹太血统,使他受到排挤和打击,最终离开了维也纳,远渡重洋,到美国担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交响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

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形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音乐,而且,他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大大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有交响曲《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作品欣赏

马勒看到的唐诗和真正的唐诗应该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他看到的是汉斯·贝特格参照一些英文、德文和法文的译本转译的,但是,至少还保留了一些东方的神韵和唐人的思想,根据德译本,我们知道他看到的是李白、王维、孟浩然和钱起的几首诗。有几首,已经找到了原诗(但尚有争议),有几首,很难判断译本是根据哪首诗译出的。不过,这对一位德国的作曲家来说,已经够了。

乐曲共有六个乐章,已经打破了一般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定式。

第一乐章 《咏人世悲愁的饮酒歌》

第一乐章是根据李白《悲歌行》的诗意创作的。李白的《悲歌行》是一首七言古诗。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宝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悲来乎,悲来乎。凤鸟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悲来乎,悲来乎。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马勒根据这首诗意,把诗分为三段,每段都用“黑暗主宰生命,黑暗即是死亡”一句结尾。

金樽之中美酒荡漾,

且慢饮,请听我为你吟唱!

悲伤的歌听似灵魂的笑声,

当哀愁升起,灵魂的花园枯萎荒凉,

欢愉和歌声隐退、消失,

黑暗主宰生命,黑暗即是死亡。

桂殿兰宫的主人呀,

你的窖里贮满玉液琼浆!

我的面前摆放瑶琴,

弹拨琴弦,畅饮佳酿——

人间赏心事,琴音伴酒香。

豪爽时分一盏酒,胜过天下做帝王!

黑暗主宰生命,黑暗即是死亡。

天空永远湛蓝,大地永远苍莽,

年年春色,繁花绽放。

而你,血肉之躯,岁月几何长?

大地上走向腐朽的芸芸众生,岂能受享百年的韶光!

放眼望!月明里,坟茔上,蜷伏着鬼魅般的形象;

倾耳听!那孤猿的叫啸刺穿了生命的芬芳!

朋友,时辰已到,高举金樽,

一饮而尽莫彷徨!

黑暗主宰生命,黑暗即是死亡。

本乐章为奏鸣曲式,双重呈示部,音乐以赞美生活开始,以痛苦欲绝告终。在马勒看来,人面对如此美好的大自然,而又面临人的生命短促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现实,所以,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酒浇愁。

第一呈示部的引子悲愤激越,由圆号齐奏、加弱音器的小号助奏出呼叫般激动的动机。

然后,男高音独唱主部主题。

这是一段演唱难度很高的乐曲,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的愤懑和反抗。

第二呈示部基本是第一呈示部的变化重复,由男高音唱第二段歌词。

展开部先由加弱音器的小号与英国管交替奏出引子动机,接着小提琴与单簧管构成充满美的幻想与和对生活渴望之情的二重奏。当男高音再次激昂地歌唱时,抒发了一种对有限生命的怀疑与绝望。

再现部较短。每唱一次“黑暗主宰世界,黑暗即是死亡”时,都移高一个半音,音乐显得暗淡无光,乐曲在高昂但却有些单薄的旋律声响中结束。

第二乐章《秋日的孤独者》

这一乐章根据的是哪一首唐诗,现在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钱起,有人说是张籍,还有人说是张继,但在他们的诗集中,好像都找不到与这一段音乐相近的诗作。现在比较多的意见,是用的钱起的《效古秋夜长》。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

马勒采用的译诗是。

秋天,迷失在湖面蓝雾迷蒙中,草地上覆盖着一层霜白。远远望去,有如画家的彩绘,将翠绿的泥,点缀在娇艳的白花之间。然而花芳早已不复,飒起无情秋风,凛冽遍折娇柔。还可预见的,是水载片片,湖心荷花的凋零。心已疲惫,微灯在一阵闪烁后溶化在暗风中。临别的轻喟,催促着我入眠。吾将投向我钟爱之地,至我心灵宁静的一隅。且让我拾得慰藉,且让我获得憩息。久矣!久矣!孤泪冻我颊,秋寂藏我心。

耀眼的金黄,何时方能一扫我心中的阴霾,温柔地蒸融我冰冷的孤寂泪。

这一乐章也是奏鸣曲式,双重呈示部。诗句描写了秋日的景象,是一首孤独凄凉的情诗。第一呈示部的引子是小提琴奏出的无穷动式的流动旋律,几乎贯穿全乐章。

在这平淡得甚至有些呆板的背景上,双簧管奏出那“秋日的孤独者”的忧郁暗淡、孤单凄凉的主部主题;接着,单簧管奏出副旋律和之,女中音用缓慢的曲调饱含辛酸地倾吐出心中的惆怅,副部主题由第一圆号独奏。

第二呈示部基本上是第一呈示部的重复,没有出现“秋日的孤独者”的主题,而直接用女中音独唱主题的变化重复句。

短小的展开部,双簧管与歌声交织在一起,辛酸、忧伤的旋律,更加重哀怨与痛苦的情绪。最后,双簧管又吹起那“秋日的孤独者”的主题,乐曲回到充满疲惫、怅惘之情的气氛之中。

第三乐章《咏少年》

这部作品的第三、第四、第五乐章都比较短小。这一乐章从德文译本知道,是采用李白的《瓷亭》诗,但现在的《李太白全集》并无此诗。诗歌描写的是一群少年,衣冠楚楚地坐在陶瓷的小亭里,欣赏池水倒映的美景,饮酒赋诗。译诗是这样的。

