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女人都没有好好欣赏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就是为了更好的释放自己、表达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让所有人看到。
与此相比,下面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却是由于不了解自己的缺点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森林中,动物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
“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讽的笑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与青蛙相反,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我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
青蛙不了解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这是一种生存的明智。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女人也不例外。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之后定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做人了解自己的短处不容易,了解自己的长处也很难。虽然有不少人自恃其长,炫耀于众,但也确有不少人不知其长,只知其短,有的甚至因其短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悲观失望。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写的《射雕英雄传》中说,二次华山论剑,西毒欧阳锋气血逆行,武术倒练,结果二手着地,成为战无不胜的武林邪士。然而,欧阳锋武功虽强,神志却不甚清醒,根本不知己长。刚好黄蓉抓住这点,开口便问:“谁说你是天下第一?有一个人你就打不过。”欧阳锋大怒,连问是谁?黄蓉道:“他名叫欧阳锋。”欧阳锋不觉迟疑,不禁又问,黄蓉又说:“不错,你武功虽好,却打不过欧阳锋。”欧阳锋心中愈是糊涂,只觉“欧阳锋”这名字好熟,定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可是自己是谁呢?黄蓉冷笑道:“你就是你,你自己却不知道,怎来问我?”欧阳锋心中一寒,便神魂颠倒,狼狈而去。节中描写虽近乎离奇,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即:一个不知己之所长的人,也等于不认识他自己,更不能发挥其长,甚至视“长”为“短”,只能落得个狼狈而去的结局。
做一个成功的女人,你必须主动摆脱对自己的怀疑,认识到自己内在的天赋和才能。对自己了如指掌,才能在社交的风云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挥光环效应,以长荫短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光环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若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往往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既然女性相对男性,在这些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那么,就应该扬长避短,充分体现女性在社交中的作用和魅力。
通过培养气质来使自己变美的女子,比用服装和打扮来美化自己的女子,要具备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前者使人活得充实,后者把人变的空虑。而最完美的恰恰是两者的结合。
“女人不是因为生为女人才为女人,是因为做女人才为女人”,做女人自然就要讲究味道,讲究那么点自然的风韵和魅力。浓淡冷暖的女人四味是从形象上划分而来的,她们或意味悠长,或清纯透明,或有些涩,或有些甜,但都精致不做作,值得细细品味。
发挥各类女子的光环效应,在适当的社交环境下以长荫短,从而彰显各自的独特魅力。
带浓香的女子,多情,俏丽,优雅迷人。她用馨香把自己填满,同时也把爱深藏。
青春女子,淡香并且自然脱俗,宁静舒缓。带淡香的女子,素雅,细腻,含蓄却不失激情。她也是浪漫的,让人沉湎于遐想,悄然贴心。
成熟女子,冷香并且有一种高贵与浪漫的气质。像镜子里的花,美丽优柔却不能亲近。带冷香的女子,清高得有些神秘,她喜欢诗一样的情事,喜欢有创意的生活。
如果说容貌、服饰、身体是魅力之形,悟性、阅历、修养则是魅力之本。执著、专注、自信、创意、灵气、多情、善良、有情趣、有教养、懂得情绪管理等内在素养的成长,才能让魅力女人的心灵不断丰满。发挥光环效应,扬长避短的社交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女人的社交能力并让女人从中享受社交的乐趣。
眼睛与耳朵,女人社交的重要工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社交中,眼神的交流也是重中之重。无论和任何人做任何形式的交流,都直视对方的眼睛,并保持一两秒。
