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200000043

第43章 云是朦胧的梦(2)

机床修配厂的来信见报了。为了挖掘得更深,许春生通过宿迁,派闵岚去几个特困企业调查,再去机床修配厂蹲点几天。闵岚写了一篇“采访手记”,标题醒目而新颖,“不能再让他们独自承受改革之痛”。她列出这类企业资金困难、产品落后、人员负担重等七大危机。文章刊发后,由于事实清楚,观点鲜明,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市机械局主动致电报社,感谢媒体对国企改革的鼓与呼,表示将尽快采取措施。宿迁挂来电话,对许春生大加感激,还对闵岚赞不绝口:“看不出来,你这个文弱书生手下,还有敢打硬仗的红色娘子军。”王芾也找到许春生,说接到市委宣传部电话,很赞赏这篇稿子,强调要好好培养闵岚。随后,许春生又给闵岚几个扎手的采访任务,她都完成得比较出色。她的上稿率渐渐高起来。她与张立并驾齐驱,成为许春生的得力骨干。

闵岚的到来,犹如一块光洁的鹅卵石,在空中优美地划出一道弧线,击进平静的湖心。当涟漪轻轻地波荡,水下,却激起一个个看不见的旋涡。

搞内勤的黄汶汶找到许春生,愤愤地谈出对闵岚的看法:对人虚伪,很难知道心里装着什么;利用姿色,将张立等人哄得团团转……

“证据?”许春生不动声色地问。他听说,黄汶汶一直在追求张立,闵岚来后,张立忽然对她冷落。

“当然有证据。机床修配厂那个采访手记,是张立写的。不信,你问魏主任。”黄汶汶建议,对闵岚这样的人,最好解聘,不然,不知会惹多少麻烦。

“你太情绪化了。到底咋办,我了解后再说。”许春生应付几句。他凝神一想,感到不能置之不理。下级反映情况,自己不了解,上面问起怎么办?照黄汶汶那种快人快语的性格,明天完全可以将事情捅到王芾那里。他找到魏平,问起张立帮写文章的事。

“好像闵岚说过,张立帮她改了几句。”魏平不在意地回答。他喜欢足球,常写足球评论,已打报告,要求调到体育部。他对部里的工作一直不太关心。

许春生皱皱眉,打算去找张立。不巧,张立出去了。下午,张立挂来电话,说想约他吃晚饭。

“正好,我也有事找你。”

“谈工作?”张立敏感地问,忽然生硬地说:“工作只在办公室谈。我找你,不是把你当领导,是把你当大哥。伊斯兰大酒店,下午6点,不见不散。”说完,不待许春生答话,他已压了手机。

“这个人,哪根筋又不顺了?”许春生宽容地想。张立是内江人,待人豪爽,很有闯劲。他那绷得紧紧的运动员般的身体里,好像蕴藏着使不完的精力。许春生对他很欣赏,同他有朋友样的感情。许春生给妻子挂电话,说有工作,晚上不回家吃饭。听到是张立约他,一块儿在外吃饭,妻子不高兴地拖长声音:“我还以为,是陪宣传部领导……”许春生想解释,电话已挂了,话筒里传来“嘟嘟”的忙音。他苦笑着,摇摇头。

伊斯兰大酒店在洛阳路,离报社不远,是清真餐厅,清炖牛尾汤及腌卤菜品颇有特色。许春生准时来到酒店,张立已在小包间恭候。

菜上来后,张立一脸苦恼,默默地喝酒,喝完一杯,又倒一杯。

“不准这样喝。再喝,事没说,你就醉了。”许春生去抢他手里的杯子。

“我憋得慌,今天就想喝醉。”张立抓起啤酒瓶,给自己满上,猛喝一大口,颓然地放下酒杯,没头没脑地问:“你同嫂子恋爱时,是不是也像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许春生笑了:“说你就说你,何必扯到我身上。”

“是这样的,我爱上一个人,一天不见她,就像掉了魂似的,好像自己姓啥都想不起了。”

“依你的性格,成,猛打猛冲,不成,转身拉倒,还用这么儿女情长?不必躲躲闪闪的,直言吧。”许春生敏感地联想到闵岚。

“我爱闵岚。爱她,发疯样地爱她!”张立痛苦不堪地说。

“爱一个人,很正常。被人爱,也很正常。”不知为什么,许春生倏地觉得,自己的心,像被什么重物猛地向下一拖,舌头也不知不觉地变得僵硬。他小心地斟酌着问:“她清楚吗?她怎么回答?”

