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虎符
符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银、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秦杜虎符便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调兵凭证,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秦杜虎符为铜质,器物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符作虎走形,虎昂首,尾端卷曲,背面有凹槽,颈有一穿孔。身上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规整挺秀。
虎符“右在君,左在杜”,意思是说右半符存君王之处,左半符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但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这说的是杜虎符的来历和用途,用威猛的虎来鼓舞战士的斗志,可见古人的兵法远不仅仅只在书上。
该器1973年于西安郊区发现,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最早的青铜剑
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青铜剑,约在早商时期的前15世纪。
朱开沟遗址距今4200—3500年,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后进行多次发掘,出土有青铜短剑、青铜刀等北方青铜文化代表性器物,学术界命名其为“朱开沟文化”,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在此发掘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通长25.4厘米,剑身近似柳叶形,厚脊,双面刃,直柄,中间有两道凹槽,柄首略呈环状,柄与剑身衔接处的两侧有凸齿,剑身向下斜凸成锋,柄部缠绕麻绳。
最早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
火铳,有时又称“火筒”,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火铳初创于中国元代,它是依据南宋火枪尤其是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的。火铳以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元朝制造的火铳最早始于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献记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至顺三年(1332)的制品,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火铳采用青铜器铸管,能耐较大膛压,可以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大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发射,因此,在发明以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
最早的火焰喷射器
“猛火油柜”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喷火器具,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火焰喷射器。
猛火油即石油。约在西汉末年,中国发现并使用了石油。南北朝以后,石油被用于战争中的火攻。到北宋初年,火药用于军事后,军队装备了一种构造更完善的喷火器——“猛火油柜”。据《武经总要》记载,它以猛火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4脚,上有4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每次注油1.5千克左右。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洞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用以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或在水战时焚烧浮桥、战舰。还有一种用于守城战和水战的小型喷火器,用铜葫芦代替油柜,以便于携带、移动。其构造部分及原理与现代火焰喷射器相似。
首次出土的明朝地雷
2001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在托克县境内发掘出土了20多枚明朝早期地雷。考古学家说,这是我国首次出土明朝地雷。
这次出土的地雷为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千克,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千克。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厘米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厘米~0.5厘米的圆型小孔,用以装火药和引爆火药捻。当打开已经锈蚀的小孔时,还能倒出里边的火药。火药均为黑色,其中有一枚较大的火药为土灰色,且部分火药呈米粒大小的颗粒状。
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明朝早期地雷的出土,填补了我国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且为研究元朝末期和明朝初期这一地区的军事布防、防御设备,特别是明朝地雷的构造、火药的配制等情况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最早的手榴弹
