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1200000031

第31章 弗兰克·威廉·陶西格(2)

在同一时期——或者具体地说,在1882年3月——他被委派为1882—1883年的政治经济学讲师;由于这一学年里唯一的政治经济学正教授查理士·F·登巴尔不在,所以这一委派的重要意义大大提高。这尤其意味着概论课程(现在的经济学课程A)委托给这位青年了。

现在我们已经第二次遇到这位杰出的人的名字了,任何陶西格的传记都不能不提到他。登巴尔不仅是第一位介绍陶西格进入这一学科领域——日后陶西格成为这一领域的学科领导人——的卓越导师,如果我们拿他的一些论文与陶西格早期的作品相比,不难发现,无论是在格调、文风,还是写作方法上,两者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是登巴尔教授预见了陶西格的未来并选择了他。登巴尔曾经是《波士顿每日广告报》的主编,当校长艾略特说服他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时,他已经隐居田园。那时的政治经济学已经被弗朗西斯·鲍恩教授作为道德哲学课的一个部分来讲解。由于陶西格在登巴尔讲授的一门课程中担任助手,所以我们很可以认为陶西格之所以取得讲师职位是和后者的推荐大有关系的。

在登巴尔返校之后,由于论资排辈的原因,陶西格的前景明显变得黯淡了。那时候处在哈佛阶梯最低层的任何真正能干并且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似乎都面对着——就像现在一样——一种困难的抉择问题:是把无限多的时间花费在一个不太满意的职位上,还是去从事更具吸引力的其他职业?陶西格暂时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1883年6月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一方面在同年8月接受了兼职讲师职位,讲授关于关税立法的部分课程;另一方面打算花3年的时间进入哈佛学院学习法律,然后再去实习。这种安排一直继续到1886年6月他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此前(几个月之前),他拒绝了哈佛大学任命他为专职讲师的邀请,而接受了为期5年的政治经济学助理教授的工作。

因此,从纯粹的名利观点来看,改行到司法界是一个损失——因为它本是未雨绸缪的手段,而最终证明这是不必要的。但是我们有责任强调指出在陶西格的思想装备方面法律锻炼所作出的贡献。首先,法律锻炼对陶西格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现代经济学家来说,必须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在其研究的领域内有所建树,目前尚无定论,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却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目标和合理的理想。其次,法律锻练在那时也许是提高经济学家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的可以利用的方法。最后,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法学所讲授的内容,肯定与经济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如果把罗马法包括在学习的范围之内,那么在研究制度方面所取得的好处必然是不可估量的。陶西格正是这样的人,他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好处。法律的烙印实际上既存在于他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于他的研究工作中,任何善于观察的人都能够看到这种关系。

他在1886年秋天就担任助理教授了——实际上承担的是正教授的责任。关于关税立法的半年课程照旧进行,那些一般的基础性课程也都由他讲授。而他的著名的以后被称为“经济学II”的课程也开始了它的光辉发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课程也不时加入他的授课内容中。

在适当的时机,他被升为正教授(1892年),1901年,新成立的亨利·李教授职位机构也授予他教授的职位。当时他写道:“我希望能够住在剑桥并为哈佛工作一直到我死的那一刻。”但是实际上1886年的委派对他的一生起着决定性作用,陶西格自己也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从此以后,他安定下来了。在1890年的课堂报告里,他以坚定的口吻说,从1886年以来,他就过着“大学教师的一成不变的平静生活”。这反映出他对当时的生活比较满意。有一次,他在学校的校庆会上这样说:“我非常幸运地被及时选定参加本校建设250周年的庆祝会。作为全校最年轻的高级教师,看来我比其他人更有机会参加学校300周年的庆典。”这些话,反映了他对哈佛怀有深厚的感情。

1888年6月29日,陶西格在纽黑文的埃克塞特和来自波士顿的伊迪丝·托马斯·吉尔德小姐结婚了。他们的儿子威廉·吉尔德·陶西格生于1889年。那年夏天,他在当时大家叫做诺顿住宅区的地方修建了住宅(斯考特街二号),希望“在这里长期过着和平而宁静的生活”。其长女玛丽·吉尔德(以后和杰拉尔德·C·汉德森结婚)生于1892年,次女凯瑟林·克劳(现在是莱德弗·奥比博士的夫人)生于1898年,三女儿海伦·布鲁克斯(若干年以前就是医学博士了,是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儿科专家)生于1898年。

除了教学和搞科研之外,他还不停地参加各种活动。他经常写一些文章反对白银的自由兑换。1893—1894年,他成为剑桥学派委员会的成员、马萨诸塞州政府税收法令委员会的委员、波士顿商会印第安纳波利斯货币公约组织的代表等,他还参加了在大学里不感兴趣的行政工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888年,他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协会的会员;1895年,他被选为英国经济协会(皇家经济学会)的美国通讯员。这些事情在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中可能是重要的,但在这里叙述它们只是为了让为数众多的对陶西格感兴趣的朋友和学生能了解他的完整经历。为了他们,我们还要补充一点:1894—1895年的休假时间,他是在国外度过的,其间有两个月在卡普里,另外两个月在罗马,在这一期间他通过大量阅读意大利的有关书籍,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知识。

