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的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此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最早的报纸
西方有不少人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记文》,这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要比《每日记文》早得多。
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再分成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设立驻京办事处,在古时候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相当于皇帝合股郡首长之间的联络官。这些联络官定期把皇帝的御旨、臣僚奏议等官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的政治情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这就叫做“邸报”,然后派遣信使,通过驿道,传送给各郡长官。最早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前2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记文》大约要早1个世纪左右。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现存最早的报纸
《进奏院状》是出现于中国唐代的一种原始新闻传播媒介,是目前中国境内有确切证据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传播媒介,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最早的报纸的雏形。由于《进奏院状》的存在,中国目前是世界新闻史学术界公认的最先有报纸的国家。
《进奏院状》以传报来自朝廷方面的消息为主,由地方藩镇驻朝廷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具有官报的性质,但还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现存的《进奏院状》只有两份,均是于1907年前后由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从敦煌发现的,现在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1700多年前,西晋人裴秀绘制出了《禹贡地域图》18篇,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历史地图集。在序言中,它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制图六体”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于确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为水平直线距离);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为直线距离);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为直线距离)。这六项原则归纳起来也就是现代地图学所论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离三要素,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测出地物之间的方向,并求得各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裴秀还指出这“六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认为六体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就不能正确绘制出反映实际地貌的地图来。
§§§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著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的史学评论专著。《史通》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710),全书20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各为10卷,都是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写成的。内篇原有39篇,其中三篇早已亡佚,现存36篇;外篇计13篇,合为49篇。
《史通》对唐代以前的包括《尚书》、《春秋》等被奉为经典的史书,从内容到编纂方法,都进行了批判和分析。比如指出《尚书》有十点可疑之事,《春秋》有五点虚美之处,把《春秋》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笔法斥为“爱憎由己”。这种大胆的批判精神,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史通》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名著,它为我国的史学评论开辟了道路。刘知几所提出的史学方法和史学主张,给后来的许多历史学者以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的史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惊天发现——世界天文之最
移动最缓慢的星系
在2005年3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美国的“哈佛·斯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马克·里德等人撰文披露,他们的研究小组发现了“移动”最缓慢的星系。
这个被命名为M33的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远离地球240万光年,围绕着另一个星系转动。马克·里德等人使用了美国的长基线天文望远镜经过两年半的观测,才发现M33星系。它的“移动速度”很慢,在一年时间内才转动了8‰度。马克·里德形象地说:这—速度相当于一个在火星表面上爬行的蜗牛的速度的1%。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中的第五大行星,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距离太阳大约7.8亿千米。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
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从东到西有4万千米,从北到南有1.3万千米,面积大约4.5325亿平方千米。对于它是什么目前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它的范围可以吞没3个地球。
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
土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中国古人亦称为镇星或填星。直径约119300千米(为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千米。
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按照五行学说即木青、金白、火赤、水黑、土黄)。而其他语言中土星的名称基本上来自神话传说。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光环最惹人注目、最漂亮,它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美丽的大草帽。观测表明构成这美丽光环的物质是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等,它们排列成一系列的圆圈,绕着土星旋转。
最年轻的行星
美国宇航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近日又建新功。该宇航局负责天体观察的天文学家透露,“斯皮策”发现了—颗形成不超过100万年的“婴儿”行星,而这颗行星很可能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所有行星中最年轻的。