世界上最早的手榴弹,是中国云南哀牢山彝族独创的“葫芦飞雷”。这种火器在资本主义国家是20世纪初,日俄战争中才开始使用的,比中国晚了半个世纪。
早在18世纪,彝族劳动人民就将把火药装在葫芦里的“葫芦飞雷”用在狩猎生产上了,它是彝族劳动人民为发展狩猎、畜牧和农业生产而进行反复实验制成的。哀牢山有生产火药的重要原料硝石、硫磺、木炭以及铅、铁等矿物,当地又种植葫芦,这就为制造“葫芦飞雷”提供了物质条件。
19世纪50年代,哀牢山爆发了响应太平天国的各族农民大起义,彝族农民军便把打野兽的兜抛“葫芦飞雷”改变成手投的“葫芦飞雷”用来打击清军,在一些战役中发挥了克敌制胜的威力。
第一本军用通信密码表
在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本真正的军用通信密码表。它收罗了当时军事必用的40个短语,给它们分别编上相应的代码数字。例如:1.请刀,2.请箭……14.请添兵……18.请固守等。
当大将率兵出征对,先发给他一个密码本,并和兵部事先约定好,利用某一首五言诗,作为解码密钥。如:约定下面这首诗作为解码之用,“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战斗开始后,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这时,他查出“请固守”是第18号密语,而诗中的第18个字是“花”字,于是马上编发一首嵌有“花”字的普通公文,并在“花”字上加盖印章,以表示此字是个关键。公文到达后,主帅马上就可以破译出来。如果同意下属的指示,就重新写下这个字,把它夹杂在文章中,加盖印章发回;如不同意,就什么也不写,只盖上一个空印。这种通信保密方法,不仅敌人看不懂,就连送信人也不知。
最早的飞行器
清朝初年徐正明研制出一架能飞的“飞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人力飞行器。徐正明,江苏吴县人,他是一位聪明的车辆工匠,受古籍《山海经》中“奇肱国造飞车”故事的启发,决心制造一辆可以越过湖渠港汉的“飞车”。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徐正明终于制造出一辆外形如“拷栳椅”式的“飞车”。
这架飞车样子像一把圈手椅,在椅子顶上装着同竹蜡蜒一样的螺旋桨,下面装有传动机构,人坐在椅子上,两脚用力蹬击踏板,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顶上螺旋桨不停地转动,向下排压空气,结果这种圈手椅式的“飞车”,就慢慢地升起来了。由于当时没有理想的机械动力,只靠人力驱动,所以飞车只离开地面1尺多高,飞过一条小河的距离就落下来了。
一般都认为,世界上第一架真正载人飞行器是由俄国人莫扎伊斯基在1882年发明的,这已是在徐正明造“飞车”以后200多年的事了。
最早的机枪
17世纪中叶,正值中国清朝初年,中国发明家戴梓发明了一种早期的连珠枪。这种连珠铳的火药和弹丸均贮于枪托,共28发,以二机轮开闭,扳第一机时,火药及铅弹丸自动落入筒中,第二机随机转动,摩擦燧石,点燃火药发射铅弹丸。
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他向杰书献上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
“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提高射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当然它无论从射速还是机构,都与机枪大大的不同,只能算是连珠枪,但还是比美国的斯宾塞连珠枪和温彻斯特连珠枪早了近两个世纪。
最早的弩
弩是古代的一种用机栝发射前的弓。由于它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力两个单独的动作,使射手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进行瞄准,命中率比弓显著提高,并由于射手还可以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所以弩可以比弓射得更远。
中国发明原始木弩的时间不晚于商周时期,最早的较完整的弩,如洛阳中州路车马坑中所出土的弩,是战国中期的,到春秋末期,实战开始用弩。《孙子兵法》中已提到矢弩的作用,南北朝以后骑兵大规模兴起,由于强弩不便在马背上使用,逐渐衰落。明朝以后,火器迅速发展,弩也就在战争中绝迹了。
最早的多级火箭
16世纪中叶出现的中国明代的“火龙出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多级火箭。
这种多级火箭,系用毛竹5尺,去节刮薄,两头装上木雕刻的龙头尾制成。龙口向上,龙腹内装火箭数支,龙头下面两边安装斤半重的火箭筒2个,龙尾两旁亦安装火箭筒2个。
这4个火箭筒的引信总会一处,并与龙腹内火箭的引信连接好。进行水战时,可离水面3.5尺左右点火,能在水面飞行达3里远。发射时,先点燃龙头和龙尾下面的4支火箭,推动火箭前进,待推动前进的火箭燃烧将完时,连接的引信已经引燃龙腹内的火箭。这时,龙腹内的火箭即由龙口飞出继续前进。飞向目标,使敌舰船只着火焚烧。该多级火箭可水陆两用。
最早的水雷
水雷是最古老的水中兵器,它的故乡在中国。
水雷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1558年明朝人唐顺之编纂的《武编》一中,详细记载了一种“水底雷”的构造和布设方法,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锚雷。它用木箱作雷壳,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木箱下甩一绳索坠有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中的深度。1590年,中国又发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水底龙王炮”。1599年,中国的王鸣鹤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水底鸣雷”,1621年又其改进为触线漂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经常有倭寇船只侵袭。为了对付海盗的入侵,明军曾多次在海战中用水雷毁伤敌船。欧美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
