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100000019

第19章 图画展览会

(俄)穆索尔斯基

创作背景

用一种艺术形式去解读另一种艺术形式是非常困难的事,比如用文学去解读音乐,用音乐去解读绘画。但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用诗歌去解读描写音乐,非常精妙。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是用音乐解读或描写绘画的经典之作。

《图画展览会》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次美术展览会,这个展览会是俄国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

哈特曼1861年从美术学院毕业以后,到国外去深造,带回了许多描写国外生活的素描、水彩画和速写,但更主要的,是他带回了在国外学到的新的思想和创作理念。他开始研究新的俄罗斯建筑风格,想把古老的农村建筑和现代要求结合起来。正如斯塔索夫所说:“他从外国带回来的,不是复兴一些什么古典的浴室和剧院以及一些柱子、屋檐和宫殿,而是一种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创造者,而不是古老东西的复写者,他确信新建筑风格的时代到来了。”但是,他的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受到当时社会的排挤。他和斯塔索夫、穆索尔斯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为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折磨,哈特曼三十九岁就去世了。为了表示对亡友的悼念,在斯塔索夫的努力下,在哈特曼去世后不久,在美术学院举行了哈特曼的遗作展,展出了哈特曼的速写、水彩画和舞台设计。穆索尔斯基参观了亡友的展览以后,从中选出了十幅作品,创作了这一套钢琴组曲。

穆索尔斯基在作品中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写作的时候乐思汩汩而来,他在给斯塔索夫的信中说:“我正好像写《鲍里斯·戈杜诺夫》的时候一样,现在我正在起劲地写作哈特曼的音乐,乐思和音调源源而来,连写在纸上都来不及,我现在正在写第四个乐曲,联系这些乐思的纽带是很多的‘漫步’,我想把它们完成得更快和更妥帖一些,在那些间奏部分中可以看见我的面貌出现,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作品是成功的。我拥抱你,而且我知道你会祝福我的——请你祝福我吧!”

这是一套钢琴组曲,但现在演出得比较多的,则是管弦乐曲。它的改编本至少有五个之多,不过现在大家认可而且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的版本。

作者风采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俄国作曲家。1839年3月21日生于托罗别茨县卡列沃村的一个地主家庭。乡村的生活,农奴保姆给他讲的民间故事,对童年时的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五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钢琴,但1852年当他十三岁的时候,他前往禁卫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以后,他成了一名禁卫军军官。

由于对音乐的喜爱,他最终放弃了军职,从事音乐创作。他是“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但是,生活的压力使他不得不到政府机关供职,因此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他十分苦恼。穆索尔斯基和其他许多进步青年一样,热衷于政治和社会问题,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1863年返回圣彼得堡后,他进一步受到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进步的世界观与艺术观。他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这个时期。

19世纪60年代以后,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主要在歌剧上,他创作了根据福楼拜、果戈理、普希金等人的作品改编的歌剧。70年代,他的创作进入高峰期,但贫穷、嗜酒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健康,1881年3月28日病逝于圣彼得堡士兵医院。

穆索尔斯基留下的作品不是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交响音画《荒山之夜》、歌曲《跳蚤之歌》等。

作品欣赏

这个组曲一共有十段,每一段描写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由一个叫“漫步”的主题贯串在一起。这个“漫步”主题,代表的是一个参观者,他也许是穆索尔斯基,也许是斯塔索夫,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参观者。它在展厅中东游西逛,把十首本不相关的乐曲连在了一起。

这个主题最初作为引子出现,然后在每两段乐曲之间出现,最后,甚至渗透到乐曲之中。

这个带有俄罗斯民间歌曲特色的主题先由小号奏出,然后是管乐器来支持它。当乐曲转入bD大调时,由弦乐器的合奏奏出。

1.《侏 儒》

侏儒,是身材极为矮小的人。在古代,他们往往作为王宫中供皇室贵族取笑的小丑弄臣。这幅画是哈特曼1869年为圣彼得堡音乐家俱乐部的圣诞树所画的设计稿,是一个用胡桃夹子制作的侏儒,他身材矮小,模样可笑,两只八字脚,十分丑陋。他艰难地行走,内心充满孤独和痛苦。乐曲开始时急剧跳跃的音型,就像他跳跃着趔趄前行的姿态。