当他回来时,许多工作在等着他。他所在的经济系迅速地成长着,上基础课的学生已经超过500人了。他觉得给这500名学生上课是一个很重的负担,但是他也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满足,因为这给了他一个“接触大量的大学本科生的令人振奋的机会”。但事实证明,更大的满足来源和更大的令人鼓舞的服务机会,是他被任命为《经济学季刊》的总编辑。1889—1890年,当登巴尔不在时,他曾经临时担任这一职位;从1896年起到1935年为止他一直担任这一职位。最后,我们借助于从他1895年的课堂报告中摘录的一段话,给他这个阶段的工作做一个恰当的总结:

在大学政策方面,我坚决主张把大学缩短为三年制,并稍微修改入学条件的规定,对于希腊文不再给予任何特别的重视。……在政治上我是令人头疼的中立者(无党派人士),我期待出现一个新的政党,并希望这个政党将公正地主张合理的关税、健全的货币,尤其重要的是改革行政制度和建立忠实的政府。

三、中年(1901—1919)

尽管已经42岁了,但陶西格并没有感到自己有衰老的迹象。在他的生活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急躁或狂热的情绪。他依然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志向。但即使这样,虽然他在体力上完全应付自如,可是他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工作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精神衰弱。这种疾病在教授或以学术研究为职业的人群当中发生的概率较高。为了完全放松自己,他请假到国外休养两年,他先在奥国的阿尔卑斯山的梅兰度过了一个冬天,然后又在意大利的里维埃拉度过了另一个冬天,其间的那个夏天(1909年)是在瑞士度过的。这样,他恢复了体力,避免了一场灾难。从1903年秋天起,他重新回到哈佛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同时继续从事《经济学季刊》的编辑工作。此后,他被选为美国经济协会的会长,在1904年到1905年他都担任这一职位。但也仅此而已:1901年到1905年在他的学术成就史中是一段空白时期。

1905年年底,他又恢复了从前的状态,重新成为一名教师兼学者。这一期间,他充分地发展了他的教学方法,他高超的教学技巧也使他在世界范围内享誉盛名。在科研方面,他在最初选定的国际贸易领域中继续进行钻研,这些年中他所写的大多数论文都属于这一领域。他的努力并不是徒劳的,并且收获颇丰,这表现在他那本于1915年首次出版的《关税问题面面观》一书中。这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杰作,运用了大量产业界的事实进行分析。

也是在1915年,陶西格到布朗大学教学,并以“发明家和会赚钱的人”为题把讲稿发表出来了。此书是他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成果的汇总,而且他也是最有资格写此书的人。这个一般的研究领域可以称为经济学的社会学或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制度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建筑于制度背景上的对个人或集团行为的研究。在这一广阔领域里,关于企业家类型和行为的现实分析,是陶西格研究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陶西格在这类问题上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心血。

但是从1905年到1911年,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写作《经济学原理》——这是“许多年教学和深思熟虑的结果”。这部作品分为两卷,于1911年问世。它一经出版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正如它所应得的,它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它是杰出的教授法的成就,表现出一位卓越的教师的业绩及智慧,无论用什么言辞都不足以形容它的成功。而且陶西格不仅承担了讲授事实和方法的责任,还教授了态度和精神。他承认经济学家的权力和职责是判断公共政策、引导公众舆论、确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有关这个问题,虽然有人持怀疑态度,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并且以他生来固有的强烈责任感来履行这一职责。和马歇尔一样,他宣讲的是那个时代的真理,并且要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他按照教学的最高标准来教授,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像亚当·斯密一样,他坚信传授经济学就是传授人类的美德。为此,他进入了那个伟大经济学家的长长的行列中。

但这不是他的全部成就。无论对与不对,一般人都认为教科书是传播已有的研究成果。当然,关于整个领域的有系统的研究,这类成果是必不可缺的。但陶西格的论著,却在极大的程度上,包括他自己挖掘出来的资料,并且主要是系统地叙述他自己思维的结果。这一点在他写的第4本关于国际贸易的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是关于国际贸易的最好的论著之一。在较小的程度上,在第3卷的许多个别论点上(货币与银行),在第6卷(劳动),在第7卷(经济组织问题,如铁路、产业组合、公共所有权和统制,以及社会主义),以及在第8卷(赋税)里,都反映了他很多个人的见解。

