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4900000014

第14章 小说(9)

第三,揭露社会的黑暗,鞭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残害人民的罪行,热情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聊斋志异》插图王建峰绘制。

《促织》通过因向朝廷征缴蟋蟀而导致成名一家家破人亡的悲剧故事,指出皇帝的淫逸玩乐是百姓受祸的根源。故事写明朝宣统年间,皇帝喜斗蟋蟀,每年都到民间征收。各级地方官吏媚上邀宠,以求升官发财,把这个苦差使层层下压:抚臣责令县宰,县宰责令里正。市井游民偶得佳种,便高标价格,居收奇货。狡猾的里正则借此渔利,勒索人民,按户口人头摊派费用,把这笔沉重的负担统统压在人民头上。为了买到一只蟋蟀,往往倾荡数家之产。

故事的主人公成名,是个没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他忠厚老实,不善言词,于是硬让他当里正,被派上了征收蟋蟀的差使。他既不敢按户摊派人头捐,自己又无钱赔贴,只得早出晚归,四处寻找。官府限期追讨,找不到就挨刑杖,两腿被打得浓血淋漓,以致躺在床上,只求一死。后来费尽心力找到一只,举家庆贺,如获至宝,却不料又被几岁的儿子不小心弄死了。这一下犹如大祸临头,成名的妻子吓得“面色灰死”,儿子也因“畏罪”而跳井自杀。开始成名怒气冲冲地到处找儿子算账,可是当他在井里找到儿子的尸首时,立刻“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绝望到极点。天黑时“取儿藁葬”,发现儿子还有点气息,稍觉宽慰,但是回头看见蟋蟀笼子空空的,又不免“气断声吞”,无心再过问儿子的死活了。

成名儿子的生魂最后化为一只轻捷善斗的蟋蟀去应付官差。抚臣把成名儿子的生魂所变的蟋蟀,小心翼翼地装在金丝笼里进献给皇帝,并且上奏章详细禀报蟋蟀的性能及善斗的本领,皇帝大为高兴,立刻赐给他名马衣缎。抚臣想到这份功劳得力于县宰的督责,不久县宰就得到抚臣“才能出众”的保荐。官吏们用人民的血泪和生命,换得了各人的升官发财。最后作者用“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为结语,意味深长地讽刺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大家都沾那只蟋蟀的光,名成利优。县宰高兴之余,不但免除了成名的差使,而且“又嘱学使,俾人邑庠”,成名多年未中的秀才,这回凭县宰一声吩咐,立刻如愿以偿。只有成名的儿子最可悲,他在床上昏昏沉沉地躺了一年多,才苏醒过来,总算得了一条活命,这就是他得到的最大恩赐了。

第四。书中还有一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揭露,或讽刺世态之庸俗,或刻画人心之险恶,或指出对鬼怪、恶势力要敢于斗争,给人以多方面的哲理启示。

《画皮》写王生贪恋美色,引鬼人室,不听别人的忠告,结果差点送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一切人和事物,要善于识别他们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听不入耳的劝告很可能是有益的,否则等到恶人挖去你的心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四主要人物形象。

小翠。

小翠是一个狐女,她的母亲曾经受侍御王太常庇护,免遭雷霆之轰。她为替母报恩,主动来到太常家,甘愿做王之痴儿王丰元的媳妇。小翠活泼、开朗而又颇有计谋,她自从进王家门后便笑声不止,笑容不断。虽然丈夫是个连父母都无法辨认的痴人,她却从未有过半点愁容。虽然她身怀治愈痴儿呆病的绝技,却并不马上施展,而是直到除去王家的劲敌王给谏后,才显示其本领。小翠还心地善良,当婆母怒而杖打王丰元时,小翠一改笑而不言的态度,屈膝求情。她离开王家后,对王丰元为她寝食不甘、恸哭欲死的恋情深深感动。和丰元见面后,她劝丰元另娶新人,以延续王家宗嗣。为了使王丰元彻底忘记自己,小翠凭仙术改变了自己的声貌,以让他喜欢别人。

红玉。

冯相如家境贫寒,几年前妻子去世,狐女红玉仰慕相如的为人,假称邻女,翻墙来到相如家,和他私定终身。半年后,两人在一起的事情被相如的父亲发现,冯父将红玉骂了一顿,并不准相如和红玉再来往。红玉知道无法和相如白头偕老,只好忍痛分离。临走前,红玉赠白金四十两,为相如谋划娶邻村卫氏,使他有一个温暖的家。两年后,冯妻生下一子。清明节时分,卫氏上坟,碰到邑绅宋御史,御史贪恋卫氏的美貌,安排几个手下闯入冯家,青天白日将卫氏抢走,并打伤冯家父子。冯父被活活气死,卫氏自杀身亡。因宋御史勾结官府,冯生有冤无处申。后遇一侠士,杀死宋御史,但冯生为官府逮捕,幼儿被丢弃到荒山之中。只因县官受侠士警告,冯相如才得以释放。家破人亡的冯生,正在悲痛欲绝濒临绝境之时,红玉忽带其子回到家里,和他一起重创家业。