另一个主题从连续的十一度、十二度、十六度的大跳开始,有一点怪诞的感觉,让人仿佛看到侏儒更加怪诞的步伐。

突然,侏儒一下子直立起来,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

2.《古城堡》

原画是哈特曼1864年到1867年在意大利时画的一幅水彩画,画中是意大利中世纪时的一座城堡,暮色中,有一个吟游诗人在吟唱着。

这一段乐曲最迷人的地方是穆索尔斯基采用了中音萨克斯管作为主奏乐器。萨克斯管在爵士乐中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但却很少用在交响曲中,但这里用它来表现吟游诗人的吟唱,却是非常恰当的。它奏出的主题非常高贵浪漫。

这个主题有时也有大管和加弱音器的弦乐加入。它的伴奏非常简单,但却更增加了充满诗意的迷人色彩,仿佛听到吟游诗人吟唱的一首悲歌。

3.《杜伊勒里花园》

杜伊勒里花园是法国巴黎塞纳河附近的一个旧王宫花园,但哈特曼画的不是花园,而是在花园中玩耍的一群孩子。

乐曲一开始的旋律,就像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欢乐的嬉闹。

这段旋律主要是由木管乐器奏出,中间也曾一度交给小提琴。整段音乐轻巧而又调皮,活泼而又有节制,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中又透出优雅。

4.《牛车》

哈特曼的画是一幅风俗画,画面上是两头牛,拉着一辆车轮很大的牛车,在乡间的道路上慢慢走着,这是波兰农村最常见的景色。

乐曲开始的时候,乐队在中低声部沉重地进行,仿佛可以听到两头牛不堪重负地一步一步地拖着车在走着。乐曲从极弱的音量开始,然后逐渐加强,仿佛大车渐渐走近。这时,大号奏出一段悲伤压抑的民歌风主题。

这是一支农民的歌,一支驾车人的歌。

音乐渐渐增强,在急促的小军鼓奏响的喧闹的气氛中,乐队奏出坚定而饱满的乐声,音乐情绪略为开朗,发展到高潮。开始的民歌风格主题再次出现,不过加上了带弱音器的圆号和低音单簧管。