他的第一本书《生产组织:财富与劳动、劳动分工、大规模生产等》除了用传统的方式全面介绍经济学学科外,还在“资本”这一章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这些意见以后在他的第2本书《价值和交换》和第5本书《分配》中占统治地位。在这些书里,陶西格提出了他个人关于我们现在所谓古典体系的意见。这一体系也标志着经济学的教学从老的古典著作(斯密—李嘉图—穆勒)向现代理论著作研究的过渡。他把他的理论体系建筑在《工资和资本》一书中已经奠立的基础之上。在其间准备的年月里,他稳步地发展了这一基础——主要是通过他的《资本、利息和收益递减》(《经济学季刊》,1908年)和《工资理论概要》(《美国经济协会会议录》,1910年)等文章。这些文章中的许多观点甚至可以说是现代思想家都无法接受的。但这些成果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在于,他在马歇尔和维克塞尔等一流的著名经济学家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他的伟大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最终定稿工作是在一片忧伤的气氛中完成的。陶西格夫人的健康曾一度令人担忧。1909—1910年,陶西格休假一年。这一年他们是在纽约州的萨拉纳克渡过的。1910年4月15日,他的夫人在那里与世长辞了。

但是他仍然一心一意地继续进行研究和教学工作。他常引用的一段话,也是他在1914年学位授予典礼上所做的报告中的一段名言,可以准确地勾勒出他在1917年以前工作与生活的画面:

“过去的七年间我的生活是安静的,夏天到我们在科都伊特的别墅去避暑,冬天留在剑桥工作。我则继续讲授几乎和前些年相同的课程,我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倾注于经济学这个科目的第一门课程,即“经济学I”,现在它成为大学课程中最大的选修课。我们系的政策,当然也是大学的一般政策,是不将学生众多的普通课程交到青年讲师的手里,而把它们交到年岁较大、经验教多的教师手中。”

1912年春天,他曾到欧洲进行短期旅行,并作为波士顿商会的代表出席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商会大会。同年9月,他以计划委员会代表大会主席的身份出席了在波士顿举行的国际商会代表大会。

1917年年初,他短暂而出色地担任了一个新的职务:关税委员会主席。这个职务他一共担任了两年半。他的天性决定了他乐于为社会服务,而且他一生都是一个优秀的公仆。

领导一个新的公共机关、制定它的精神和它的日常工作制度,并创设一套新的惯例,乃是在公共行政学中所能遇到的最困难的工作之一。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如此,但在美国表现得尤其突出,因为任何新设的机构都难以排除顽固的官僚主义工作作风。在美国的行政条件下成功地完成这样一项工作,无疑证明了陶西格不同寻常、强有力的个人魅力,而且考虑到这一机构的半科学半司法的职能,陶西格是最恰当的人,并且他从各方面来看都是绝对成功的。关于这一委员会的正当职能,他认为委员会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然后再采取谨慎的步骤由研究推进到提出建议。同时,他还认为,对一些不法事件,必须采取法律手段,而不是仅仅以片面的报告来敷衍。这样,关税委员会在他的领导之下,对《关税法案》所列的一切重要商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便在有修改的机会时能够向国会提供可靠的资料。

他的另一个计划是修改《海关行政法规》,这些法规是从1799年驿站马车时代遗留下来的,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现实状况。委员会的建议后来被采用了,实际上是全部被采用了。

同类推荐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管宝超编著的《纵横捭阖(苏秦)》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苏秦传奇的一 生。 《纵横捭阖(苏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 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 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 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一世倾城之冰棺里的召唤师

    一世倾城之冰棺里的召唤师

    (冰棺姐妹文《极品小魔妃:邪君别乱来》已经开始火爆连载),拥有无敌异能的双眸,却终还是被粉身碎骨,一朝穿越,成为冰棺中被诅咒而生的废物女婴。为复仇而生的她该如何在这残酷的异世生存?一个一无所有人人唾弃的废物?是隐藏?还是扮猪吃老虎?可是当她玩转了整个大陆,却突然发现落进了某只妖孽手中某日,这无耻之徒又缠上了她:“顾家有女已长成,现代的顶尖杀手。不如随本公子私奔罢!”她怒极一脚踹了过去,她,无耻之徒当场差点断子绝孙…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第一药妃带娃跑