“问题就在这里。”张立惨然一笑:“我向她表白了,她不说接受,也不说不接受,忽远忽近,不冷不热,让人难以把握。我最近才如梦方醒,她爱的不是我,是报社另一个人。”

“哪个?”许春生紧张起来。

张立走到包间门口,开门谨慎地望望,返身坐下,神秘地说:“她爱王总。”

“不可能!”许春生一惊,断然地说。

“开始,我也不相信,后来,不得不正视现实,这是真的。太戏剧性了,也太残酷了。”张立忧郁地喝着酒,说着围绕闵岚发生的一切。

经济部追求闵岚的,还有一个与闵岚同时招聘来的记者,叫苏辉。这人也着魔似的爱上闵岚,被她弄得神魂颠倒,还与张立有些争风吃醋。三天前的下午,他主动找到张立,万念俱灰地说,闵岚亲口对他讲,她不可能接受他和张立,因为他们太青涩,只是体形放大的孩子;她倾慕的,是沉稳而优雅的中年男子——这种男人的睿智和成熟的魅力,他们根本无法相比。苏辉还对张立说,他偶然看到闵岚的传呼机,上面有几条王总的留言,都是叫闵岚回电话什么的。张立不相信。苏辉发誓一切都是真的,还说自己要辞职,不想在这个是非之地待下去。下班后,张立放不下这件事,偷偷地跟踪闵岚。结果,闵岚转了两次车,来到锦江大桥旁一个环境优美的小餐厅。

“你猜,谁在门口接她,很亲密地共进晚餐?”张立恶意地笑起来。

许春生想到王芾,但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是我们可敬可佩的王副总编。”张立懒洋洋地讥讽:“在这尊伟大的不坏金刚面前,我们这些泥塑的小鬼,是何等的渺小可怜啊!”

“也许,他们只是偶然巧遇;也许,不过谈工作,完全是正常接触。这不能说明什么。你千万要把住你的嘴,不要联想太多。”许春生觉得,心的最柔软部分,像被什么一刺,隐隐地作痛。就算是真的,又关自己什么事?他岔开话题:“你说,苏辉要辞职?”

“对。说不定,我哪天也要走。”张立郁闷地回答。

许春生忽然想起:“闵岚的那篇采访手记,是你帮着写的?”

“帮着写的又怎样,帮着改的又怎样,还有意义吗?苏辉也帮闵岚写过稿子。也许,一个女人的成功,需要很多男人当垫脚石。”

许春生沉默了。他的反应谈不上敏捷。事情没有头绪时,他习惯反刍般静静地梳理。直到走出餐厅,将张立扶上出租车,他再没提过闵岚。

回家,因为饮水机没提前开启,无法泡茶,他破例地对妻子发了脾气。

“怎么,吃了炸药,还是受了冤枉?想找撒气的地方,走错门了吧?你看你这副模样,醉得失魂落魄,还有半点党员干部的修养、新闻记者的风度吗?”妻子冷冷地训斥。

第二天起,许春生开始暗中观察闵岚。几天后,他失望地承认,他没看出任何蛛丝马迹。不过,他意外地发现,部里几个年轻人,都有一些改变。黄汶汶变化最明显,成天哭丧着脸,见谁都爱理不理。苏辉情绪低落,上班心不在焉。张立表面没有什么,同平常一样嘻嘻哈哈,但总朝外跑,不愿留在办公室。每周一次的部务会上,许春生特意强调,工作至上、团结第一。

过了几天,苏辉果真交来辞职报告。

“能在报社工作,很不容易。招聘时候,差不多是40选1。你要考虑清楚。”许春生看着辞职报告,规劝道。

“我一个同学,在深圳搞证券,我想去闯一下。”苏辉明显在搪塞,不愿说出真正原因。

借着苏辉辞职的事,许春生向王芾汇报。他想从王芾的表情中,观察出什么。

王芾依旧那么沉稳、儒雅。他玩着手上的双色铅笔,静静地注视着许春生。

“听说苏辉文笔还不错,要尽量挽留。找个能干的不容易。新闻事业,重要的是后继有人。”王芾语重心长地说。

“劝了好一阵,他还是要走。我担心,他的辞职,对闵岚和吴晓舟,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吴晓舟也是招聘记者之一。许春生说话时,细心地注意着王芾的任何微妙变化。