鸦头。

鸦头是妓院里的一名狐妓,与穷书生王文相爱而私奔,不幸被鸨母发现。派人抓回后,鸦头受尽折磨、凌辱。她深深地爱着王文,对母亲要将她嫁给他人的计划坚决不答应,故被鸨儿囚在牢中。鸦头和王文同居时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王孜,长大成人后将鸦头救出牢狱,一家人得以团圆。鸦头是一位爱情专一、性格坚强,敢于反抗的妇女形象。早年,她深深看透妓女与嫖客的关系只有钱色,因此,当她遇到敦厚、纯朴的王文时,便不顾鞭创裂肤,饥火煎心的痛苦,以身相许。她不甘心和心上人只度一夜鱼水之欢,不愿忍受妓院黑暗无天日的生活,勇敢地与王文出逃,并不怕吃苦,亲自种田织布,自食其力。

郎玉柱。

一个只知读圣贤书的呆子。他深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他家庭贫困,宁愿变卖家产来维持生计,对父亲留下的满屋图书他一片纸儿也舍不得卖。他把父亲书写的荀子《劝学篇》当做人生座右铭,不分春夏秋冬,昼夜研读。一日读书,偶然在《汉书》第八卷处发现一位纱剪美人,更信书中说的颜如玉没有错,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纱剪美人居然活了。美人告诉玉柱,她叫如玉。对玉柱的读书方法,如玉不赞成,每当玉柱坐着读书时,如玉坐在一边,劝他不要死读书,说当官的没一个是读书读出来的。郎玉柱不听,如玉生气地逃回书中。郎玉柱怕失去她,发誓不再读书了,如玉又从书上走了下来。但郎玉柱积习难改,又背着如玉偷偷地读书,如玉发现后又逃走了。为了让玉柱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习惯,如玉教他下棋弹琴,以享天伦之乐。邑宰史公听说这件事后,感到奇怪,要看看如玉到底长得怎样,如玉藏了起来。史公十分恼火,利用职权,将玉柱抓起来,毒打一顿,并将郎家图书全部烧毁。这年,玉柱高中进土,查清了史公犯下的罪恶,将史公绳之以法。

五精彩文段推荐。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以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小;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山市》

某中堂,故明相也。曾降流寇,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恻之云:“首句隐亡八,次句无耻也。”

洪经略难征,凯旋,至金陵,醮荐阵亡将士。有旧门人谒见,拜已,即呈文艺。洪久厌文事,辞以昏眊,其人云:“但凡坐听,容某诵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乃故明思宗御制祭洪辽阳死难文也。读毕,大哭而去。

《三朝元老》

六文学成就。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作者有意将幻异境界与现实社会联结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孤愤和理想,使作品既驰骋天外,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又立足现实,蕴含有深厚的生活内容。幻想性与真实性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构成了《聊斋志异》的突出特点。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和孤愤。

大量的非现实性艺术形象的塑造成功,是《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成就。这些形象塑造的基本方式是:以他们作为“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为核心,巧妙地融合进他们作为“物”的自然属性或幻想属性,使之成为一种人性和物性复合统一的艺术形象。这样,这些花妖狐魅既多具人情,和易可亲,使人忘其为异类;又蕴含着他们本体的固有气质和超现实的神异性,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大大增强了形象的美感。

《聊斋志异》的情节离奇曲折,幻诞诡谲,但在作品提供的特定情境之内,却又顺理成章,是按照某种固有的逻辑必然出现的。其情节的内在逻辑,主要包括人物性格逻辑和幻想逻辑,二者往往蕴含在同一个情节系列中,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作品幻中有真、真中有幻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采用的是优美、典雅、精炼、传神的文言,又做到了文言体式与生活神髓的高度统一,因此形成一种既典雅工丽又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作品的叙述、描写语言,都在文言形式中蕴含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极富描摹力和表现力,大大增强了文言小说的小说性和趣味性。

七名家点评。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老舍。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鲁迅。

《儒林外史》

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讽刺小说。

作者:吴敬梓。

文体:讽刺小说。

成书年代:清代。

一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林山人,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

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

29岁应试举人落第,从此再也不应乡试。30岁以前,就将田产房产都消耗光了。33岁时移家南京,开始了他的卖文生涯。36岁那年,曾被荐应博学鸿词之试,但只参加了省里的预试,就托病辞去了征辟,甘愿过素约贫困的生活,54岁时死在扬州。

他出身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20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但,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的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人们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吴敬梓纪念馆”。

二作品档案。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作者50岁时成书。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刊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三内容概要。

同类推荐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青春变成鱼尾纹

    青春变成鱼尾纹

    生活已成碎片。短暂的宁静之所以能够常常回到内心,完全是因为内心还在自然地抵抗着。这样的内心自然是不够强大的,它充满了矛盾、放弃、坚守、游离、妥协。它自然无法构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冲破现实的束缚和藩篱,它同样又无法退回到自己的理想国中。一个更大更久远的困惑常常将我抛上抛下:哪里是我的故乡?
热门推荐
  • 夫君,我来自21世纪续集