    第一药妃带娃跑

    惨遭失身,未婚夫退婚,凌冰荷穿越到倒霉花家小姐身上。带宝贝闯天下,炼药升级,狡黠如狐的她玩转天下虽然未婚生子又是所谓破鞋,却被大陆第一王爷紫苏龙丹追着乱跑宝贝是她的,绝对不能让给别人!千夫所指又如何?且看她笑语嫣然,光芒四溢。当现代赏金猎人在被逼死少女身上重生,并成为罕见的炼药师,伤害她的人,她一定会百倍奉还。对她好的人,她一定倾心付出。不小心溜达一圈,勾走一圈美男芳心,发誓要逍遥一世人。斗气大陆,斗气师主要分为三个大阶段,人阶,地阶,天阶,武力胜过一切。片段:未婚夫曲莲非雪脸色却微微铁青,这些人乱嚼什么舌头根,只是一股莫名的酸度之意却涌上了曲莲非雪心头。她,她真的是不知检点。娶了这种女人,自己名声岂不是受到玷污?可是自己不要她,让她攀上别的男人,在其他男人怀中笑得如此肆意好看吗?曲莲非雪不知为何,只要想想,就觉得难以接受。然而再见凌冰荷时候,她身边已经有一名男子,俊美宛如天神,看着她的眼中更有淡淡的温柔。当她灿然一笑,曲莲非雪才发现,也许自己早爱上了她,只是自己浑然不觉罢了。
  • 血缘

    血缘

    血液,人生一时一刻也离不了的血液,铸就了友谊、引出了事端、结成了姻缘,发生了这个曲折、美好、揪人心扉的故事。缘分妙不可言,生活变幻万千。小说着重展现人物情感冲突,刻画共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物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反映当代的社会、人情风貌;展现当前医疗和房地产业的欣慰与困惑,是一部可读性强的长篇小说。
  • 王妃好逍遥

    王妃好逍遥

    貌丑无盐,生性软弱的沐王王妃在成婚当日自杀,只因为被沐王嫌弃唾弃加丢弃!腹黑果敢的她穿越而来,一切都将不一样。听说,某个王爷和那名满天下的茶庄老板XX公子之间关系“非比寻常”。听说,那个王爷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娶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女子做王妃。听说,那是一个窝囊到极点的王妃,毫无存在感的王妃。听说,那个王妃只能留在家里做黄脸婆,而他的丈夫成天出去与那XX公子厮混,关系暧昧。“王爷,他们说我是黄脸婆。”“他们嫉妒你。”“王爷,他们说你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他们嫉妒我。”“王爷,他们还说你和宝夜茶庄的老板有一腿。”“这个是事实,你现在就光着身子躺在我的怀里,多少腿都有了。”谁说王妃是待在王府里的?他家的王妃扮男子,开茶庄,活得逍遥着呢!【片段一】某女伸出手管某男要银子,“昨天侍寝的银子,赶紧拿来。”某男:“夜儿,我们拜了堂的,为何本王还要付夜儿银子呢?”某女:“当然,我可是个商人,奸商一个!从来不能做亏本的事情,上一次的账赶紧结了,至于以后,先付钱再办事,概不赊账!”只见某男从怀里掏出了一叠银票,“都给你,我们多来几次可好?”“……”【片段二】几个成人被一个小毛孩给打趴在地上。只见某个孩子蹲下身来,很认真地问道:“你们很痛吗?”“很痛很痛,不要再打了。”“我这里有伤药,你们要吗?”“不用不用,多谢小世子,真的不用。”他们才不相信小世子在把他们揍成这个样子之后还会给他们伤药呢!“为什么不要?是因为还不够痛吗?”“不是不是!”痛死了都!“那为什么不要我的药呢,很管用的!一定是你们还不够痛!”“要,要,我们要!我们很痛,我们要!”几人连滚带爬地过来抢小孩手中的药。“嗯,十两银子,付钱!”小孩伸出手示意众人拿钱来,他的私房钱又有着落了!【片段三】厨房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鬼鬼祟祟。“父王,你说这次能成功吗?”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满脸质疑地看着正在准备“加了料”的参茶的男子。“这次一定没问题,你娘上一次被下春药的结果是我们有了你。”某男一脸的自信。“可是这是你第一百六十五次说没有问题了!”小男孩双手抱胸,小嘴一嘟,明显不信任男人。“儿子,你不是应该站在你父王我这边的吗?”说完男人端着他精心准备的参茶往某女的房间走去。半个时辰后。房间里热血沸腾,各种让人脸红心跳的声音不断地传出来。
  •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只是扶个阿婆过马路居然也能穿越?幻觉,肯定是幻觉!好吧,既然穿了,那就穿吧,可是为毛人家穿越是遇到各种帅哥骑士,她雨潇潇这一过来就是穿到一个傻子的身上?!被人欺负不说,就连半个帅哥骑士都见不着!天啊!这世界还有没有更离谱点的事发生?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魔术安魂曲

    魔术安魂曲

    这个故事是从食人山古墓开始的,自从魔术连环杀人案被揭开谜底后,凶手落入法网,华升大学最知名的社团魔术社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社长程东、凌飞、薛洋、马天书、杜小磊、张旭、郭台亮的尸骨,以及生死未卜的思瑶,还有古代魔术师的后人杜克帆都随着古墓的倒塌被深深埋在了冰凉的泥土里。然而,警方却无法找到找到他们的尸体,给世间留下了不少神秘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