白瓷青亭伫在小池塘上,

翠色拱桥如虎背,弓踞在亭岸之间。

亭阁中有一群好友相聚,

鲜著玉戴,肆酒喧哗,笔颂抑扬。

他们的罗袖高挽,

丝冠挣脱了礼缚,盘上他们的颈领。

池面宁澈如镜,

清晰灼映着池畔亭间的一景一物。

白瓷青亭中的欢腾喧嚣,

也倒映在这水镜之中。

翠色拱桥的倒影如一弯明月,

依偎在涟漪之间。

池面上的倒影亭阁里,

亦是一群相聚的好友。

鲜著玉戴,肆酒喧哗。

(朋友啊!须知你我今朝的欢乐,就如同这池面上的浮光掠影,当日暮西沉,一切终将消逝在黑暗之中。)

这是一首青春的欢快颂歌,在整首交响曲中,是一首美好的插曲。乐曲的引子是长笛、双簧管演奏的流畅跳跃、轻松活泼的五声音阶旋律,表达了古香古色很有特色的中国情调。

接着,男高音轻快潇洒地唱出了以李白诗句为词的清新、喜悦的主题,描写了这一群少年在亭中饮酒赋诗,欣赏美景的情景。

中段在木管与小号顿奏第一主题后,木管以轻快的顿音与之对奏,由男高音唱出了平稳而豪壮的主题。但后面的歌声,尤其是弦乐下行大跳的动机反复,给这种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使之带上虚幻的色彩。

再现部较短,用清新的曲调表明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第四乐章《咏美女》

此乐章为复三部曲式,原诗是李白的一首《采莲曲》。

同类推荐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1520年4月7日,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热门推荐
  • 爱上痞子女

    爱上痞子女

    当痞子女遇见纯情男,一首缠绵悱恻的爱情夜曲正在唱响……跋扈嚣张的痞子女莎遇见一个男孩在网吧狂摔键盘,以网管身份上前制止,不但敲了他一竹扛还大大方方地“赖”上了他。既情场失意又考场失利的纯情男石涛假戏真做爱上了莎,而莎的干妹妹—冷酷美艳的毛毛虫的加入使石涛的爱情彻底迷失……
  • 快乐赢未来

    快乐赢未来

    本书通过对快乐经营理念的诠释,为职场人乐业爱岗、积极进取、构建人性管理和快乐文化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酒的相关文化:酒品、酒道、酒礼、酒出趣事、酒出幽默、品酒个性等等。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盛世收藏

    盛世收藏

    不懂规矩的乡下穷小子带着盗墓贼的鉴宝术来到北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新”人,文物市场这回麻烦大了。古玩、捡漏、赌石、宝业,小人物最终成为私珍无数的收藏家。一个青涩的男孩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弃宠废后

    弃宠废后

    【西楚】“来人!拆皇后头凤,除去凤袍,杖责一百,逐出宫外!公告天下,皇后庄氏无德善妒,今除籍贬为庶民,从此不准再踏入我楚宫一步!”.明眸再睁,她正被人从施刑的长板凳上拉起,这般浑身血迹、狼狈不堪的她被不留情地扔出楚宫,从此成为天下的笑柄---废后、妒妇。【东黎】只一眼,她看着黎国四皇子离墨浩,她无声地笑了…他想要皇位,好!她为他谋划;他想要女人,行!她替他搞定。最终他如愿,龙袍加身之时,她却只留下一袭凤袍,无声离开了纷争的中心…【北周】再次相见,众人才惊觉,花早非花,她亦华丽转身。不仅一跃成为北国一品花蕊夫人,更是北国家喻户晓的第一女太傅,亦不再为谁委曲求全,这样的她光芒绽放,令人欲罢不能,可是一切早已今非昔比……【按出场顺序】楚傲君:庄惠凤,别忘了你是本王的敏孝皇后!即使本王废了你,但只要本王愿意,你这辈子都休想逃出本王的手掌心!离墨浩:凤儿,回到朕的身边吧。你离开后,朕才知道朕曾经错的多么离谱。如今,朕的后位现只为你一人而设,朕许你一世,冠宠六宫!离墨风:我算到了一切,却偏偏算漏了你,苏良凤却不是庄惠凤!周煜:大胆奴才!凤姐姐只会是本太子的太子妃,再让本太子听到你们说凤姐姐是废后或者下堂妇,你们统统休想再见到明天的太阳!!冷厉:女人,我就没见过比你还没心没肺的人,却又总骗的我对你掏心掏肺!杨云书:若她愿意同你走,我杨某绝不阻拦,但如果她不愿意,你便只有从我的尸身上踏过才能带走她!苏陌风: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会否像他一般烙进凤儿的心里?在一切爱与救赎,阴谋和利用之后,谁才是她的良人,与她比肩、为她描眉钗头凤?简介无能,亲们一点便知~~本文有点慢热,但是两万字后渐渐升温,后期一定精彩!喜欢的话,亲们一定要收藏噢~~大大PS:本文美男多多,求包养~~~【女强】+【大宠】+【小虐】+【宫斗】+【爽文】另外,本文女主性格较复杂,属于逐渐成长,慢慢绽放型的女强,敢爱敢恨,爱憎分明,还有一点点腹黑。前期可能有些压抑,但是后期一定不让亲们失望!!!话不多说,亲们一定要点进去看看~欢迎亲们点评~~群么么~~推荐下自己的新作——【奴后太倾城】好友热文:沫丝丝:【夫君好粘人】禹生:【总裁的惹火逃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花枝招展(叁)

    花枝招展(叁)

    花枝招展就成了女人手里的王牌……哪个男人不喜欢美不胜收的女人,为了这些取悦好看的女人,在这个以貌取人的时代,他们不惜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不过,有句话叫: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是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