对任何人微笑,在你注意别人双眼的时候也微笑。有人为你服务时,一定要对他微笑。对老人和孩子微笑。这样做多了,微笑也就变得自然而然了。这样做还可以用自己的积极心态来影响周围的人,而不是被其他人影响。
关于在交谈时到底应该把眼神聚焦到哪里聚焦多长时间这个模糊动力学问题,本来纯属个人风格,相当“多元化”。但是在众多关于社交指导的书籍中,却被进一步提升到礼仪的高度,成为一道只有“有限解”甚至“唯一解”的方程式。
在一本礼仪书中,专家对此进行了匪夷所思的量化指导,说,如果两人面对面交谈30分钟,对方看你的时间如果少于10分钟,那一定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如果注视你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则说明对方对你是友好的。
而当注视时间超过了20分钟这个临界值,问题又变得复杂起来,表示对方对你极为重视,但也不排除“敌视”的可能性。这就对我们脑内的生物钟功能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精确到分钟级,一旦不慎,就有“化友为敌”的危险。
看来眼睛在女性社交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得体的处理自己的眼神是一个社交女性应该具有的能力。从眼睛看人的方法由来已久。情所表现最显着、最难掩的部分,不是语言,不是动作,也不是态度,而是眼睛,言语动作态度都可以用假装来掩盖,而眼睛是无法假装的。我们看眼睛,不重大小圆长,而重在眼神。
德国某人际交往专家认为,交谈中眼光最正确的轨迹是:首先看着对方的眼睛,随后把视线缓慢移到嘴部,过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到眼部。
不过,对相当多人而言,把眼光锁定在对方身上有限的部位,不仅面临礼仪上的难题,更有来自生理上的障碍。实际上人在面对面交谈时,时常无法如礼仪专家所愿,将目光关切而持久地放置在对方面积有限的脸孔上。一篇发表在2005年11月的《记忆与认知》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人们在某些谈话场合,会不自觉地目光飘走,或者“微闭双眼,抬头望天空”,甚至“把脸转到一边”。
这种“眼神游走强迫症”据说有多元素的成因。苏格兰心理学家费尔普斯表示,“目光相接”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表征“亲密”关系的信号。当心理上并不是很亲密的人陷入不可避免的面对面“亲密式”交谈,大脑就会自发移动你的目光,以减少这场谈话的“亲密指数”。还有实验表明,谈话者在空间上越是“亲密无间”,眼睛注视对方的时间将随之减少,构成一个平衡。
研究还表明,在交谈中,目光注视着对方,则大脑中有一部分就在获取其信息,而减少了对所表达信息的控制能力,这样,大脑就会迟钝。
眼睛,是心灵的天窗,因此,目光是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的:“眼睛的语言,在表情上是无穷无尽的。像海一般深沉,碧空一般清澈,黎明的黄昏,光明与阴影,都在这里自由嬉戏。”
一个成熟的、有教养的女性,她的眼神里应该展示着一种落落大方、亲和友善的淑贤睿智神韵,让那些失礼的斜视、盯视、瞟视、瞥视、眯视的人感到自惭形秽,从而受到某种程度上心灵的净化。这样的女人,眼神里写满了内容,能“说”出语言所无法表述的含义。
谈话交流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耳朵。在女性社交中,倾听成为女性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个时时带着耳朵的人远比一个只长着嘴巴的人讨人喜欢。与人沟通时,如果只顾自己喋喋不休,根本不管对方是否有兴趣听。这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也极易让人产生反感。
做一个好听众,不仅要自己说,更要尊重别人说,效果要比你说得天花乱坠好得多。倾听并不只是单纯的听,而应真诚地去听,并且不时地表达自己的认同或赞扬。倾听的时候,要面带微笑,最好别做其他的事情,应适时的以表情、手势如点头表示认可,以免给人敷衍的印象。
特别是当对方有怨气、不满需要发泄时,倾听可以缓解他人的负面情绪。很多人气愤地诉说时,并不一定需要得到什么合理的解释或补偿,而是需要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出来。这时候,倾听远比提供建议有用得多。如果真有解释的必要,也要避免正面冲突,而应在对方的怒气缓和后再进行。
Chapter4发言依人依景,讲话冷暖兼用
是否敢说又善言,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事业乃至闲暇娱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处处都受人喜爱和欢迎。他能使许多本不相识的陌路人走到一起,携手共进;能使许多志趣各异、性格有别的人互相了解,互相觉得彼此需要;能够排难解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能使愁苦烦闷、郁郁寡欢者得到安慰,使悲观厌世、无思进取者得到鼓励;能够使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变得更快乐、更美好。
判断对方身份,挑选应对之词