“人事制度改革以后,人才流动很正常。这样吧,如果留不下,就尊重他的个人选择。可以搞一个内部欢送会,肯定他这几个月的工作,让人来得舒心,走得宽心。”王芾神色自如,同平时一样。

走出王芾办公室,许春生不禁怀疑,那天张立说的,到底是捕风捉影,还是压根就是臆想。

像一股冷风在报社徘徊,忽然,传闻王芾正在离婚。

“听说了吧?”张立偷偷地溜进许春生的办公室,眉飞色舞地说:“他那位坚决不离。王总把离婚协议向桌上一扔,钢笔一摔,说最好协商解决,闹上法院,大家都没面子。然后,王总提起随身衣物,转身就走,回父母家住,再没回过家。”他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看见。

许春生还是不敢相信。联想到张立上次谈的,他又觉得也有可能——张立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编造这样的谎言。

“不会吧?就是真的,也是个人隐私,不要乱猜测。”他淡淡地批评道。

“乱猜测?”张立不服气地冷笑:“王总那位叫张红雨,是我家门,经委办公室的。你回去问问嫂子,就一清二楚。听说,党校学习时,她俩同班。”

许春生大为惊讶:“你该当间谍。做记者,简直是浪费人才。”

“说来简单。我去经委采访,接待我的,恰恰是张红雨。听说我是《锦都时报》的,她特别热情,提过这些。”张立幸灾乐祸地一挤眼睛:“我敢打赌,心里难过的,绝对不止我一个人。这下,报社有热闹看了!”没等许春生领悟,他已一溜烟走去。

王芾离婚是真是假?这件事,与闵岚到底有无联系?张立的话,又是什么意思?或许,他察觉出自己对闵岚的好感?许春生脑里,像塞满一团乱丝。下班回家,他一面按照妻子的吩咐,理葱洗菜什么的,一面装得漫不经心地问:

“经委办公室那个张红雨,是我们王总的夫人。听说,他俩正闹离婚?”

“好像是吧,机关有人说过,说是你们王总提出的。大家都在惋惜,两人的模样、学历、地位都般配,感情也好,也没听说有啥矛盾,突然就要离婚了。”妻子忽然有些警觉:“你打听这个干啥?你们报社没听说?”

“听说了,我不相信,随口问问。”许春生讪讪地答道。

晚上躺在床上,许春生翻来覆去,老睡不好。眼前,一会儿是王芾沉静的眼睛,一会儿是闵岚含笑的面容;一会儿,两人影像交叉重叠,变幻来变幻去,分不清谁是谁。他索性起床,披衣去客厅看电视。他双眼紧盯着电视机屏幕,心里想的,全是王芾和闵岚。越想,他心里越乱。

“莫名其妙,杞人忧天。这一切,与我有啥关系?”他愤愤地对自己生气。

一天上午,深秋的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闵岚忽然来电话,请许春生喝咖啡,说有重要事情。“你不是请三天假,回老家了吗?”许春生奇怪地问。闵岚轻声笑着,说见面再谈。

“许主任,我要走了。报社还不知道,我先给你讲。”草市街一家咖啡馆里,闵岚穿着一件做工精致的橄榄色羊皮夹克,里面是白色紧身薄绒衣。她用小勺搅着黑褐色的咖啡,甜美地笑着说。

“走了?”许春生惊讶地一愣:“到哪里?”