车声和歌声越来越弱,仿佛牛车渐行渐远,最后,消逝在萧瑟的远方。

5.《未出壳的雀雏的芭蕾舞》

哈特曼的原画,他1870年曾为彼得堡玛林斯基剧院设计了舞剧《托里路比》的布景设计,设计图上是一些刚刚出壳、已经长出尖尖的小嘴和绒绒的羽毛的小金丝雀。

这一段音乐欢快跳跃,具有儿童音乐的特色:旋律基本上在高音区行进,小提琴的颤音又带有十分幽默的特点。

6.《撒母耳·戈登堡和什缪耶尔》

撒母耳·戈登堡和什缪耶尔是两个波兰籍的犹太人,哈特曼在旅行的时候,曾为他们画过像。

撒母耳·戈登堡是一个富人,肥头大耳、妄自尊大,粗暴而又傲慢,愚蠢而自负。穆索尔斯基用一个节奏变化、强弱分明的旋律来表现。

什缪耶尔是一个穷人,瘦弱而自卑、胆小而畏缩。穆索尔斯基用加弱音器的小号奏出基本上是同音反复的旋律来表现:两个主题独立出现,然后又交织在一起,就像两个人在交流。

一富一贫,一胖一瘦,一傲慢一自卑,形成鲜明对比。

7.《里摩日市场》

哈特曼画的是法国中部的里摩日小城的市集,该城盛产陶器,远近闻名,市场上商贩卖商品,一群饶舌的妇人和女贩吵嚷闲谈。乐曲由法国号开始,然后小提琴奏出基本主题。

这段乐曲也是在高音区进行,一连串十六分音符的急促音型,连续不断地从头响到结尾。它们集中于管弦乐器的高中音区,唱出了这个喧闹烦人妇女们的大合唱,一片骚乱淹没了旋律。喧腾的音响刻画出她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与疯狂尖利的争吵,木管乐器和小号不断地穿插,更增添了市场的喧闹气氛。狂乱的声浪达到高潮时,音响戛然而止。

8.《墓穴》

在哈特曼的画布上,描绘的是画家本人提灯参观阴湿晦暗的卡达科姆地下墓窟。法国文学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描写过这个巴黎地下陵墓,里面埋葬着早期基督徒的遗骸。这里也是早期基督教举行仪式的神秘场所。幽暗的石头拱门和阴森的气氛让穆索尔斯基印象深刻。看到这些,穆索尔斯基想到了死去的朋友,他在乐谱上写着:“亡友哈特曼创造的灵魂,领我到骷髅的面前,向骷髅们呼唤,于是骷髅寂静地发出了光辉。”

这段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广板。低沉的长音伴随着不定的不协和弦,造成的一种阴森而神秘的气氛,像是作曲家在亡友墓地徘徊。

第二部分,行板。标题为“用冥界的语言同死者谈话”。代表作曲家的“漫步”主题,表示他在同亡友的灵魂对话:弦乐颤音不安的背景下,缓缓响起的“漫步”主题,沉痛、忧郁,像是一首神圣的悼念性的圣歌。

9.《鸡脚上的小屋》

画家哈特曼为一个钟表设计了奇异的图案,那是用鸡脚撑起的一个钟表,钟表的字盘是窗户,钟面的数字采用斯拉夫字母,整个钟表是俄罗斯风格的小屋。看到这个有趣的小屋,穆索尔斯基联想到俄罗斯童话中的小屋主人——妖婆巴巴耶卡。

一个七度下行的动机,表示妖婆已经坐进石臼,开始启动了。弦乐器的半音行进好似石臼快速地飞行,而木琴的声响模拟着石臼在林中疾驰时撞断枯树枝的声音。

中段,长笛从低音区奏出延绵不绝的十六分音符,织出迷幻的背景;低音提琴和大管奏出妖婆的丑陋音调,给人以怪诞、恐怖之感。

10.《基辅大门》

画家兼建筑师哈特曼为俄罗斯古都基辅设计的纪念门图样,雄伟的城门具有古俄罗斯风格。

气势壮伟的铜管乐合奏,像一首庄严的颂歌,这是辉煌的城门主题。

在全奏的浩瀚音潮中,许多乐器忽然悄然退隐,只剩下单簧管和大管合奏出管风琴一般的音响,这是乐曲的第二主题。

旋律单调刻板,信徒们面向门庭,虔敬地祷告。据说,在哈特曼的“基辅大门”设计稿中,大门内还有一所教堂。因此,作曲家写出这个富有宗教气氛的乐段。

教堂的钟声响起,钟声与“漫步”主题交织,仿佛是作曲家迈着缓慢步伐,向教堂走去,为自己的亡友祈求灵魂的安息。

基辅大门外,人山人海,钟声伴着管弦的巨大音响奏出雄壮的颂歌,全曲在磅礴的气势中结束。

版本推荐

《图画展览会》有两种版本,一种是钢琴版,一种是管弦乐版。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管弦乐版。