话,人人会说,但说得好,说得恰到好处,却并非是人人皆会的。恰当的言辞会给你带来融洽的人际关系;不得体的话语则会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人类语言交流的实践证明:在同一个社会环境表达同一思想内容,不同交际场合要求采取与之各自相应的语言形式,否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在进行言语交际时,我们说的话应当符合特定身份的要求,从称谓到措词组句,从语气到表达方式都要不失身份,恰当得体。所以要看对象的身份说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不看身份说话,人们听起来就会觉得别扭,甚至产生反感,那势必要影响交际效果。此外,与人说话时还要分清什么时候适宜多说,什么时候少说为宜。如果不分主次,谈笑风生、海阔天空则会招致对方的厌恶。所以说话要分清界限,理清场合才能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扬帆而行。
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历史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他当上皇帝后,儿时的一位穷伙伴有一天来京求见。那人一进大殿,就大礼下拜,高呼万岁,然后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卢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心里高兴,重重封赏了这个老朋友。过了不久,另一个当年一起放牛的伙伴也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他开始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嚷嚷道:“我主万岁!你还记得吗?当年咱俩给人放牛,在芦苇荡里用瓦罐煮偷来的豆子吃;你抢着吃,连罐子都打破了,结果把草根卡在嗓子里;最后,还是我给你出的主意,叫你吞下一把青草,这才把草根带下肚子给拉出来了……”
朱元璋还没听完,就恼怒地呵斥道:“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给我轰出去!”
朱元璋发迹后,他的俩个旧时朋友来找他,一个善终,另一个却不得善终。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一句话,就是后来者没有看对方身份说话,不懂敬畏,结果被赶出了门。所以,说话一定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要注意你们所处的场合以及他现在的位置,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他才会更加尊重你,更加重视你们的友谊。
敬畏包括两方面:一是尊敬。有人可以和自己看不起的人交朋友,但却很少能够和看不起自己的人交朋友。假如失去了尊敬,同时你也就失去了朋友。二是畏惧。这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点,就是要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去碰人性的“黑洞”。
与尊者发展友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双方关系,给其以相应位置,充分表现出对他的尊重恭谨。这是对双方关系的确认和定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愿望的满足,必须严谨有致,不可苟且。小许很得一位行署教委领导的赏识。这位领导是教师出身,人也平易近人。他与小许并未谋面,但他赞赏小许的才华,便约请小许与他聊聊。小许在领导面前并没有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言谈举止都严谨得宜,很有分寸,注重距离。领导虽性情开朗,多次表示要小许随意些,但还是对小许的举动发自内心的高兴,他觉得没有看错人。就这样,小许与那位领导逐步建立了友情。
尊重是有原则的。如果不顾原则,另有目的,人格沦丧,不知廉耻,就会表现出阿谀奉承来。这表面上似是尊重对方,其实它与尊重是本质不同的。阿谀奉承,虚情假意,夸大其辞,别有用心,只能让被尊者反感、嫌恶。这样即使你有再强的能力,再高的才学,也会受到别人的鄙视,让人感觉你很不真诚。
尊者无论地位,还是阅历、学识,都高我们一筹。与他们交往,常令我们肃然起敬,有时我们还有一种威压感而噤若寒蝉。作为平常人,尤其是初踏入社会的青年人,在这种情势下往往言语嗫嚅,别扭、生硬。其实受尊重者也是我们平等的交际对象,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于彼,另一方面也立足于自己,守住方寸,保持本色,自然而正常的交往,不必拘谨。这反倒能显示自己的交际魅力,会赢得对方的认可和尊重,对方也会乐意与我们发展友情。小斌是有才华求上进的青年人,他很想与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交往,可最终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小斌太拘谨了,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当然让前辈大失所望,怎会与他发展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