    夫君,我来自21世纪续集

    ”男子风华绝代的容颜在月华的流光中显得飘渺似仙,戍王府世子,深邃的狭目璀璨如子夜的星斗。“若非死别,爹不爱,绝不生离。却独独钟情于她,竟然穿越到人人厌弃的相府五小姐身上,在一场场阴谋算计中,为她,姐妹欺。”这是他对她最美的承诺。“画儿,阴了姐妹。一杯鸩酒,且看她如何斗翻姨娘,成了他与她的天涯。亦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喋血宫宫主,她,阴狠冷情。多年后,朱唇勾起一抹骇人的残笑。“想要算计我去给那老匹夫做小妾,吾爱,冷艳的眸子射出道道寒芒,此生唯你而已。他,换了音容,姨娘不疼,茫茫人海,一朝穿越,她是否还能将他认出?(此文为《夫君,那就得让你那宝贝女儿先去尝尝那老匹夫的滋味。哼,付出所有。”女子一脸倨傲,我来自21世纪》的续集)
  • 叔叔非婚勿扰

    叔叔非婚勿扰

    她为了通过家族的级别考试,没有办法,相信了算命神婆的指点,偷了别人家的种子。六年后,他是她的老板,他是她的管家,他是她的一切。只是,因为,他要上学了,所以……“妈咪,给我找个爸爸吧!我怕我上学,有太多的小妞喜欢我,所以会把你疏忽……”他是她的总裁大人,因为觉得她笨,所以时不时的欺负她,对她上下齐手,最后甚至想把她拐回家做老婆。她是撞坏他‘老婆’的直接凶手,无数次的巧遇寻找终于找到,却发现她另外不为人知的一面,而深陷其中,最后居然堂而皇之的住进她家。
  • 替身太子妃

    替身太子妃

    身穿之后,长乐的目标就是嫁给村头的软柿子林秀才,可是万万没想到,她最后嫁给了当今太子,自己变成了软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水土一方

    水土一方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从前的从前的从前,世上原本就无人烟。狼奔豕突,虎豹结伴,野兽横行,豺狼当道。一日,女娲巡天,忽觉本该五彩斑斓的美好世界,却无一主宰。尽收眼底的是弱肉强食,茹毛饮血,暴殄天物,尸骨遍野。所望之处,弥漫着无所不在的血腥之气。如此乾坤,不寒而栗。不由心生一念,用泥捏人,并由其来主宰世界,定会姹紫嫣红、光彩夺目。于是,女娲信手拈来水土,背着天神,给了人与动物截然不同的四肢和躯体,又点化了大脑和心灵,使其有思想,会思维。从此,世界上便有了人,人与水土生死攸关的联系也由此而形成。
  • 瞎眼录

    瞎眼录

    只是不成想,某天她那美人爹不知为何突然抽风,要将自己许配给一个最丑的男人为了自己今后眼睛的健全。她决定要奋起抗争!本书已经上市啦!目前当当、京东、亚马逊、魅丽文化淘宝店以及各大书店都有售哦~!,身为天下第一大美男的女儿,秦千千表示压力山大——尤其是不知道该如何直视天下男子。这个问题叫她十分烦恼。因为打小看惯了美得天怒人怨的美人爹的她,除了美人她看谁都会觉得眼睛疼,以致疼到后来她养成了看人都不敢直视的习惯。作为吸取教训,她眼疼之余自制《瞎眼录》一本,记录所有见过的男子的瞎眼等级。
  • 盗墓新娘

    盗墓新娘

    就在踏进墓室的第一步时,石门轰然封闭,地面剧烈地震动起来。千钧一发,潮生拉起蓝漓一个箭步冲到了八卦图前,蓝光闪烁,迅疾地打入卦像里。周围平静下来,突然,一声诡异空灵的笑声划破静谧的空气……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本书从科技、交通、地理、生物、天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科学小常识,使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去指导工作、安排生活,避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以提高生活质量。
  • 三色堇

    三色堇

    国破城亡,女皇以身殉国,繁华一梦过后,一切本该烟消云散,却谁也没想到这正是另外一场浩劫的开端。季幽淋原本是个脸上长着奇怪胎记的小女孩,在二十一世纪过着自卑、胆怯的生活。没想到平静的日子忽然被打破,她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成了沧云国一支后裔部落的命运之女,为了复国而四处奔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美人心计

    重生美人心计

    这是一部欢喜冤家从相憎相恨到相亲相爱的温馨爽文。这是一部废物翻身成为一代女皇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这是一部前世今生命运轮回时空转移却亘古不变的爱情神话。她是人人嫌恶唾弃的灾星,新婚之夜即克死虐待狂新郎,人人闻之色变。是他眼中的杀人狂。风流邪魅的太子眯着桃花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如毒蝎的杀人狂居然混进宫里了!”他一脸狡黠,凑近她耳边,“你使用的苦肉计已经过时了,记住!本太子最喜欢的是美人计!”她不服输的说道:“你很想死吗?本小姐的美人计你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