这颗新行星位于金牛座,围绕一颗距离地球420光年、名为金牛座CoKuTau4的恒星运行。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对金牛座的5颗恒星进行了长时期的观察,以往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恒星都带有尘埃盘。但是,最近他们发现“CoKuTau4”恒星的尘埃盘上,有一个环状区域并没有尘埃。从天文学的角度看,这可能意味着该恒星周围的尘埃物质已经聚集成了一颗新的行星。
肉眼所见的最明亮的行星
金星(Venus)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看,它是最亮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有时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美神。
卫星最多的行星
卫星最多的行星是木星,目前已知是63颗,已命名的有40颗。
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于1610年由伽利略发现,称为伽利略卫星。1892年,巴纳德用望远镜发现了木卫五,其他卫星都是1904年以后用照相方法陆续发现的。“旅行者号”飞船于1979年发现了木卫十四,1980年又先后发现木卫十五和木卫十六。除四个伽利略卫星外,其余的卫星半径多是几千米到20千米的大石头。木卫三较大,其半径为2631千米。
木卫一是16颗卫星中最著名的一颗,离木星很近,平均距离约42万千米。它的体积并不是很大,直径约3640千米,密度和大小有些类似月球,呈球状,整个表面光滑而干燥,有开阔的平原、起伏的山脉和长数千千米、宽百余千米的大峡谷,还有许多火山盆地。木卫一是迄今在太阳系中所观测到的火山活动最为频繁和激烈的天体,也是航天探测器在地外观测到的第一个有火山活动的天体,这一发现给天文学家对太阳系天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
目前,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是水星。水星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同时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平均距离为5790万千米,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为0.206,故其轨道很扁。太阳系天体中,除冥王星外,要算水星的轨道最扁了。
水星在轨道上的平均运动速度为48千米/秒,是太阳系中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它绕太阳运行一周只需要88天,除公转之外,水星本身也有自转。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戈登·佩蒂吉尔和罗·戴斯用射电望远镜测定了水星的自转周期,结果是58.646天,正好是水星公转周期的2/3。
地球每自转一周就是一昼夜,而水星自转三周才是一昼夜。水星上一昼夜的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76天。与此同时,水星也正好公转了两周。因此人们说水星上的一天等于两年。由于水星在近日点时总以同一经度朝着太阳,在远日点时以相差90°的经度朝着太阳,所以水星随着经度不同而出现季节变化。
自转最慢的行星
自转最慢的行星是金星。金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形,且与黄道面接近重合,其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5千米,公转周期约为224.70天,但其自转周期却为243日。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太白或太白金星。金星的自转方式很特别,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可称得上是“八星之王”了。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第五颗。在天文学上,把木星这类巨大的行星称为“巨行星”。木星还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之一,其亮度仅次于金星,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
木星自转速度非常快,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自转轴几乎与轨道面相垂直。由于自转很快,星体的扁率相当大,借助望远镜,就能看出木星呈扁圆状。木星在一个椭圆轨道上以每秒13千米的速度围绕着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径约为5.2天文单位。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11.86年,所以木星的一年大约相当于地球的12年。
在我国古代,木星曾被人们用来定岁纪年,由此被称做“岁星”。西方天文学家称木星为“朱庇特”,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无所不能的宙斯。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太阳则是银河系里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中约有1000亿颗恒星,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叫做比邻星,它离太阳的距离是4.22光年。4.22光年相当于399.233亿千米。
比邻星(毗邻星,Proxima Centauri)是半人马座α三合星的第三颗星,依拜耳命名法也称为半人马座α星C,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4.22光年)。它是由天文学家罗伯特·因尼斯(Robert Innes)于1915年在南非发现的,当时他是担任约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联合天文台(Union Observatory)的主管。
比邻星和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恒星。因此科学家研究恒星的相互影响,测量科学数据时,最喜爱以比邻星和太阳为样本,这就是比邻星在科学上的最大价值。
星体中最大、最亮的恒星
2010年,美国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颗新恒星,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所有星体中最大、最亮的恒星。而且,目前现有的恒星形成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一庞然大物的产生历史。
这颗被命名为LBVl806-20的恒星约比太阳亮500万—4000万倍,其质量至少比太阳大150倍,其直径约是太阳直径的200倍。据《纽约时报》报道称,如果将LBV1806-20与太阳相比较的话,恰如是将水星与太阳相比较。
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三,它的直径比水星大,约为5276千米,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战国时楚国的著名天文学家甘德就发现了,可因为当时科学还不被广泛普及,所以这个结论被认为是谬论。直到1610年,伽利略发现后才证实了这一说法。
木卫三仅需要一个多星期即可绕木星旋转一圈,离木星有107万千米。木卫三的表面很粗糙,混有两种地形:非常古老、陨坑遍布的黑暗区以及相对年轻的、有着大片凹槽和山脊的较明亮地区。
人造地球卫星之最
1957年10月4日,地球上空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小月亮”。苏联发射的这颗人造卫星,是一颗用铝合金做的圆锥体,直径为58厘米,拖有4根无线电天线,总重量为83.6千克。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96.17分钟。这颗人造卫星在空中飞行了100天,于1958年1月14日,坠入稠密的大气层烧毁,而它上面的无线电设备仅工作了24个昼夜。
1958年2月1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这颗人造卫星重量只有8.22千克(其中仪器重量为4.8千克)。它首先探测到了地球周围的范艾伦辐射带。它的寿命比苏联制造的那颗人造卫星要长,一直活了“12岁”,直到1970年3月才坠毁。
第一颗气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