莱纳指挥演奏芝加哥交响乐团版,RCA公司,片号:RCA09026-61958-2

这是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1957年12月的录音。莱纳指挥棒下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其管弦乐录音的音乐性与音响性在上世纪50年代创造了许多佳话,他的这张唱片也是管弦乐版的《图画展览会》中最精彩的。充分展现莱纳对处理管弦乐色彩时兼顾细腻与稳重有气势等特质,莱纳对乐团控制力的高人一筹,在《里摩日市场》这种强调各乐器音色变化与之间衔接、剧烈动态对比的段落就能感受得到,莱纳以咄咄逼人的姿态驾驭着音乐的行进。转换到《墓穴》时,莱纳再以坚固的和弦行进,把阴森凄凉的空气送进听者的脑海中。

马泽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版,Telarc公司,片号:Telarc80042

此版效果奇佳,各段中的音响均有强烈的表现,而且录音效果也非常好,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

同类推荐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适合大众阅读,《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阅读价值高。,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热门推荐
  • 剑魔相

    剑魔相

    如若不能洒辉于日下,那我便要划破这天空,去见一见更加深奥的道路,既然正不容我,那么即使为魔,我也要我的道,凌驾于万道之上!
  • 骤风

    骤风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创业之旅

    创业之旅

    萧梦龙一个农村出来二流的中专生,毕业由于改革的潮流只有自谋出路,正当他以为自己事业有些起色的时候,家庭发生巨变,让他颓废的回到了老家,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城市,开始了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同一时刻一个七十年代后期的小有成就的百万富翁因为投资失败和他一起走上了创业道路。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是他没有放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冕之王

    无冕之王

    邱小叶一定是穷到疯了,不然怎么会以草根身份混到贵族学院当记者?还被搞错性别当上了假小子!不过为了获得“无冕之王”丰厚的爆料奖金也值了。和当红男子乐队“Fire”同吃同睡,有三大美男围绕身边,每天脸红心跳暧昧十足。不过越接触越心慌,主唱任熙雨的笑容太阳光,不想只和他做哥们,也不想再爆料。但她还没来得及坦明身份去告白,就遭情敌报复被揭穿,还把“Fire”乐队也拉入绯闻中,邱小叶面临重大危机,是和“Fire”乐队友情分裂?被任熙雨划入黑名单?或者连“无冕之王”也再无缘?青春如火如荼,怎肯甘拜下风?用真心实意打败流言换回友情和爱情,爆料重要,但做自己的无冕之王更重要!
  • 明的后裔

    明的后裔

    书中我仅仅是写一部分人的生活,还阐述了一种不成形的生死观。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得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活得没有意义还不如尽快地死去。这意义因人而异,或者为了一个信念,或者为了一个目标,或者只是为了证明生存与死亡的区别。身为一个人,该死的时候就得死去,想不死都不行。本书作者在书中抒发了个人的人生观点。
  • 小娘子的桃花劫

    小娘子的桃花劫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痞女穿越深宫2:只做皇后不做妃

    小痞女穿越深宫2:只做皇后不做妃

    注:此女很强大+小痞无边(杀手穿越的,不喜强大的亲慎入)皇帝响尾蛇携钱多多(穿越的)微服出宫,太子冷元屹监国,天上突降凤凰女,说爱就要爱,就赖就要赖!头发短短,武功了得,开放大胆,狠话连连:他是她的目标,躲得了太子,躲不了皇宫,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抢她男人者死,只做皇后不做妃……(此文是小痞女穿越深宫:与魅君过过招第二部,书中人物,有不解者,可以去看前一部)
  • 新股民炒股指南

    新股民炒股指南

    股票是何物,它有那些性质和特点,它是如何发行上市的;股票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存在哪些风险并如何规避,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个新股民,如何开户、申购、交易;在买卖股票时,有哪些常用股票分析理论、技术和指标来帮助判断股票的价值,挑选和买卖股票;在实际的股票操作过程中,如何选股,解读庄家,如何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采取策略获取较大的投资回报……总之,在入市的当初,如果掌握了《新股民炒股指南》所介绍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对股票、股市、股市风险、股票分析等方面哪怕只有一点肤浅的认识及了解,资金的投入可能就要谨慎得多,机会的把握就要恰当得多,其投资收益也将会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