“省电视台。昨天去应聘,他们很满意,当即叫我报到。好像我给你讲过,我的志向是当电视主持人。几个月来,非常感激你对我的帮助。虽然,我们今后也有见面的机会,但我还是有些难受。”闵岚流露出难舍的表情。

“走了?”许春生笨拙地重复,不知在问闵岚还是自问:“其实,大家对你印象相当好。我也觉得你不错。留在报社,同样有发展前途。”

“对,我相信,就在报社,我也会干得很出色。”闵岚自信地点点头。她蓦地侧过脸,一动不动地望着迷濛的雨空,梦幻般地说:“不过,我还有没有做完的梦。我还需要机遇,让我圆梦。”她的眼光移到许春生脸上,荡漾出一泓柔情:“我对你感觉很好。应聘那天,看到经济部走廊上你的照片,我突然觉得很熟悉,仿佛早就与你相识。也许,你是我心中仰慕的那类男人。”

“你说,看我相片?那么,撞到我时,你已经知道我是谁了?”许春生吃力地组织着语言。

“你啊,人非常好,各方面都不错,就是缺乏勇气。”闵岚没有正面回答,幽怨地摇摇头:“也许,因为你的胆怯,你失去了一个本该属于你的机会。”

“你是指……”许春生好像明白她在说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他的脸红了,怯怯地垂下眼,心里,却固执地想问出究竟。

“你去想吧。”闵岚有些同情地说,表情倏地变得轻松:“我还有事,先走了。我埋单。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请你喝酒。”

闵岚的背影在秋雨中消失。许久,许春生还迷惘地望着天空,下意识地抿着苦涩的咖啡。他恍惚看见,精灵般飞舞的细雨中,有一片白色的云彩,正迷乱地变幻,缓缓地飘远……

同类推荐
  • 失魂引(古龙文集)

    失魂引(古龙文集)

    年轻气盛的富家公子管宁与书童在游山其间,发现四明山庄上的一场血案,大批武林人士身亡,书童还被神秘老人所杀。深受打击的管宁决心查出血案的凶手,却遇上失去记忆的武林高手白衣人,并与名门少女凌影互生情愫,还意外获得了武功秘籍“如意青钱”。练成武功的管宁开始闯荡江湖,寻找杀人凶手,一路遇到无数奇人异事,险象环生,最终却发现凶手居然是……
  • 归来记

    归来记

    《归来记》开辟了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100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畅销1亿册,风靡全世界,被翻拍成无数电影、电视剧。广博的科学知识,超乎寻常的胆识,严谨的案例分析,精妙的逻辑推理——每个故事都让人不忍释卷。
  • 天上的眼睛

    天上的眼睛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牧人次洋的夏天

    牧人次洋的夏天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原狱

    原狱

    一群农民起义者为逃避官府追捕,匿入煤窑挖煤为生,残酷而充斥着血泪的原始积累由此开始。不蓄私银的美好时代结束了,共同的精神崩溃了。以金钱为基础的新秩序在一场场火拼与厮杀中建立起来。有了雇佣与被雇佣,有了剥削与被剥削,有了暴富和赤贫,有了这块土地的繁荣“娼盛”。花窑原始积累的残酷不亚于煤窑,金钱的气息充斥在糜烂的空气中。花船上滋生着年轻女人的梦想,煤窑下沸腾着青壮男儿的热血。然而,仍有人顽强地以人的名义生存着,挣扎着,呼唤着公理与正义,期待着革命。
热门推荐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穿越远古:奋斗在田园

    穿越远古:奋斗在田园

    90后女白领意外穿越到史前一万年,和远古人过起穴居生活。每天为了柴米油盐辛苦奋斗,日子好辛苦。原始社会冬天异常寒冷,饥寒交迫,饿死很容易。原始部落里,还是一个小社会……纷争,暗斗,此起彼伏……如果想把粮食存到自己窝,更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动不动就能引发一场流血事件。可是,日子还要继续过,带着原始老公,加上他们两人造出的几个包子一起努力过日子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的主人公是一个长期为外企服务的HRD崔世波。因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崔世波离开了服务了整整20年的老东家BJ集团。而后,崔空降到一个民营企业,开始寻求职业发展新机遇。本文以时间为序,以空降兵到企业后逐步开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为主线,一步步展示其人才供应链体系搭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倍智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过程,是解决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在写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实际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对建设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理念、工具、方法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命中有朵白莲花

    命中有朵白莲花

    纠结女配与白莲花女主在修仙路上你要杀死我我要杀死你的故事。此作品写作过程中多有波折,望读者见谅。随意看看,只当一乐。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爱尔兰之约

    爱尔兰之约

    28岁的她和他偶然的邂逅,第一是偶然,第二次意外,第三次他被她深深地吸引,他们相爱了,痛苦、挣扎、纠结,被爱情伸出的刺一次又一次的刺痛后,她选择了离开......