最早的开花弹
明代中期,部分火炮的炮弹已由实心弹发展为爆炸弹。这是中国炮弹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开花弹。
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所造的毒火龙炮,是“熔铁为子,虚其子而实之药”,用母炮将飞弹打出200步外“炸碎敌人”。世宗嘉靖时减轻炮和炮弹的重量,制成铁棒雷飞炮,史料载,可用“以冲击(野战)或至空而震(炸)或至地而袭,或中人马而震,铁物之所曾击者,无不糜烂者”。《武备志》所载八面旋风吐雾轰雷炮、龙云霹雳猛火炮、毒雾神烟炮等都发射爆炸弹,以炮弹的破片和喷出的毒火、毒烟杀伤敌人。
最早的兵种
从夏朝出现军队起,就有了车兵,这是我国最早的兵种。
车兵是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大多数国家军队中的主力兵种。当时一个国家拥有战车数量的多少,往往被用作衡量其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准。因此,一些军事强国常被称为“千乘之国”,其国内的强宗大卿也被称做“百乘之家”。当两国之间出现军事对抗时,车兵弱小的一方总是畏惧战车部队庞大的对手,如平丘之会上,晋车四千乘,就使得齐人大惧,终于听命于晋。而拥有强大车兵部队的诸侯,也往往以此震慑他国,胁迫其臣服于己。如在平丘之会过程中,晋治兵于邾南,叔向放风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地域与规模的扩大,步兵的地位迅速提高,车兵的位置逐渐降低,开始了由盛而衰的演变。这一过程递檀到战国时期,遂最终渐渐导致战车不复成为战争中的核心。
古代最早的海军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舟师,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军。古代的舟即船。当时,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和铁工具的使用,促进了造船技术和造舰能力的提高。各大国均有造船业,其中以吴、越为最发达。吴国东靠大海,甚至被称为“不可一日而废舟揖之用”的国家。当时,吴国、越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异常频繁而激烈,为了防御水上进攻。一些近河傍海的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舟师的建设,都有一支颇具规模的舟师。据《左传》中记载:“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这时的舟师不仅要求其本身具有作战的能力,而且还要求有阶同作战的能力,不仅有单一的船队,而且有混合编组的船队。吴国的舟师还按陆军车战方式设置,其战舰分为大翼、小翼、突冒、楼船和桥船等种类。这些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途的战船组成的舟师,就像今天由各个舰只组成的混合舰队。
当时舟师所使用的武器,除沿用陆军的刀矛弩矢外,已有了专门用于水战海战的长钩矛、钩拒、长斧等兵器。
古代最著名的改革军服的人
战国中期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位国君。他推行的胡服骑射,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春秋之前,主要是车战,进入战国后,各国诸侯纷纷放弃了笨重的战车,组织起骑兵和步兵,但作战方式仍以短兵相接的近战为主。地处西北的赵国,适应军事发展的需要,全军皆胡服骑射。
所谓“胡服”,是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一般多穿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便于活动,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的差异。不久,赵国就建成了一支人数众多、兵力强盛的骑兵部队。这支骑兵取代了赵国过去的车兵的地位,成为赵军主力。前306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这支新建的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取了中山的宁葭,最后取得驱匈奴,西抗强秦,东伐燕齐的胜利。
最早记载火药配方的人
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记载火药配方和制造工艺的是北宋的曾公亮。曾公亮(999—1078),福建泉州晋江人,任过宰相。他一生最大的建树是于康定元年至庆历四年(1040—1044)主编了《武经总要》,在这部长达40卷的军事科学著作中,记载了3种火药配方。
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对《武经总要》作了高度的评价,说这本书“提及火药的配方,较所有其他文明国家的记录为早。欧洲第一次提及火药的时间是1327年,或是1285—1290年之间,总之,是在1044年很久以后的一段时间内”。
日本兵器史学家马成甫在其《火炮的起源及其流传》一书中,也指出《武经总要》的记录充分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发明火药和首先使用水药的国家,比欧洲起码要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